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春海 | 去朱河想小巷

作者简介

杨春海    1956年2月出生,湖北监利县退休干部。曾在部队从事宣传工作多年,多有新闻、摄影、文学作品见诸报刊书籍。转业地方工作后,常以散文、诗歌记叙乡情乡愁,聊以自娛,逸情休闲。

去朱河想小巷

从监利县城出发,沿S103省道向南行进到故乡朱河镇,只有26公里路。每次出行,都是车去车回,这条路我也记不清走过多少个来回。

近一段时间,这条公路从红南桥到朝门村一段路破损严重,不得不进行大修。以往这条路线上,每5分钟发一趟车,来回是很方便的。现在,乘坐从容城到朱河的班车经常堵得半天动弹不得。因而,不少人选择了坐的士或者私家车,从长江大堤上绕行到朱河,同样快捷方便。

前几天,我尝试了一把,骑着自行车到朱河。

沿着长江大堤,不紧不慢地骑行。一路欣赏大堤两旁的风景和江面穿梭的轮船。江风习习,拂面而来,意杨婆娑,随风摇曳。中秋时节的江面比春天里宽阔了许多。何王庙故道江滩的那万亩野生紫云英,春天里开放得美丽壮观的鲜花,已经被滚滚东逝的江水淹没。水底下,那大片的紫云英根茎还在顽强的蛰伏着,等待冬季江水退却后,明年的春天再一次绽放生命之花。

天空中,有些儿云朵停留在头顶,随着我的骑行慢慢移动,颇有些心意踌躇、徘徊流连的味道。

站在江堤远眺,故道对岸江中的小岛,郁郁葱葱。前几年故道江面上的一排排,错落有致的养鱼网箱,已经不见踪影。江心沙洲上一望无际的芦苇,在晨曦的辉映下,随风起舞,蔚为壮观。此刻,它们正默默地守护着主航道上停靠在北岸边的那艘死亡之舟——“东方之星”号客轮。

过何王庙闸不远,有一条水泥路直通大堤脚下,可以经“三角闸”连通到朱河的公路上。

大堤脚下的绿荫丛中,有一处农家乐,生意看似清淡,“忆江度假村”的招牌醒目的立在三岔路口。尽管这家农家乐地处偏僻,平常看不见生意,可是,农家乐的老板且有他的经营之道。江里打上来的野生鱼,园子里现采现摘的蔬菜,放养在堤坡上的鸡鸭,哪一样不让人垂涎欲滴!一个独有诗意的“忆”字,就会勾起不少老少爷们的馋意!据说到此“忆江”的食客,不少是离家多年的思乡游子。就冲着一份对家乡的味道,到此来回味这份独特的乡情。去年,我就带着几位离开家乡几十年的贵客,在此品尝了他们久违多年的地道的家乡菜。

从忆江度假村的路口下江堤,穿过农户的一大片果蔬园,不到一公里就上了S103省道。

公路旁的一条抗旱河,把西边的长江和东边的朱家河紧紧地连接在一起 。沿公路两边分布的村落,过去都是很熟悉的地方,甚至有些自然村落和由某一姓氏居住的自然墩台,我还有深刻的记忆。40多年前,我在供销社工作,当时送货下乡,肩挑化肥种子、煤油火柴、针头线脑支援农村建设,是一件很受农民兄弟欢迎的事。在三年的时间里,跑遍了原朱河区的大队村组。在这片热土上,曾留下我和同事们的深深脚印和辛勤汗水。现在回忆起来,还是一段蛮有意义的经历。

时过境迁,沧桑巨变。旧时的模样,那土坯麦草搭起的房舍,那泥泞路滑的窄窄田埂,那碧绿照影的河水,那纯朴无邪,辛勤劳作的村民,那匆匆而过的青春印记。这已经只是我们这一代人记忆中的一种意境和一段难以割舍的乡愁了。

到了朱河,无须再去喧嚣热闹的芦陵大道和生意红火的吴巷子,只想在儿时行走过的小巷里独自穿行。无非是人到了有更多回忆的年纪,哪怕是还有一丝丝值得激动的希冀,都想紧紧地把住,哪怕是一丁点美好的记忆,都不想轻易地抹掉。此刻,我真的穿行在老街的巷子里,努力寻觅着“母亲河”与“石板街”的些许遗迹,追思那个时代的人文印记和故乡旧朝名人、商贾豪富的风云际遇,努力在记忆里勾勒那孩提时的一草一木,试图聆听几点雨天里,出自巷子口那头的木屐碰击青石板的咔咔声。

