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血管疾病--- 概 论

周围血管疾病
       概    论
    周围血管疾病包括动脉和静脉的病变,动脉病变以缺血、静脉疾病以郁血为主要临
床特征.以脱疽病为代表的动脉栓塞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肢体苍白、麻木、冰凉、间歇
性跛行,进而肢体出现瘀斑,剧烈的静息痛,最后导致肢端缺血坏疽,节节脱落。以股
肿为代表的栓塞性静脉疾患,常因静脉回流受阻,水津外溢导致肢体肿胀,皮肤温度升
高,日久络脉怒张,皮肤瘀黑,甚或继发臁疮溃疡。周围血管病大多发病缓慢,迁延时
日,难以速愈.而脱疽病则往往由于长期、剧烈的疼痛,坏疽无法控制导致截肢残废。所
以周围血管病是一种危害性大、难治的外科疾病.
    中医学无周围血管病的病名,但有类似本病的记载;如《灵枢.痈疽》篇关于脱疽
的记载,包括了多种动脉狭窄或栓塞不通而导致的指(趾)坏死脱落的疾病,即动脉硬
化闭塞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糖尿病性坏疽等。《灵枢.刺节真邪》篇关于“筋瘤”的
记载,类似下肢静脉曲张性疾病。《素问.痹论》关于“脉痹”、“心痹”的记载,颇类似
无脉症。可见,对于周围血管病,祖国医学早在二千多年前就有记载,其后经历代医家
的实践,对周围血管病的认识渐趋全面、深化,治疗方法更加丰富,不少方药和治法一
直沿用至今。
    但就周围血管疾病这一领域而言,不论国内和国外,不论中医和西医,其进展较外
科其他领域缓慢,发展也不平衡。这种情况与静脉疾病的高发生率,动脉疾病随年龄老
化,发病率逐年增加的状况不相适应。近40年来,随着血管疾病检测技术的进步,显微
血管吻合技术的开展,介入疗法的兴起,推动了现代血管外科的迅速发展。国内60年代
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研究工作,显示出中医中药的生命力,开创了我
国防治周围血管病的新局面。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1980年出版了《中医外科学》高
校教材,及后具有中医特色、中西医结合内容的《周围血管病学》、<<中医血管外科学》相
继问世,改变了过去中医对周围血管病命名不统一,诊断、治法零星分散,缺乏系统、规
范的状况,确立了中西医结合防治周围血管病的基本原则,为周围血管病的进一步发展
奠定了基础。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中医血管外科将朝着专科化、规范化和现代化的方
向不断前进,对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
  (病因病机工
  此类疾病的病因,强调内因起主导作用,外因是致病的条件,即。正气存内,邪不

可干”之意。与中医外科其他疾病一样,周围血管病的发病原因包括外感六淫、外来伤
害、饮食不节和劳伤精气等。其中,外感六淫中以风、寒、湿居多。风为百病之长,善
行而数变。《素问.调经论》谓:“风雨之伤人也,先客于皮肤,传入孙络,孙络满则传入
络脉,络脉满则输入经脉。”指出了风邪伤害络脉的途径。寒为阴邪,其性收引,遇血则
凝。如《素问。举痛论》所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
中则气不通。”又云:“寒气客于脉外则脉寒,脉寒则缩蜷,缩蜷则脉绌急。”故外科血管
病出现苍白、拘急、疼痛诸症,皆因寒邪所致。湿为阴邪,其性滞浊,趋下缠绵,举凡
下肢血管病出现肿胀、重坠、糜烂流滋等症,均为湿邪所患。
    临床上动脉疾患的早期,肢体麻木、苍白、冰凉,多属寒湿;后期肢端坏疽染毒,局
部红肿腐烂则为郁湿化热。静脉疾患急性期肢体肿胀、红热、结块,多为湿热相搏;后
期肢体肿胀硬实,朝轻暮重,则为寒湿所致。可见,风、寒、湿三邪可以互结,亦可因
疾病的不同,或同一疾病的不同阶段,互相转化。
    外伤可使血管破裂,瘀血凝结。静脉穿刺或药液刺激可引起局部发生硬结、肿痛,影
响血液周流而致病。
    饮食不节则伤脾,脾失健运则停痰生湿,痰瘀凝聚,脉络不通,亦是周围血管病常
见的致病因素。故《外科理例。脱疽》云:“此症因膏粱厚味酒面炙博积毒所致.”
