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学文研】走近关学(十二)

​1

那天,从楼观台出来后,就直接去了宝鸡。在宝鸡文理学院新校区下车后,给张波打了个电话,没想到,他住在老校区。等了一会,他才开着车过来。张波还很年轻,个子不高,但很精悍。到他的办公室坐了一会,他把编入《关学文库》的他的两部著作送给了我,一本是《张载年谱》;一本是《李颙评传》,我表示感谢。他的办公室里放着一块大牌子,上面写着“横渠书院”四个,黑底黄字,十分显眼。他解释说,那是与眉县合作的,原打算在眉县征地建校舍,后来搁浅了,现在只有这块牌子,我自己只是个空头院长。

坐了一会,张波问我来过宝鸡没,想去哪里?我问大散关在哪里?他说:“大散关有点远,也没啥看的。我们宝鸡有不少好玩好看的地方,有个地方推荐给你,你不妨看看,就是中华石鼓园,在它的里面还有一个青铜器博物馆,很值得看的。”于是,张波带我到了石鼓山,请我在那里的小吃城吃了不少当地的小吃,又主动购票把我送进了那里的“青铜博物馆”。这时他才说他孩子感冒了,需到医院去。我再次对他的款待表示感谢,对耽误他为孩子看病深表歉意。

博物馆有四个展厅,分别代表“青铜之乡”、“周礼之邦”、“帝国之路”、“智慧之光”。国宝重器何尊也在第二展厅展出,它于1965年出土自宝鸡境内,是被国家文物局认定的不得出国展览的文物之一。何尊为周成王五年名何者所制,是西周初年第一件有纪年铭的铜器。何尊内胆底部刻有一篇一百二十二字的铭文,其中“宅兹中国”便是“中国”二字最早的文字记载。

出博物馆,上石鼓山。山在渭河之南、市区中部,是秦岭北坡的浅山余脉伸入市区渭河南岸的一块丘陵台地,属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天台山的入口部分。石鼓山山体海拔600多米,因曾出土春秋时期的文物石鼓而得名。石鼓山出土的石鼓具有文学、文物、书法、历史等多种价值,石鼓文为中国现有最早的石刻文字,是汉字形体演变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为秦史研究提供了珍贵资料。

石鼓山地势较高、视野开阔,城市风貌一览无余,秦岭的“奇山”和渭河的“秀水”在这里交相辉映,是城市的一处最佳景观点,同时也是一处最佳观景点。它和东侧山脉及荫湘河共同构成了天台山风景区旅游的序曲。石鼓山地区背山面水、负阴抱阳,山体延伸之势如同“龙脉”,片区以南群山绵延,使人能够最大程度地接近自然、回归自然。

2

然而我还是想到大散关去。“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到了宝鸡,岂可不到大散关,何况此关还是关中“四关”之一,秦蜀锁钥!

据介绍,大散关亦称散关山口、崤谷,为周朝散国之关隘,故名散关。位于宝鸡南郊秦岭北麓大散岭上,北连渭河支流,南通嘉陵江上源。当山川之会,扼西南、西北要冲。这里山势险峻,层峦叠嶂,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因其扼南北交通咽喉,自古为“川陕咽喉”、兵家必争之地。楚汉相争时韩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就从这里经过;三国时曹操西征张鲁亦经由此地;据陈寿《三国志》记载:“(建兴六年)春,亮复出散关,围陈仓,曹真拒之。”是一个很重要战略位置,也是交通枢纽。所谓“关控陡绝”,“北不得无以启梁益,南不得无以固关中”也。今川陕公路、宝成铁路由此通过。