朱河老街的巷子,据考证,整条老街有点儿名气的巷子就有十多条。最有名气的是被称为“三个半巷子”的吴家巷、刘家巷、土地巷和祠堂巷。这里的每条巷子,都有自己的历史掌故,每条巷子又有同样的时空记忆。一头连着朱家河碧绿的清水,另一头通向绿茵无垠的原野。从正岸穿街而过抵河面的直通巷子,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巷子,而一些只能通向街面的小巷,只能叫做“半截巷子”。

故乡朱河在解放前,已经是远近闻名的“小汉口”。近七里长的石板街两旁,商铺林立,生意兴隆。当时,县城还没有用上电,这里已经开设了轧花、纺织加工好几家工厂,街面上装有路灯,便于居民出行。由于商业发达,吸引力很多外省商人长期驻此开设会馆,联络商贩,经营买办。石板街最能勾起人们记忆的是街面四通发达的巷子,每一条巷子都有一段值得追忆的美好故事和传说。

现在的“吴家巷”位于镇中心区域,已经于记忆中的“吴巷子”不可同日而语,真真切切成为了一条宽阔的街面,只不过人们还把它叫做“吴巷子”。它在朱家河与朱南河两水交汇之处,从西北至东南,长有665米,宽约15米。鳞次栉比的商铺、酒店、歌厅,充斥着现代化的气息。每日喧嚣的叫卖声响淹没了古镇最后一丝宁静。吴家巷正是名气十足的热闹巷子。

在古镇居民的记忆里,而众多的小巷大多只有二三米多宽,最窄的巷子只能容两人擦肩而过。巷子的地面有的用青石铺就,有的则就地取材,用碎砖碎瓦片压实铺平;两壁白石灰粉刷过的山墙,经过多年的雨水侵蚀,和太阳反复的照射,洁白的石灰慢慢变得灰白。石灰的自然伸缩,形成了犀皮漆一样的自然、美丽的纹理,留给人丰富的想象。高山流水、飞瀑溅石,彩云追月、云卷云舒。你只要有丰富的想象,你就会在墙面上找到微妙的形状。

看着这两壁片子砖砌成的灌斗墙面上形态各异的水渍,那砖与砖之间勾勒出的石灰墙缝,那几只在破损的墙洞里筑巢的麻雀叽叽喳喳的私语,仿佛这些都在向我们诉说,流年的每一个春夏与秋冬,人生的每一次喜悦与失意。

古镇朱河,临水而建,枕河而居,宽窄不同的小巷一端总与朱家河结下不解之缘。小巷是人们下河挑吃水,涮洗衣物的必经之路。行至朱家河西岸,站在伸向河水里的石头跳板上,与隔河相望的百年“神树”神意交会,心中总有一丝敬畏之情。宽阔的河面,水清见底,生长在河底的“鸭舌头”和“鲊草”格外青绿。那些在跳板边快速游动的小“鲳疯子”鱼,欢快地翻腾着,追逐着吸吮淘米水中的美味营养。经常还会有撑着“鸬鹚划子”,赶着鸬鹚捕鱼的蓑笠翁在河里劳作。渔翁竹竿击水,口令一出,鸬鹚心领神会,潜入水中,与水中的鱼儿来一场生死追逐。

我家就住在杨巷子,巷子口原先有一座瓮门跨街而建,石板街由北向南延伸,穿过瓮门就真正到了“上街头”。杨巷子河岸的居民那时吃的“商品粮”,当工人的、做小生意的人不少,而正岸的居住的 有一大半是蔬菜队的,吃的是“农业粮”,终年日累在生产队的地里刨“工分",难得有一天休闲。记得小巷的女人们一年上头,都在 辛苦忙碌,下河淘米洗衣,照料一家人生活。即使在雨雪的天气里也难得歇歇,三五人聚在一起纳鞋底,做针黹活,东家长西家短地拉家常,手中的活儿也照样做着,而男人们则清闲得多,围着用老树兜燃起的满是烟味的火堆,手握一根烟枪,一头叼在嘴里吧唧吧唧的抽着自己栽种的老烟叶。虽然日子过得很平淡,但露在脸上的是有滋有味的满满的幸福。

上街头庙巷子紧靠木桥的的茶馆里,每天都是热闹得很。说书的,有板有眼,摇骰子,吆五喝六,跑堂的忙着给坐茶馆的爷们筛茶递水,忙得不亦乐乎。茶客散去,一地的瓜子壳和烟兜子,被跑堂的打扫干净,茶馆的一天喧嚣,才算停息。

开春后,南迁的燕子又回到了梁下的巢穴,自由地与这家的主人一起出入作息,燕儿们浑然成了一家的成员。这时,杨巷子的村民们又开始了一年的麻鞭水响的春耕生产了。那些儿在农田里啄食小虫,忙于生儿育女的可爱的小燕子,却在欢快自由地飞来飞去,好生让人羡慕!

