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商发展壮大的历史背景
晋商在我国明、清两代的商业活动中,特别是票号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近来,关于晋商的研究引起各方的注意。
山西是一个高原,东有太行山,西有黄河,南有中条山、王屋山,北与内蒙古高原相毗邻。在山西高原的中南部,汾河是一条重要河流,它经中心地区流向西南,注入黄河。在明、清时代,从首都北京到西安的大道,是经过太原,沿汾河河谷到西安的。从西安向西北到甘肃、青海、西藏与新疆,向西南越过秦岭,可达四川、贵州、云南。
可以说,从北京到西北、西南必经山西,山西的交通地位是十分重要的。
在元朝末年,河南、安徽、江苏、湖北、江西等地是农民起义的武装力量与元朝武装力量以及各方武装力量之间进行激烈战斗的地方。因此,这里受战争影响,经济和人口都受到很大损失。可是,山西那时却比较平静,经济没有受到破坏,比较繁荣,人口密度比较大。
这种情况使山西当时就出现地狭人满、农田不足,不仅产生向外的移民,亦促使人们脱离土地,外出经商以维持生计。商业的发展,不仅开拓新的生计,还促进当地商品经济的发展,加上山西是交通优越的地方,就为晋商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明王朝的建立虽然将蒙元的残余势力驱逐到长城以北,但其仍保存相当力量,成为明的严重边患。为此,明太祖曾4次派兵北伐,明成祖又5次亲征,都未能消除其势力。此后,蒙古的瓦刺与鞯靼兴起,对明的长城造成巨大压力。明朝为巩固北方国防,当时除倾全国之力兴筑长城外,还沿长城设立9个军镇,驻扎军队,作为防止蒙古军的军事防线。而9个军镇中的大同镇、山西镇(山西宁武)位于山西北部。
9镇驻有大量军队、马匹。为了维持庞大军队,供应就成了大问题。原来,明朝初年形成的依靠军丁的屯田及各地输送的民运粮办法已不适应此新情况。为此,明政府采取开中制的办法以解决9镇军队与马匹需要的粮食、饲料及饲草。
开中制的办法就是由官方出榜招商,由商人输纳粮食等军需物资供应各镇。商人以供应各镇的物资换取政府发给的盐引。在明朝,盐由官府控制生产和运销。商人到指定的盐场,凭盐引可以领到一定数量的盐,然后再运到指定的地区去销售。这就是政府以将盐的专卖权转给商人的办法而获得各镇军需物资。
商人为获得利润,采取在各镇所在的边境地区,就地招募游民,自垦边地,组织生产,就近供应。这样,既可以免除内陆长途运输之苦以减轻民众负担,又可以使游民得以生计,而商人亦可以从降低粮食成本中获重利。
不过,这种以投资垦荒种粮、换取盐引,再以出售盐收回资本与利润的方法周期长,排队领盐往往需要几年之久。这就使经营此项商业的商人开发更多市场,包括发展边境贸易,推动山西的名特产品的销售等。这一阶段之特点就是扩大商品销售范围,增加销售的产品,使销售的产品多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