公元1131年5月,南宋建炎四年、金天会八年(1130年),宋于富平之战失败后,宋将吴阶收拾残兵,屯据和尚原,刚立好栅寨,金兵已至原下。有人劝吴移屯汉中,保住入蜀之关口,吴认为:“我保此,敌决不敢越我而进!坚壁临之,彼惧吾蹑其后,是所以保蜀也。”果然打败了来犯的金兵。次年五月,金没立郎君及别将乌鲁折合,分两路入寇。没立出凤翔,折合自阶、成、凤州出大散关。当时,吴乏粮,故兵无斗志。吴与弟吴麟召诸将,以忠义相激励,并歃血而誓,使兵众感奋。乌鲁折合兵先至,在和尚原北列阵,宋军更战迭休,大败折合。这时,没立郎君正攻箭关,吴选兵奋击,使金兵两路不得会合,大败而去。十月,完颜宗弼(金兀术)自熙河移兵窥蜀,引兵众十万人,从宝鸡造浮桥渡渭来犯,吴派吴麟、雷仲等,将劲兵用“驻队矢”迎敌。并用骑兵断其粮道,共交锋三十多次,完颜宗弼中箭而败退。此役宋军大胜。

大散关是文人墨客、达官贵人及普通老百姓游览之地。据传“老子西游遇关令尹喜于散关,授《道德经》一卷;曹操过大散关留下了《晨上大散关》的诗;唐代王勃、王维、岑参、杜甫、李商隐等,特别是宋代陆游、苏东坡有关大散关的诗最多,影响也最大。伫立关址,纵目远眺,但见群山叠嶂,古木翁郁,两侧的山峰如卧牛,如奔马,又像密不透风的天然屏障。大散岭下,清姜河激湍奔流。这里的自然风光特别优美。

没想到,大散关也在争老子《道德经》的著作地。

然而问路人,却说并没有去大散关的专车,遂坐前往凤县的客车。

其实也不太远,大约四五十里吧,司机说到了。下车后,冷冷清清的,几乎没人。两边都是山,中间一条小河,大概就是所谓清姜河,公路修在河的右岸,不宽,紧靠路右边景区的大门上写着大散关,进门后也只是上山而已,并没有什么关。我猜想古代的关就修在我下车的公路上,或者就是横跨清姜河,不然怎么守住这山口呢?于是我顺着公路继续往前走,见路边有条小沟,就进去了。不久,就有一座桥出现在头顶上,上面有列车经过,我想这一定是宝成铁路了。

3

原路回到宝鸡,再返回西安,和刘学智先生联系,他的确很忙,约了几次,才定下见面的时间和地点。当我按时赶到时,刘老师临时有事又改了地点,我匆匆赶到新的地点,见到刘老师,在附近的一个饭馆里坐了一会。我本想与刘老师商量与电视台合作办关学书院的事,见刘老师对此没多大兴趣,就谈起《关学文库》来。刘老师说,应送我一本他的书呢,但手头没有,说着他拨通了电话,好像是问他的书还有没有,得到确定的回答,刘老师说:一会你到西北大学出版社,让他们给你书,我的那本就不要钱了,送给你的。我表示感谢。

我去找刘老师的地方是西北大学的新校区,老校区还在市里西门附近。告别刘老师,赶到西北大学出版社,找到刘老师打过电话的编辑,要到书,仿佛办成了一件大事似的,长长松了一口气。

4

休息了一会,我突然想到蓝田去看看,是因为那是牛兆濂的故乡吗,还是因为那是蓝田吕氏的故里,还是因为那是传说中的华胥氏生活的地方,还是因为听说蔡文姬的墓地在那里,还是因为王维的辋川别墅在那里?我说不清楚,总觉得那个地方很美,蓝田的名字本身就很美,“蓝田日暖玉生烟”让她变得更加优美,而“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则让她又变得壮美起来。

然而到了蓝田却不知该往哪儿走。车站的停车场上倒是挂着写有“辋川”的牌子,但等了半天,并不见车来。问之,则曰,应在西门坐车。到西门要穿过大街,两边的商店几乎都是玉器店,琳琅满目这个词用在这条街上最合适了。

然而赶到西门,却说并没有到辋川的车。那么,有到吕氏家乡的车吗?回答是那地方不通车。怎么办呢?找县文化馆的人聊聊吧。文化馆建得还不错,不过空荡荡的,没啥人。看门的老头已睡着了,问馆长在不,说在楼上。到楼上,见到馆长,他好像不太欢迎我这不速之客,不论问什么都是一问三不知。说辋川什么也没有,王维的别墅早就不见了,只有一棵树,还有个溶洞,听了就不想去了。问蓝关何在?他说他也没去过。算了,问他还不如上百度呢?于是告辞。