一阵带些凉意的秋风吹来,天空的云朵散成一丝丝薄云飘向南方,穿行过的朱河小巷依然静静地守候着那一小片属于自己的窄窄的天地,默默地等候着下一位想他,懂他,爱他的知己。

等待有一天,也许老掉牙的时候,再回到小时候熟悉的地方,半壶老酒,三两米饭,闲步街头,穿行小巷,在朱家河那桥头的石栏倚身而靠,坐看云卷云舒,笑对花开花落;再寻访几位儿时的玩伴,一起回忆孩提时那些顽皮的玩耍,放野火、捉青蛙、挖地洞、捉迷藏的美好记忆,分享他们颐享天伦的快乐,那该是多么惬意的事啊。

郑重声明

根据腾讯对微信平台的最新规定,本平台自2017年1月15日起,实行新的打赏结算标准和制度,望新老作家认真阅读细则,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矛盾和隔阂。

1、作者所投稿件无论是否在纸质媒体刊登过,在微信平台必须是原创首发。

2、作品自推出之日起,七日后向shuai_pengju索要稿酬,平台只统计七日内打赏金额,七日后不另行发放。

3、单贴10元内不返还(包括10元);10元以外返还作者百分之五十。中长篇小说按整篇累计。

4、普通投稿无字数限制。

5、 投稿时请附带作者简介和近期生活照, 凡大作已被其他微信公众平台发布过的作品,请勿再投《 文学百花园》及《小说大世界》 谢谢支持。

投稿邮箱:1403384853@qq.com

稿费发放:shuai_pengju

注意事项

作者必须主动索取打赏细目及稿费。

《文学百花园》纸刊杂志征稿启事

《文学百花园·微刊精选》杂志在广大作家朋友的大力支持下,在各位编辑老师的不懈努力下,第三期马上要和大家见面了。即日起,面向全国的文学爱好者、和作家朋友公开征招第四期杂志稿件,文体不限,内容要积极向上。

 投稿注意事项

1、来稿需注明【征文】字样 +作者简介+作者生活照,否则,视为普通投稿。

2、小说、散文、故事、随笔2000字以下为宜,诗歌不超过30行。

征文邮箱1403384853@qq.com

 普通稿件:1258873875@qq.com

《文学百花园》、《小说大世界》联合总编室

2017年4月13日

获奖作者请加我微信:shuai_pengju(索要奖金)

告文学群主的一封信

您好!

《文学百花苑·微刊精选》是《文学百花园》、《小说大世界》微信平台合办的双月刊纸质杂志;自2017年初创刊以来,现已出版三期,深受广大文学爱好者何业内人士的广泛好评和欢迎。最近又取得省级连续性内刊刊号,使杂志的性质有了质的变化。为了适应新形势,需要拓展更大的区域空间。为此,《文学百花苑·微刊精选》编辑部决定从爱好文学,热衷于公益事业的群主中招募五名组稿编辑。

具体要求

1、本人热爱文学,有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愿意为文学事业付出爱心。

2、本人应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公信力,对待作者的稿件要有客观公正的评价,力求推介文学新人为己任。

3、每月推荐五至十篇优秀作品

待遇

《文学百花苑·微刊精选》是文学爱好者自己出资创办的刊物,无政府补贴,无资金来源,属于全公益,无酬劳。组稿编辑每期可上一篇自己的作品,无偿赠阅。

时不我待,有才你就来!

联系方式 :shuai_pengju

++++++++++++++++++++++++++++++++++++++++++++++++++++++++++

快讯

在大家的支持与呵护下《文学百花园》第三期杂志即将与大家见面。杂志已由原来80页增至100页,字数由原来的8.5万字增至12万字,并获得河南省连续性内刊刊号。现两本起收快递费30元。凡预约快递第三期至第八期杂志的,至少保证有三期每期上一篇文章,12本杂志共收快递费150元,优惠30元。没上作品的作者需要快递杂志的,随寄《文学百花园作家联盟》特约作家聘书。联系人付红兰,微信:  159   2659   4970 欢迎大家订阅,感谢大家的支持!   《文学百花苑》编辑部    2017年 8月6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