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陆地面积变大了,人类的生活会变得更好吗?

世界人口越来越多,人类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截止2019年,世界人口总数近77亿,较十年前增加近10亿,世界人均土地面积约减少3300平方米。好在,地球上还有一片广阔的无人居住的空间,那就是海洋。如果我们能不断填海造陆,把海洋面积和陆地面积倒个个儿,那不就不用担心没地方住的问题了吗?人类的生活是不是也能越来越好呢?但事实也许并非如此。

气候如何变化

海洋面积的减小对地球气候的影响是巨大的,这一点从盘古大陆时期的气候状况可以窥见。

3.1亿年前,地球上只有一块大陆,它被一大片海洋包围在中间,这就是盘古大陆。科学家们复原了盘古大陆并用计算机模拟了盘古大陆的气候,结果显示,当时陆地上的气候很糟糕。大陆中心的平均温度高达45℃,季节温差明显,夏季的平均气温能比冬季高50℃。此外,中心地带还非常干燥,每日平均降水量仅有2毫米,与沙漠地区相当。这样的环境非常不适合生物生存,在北非和中东地区,即原先的盘古大陆中心地带,几乎没有找到任何当时的古生物化石,而在世界的其他地区,盘古大陆时期的古生物化石却非常丰富。

如果海洋面积变小了,大陆更多地区的气候状况会呈现相同的变化。海洋在降低地球温度方面作用巨大,每天都有大量的水从海洋中蒸发,吸收了空气中的大量热量,从而防止温度急剧上升。而且,海洋也有效减小了地球的温差,与陆地的主要组成成分——泥土和沙子相比,海水在吸收同样多的热量后,温度的变化要更小,白天温度上升慢,晚上温度下降慢。这也是金星、火星等外星球昼夜温差比地球大得多的原因。另外,海水的蒸发也是降水的重要来源之一,倘若海洋面积骤减,降水量自然相应减少,如此一来,将会有大面积的土地面临干旱缺水的状况,沙漠面积也会增大。

海洋对气候还有一种隐形影响,那就是改变了大气组成。大气中约50%~70%的氧气由海洋藻类提供,同时它们也大量消耗着二氧化碳。如果海洋的面积变小,藻类的数量也会骤减,那么氧气的补充速度就不会像现在这样快,而二氧化碳的量也会大增,温室效应会愈发严重。在多重影响的叠加下,大陆中心地带的气候状况可能会比盘古大陆时更加恶劣。

生物如何变化

陆地面积变大了,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们的生活会变得更好吗?很难。

如果陆地和海洋面积倒个个儿,相当于陆地面积从地表面积的29%变成了71%,扩大成了原先的2.4倍,这是什么概念呢?俄罗斯目前国土面积为1709万平方千米,扩大2.4倍就变成了4101万平方千米,几乎相当于现在的亚洲那么大。想想看,俄罗斯约1.5亿人居住在这么大的地盘上,是不是人人都变成大地主了呢?但事实也许并不那么美好,因为离海洋越远的地方,气候越是恶劣,沙漠和戈壁滩那样的地方又有多少人愿意去居住呢?

人口扎堆生活在沿海地区的结果,就是竞争更加激烈和污染更加严重。为了争夺地盘和资源,战争和冲突将频繁爆发,原本就处于弱势地位的群体的处境会更加艰难。而国家疆域的扩大也会导致统一管理的难度增加,也许到时候,一个广阔的俄罗斯会分裂成更多的国家。

海洋是热能和电能的主要来源,随着海洋面积的急剧缩小,能源需求将无法满足。为了弥补能源缺口,更多的发电厂和工厂将会建立在海岸线上,以期弥补能源缺口。越来越多的污水和废料排入海洋,进一步压缩了适宜居住的空间。渐渐地,人们不得不往内陆迁移,并逐渐进化成“超人”。

模拟实验表明,在极端潮湿的情况下,人体只能在60℃的环境中忍受10分钟。为了忍受超级大陆的高温环境,人类也许会向水熊虫学习,制造各种超级蛋白质。一种叫做IDPs的基因让水熊虫在极端干燥的环境下安然无恙,由该基因编码的原本无序的蛋白质在极端干燥的环境中会重新排列,将水熊虫包裹成一个玻璃状的胶质球,具有强大的保水能力,只要再次沾上水,它们就会恢复原状。水熊虫还有一种可以“防辐射”的蛋白质,有了它,可以显著减少DNA在遭受X射线照射时的损伤。水熊虫厚厚的蛋白质外壳不仅可以忍受高温灼烧,还能防止它被低温冻伤,能承受-272℃~150℃的温度变化。有了这些超级蛋白质,人类将可以更好地适应高温干旱的环境。

而由于人类在沿海活动的急剧增加,许多动植物将更早被“赶”入内陆地区。与沿海地区相比,高温干旱的内陆的植被更少,幸存下来的植物将尽可能地缩小体型,减少水分的散失。因为缺乏食物,各种动物的体型也相对较小,骆驼那样能储存脂肪和水分的动物可能演变成优势动物。由于昼夜温差增大,鸟类和哺乳动物等恒温动物维持体温需要消耗的能量更多,冷血动物将变成内陆地区的霸主。动植物们能比人类更早适应环境的变化,但是多样性必将大大丧失。

十分天下,海洋七分、陆地三分是地球为生物生存设计的最适宜的样式,如果破坏了这个平衡,生物们将很难承受其后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