5

上百度,果然有介绍:蓝关古道,又名丫顶关。位于龙川县城东15.6公里,龙川与五华两县交界处。地势险要,山丫间有6000米小道。唐宪宗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韩愈被贬岭南经此处去潮州,韩愈出长安时曾经陕西蓝关,此处地形与之类似,后人亦以蓝关名之。蓝关古道素有岭东雄关之称,蓝关古道是秦王嬴政统一六国成其霸业后修建的九大驰道之一——秦楚大道的一段。

史载古之蓝关道,北起咸阳,南极荆楚,经蓝田县城南七里火烧寨村上峣山、登七盘,经乱石岔、蟒蛇湾、鸡头关、风门子、六郎关、下十二筝坡到古蓝桥,再由蓝桥经新店子、牧护关入商洛、出武关到达秦岭东南各地。它既是联络关中与东南的唯一交通要道,防卫来自东南威胁的最后一道关隘;也是争夺天下,发兵东南必经的第一要塞,具有极其重要的军事战略意义。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五次出巡,有两次经过这里。

古时的蓝桥是当时古道中最重要的驿站,因此千百年来,蓝桥便成为秦岭深山中最负盛名的地方。蓝桥距蓝田县25公里,北面是蓝田八景之一的“玉山并秀”,杜甫“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的诗句便指此处;南面是蓝田八景之一的“蓝桥仙窟”,现叫“碧天洞”,也叫“湘子洞”,传说韩湘子在此修道成仙。山青水秀的蓝桥自古被誉为人间仙境和世外桃源。明李本固的《蓝桥道中》诗云:“不尽青山绿水,都来鸟语花香。揽辔蓝桥幽处,浑忘身在他乡”。就连一些准备去长安应试的举子也在蓝桥发出“蓝桥便是神仙窟,何必崎岖上玉京”的慨叹。

蓝关古道从峣山到蓝桥段是一道绵延起伏的山岭脊梁,古称“青泥岭”,因此也把古蓝关称为“青泥关”。蓝关古道雄伟险峻、气势吞云变幻。唐时皮日休曾在《蓝关铭》中描写:“天辅唐业,地造唐关。千岩作锁,万障为栓。难图其形,莫状其秀。双扉未开,天地如斗。轧然副启,人济入济。似画秦国,铺于马底。险不可侵,唯王之心,矧夫兹关,独可规临。”

韩愈洒泪过蓝关后,龙川人民为了纪念这位学者、散文家、哲学家,就在蓝关建起韩文公祠,供后人瞻仰、凭吊。

旧时龙川韩愈祠有一些佳联,概括了韩愈的生平与学术成就,对联对仗工整平稳,富有艺术感染力,往来学人看见,都有触动。

祠里有联云:“进学解成,闲官一席曾三仕;起衰力任,钜制千秋本六经”(进学解:韩愈名篇;三仕:韩愈原为国子博士,后迁职方员外郎,又再贬为国子博士)。

又:“起八代衰,自昔文章尊八斗;兴四门学,即今俎豆重东郊”(苏轼《韩文公庙碑》“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

蓝关除有韩文公祠,还有孔圣祠及寺院等古建筑。千载以来,韩愈的影响很深远。蓝关所在的今登云镇,从古到今,民间对读书入仕非常看重。登云人宁愿烧生石灰、割路基草、吃苦挨饿,都要供儿女读书,传出不少“一条草担干挑出一个今科状元”的佳话。