    内因方面,主要强调内虚致病,虚指气血亏虚和肝肾不足。《诸病源候论》云:“虚劳
则血气衰损,不能温四支,故四肢厥冷也。”年老之人,肝肾不足;房劳过度则伤肾,肾
阳虚则不能推血运行,温煦肢体,肾阴虚则虚火内生,灼津为痰,痰瘀阻于经脉,气血
运行不畅,都会导致外科血管疾病的发生。
    总之,外科血管病的发生,外感、损伤是标;气血不足,脏腑衰弱是本。由于脏腑
亏虚,气血推动无力,血流缓慢,在这基础上复因久卧、久站、外伤、感受寒湿之邪,阻
遏气机,气不行则瘀乃成。瘀阻脉络,闭塞不通则肢体出现一系列的缺血、郁血等症状。
这与西医学认为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即血流缓慢、血液粘稠度升高、血管壁及办膜的
先天性缺陷或损伤是一致的。
    (辨病)
    1  临床表现  周围血管病与其他中医外科疾病一样,有局部症状和全身情况。
    局部症状以疼痛,皮色、皮温的改变,肢体肿胀或萎缩等不同临床表现为主。其中
动脉疾患主要表现为运动性疼痛和静息痛。运动性疼痛即病以一定速度行走一定距离后,
小腿或足部,或整个下肢出现酸胀感或抽掣痛,被迫停步,休息1—5分钟后症状缓解。
一般认为是动脉供血不足,代谢产物刺激局部肌肉末梢神经而引起,又称为间歇性跛行。
间歇性跛行是动脉功能不全的典型症状。静息痛表现为患肢持续性钝痛伴有阵发性剧痛,
夜间加重,病人常抱膝而坐,喜厚盖抚摩藉以减轻疼痛。产生疼痛的病理基础是“不通
则痛”。由于动脉阻塞不通,周围神经缺氧致退行性变、神经纤维化,甚至神经变性而引
起剧烈疼痛。经久不息的剧烈静息痛往往是坏疽的先兆。故从疼痛的部位、程度、间歇
性跛行的距离,可初步判断缺血的部位和程度。静脉疾患所引起的疼痛多表现为胀痛、抽
掣痛,一般程度较轻。
    皮肤的颜色和温度,取决于皮肤血管的流速、流量和血液含氧量。血行不畅,动脉
供血不足,肢端出现苍白,冰凉。瘀血停留,回流受阻,则局部静脉郁血,出现皮色紫

红或皮温升高。
    长期动脉供血不足,肢体失养,或因长期抱膝而坐,肢废不用,均可使肌肉萎缩,肢
体变细。反而,由于长期静脉血液回流受阻,水津外溢;或由于久站、久卧伤气,水湿
积聚,则肢体可肿胀增粗。
    动脉缺血既久,肢端无血供养,则节节脱落;静脉郁血日甚,复因外伤染毒,则局
部可溃烂而成臁疮。故坏疽和溃疡是周围血管病后期的常见并发症。
    周围血管病少有明显的全身症状。一些血管病急性期可伴有发热、骨节疼痛、疲乏
不适等全身症状。而某些血管病后期溃烂染毒则可出现高热、寒战、口苦口渴、大便秘
结、小便短赤等热毒症候。周围血管病多属血瘀证,舌质多为紫黯或有瘀斑,脉多沉涩。
邪郁在里,气血内困,故脉沉;血行不畅,故脉涩,甚或沉伏不现。
    周围血管病病位在脉络,多数位于体表,肉眼可见,根据症状、体征,诊断并不困
难。至于脉管中血流的变化,及深部血管的病变,尚需借助于临床和实验室等项检查。
    临床检查;包括皮温测定、动脉扪诊、静脉功能测定,指压试验及肢体位置试验等。
通过这些检查可以初步了解动、静脉功能及肢体缺血情况.
