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宰相俾斯麦和德意志帝国的俾斯麦时期——德国简史

德意志作为一个近代崛起的强国,历史并不算悠久,真正意义上的德意志历史始于10世纪早期的神圣罗马帝国。然而就是这么样一个“年轻”的国家,在近代史得以统一并迅速崛起,成为世界强国之一,并成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之一。

今天的德国

德意志在19世纪早期还是“诸侯割据”、“分裂对立 ”的局面,短短几十年德意志就得以统一,建立民族国家,并在建国后迅速强大,一跃进入欧洲列强前三(英、法、德,还有一个北美的美国),我们不禁要问:德意志是如何迅速崛起?背后掌舵人是谁?

德意志统一

在神圣罗马帝国留下来的烂摊子上,奥地利(德意志诸国之一)首先“发迹”,但是奥地利为了维持自己中欧的霸权,极力阻止德意志和意大利的统一,阻挠他们民族国家的建成。不过仅次于奥地利的“老二”普鲁士却力促德意志的统一(详情参考“外来之客”普鲁士凭啥统一德意志?德意志的统一——德国简史

德意志统一

德意志本就是军事国家,在“鹰派”人物铁血宰相俾斯麦的努力下,普鲁士通过一系列战争和种种政治、外交手段,促成了德意志的统一(除了奥地利),而俾斯麦本人不但是最终促成德意志统一的“第一功臣”,还是德意志统一后的德意志帝国强大的操舵手(后文会讲)

德意志的统一本身历经了多个时期,神圣罗马帝国灭亡后,普鲁士首先“猥琐发育”了一波,后建立德意志邦联(1815-1866),然后是北德意志邦联(1867-1871),到了俾斯麦时期才最终瓜熟蒂落。

1870年1月18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法国凡尔赛宫加冕为德意志皇帝,德意志帝国诞生

德意志帝国(1871-1918)

德意志帝国是一个二元君主制联邦制国家。所谓二元就是一个封建国家效仿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的过渡性政体形式,简单一点就是位于封建政体和资本主义政体之间的“四不像”。二元君主制其实是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国家权力既在议会也在国王/皇帝,是资产阶级与帝国统治者妥协的结果。

德意志帝国国旗

但是我们说德意志的二元制权力更集中于统治者:普鲁士王国的国王即德意志帝国的皇帝,普鲁士王国的首相即帝国的宰相,而帝国皇帝则是集军政大权于一身,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帝国宰相由帝国皇帝任免,而且仅向帝国皇帝负责。相对的帝国议会议员是通过秘密选举产生,但是帝国议会所通过的一切决议须得联邦议会同意后才能生效,可以说帝国议会的权力相对皇帝来说几乎没有

德意志帝国国徽

这样的政体注定了德意志帝国在政体上无法跟上世界发展大趋势,德国的资产阶级力量始终“疲软”,无法充分发展资本主义,而德国特色的容克阶级(容克简单来说就像资产阶级化的贵族,既有老贵族的封建保守性,也带有一定资产阶级的进步性)又太过强大,使得德意志帝国发展深度远不及英法这样的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另一方面德意志帝国的军国主义道路也越来越明晰

帝国版图

德意志帝国正式国号是“德意志国”,也被称为德意志第二帝国(第一帝国是神圣罗马帝国,第三帝国是纳粹德国)1918年末,因为一战德国的失败导致德国十一月革命爆发。皇帝威廉二世被迫宣布退位并连夜出走荷兰,德意志帝国最终宣告灭亡。

俾斯麦和俾斯麦时期

德意志帝国从1871年到1918年,持续了五十年不到,这当中还能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宰相俾斯麦时期(1871-1890)、德皇威廉二世时期(1890-1918)。

俾斯麦

俾斯麦是德意志帝国第一任宰相,也是德意志帝国统一的功臣,早在德意志统一前就是欧洲政坛上纵横捭阖的风云人物,个人作风更是继承了普鲁士的军事传统:严厉谨慎、一丝不苟(当然据说俾斯麦对家人,尤其对老婆还是很温柔的,这方面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搜搜看)

俾斯麦全名是奥托·爱德华·利奥波德·冯·俾斯麦 ,人称“铁血宰相”(“铁”指武器,“血”指战争)、同时也被称为是“德国的建筑师”和“德国的领航员”,可见他的历史功绩。他的一生波澜壮阔,后世有人将大清王朝的李鸿章与俾斯麦进行比较,当然两者区别较大的还在于俾斯麦最终使德意志强大,李鸿章没能力挽狂澜(当然满清灭亡要归咎于统治阶级的昏庸无能)