6

秦岭作为中国地理版图的南北分界线,在交通运输方面长久以来占据着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历史曾一次次证明一个帝业兴替的规律,那就是“得关中者得天下”,但是更有“通秦岭者得关中”一说。刘邦雄踞汉中,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越过秦岭从项羽手中夺过天下,建立大汉王朝;刘秀伐王莽,进军路线走的是秦岭七十二峪口的扯袍峪、汤峪一线,从而攻陷长安,光复大汉;诸葛亮七出祁山伐魏,屡战屡败,战略上最大的败笔是未曾采纳魏延提出奇袭长安的“子午谷奇谋”,从而“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可以说,打通秦岭交通要道,在政治、军事等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

而今,205国道穿关而过,西商高速也已通车,蓝关已成昔日陈迹。昔日的古道驿站人马汇集,今日有高速服务区服务;昔日的古蓝桥“拨云寻古道,倚石听流泉”,西商高速则是“车在路上行,人在画中游”;昔日的古道“衣化客尘今古道,柳含春意短长亭”,今日的高速劈开秦岭万丈绝壁,跨越灞水滚滚长流。

古有《蓝关古道》诗曰:秋风携叶飞,溪畔染余辉。弯月枝稍挂,伊人古道回。云中清笛远,树下古筝微。盈袖桂香伴,繁星催我归。

7

再查蓝田吕氏,出现如下内容:

1、蓝田吕氏四贤。其先祖为汲郡(今河南省卫辉县)人,迁居京兆蓝田(今西安市蓝田县)。祖吕通,太常博士。父吕蕡简,比部郎中。吕大临,吕大忠、吕大防、吕大钧,并称蓝田吕氏四贤。其中吕大临被誉为“中国考古学之父”。

2、蓝田吕氏家族墓地。2006年3月~2009年12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对蓝田县五里头村北宋吕氏家族墓地进行了调查、测绘、勘探及发掘。共清理墓葬29座(成人墓葬20座、婴幼儿墓葬9座)和东、西、北三侧围沟各一处,调查勘探家庙遗址一座。出土遗物700余件组,砖、石墓志铭24合。

家庙遗址位于墓地中轴线南500米,为北宋时期吕氏家族所建,名曰:吕氏庄云阁寺。金代毁于战乱,明朝蓝田县政府为纪念吕氏四杰,拨专款在其废墟上建立吕氏祠堂。该建筑经调查、钻探后可确定为南北向三进院式砖木结构,门顶为拱形,现有宽2米青石门条为证。前院正中建五开间式正房,现遗留房屋残址。中院仍居中设五开间正房,现房屋基址轮廓及柱础仍模糊可见;后院呈四合院格局,应属祠堂看护者、往来祭拜人住宿歇息之处。

清代文人牛兆廉是白鹿原上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祖上与吕大临等兄弟渊源颇深,曾受其教诲。他本人亦致力于朱熹理学的研究与传播,在吕氏祠堂中办学授教,故该处自清代以来又是学堂所在。解放后五里头村民办小学顺理成章建于此地。80年代中期,原房已破败不堪,为确保学生安全,校方将其拆毁,并于中、后院间盖就两层砖混教学楼。中院后部、后院前部遗迹被破坏殆尽。只有那些零散在角落草丛中的石条、柱础、碑座和残砖碎瓦,还有那历尽沧桑依然挺立的两株古柏,默述着这个古老家族的辉煌。

3、记者徐娟2015年07月13日写在《华商报》上的报道《寻找蓝田吕氏文化,重建乡约》——

蓝田县桥村吕氏村民是当年蓝田四吕(北宋时期儒家士大夫吕大防、吕大钧、吕大临、吕大忠)的后裔。在“四吕”创立乡约900年后,这个日渐凋敝的乡村,一个由桥村吕氏后裔们自发组成的“吕氏文化协会筹委会”,试图寻回淹没在时光里的乡约。

北宋神宗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由陕西蓝田儒家士大夫吕大防、吕大钧、吕大临、吕大忠(下文简称“四吕”)兄弟四人发起制定乡约,推行乡里。宗旨是“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意思是说,一约之中,大家相互倡导善行,互相规劝过错,推行良序美俗,约中如果有人遇到患难之事,其他人都应当提供援助。

