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奈之举躲入下水道14个月后竟被封为英雄!

当敌人攻占了你所在的城市,你刚好属于要被清洗掉的那一类人,你看到他们把你的同类全都被押上了车,或者就地枪决!
现在敌人一间房子一间房子地仔细搜索着你,天亮了。
没有任何角落可以藏身了,你还能藏到哪儿去?

《黑暗弥漫》有80%左右的镜头发生在黑暗中,本片的导演是个女性导演,她的镜头语言也就具有女性那种天然的细腻感,画面朴实、不张扬,却也足够情感饱满、表达到位,其补光、打光,以及调度镜头摄影机走位的那些功课,也都做得非常的棒。
这是一部最值得摄影师去学习揣摩的电影。
然而它最值得推荐的,仍然还是它的故事,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根据罗伯特·马歇尔的著作《在利沃夫的下水道中》改编而成。
影片获得了第84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奖,并拿下了众多有分量的奖项。
一个波兰的下水道工人拯救了这群犹太人,本片也被誉为波兰的《辛德勒名单》,相比于救世主辛德勒而言,下水道工人索哈完全就是个小人物。
他贪财、自私、狡黠,有个时候还有点小偷小摸,拯救犹太人,他也并不是刻意去做的,可是因他的善良,他一步步地“被迫”着去做了这样的一件大事。
他只是万千波兰民众中最普通的一个,伟大与他绝缘,却也正因为他的平凡,揭露出了我们每个人身上都会藏有善意,即使黑暗弥漫,这些善意也会绽放出光明,这正是本片最值得称颂的一点。
影片一开始,索哈和扎佩克正在进行一场盗窃,他们算不上是品德高尚的人,随后他们逃离了现场。
在树林里,他们看到了一伙德国兵正在驱逐一群光着身子的犹太妇女,尖叫声传来,这伙德国兵将她们驱逐到指定场所后,他们开枪射击了她们,索哈连忙带着扎佩克逃离树林,并穿着工作服熟练地进入了下水道。
随后索哈回到了家,他告诉他老婆有根下水管子,他疼爱他生病的女儿,他爱他满脸雀斑的老婆万达,轻柔地帮万达挠痒痒,更与旺达来了一场激情戏。
他长着一张波兰人的面孔,虽然他有点爱小偷小摸,可他也是一个拖家带口生活拮据极其顾家的男人,一下子,这个人就让人喜欢起来了。
入侵的德军已经封锁了犹太人居住的区域,并把这些犹太人分批次的送往集中营,蒙德克和亚内克、席盖尔等人决定挖通下水道,并躲到下水道去。
索哈决定帮助藏匿这些犹太人,好为了赚取点蝇头小利以补贴家,索哈这样做,会让我们会心一笑,他既不无偿帮忙,也不选择去向德军告发以得到高额报酬。
他选择的并不是做一个好人,也不是做一个恶人,他只是选择了做一个自私的小人,我们每个人内心中都有自私的一面,也许我们在做选择时,也都会像索哈一样吧。
盖世太保们开始屠杀犹太人,他们开始清洗隔都,索哈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安置了那些躲藏在下水道的犹太人。
其实他内心很羡慕那些告发犹太人的人,因为能得到一笔赏金,但是他却永远也不会这么去做,因为他觉得“犹太人也是人。”
为了活下去,哈娅亲手捂死了自己刚刚出生的婴儿,然而另一方面,犹太青年蒙德克为了他所爱的人,却敢于混进集中营去探听她亲人的下落。
在他们心中,好与坏的念头时时交织,每一个个体都拥有独一无二的细节,霍兰就这样真实地展示了她影像中的人物。
为了救援因暴雨而困在下水道里的犹太人,他甚至离开了自己女儿的受洗礼,到此时,他才将这些犹太人当做他生命的一部分。
小女孩长期处于黑暗中,她已经坚持不下去了,索哈带她到里面来呼吸新鲜空气,当小女孩眯缝着眼,看着潮湿的街道,以及在街道上漫步的鸽子,她闻到了自由的味道。
而这看见光明、自如呼吸的美好一幕很快就被井盖给盖上了,沉重重新袭来,不过对于犹太人们来说,明天就像那术光,它的到来不再是那么艰难。
相比《辛德勒的名单》,影片最好并没有停留在人性的美好上,以字幕宣告了这个下水道管道工凄惨的结局——为了从一俩失控的苏军车轮下救出他的小女儿,他遇难了。
现实和命运的残酷总人让人猝不及防,也许这就是现实,他是因为对他女儿的爱而遇难,即使在死的那一刻,这个普通人仍然散发着他人性的光辉。
在我看来,索恰手中的那个手电筒光就像井盖上面的光明一样,让犹太人们心生向往,也让他们坚信只要用力呼吸,抬头仰望,即使黑暗笼罩,但有一天光明终究会到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