    实验室检查:主要是全血粘度、红细胞压积、血浆粘度、红细胞电泳时间、血沉等
项血液流变学的检查。
    此外,尚有超声血管测定和血管造影等。
    2诊断要点
    2。1  了解血管疾病的有关病史。如长期大量吸烟的习惯,常是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
重要诱因。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病人,常有心、脑、肾等全身脏器动脉硬化史。又如
长期使用震颤性工具,可产生雷诺现象,而雷诺现象又往往是结缔组织疾病的症状之一。
了解这些病史,有助于周围血管病的诊断。
    2.2  掌握周围血管病的特殊症状。肢体疼痛是周围血管病的重要症状,了解疼痛的
部位和性质,可以初步判断病情的轻重。如间歇性跛行,提示有慢性动脉阻塞。跛行距
离的长短,反映栓塞程度的轻重。若行走后足或小腿胀痛,提示为胭、股动脉阻塞;如
整个下肢酸胀疼痛、乏力,提示阻塞的部位在髂股动脉。如双下肢疼痛,提示为腹主动
脉或双髂股动脉阻塞。当间歇性跛行发展为静息痛,提示动脉缺血程度加重。严重的静
息痛往往是肢端坏疽的先兆。
    2。3  掌握周围血管病的特殊体征。浅表静脉的病变常表现为迂曲怒张或条索状结
节;深部静脉栓塞,则肢体增粗、发红、灼热;而动脉阻塞性疾患,则肢体萎缩、苍白、
冰凉;长期的慢性缺血,则肢体出现皮肤干燥、汗毛脱落、趾甲增厚、肤色紫黯等。
    根据以上周围血管病的特殊病史、症状和体征,诊断并不困难,必要时可结合其他
各项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
    3  鉴别诊断  周围血管病需与淋巴管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的疾病相鉴别。
    3.1  淋巴管阻塞与急性淋巴管炎  淋巴管阻塞与静脉阻塞一样可以出现肢体的弥
漫性肿胀,但一般皮色不变,皮肤淋巴管阻塞后,局部较为硬韧,按之不凹陷。常有丝
虫病感染、丹毒反复感染或肿瘤压迫的病史。
    急性淋巴管炎中医称红丝疔,四肢内侧突然出现红丝一条向近端走窜,与急性血栓
性浅静脉炎相似,但其红丝较细,迅速向近端走窜,往往终止于近端淋巴结,一般不出

现条索状结节。常因远端化脓性感染病灶而继发。
    3.2  动脉缺血引起肢端疼痛需与末梢神经炎相鉴别  末梢神经炎多为四肢肢端对
称性发作,疼痛较轻,并非持续性剧痛,常伴有感觉过敏或有烧灼,蚁行感.
    [辨证]
    周围血管病的主要病机是脉管阻塞不通,阻塞部位及程度的不同,临床症状表现及
轻重程度也不同。静脉阻塞主要是郁血。因此,临床根据脉管阻塞的对象、部位、程度
以及阻塞病情发展的不同阶段,分为以下几个证型:
    置  寒湿瘀滞证  脾肾阳虚,寒自内生;或骤受寒湿,凝滞脉络,肢末失于温煦濡养,
患肢苍白、麻木、痹痛、间歇性跛行,如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早期。又“寒多则凝泣,凝
泣则青紫”,证见手足厥冷,肢端苍白或青紫,如雷诺病即属此型。
    2  瘀血阻塞证  血瘀是周围血管病最常见的证型。血阻经脉,瘀塞不通,不通则痛,
故运动性疼痛,静息痛皆血瘀所致。气血停聚,结之成块,瘀滞脉络则皮色青紫,肌肤
甲错。瘀血完全闭塞,则脉道搏动减弱或消失,肢端无血供养而缺血坏死。
    血瘀之人,舌色多紫黯。淡紫为瘀之轻,舌见瘀斑为瘀之重。瘀郁于里,故脉沉;.血
行不畅,故脉涩。
    3  湿热蕴结证  寒湿郁久亦可化热。周围血管病中静脉炎急性期局部出现条索状肿
块,红肿热痛;或肢体弥漫性肿胀,皮色暗红,皮温升高,甚至伴有头痛,发热,属湿