根据吕大钧的设想,乡约由地方士绅倡立,乡人自愿加入或退出。到明清时期,乡约发展到全国90%以上的县以下地区,被中国现代历史学家、国学大师钱穆誉为中国人的“精神宪法”。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蓝田吕氏乡约有一套与众不同的完整体制,涵盖组织机构、聚会时间与赏罚方式。这一点,使得它更多地表现为是一种富于中国儒家特色的民间基层组织,而区别于今天乡村的乡规民约。

吕晓亮是蓝田县桥村“四吕文化协会筹委会”会长。“这才是我的主业,寻找吕氏文化,重建乡约,发扬祖先的荣光。”吕晓亮逐字逐句地说,“吕氏创下的这个乡约,也叫蓝田乡约,是我国最早的成文乡约,是乡村自治体系的最初样本,后来发展到全中国乃至日本、韩国和南亚。”

桥村人都确信村头那几块已经被分割得七零八落的院子就是“四吕”的祖宅。在该村两处青砖外墙的院落内,原来土木结构的前后三排老屋大部分已经垮塌或被改建为灶房和储藏室,一位吕氏后裔还在倒塌的老房土堆上种上了西红柿。吕氏祖宅或垮塌、或毁于大火,所剩无几。唯有残存于房顶的方形椽子和房顶铺的青瓦、窗棂上大片的雕花显示出房主当年的身份不俗。

作为宋代儒学重要学派、关学的代表人物,“四吕”当年曾留下大量的诗书文稿,但如今绝大部分已遗失。桥村走出的中医吕良珊记得,“当年破四旧,家里交出了一部分先人留下的书籍,后来形势太紧张,读了书的吕氏后人大部分都是斗争的对象,曾担任陕西省和西安市人大代表的父亲顶不住压力,偷偷地拿书烧了炕。”

如今72岁的吕良珊依稀记得当年吕氏祖宅的规模几乎占据了大半个村子,最前排为马厩,路上铺了青石,门口有雕刻的下马石,居住在吕氏祖宅上的吕氏后人们五世同堂,其乐融融。而他唯独无法触摸的是父亲当年的欲言又止。“1968年,父亲在政治运动中去世,我25岁。很多话,他说的时候我不听,后来长大了想听的时候他已经闭口不提了。只记得他说过,我是吕氏的四十五世孙。

除了本村的吕氏后裔,还有多位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和吕氏后裔也曾到该村寻找“四吕”的遗迹。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姚中秋便是其中之一。清明假期,他曾专程赴蓝田寻找“四吕”的墓地。然而,当他按照村民的指引找到吕氏墓地时却大失所望,“没有碑,没有坟冢,只有麦田。墓地是经过省里考古发掘后回填的,土质明显松软,一下雨,塌陷了。”

这令姚中秋很伤感,“不论是对于关中还是全国,'四吕’对于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都极为重要,但在家乡却连个墓碑都没有。关中人太快地把自己的乡贤给忘记了,只听说有一个碑在当地的五里头小学。”

据吕晓亮介绍,该“筹委会”已经为搜集吕氏文化忙碌了近十年,结果“还在原地转圈”。除了在村里掘出一块乾隆时期的石碑确认了该村吕氏为“四吕”的二十九世孙外,近代的物证少得可怜。

第一任会长、西安理工大学吕惠民教授去世后,吕晓亮于2012年受托担任第二任会长。从当教授的堂兄手中接过会长的重任,高中文化的吕晓亮兢兢业业不敢懈怠,除了上网搜资料、去邻近四乡寻访吕氏的手稿遗迹、与全国各地的吕氏后裔联系,他还有一份重要的工作,向村里的年轻人宣传“乡约”的意义。

8

再查牛兆濂,资料更多,也许是《白鹿原》及其影视的效果吧。原来牛兆濂字梦周,号蓝川,是蓝田县华胥镇新街村鸣鹤沟人。据说在他出生时,父亲牛文博曾梦见宋代理学家“濂溪先生”周敦颐来到家中,便给儿子取名“兆濂”,字“梦周”。因其故居和讲学的芸阁学舍皆在蓝田灞水河川地带,故取号蓝川,他也是关中民间广泛传诵的“牛才子”。其《芸阁学舍记》曰——

