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佩衡讲伤寒 | 太阳病这些情况不能发汗,切记!

咽喉干燥者,不可发汗。

解释:咽喉干燥,是津液不足之故,此证应有阴虚阳虚之分。阴虚是邪热灼伤真阴,证见心中烦热,精神不倦,喜饮清凉之物;阳虚则为下焦虚寒,津液不升,精神倦怠,喜饮热汤。无论阴虚阳虚,如无表证,均不可发汗,但应如何治疗,还是存在着的问题。根椐编者经验,阴虚者,以桔梗甘草汤苦甘化阴,加芍药、玄参、生地、二冬、二母等养阴清热、生津润燥;阳虚者,以四逆汤加肉桂辛甘化阳,温下焦之寒,蒸水化气,扶阳生津润燥。至于有表证者,虽然不可过发其汗,亦应分别不同情况灵活处方施治,使其得微汗而解。阴虚者表邪易入阳明而从燥化,当以麻杏石甘汤辛凉解表,得汗后毫不伤阴;阳虚者表邪易入少阴而从寒化,应以麻辛附子汤温经解表,辅正除邪,得汗后毫不伤阳。以上本条处理方法,在临床上屡经实践,无不特效。

按:凡咽喉干燥之证,属于阳虚阴燥者多,阴虚阳燥者少。不论有无表证,如误用麻黄汤及一切过表之剂发其汗,必致伤阳或伤阴而变证,因此,编者提出各项不同的治法,以供参考。

淋家不可发汗,汗出必便血。

词解:

①淋家:久患白浊及小便淋漓之人。

②便血:这里是指小便带血。

解释:久患淋浊是慢性病,多属肾虚阳弱,无力化气行水,致小便淋漓,白浊清稀,疼痛较少,精神缺乏,不渴饮或渴喜热饮不多,属于湿热者很少。如果是初患急性淋浊之人,则又多属阴虚有湿热之证,其症状应见小便热痛、淋漓而短赤、白浊稠浓,尿道多红肿,属于寒湿者很少。在治疗上,肾虚阳弱者应与白通汤、天雄散或四逆合五苓散,初淋阴虚有湿热者应与猪苓汤、栀子柏皮加大黄汤及时方导赤散、萆薢分清饮、八正散等方加海金沙,均有特效。如兼表证者,即照上条咽喉干燥证的不同治法,用辛凉解表与温经解表等方剂,始为对证。但不论有无表证,如误用麻黄汤及过表之剂以发其汗,就不免伤阴或伤阳,酿成小便出血及其他变证,必须注意为是。

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发汗则痉。

词解:

①疮家:即久患疮疡的人。

②痉:即痉挛,状如抽风。

解释:久患疮疡,常流脓血,以及阴疽久溃不敛之人,则气血过伤。无力充肤热肉,虽有表证而见身体疼痛,亦不可用麻黄汤及过表之剂峻发其汗,如发汗过多必重伤气血。气不足以温煦肌肉,血不足以营养筋脉,致见强急痉挛之证。本证原文无方,编者特提出有效方剂,以补不足:凡久患疮疡,流脓血过多,气虚血弱者,以黄芪建中汤加附子,或四逆汤加参、芪、苡仁,或时方芪附汤,当归补血汤加附子、炮姜,以及阳和汤等,以使中寒得暖而温、血肉得暖而合,自能排脓生肌,治愈慢性疮疡。如有表证,而见身体疼痛或恶寒发热,不渴饮,纵渴而喜热饮,且饮亦不多者,又当以金匮方桂甘姜枣麻辛附子汤或四逆汤稍佐麻黄、细辛、桂枝温经解表,辅正除邪,使出微汗而解,毫不伤气血,并且绝不致酿成痉挛之证。

衄家,不可发汗,汗出必额上陷,脉急紧,直视不能眴,不得眠。

词解:

①衄家:即经常流鼻血的人。

②额上陷:额上即额门,是三阳经脉与督脉交会之处。陷:是气虚内陷,而不是额骨下陷。

③眴:与眩相通。一作瞬。目摇动也。

解释:常流鼻血之人,不是阴虚而是阳虚气弱。阳不守阴,气不统血,致血不归经(经,常也,就是血液不循经脉,而归常道之意),妄行于上从鼻道而出。阳气既虚,故不可发汗。如误用麻黄汤及辛散过表之剂以发其汗,汗出过多,重伤其阳,清阳之气不升,则额上就会下陷。阳虚则阴寒之气内盛而脉紧急,阴阳气血俱虚,不能贯注于目,则目直视而不能转动。心肾不交,神不守舍,故不得眠。这些症状,实有真阳将脱之势。编者根据理论并结合实际,提出本证治疗应以四逆汤(干姜易黑姜)加黑荆芥、炒侧柏叶(炒黑存性)、血余(烧灰成性)、大枣(烧黑存性)扶阳收纳,引血归经,使阴阳平衡,气血调和,则素患鼻血之证即可痊愈。如用滋阴、凉血、清血、清火止血之法,不但无效,抑且使病增剧。如有表证者,亦不可大发其汗,否则仍将造成以上危笃之证。在治疗上应与四逆汤稍加麻辛辅正除邪,使得微汗而解。如此就绝不至伤阳变证致重。

亡血家,不可发汗,发汗则寒栗而振。

词解:

①亡血家:亡,即失亡。亡血家,指失血过多的人。

解释:不论吐血、衄血、下血、崩血等,流血过多之人,均属阳不守阴,气不统血,血不归经所致。其人必面色贫血,精神疲乏,舌白不渴,即渴而喜热饮,且饮亦不多,脉微细或浮芤,实与邪热内逼,其血沸腾而妄行者截然不同。既亡血过多,即属于阳气大虚之候,故切不可发汗,应与四逆汤加当归补血汤大剂连进,使其阳生阴长,气旺则血生。如血尚未止,当按照治衄家的四逆汤(干姜易黑姜)加黑荆芥、炒侧柏叶(炒黑存性)、血余(烧灰成性)、大枣(烧黑存性),切勿加一切凉血清热之品,以免影响疗效。如误用麻黄汤及辛散过表之药以发其汗,则其阳更虚,致恶寒甚而见身体战栗振摇之状。应急与四逆汤加肉桂大剂连进,或可挽救,缓则有虚脱之虞,临床时必须特别注意。

按语:除亡血家外,凡素患贫血面色青白之人,其阳必虚,纵有表邪,亦不可大发其汗,应照衄家治法,以温经解表,辅正除邪为宜。

汗家重发汗,必恍惚心乱,小便已阴疼,与禹余粮丸(方本阙)。

解释:平素常出虚汗之人,是正气内虚,卫外之阳气不固,若重发汗,则心肾两阳皆虚。心阳虚则心主之神气无所依,必恍惚心乱。心肾之阳既虚,无力化气以行水,气不足则不能卫外而固表,表阳不固,则汗出过多,致膀胱所化之津液尽从皮毛外泄,而膀胱之水分反少,故小便已刺激尿道而作疼。

按语:此证在治疗上原文指用禹余粮丸,其方阙。据南京中医学院编著的伤寒教学参考资料内载“禹余粮丸方:禹余粮四两,人参三两,附子二枚,五味子一合,茯苓三两,干姜三两,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尚属对证(此方原出《伤寒论义疏》兹介绍以作参考)。但恐药铺不识上方,未制此丸,临时不及备用,可与本论茯苓四逆汤加禹余粮、肉桂,煎汤服之,较为酌用,其效亦佳。

以上六条,原文仅指出禁汗及发汗后之变证,除汗家一证与禹余粮丸治疗外均未立方。各注亦随文顺释,在理论上虽多正确,但未补方以资治疗,究应以何方施治为宜,使后之学者无所适从,达不到抢救这五种证候的目的。我们医务工作者应谨遵救死扶伤之旨,为了使学者能够在临床时掌握辨证论治的精神而免束手,编者特将临床实践的一得之愚贡献出来,希识者指正!

病人有寒,复发汗,胃中冷,必吐蚘。

词解:

①蚘:即蛔虫。

解释:不特亡血、自汗等家不可发汗,即素有里寒者,亦不可发汗,只宜温中散寒,如误用麻黄汤及辛散过峻之剂以发其汗,则必伤其津更损中焦之阳,阳虚则阴寒之气更甚,致胃中必冷,胃中冷,则燥从湿化。水寒土湿,不能生长木气,则木郁而风生,风湿相抟,致生蚘虫。由于胃中虚冷则蚘虫避寒就温,上扰而吐蚘。此证原文仍未立方,特补方如下,俾学者在临床上便于掌握治疗。

附方:附片一至二两,干姜五钱至一两,使君子仁三钱,花椒三钱(炒去汗),肉桂三钱,石榴皮二钱,甘草二钱。或兼吞服乌梅丸。

脉浮数者,法当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发汗,当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脉微,此里虚,须表里实,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

词解:

①脉浮数:按《脉经》说“紧为寒,数为热”“浮为在表”,因此,浮数是表热证的脉象,即应与麻杏甘石汤辛凉解表。本条“脉浮数”可能是麻黄汤证“脉浮紧”之误。

解释:无论脉浮数的表热证或浮紧的表寒证,均应辛凉解表或辛温解表,使其得汗而愈。医者不识浮数与浮紧之脉是有表证,竟失汗而误下之,虽表尚未内陷,但已伤心肾之阳而动寒水之气,肾阳虚则气力弱而身重,心阳虚则水上犯凌心,故心悸,这就是水克火的道理。心肾之阳既虚,如再用麻黄汤及辛散过表之药发汗,则阳愈外泄,恐变为汗漏不止(汗出不止)、振栗(即冷极而抖战)、肉(肌肉跳动),甚则厥逆(手足冷过肘膝)亡阳(阳气消失)之危。由于误下之后,大伤肾阳,肾阳虚已见微脉,绝不能听其表里气实,津液自和,自汗出而愈,急应与桂枝加附子汤扶少阴之里气,助太阳之表气,使阳津外达,阴液内充,则自然汗解。如寒表仍重,证见头体尚痛、发热恶寒等情,又当与四逆汤扶阳而温里寒,加桂枝稍佐麻黄、细辛,温经而解表邪。服后令得微汗,自然表里两解,而不伤正。

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知然?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

词解:

①尺中迟:即尺部脉迟。迟:即脉一息跳动三次。

解释:脉浮紧,是太阳表实证的脉象。表实证,应见头身疼痛,以麻黄汤发汗为宜,假令尺中迟者,原文以为是“营气不足,血少”之故。至于他部如见浮紧,又为太阳表寒的脉象。因肾阳虚寒,故不可用麻黄汤专发太阳肤表之汗,须兼顾肾阳,以免汗漏不止,应与麻辛附子汤温经解表,辅正除邪,使得微汗而解。

按语:本条原文或有错简,从脉经来说,脉是一条血管直达寸口,寸关既见浮紧,尺部绝不可能见迟,只有尺部比较沉弱,方符合实际。因此,编者以为应按照太阳、少阴两感于寒,肾阳不足的治疗办法。

云南四大名医之首

讲解《伤寒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