俾斯麦

俾斯麦最出名的功绩就是统一并建立了德意志帝国(客观来说不仅仅是俾斯麦一个人的功劳,他作为一个代表)。但是之后俾斯麦对德意志帝国的国家建设功绩一点不亚于统一德意志(没有后者出名罢了)

俾斯麦本人是保守派维护的是专制主义所以俾斯麦对内颁布《反社会党人非常法》, 残酷镇压工人运动。但是他也在客观上通过立法,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工人养老金、健康医疗保险制度、社会保险制度。可谓无线插柳柳成荫

另一方面俾斯麦运用联盟政策,确立德意志在欧洲的霸权。俾斯麦在外交上纵横捭阖,堪称“张仪在世”,这也使他一度成为19世纪下半叶欧洲政治舞台上的风云人物。后来著有回忆录《思考与回忆》,时至今日仍然值得一看。

1890年3月老臣俾斯麦被德皇威廉二世解职,德意志俾斯麦时期结束了,开启了随后的德皇威廉二世时期。下台后的俾斯麦被封为劳恩堡公爵。晚年长住弗里德里希斯鲁庄园。1898年7月30日,俾斯麦病逝,享年83岁。

为政措施

俾斯麦担任帝国宰相的20年间(1871-1890),对德国强大做出了极大贡献,推出了许多政策,虽然这些政策有利有弊,但是整体上使得德国强大起来

在国内,俾斯麦发动“文化斗争”,用以打压天主教教徒,大大削弱天主教徒在德国的影响力。德国宗教方面除了传统的天主教还有各式各样的新教,但是天主教成为打击对象主要源于当时信奉天主教的一些国家与新生的德意志帝国有利益冲突。当然这个政策最终失败

俾斯麦

国内还有一股势力就是新生的德国社会民主党,代表了当时的进步力量。作为保守派和专制主义的俾斯麦自然无法接受,就着手打击社会党派。1878年5月德皇威廉一世遭到刺杀,但是无人受伤,俾斯麦借此提出《社会党人法》。社会党人法又称反社会主义非常法,基本上禁止社会主义的一切集会、组织、结社、报刊等。德国的社会主义力量受到重创,这项法律直至1890年俾斯麦下台才结束,当然俾斯麦下台或多或少也是这项政策引起的

对外政策上,俾斯麦采用大陆政策,煽动英、俄两国对抗;与奥地利结盟;阻止俄国扩张;孤立法国。这一套组合拳下来,把欧洲列强唬得一愣一愣的,整个欧洲势力产生了新的均衡,而这一切的根本目的是巩固德意志帝国在欧洲大陆的霸权。在这点上俾斯麦做得很成功

三皇同盟

在俾斯麦对外方阵指导下,1873年,德、俄、奥结成三皇同盟,这个听起来很高大上的同盟实质是一个模糊的军事盟约,三国之间的利益矛盾冲突使得三皇同盟并不稳定。同盟更像是一个手段而非目的,到了1878年三皇同盟已名存实亡。但是三皇同盟的作用是为日后第一次世界大战做了铺垫,暴露了列强之间的利益冲突,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三国同盟

1879年10月,德奥结成同盟。随后意大利在1882年加入,组成了三国同盟(还是利益冲突的结果,比如德奥是为了抑制俄国扩张,意大利为了联合德奥打击法国)。再后来德俄关系恶化,法国在1887年提出法俄结盟。后来俄国加入了英法阵营(至此一战格局基本形成)

在俾斯麦为期不长的执政中,他内外兼管,力求将德意志发展为世界强国。尽管他的措施有的未成功,有的是双刃剑,但是总体上给新生的德意志帝国创造了一个相对平稳的内外环境,使得短短几十年德国综合国力一跃成为欧洲前三甲,这是俾斯麦时期不可否认的功绩(当然历史错误也不少,这里暂且不谈)

小结

俾斯麦其人本身充满争议,但是在德意志民族国家建立过程中的他,功劳大于错误。俾斯麦时期的德意志帝国总体走势是向上的,但是当时世界整个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世界的矛盾是尖锐的,随着时间的发展,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最终爆发,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争形式体现了出来。

俾斯麦

当近代史进入第一次世界大战,德意志帝国是怎样发动战争的?欧洲局势又产生怎样的变化?战争给世界带来了什么?

欢迎持续关注本系列,敬请期待下期精彩内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