天地之心,寄乎人者也,然必其人之学,有以深得乎天地之心。斯其人足重,即其人所居之地,亦与之俱重,天地之心,且因是而传之,此芸阁学舍所以至今存也。

芸阁者,乡贤宋吕与叔先生号也。吕氏昆仲,祀乡贤者四人,而与叔,光绪中且升祀孔庭,其学源渊程、张,深见许于朱子,不可谓非得天地之心者矣。明成化十九年,巡抚阮公勤奏建专祠,着为令典祠后芸阁寺。弘治中,王提学云凤撤佛像建芸阁书院,以提倡正学,盖特举也。惜继起无人,旋就倾圮,碑志无考识者,憾焉。有清重道,列在祀典,缮葺罔替。官斯土者展,祠而后入,视事尊礼,亦云至矣,而书院卒未复,犹阙典也。

政变后,吾友茂陵张君元际,会讲过此,谓此祠乃关学所系,不可缓。偕季弟元勋,倡捐督修即祠宇为兴学地,美哉!始基之矣。己未岁,兆濂伴读其中,而李知事惟人莅止,慨然以兴学为先务,乃自捐廉俸。又请之上台陈督军树藩,为拨巨款。未及兴工,刘省长镇华,继之先后拨款,数又倍焉。于是添建庠舍,式廓崇基,而芸阁学舍,于焉托始。逊书院之名,谦也。又将大辟门堂,为谋经久,未及讫工而解组以去,今且十余年矣。

时事变迁,孔子之言为司教育者所不敢道。学舍一椽,赖先贤在天之灵,岿然如故。俾来学于此者有所藉,以诵法孔子而存天地之心,夫非其厚幸欤。则且进诸生而告之曰,学者,所以学为人也。人道,非圣人不能尽;为圣,非孔子不能至其极。天生孔子以明人道,此天地之心也。今孔子之学为世诟病,天地之心几乎息矣。意者留此先贤读书讲约寻丈之地,为中原绵一线人道之传,慎勿谓一二书生无与于家国存亡之故也。

尚其抱孔子之经,日夕熟诵而身体之,以淑诸身,以教诸人,期不失圣人立言之本意,庶经存斯道存,天地之心于是乎立焉。此吕氏之灵所默佑,亦肇事、增新诸贤达所祷祀而不敢必者尔,诸生勉乎哉!

又有《我明告你》曰——

今日中国,惟你与我。今日中国,非你即我。外人借口,亦惟你我。外人利用,还是你我。你认得你,我认得我。

我不管你,你不管我。我想并你,你想并我。同一中国,何分你我? 你也非你,我也非我。有我有你,无你无我。

我能爱你,你能爱我。我不谋你,你不谋我。以我保你,以你保我。你为了你,我为了我。你我不分,中国一人。

中国有人,中国其存。

还有《阋墙谣》云——

兄兄弟弟伟儿郎,赢得门庭作战场。

金液大江流不尽,和烟和雨过重洋。

本是同根一体亲,朝朝煮豆饷东邻。

却愁枝叶凋零甚,顾影谁为御侮人?

阋墙弟兄本非他,外侮急时愿止戈。

万事到头须自悟,算来毕竟不如和。

撤去籓篱即一家,同心御侮福无涯。

眼看巨浪滔天起,况复中原尽散沙。

今人有到白鹿原者写道:这白鹿原的变化日新月异,上白鹿登临汉帝陵,南望秦岭,北眺霸水,西俯古城,东览古原新貌。驻足鲸鱼湖,碧水荡舟,竹林穿行,遥望瀑布。步入四时的白鹿田野,分享着丰收的喜悦,走进农家小院,体验农家的生活乐趣,听老人讲古老的传奇故事和轶文旧趣,岂不是人生至乐。以篆笔书蓝田“才子”牛兆濂的成语于春联红纸上:世长势短,不以势处世;人多仁少,须择仁交人。

读其文,心向往之。可见此地可去之处甚多,以待来日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