刘渡舟:谈治疗肝炎的经验—气血瘀滞类
治疗肝炎的经验
6、气血瘀滞
6.1肝血瘀滞
症状:面色青黑不华,右胁作痛如针刺,尤以晚上为甚,或伴有腹胀,体疲无力,肝脾肿大,手可触及,脉弦而涩,舌绛、边有瘀斑,苔白。
证候分析:气病及血,血脉瘀阻,故肝区刺痛,而夜晚为甚。肝脾肿大,脉弦而涩,以及舌有瘀斑出现,反映了肝血瘀滞之势已成。
治法:疏通气血,软坚消痞。
方药:加味柴胡桂枝汤。
组成:柴胡12g,黄芩6g,党参9g,炙甘草6g,半夏9g,生姜9g,鳖甲15g,牡蛎15g,红花9g,茜草9g。
此方以十剂为一疗程,轻者两个疗程,重者四个疗程,即可明显收效。临床用治早期肝硬化也颇为理想。
6.2肝血瘀有腹水
症状:面色黧黑,腹胀青筋暴起,四肢反瘦,小便发黄而不利,舌苔白腻,舌质紫黯,脉沉弦。
证候分析:由于血瘀气阻,产生水湿内聚,而小便不利,腹胀满青筋暴起。舌质紫黯反映脉络瘀阻,脉沉弦则主水湿已凝而不消散。
治法:消满除湿,活血逐水。
方药:消胀除湿汤。
组成:郁金10g,木瓜6g,薏苡仁30g,蜣螂10g(炒,去翅足),路路通15g,丝瓜络10g,佛手12g,香橼皮12g,茯苓皮15g,冬瓜皮15g,枳壳6g,紫菀6g。
方义:此方用蜣螂入阳明、厥阴二经,消腹胀,行血气;路路通通经利水;木瓜伐肝利湿;薏苡仁利水湿之滞;郁金行气血之瘀;丝瓜络活血通络;茯苓皮、冬瓜皮利水消胀;枳壳行气宽中,紫菀利肺宽胸,两药相配,能消气滞之腹胀;佛手、香橼皮疏肝理气,能开水气之凝结。
按:此方治肝硬化腹水而不太严重者,服之多效。
6.3阴虚内热,气血凝滞
症状:肝脾肿大疼痛,夜晚更为明显,腹胀,口咽发干,面黑,或五心烦热,或低烧不退,舌红少苔、边有瘀斑,脉弦而细。
证候分析:肝脾肿大疼痛,舌有瘀斑,乃气血瘀滞之象;腹胀为气血瘀滞,肝脾不和所致;口咽发干,主津液已伤;五心烦热或低烧不退,是阴虚内热之候。
治法:滋阴软坚,活血化瘀。
方药:柴胡鳖甲汤。
组成:柴胡6g,鳖甲15g,牡蛎15g,沙参10g,麦冬10g,生地黄10g,牡丹皮12g,白芍12g,红花9g,茜草9g,土鳖虫6g。
据个人临床经验,此方治疗慢性肝炎晚期,出现蛋白倒置;或乙型肝炎“澳抗”阳性者;或亚急性重型肝炎,而出现上述脉证时,多有较好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