热蕴结证。脱疽病后期,肢端坏疽染毒,局部肿胀暗红,重者伴有身热、口渴、尿黄、便
结。舌暗红,苔黄,脉细数,也为湿热蕴结证。
    4  气血两虚证  血栓性深静脉炎后期,患肢弥漫性肿胀,酸胀乏力,朝轻暮重。脱
疽病恢复期,局部坏死组织已脱落,但新肉不长,肉芽淡红,或光白板亮,状若镜面。伴
面色咣白,消瘦倦怠,纳呆便溏。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此属气血两虚之证。
    周围血管病各病的病因,病理是错综复杂的,更不是一成不变的,必须根据临床表
现,综合分析。
    [治疗]
    1  内治法
    1.1  辨证论治
    1.1.1 寒湿痰滞证  治宜温阳散寒,理气活血。方选阳和汤或当归四逆汤.若脾肾
虚寒,症见腰膝酸软,便溏精冷,舌淡,苔白润,脉沉细或沉涩,酌加补肾益火之淫羊
藿、巴戟、杜仲等。
    1。1。2  瘀血阻塞证  治宜理气活血、通络化瘀。方选血府逐瘀汤或桃红四物汤加减。
胸腹壁血管疾患症见胸胁痞闷胀痛,酌加柴胡、郁金、川楝子,瘀重痛剧者,加乳香、没
药、玄胡等。
    1.1.3  湿热蕴结证  治宜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方选五神汤、四妙勇安汤加减。热
重于湿,症见患足红肿热痛,腐烂恶臭伴身热者,酌加蒲公英、地丁、野菊、虎杖;湿
重于热,症见下肢肿胀.流滋者,酌加生薏仁、赤小豆、车前子等。
    1.1.4  气血两虚证  治宜补益气血。方选人参养荣汤或八珍汤加减。气短声低,面
色咣白,肌肉萎缩,伤口久治不愈者,重用北芪、人参以大补元气;面黄消瘦,纳谷不
香,口淡便溏者,酌加淮山、谷芽、鸡内金、陈皮等以健脾理气。

l.2成药、验方
  1.2.1  成药  川芎嗪片,口服,每次2—4片,1日3次.
  1.2.2  验方  毛冬青lOOg,加猪蹄工只及水适量同煮4小时,煮成2碗,上、下午
各服1碗.
    2  西药治疗
    2。工  抗凝药物治疗,可选用肝素或双香豆素,有抑制血液凝固,预防血栓栓塞的
作用.
    2.2  祛聚药物治疗,可选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或阿司匹林,有阻止血小板的凝集和释
放的作用,能防治血管栓塞病。
    2.3  溶栓药物治疗,可选用尿激酶、链激酶或纤溶酶,有激活纤维蛋白溶解系统,
溶解血栓的作用.
    2一.扩张血管药物,可选用烟酸、硫酸镁等。
    3  针灸治疗  上肢选针刺曲池、内关;下肢针足三里、三阴交、血海,留针20----30
分钟,每天1次,10次为1疗程。
    耳针选取热穴、肾、皮质下、交感,或相适部穴位,强刺激,每日工次,留针数小
时至半天,10天为1疗程。
    4  外治法
    4.1  熏洗法  毛冬青50-100g,煎水熏洗患肢,有疏通脉道、清洁伤口的作用。
    4。2  外敷法  选用各种药膏外敷以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祛腐生肌。
    5  手术疗法  包括取栓术、搭桥术、截肢术等。
    [预防与护理]
    1  严格戒烟  烟草含有尼古丁,有收缩血管的作用,长期血管收缩,加重血运障碍,
是一些周围血管病的重要发病因素,因此要严格戒烟.
    2  注意饮食  少食含胆固醇高及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防止高血脂症与动脉硬化;
避免醇酒、辛辣、炙博之品,减少对血管的刺激。
    3  避免寒冷及外伤  寒邪凝滞脉络,常致周围血管病发生或病情加重,冬天尤需注
意保暖.    .
    患足砸伤,静脉穿刺所伤,外科手术及分娩,有可能损伤血管,诱发周围血管病,必
须加强防护措施。
    4  适当体育锻炼  长期坐卧,或久站负重,使血流缓慢,回流受阻,血液粘度升高,
继发血栓而致病。故提倡适当体育运动,以促进血流循环,减少周围血管病的发生。
  [古籍选粹]
  《灵枢.脉度》  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
  《灵枢。论疾诊尺》  诊血脉者,多赤多热,多青多痛,多黑久痹,多赤多黑多青皆
见者,寒热为痛。
    《吕氏春秋。达郁篇》  凡人三百六十节,九窍、五脏、六腑、肌肤欲其比也,血脉
欲其通也,筋骨欲其固也。
    《诸病源候论.虚劳四肢厥逆冷候》  经脉所行,皆起于手足,虚劳则血气衰损,不
能温其四肢,故四肢厥冷也.

《刘涓子鬼遗方》  发于足指者,名曰脱疽,其状赤黑,死不疗,不赤黑可疗,疗不
衰,急斩之得活,不去者死。
    [现代研究]
    1  病名研究,渐趋统一  古代文献对周围血管疾病的命名方法不一,加上受历代外
科各流派的影响,使病名混乱,不利于临床经验的总结和学术交流。近代中医外科工作
者对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如夏少农《中医外科心得》中有“中西医外科病名对照
表”,其中载有“动脉病”则,“静脉病”则,至1980年高校教材《中医外科学》’的出版,
及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编印《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使病名进一步规范化,利
于中西医病名对照互参,促进了中医周围血管病学的发展。
    2  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  中医外科著作虽然内容丰富,但对周围血管病的记
载较为零碎、分散,缺乏系统性。如脱疽病名早在二千多年前的《内经》就有记载,脱
疽病应包括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脉硬化闭塞症、糖尿病肢端坏疽。但在浩瀚的中医外
科文献中,尚未发现对动脉硬化闭塞症有完整系统的论述.因此,要全面、深入地掌握
脱疽病的辨证论治规律,就必须认识其所包含三种疾病的异同。掌握西医的辨病,与中
医辨证分型结合,提高治疗的针对性。目前不少中医血管病的论著,着重这方面的研究。
    3  重视综合治疗,探索剂型改革  周围血管病中,大多数根本病因尚未明了,而血
管壁的病理改变及血栓一旦形成,就很难复通,故多数周围血管病病程长,缠绵难愈。自
60年代以来,从开展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治疗到对整个周围血管病系统的治疗;从一
方一药发展到包括内服、外用中草药,针灸、外敷、手术等综合治疗,不断扩大治疗范
围,提高治疗效果。在实践中认识到从血管给药能直达病所,提高疗效。不少学者,改
革药物剂型,改变给药途径。如将毛披树根煲猪蹄的民间疗法,改变为毛披树根皮注射
液作股动脉注射,直至提炼成毛冬青甲素可行静脉滴注。此外,丹参注射液、川芎嗪、腹
蛇抗栓酶等都广泛应用于静脉注射治疗周围血管病。脉络宁是中药复方的静脉注射液,在
治疗周围血管病中取得较好的效果。
    随着社会年龄老化及饮食结构的改变,周围血管病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现代
高科技的发展,腔内外科及介入治疗的兴起,必将有力地推动周围血管病中西医结合工
作的发展。
    [述评]
    周围病包括动脉、静脉二类疾患,大多数病因未全明了,危害性大,难治性高,且
发病率有逐年上升之势。中医无周围血管病之病名,对周围血管各病症缺乏详细、系统
的记载.但对脱疽一类的动脉缺血性疾病,早在二千多年前《内经》便有病名及治法的
论述,其后历代医家积累了丰富的内、外治验。60年代国内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脉管炎
研究工作,显示中医药的优势。治疗脱疽病古方四妙勇安汤,备受推崇;白花丹参,毛
披树根等中草药如雨后春笋;针对血管栓塞的活血祛瘀法及肢体缺血的蚕食清创法在广
泛应用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研究,有力地推动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血管病工作的发展。但
与其他外科领域相比,周围血管病的防治工作滞后,不适应发病率逐渐上升的状况。进
一步发掘、整理中医学有关周围血管病防治经验,使之规范化,科学化,实属必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