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越剧的根,陈国良老师谈草根越剧《九斤姑娘》的音乐创作

视频:浙江小百花越剧院

浙越《九斤姑娘》经典唱段欣赏

《九斤姑娘》原是越剧的前身“落地唱书”的中篇书目,后成为“小歌班'时期的传统演出剧目,1917年,男班“梅朵阿顺班”演出于,上海镜花戏园。20世纪50年代,上海越剧院、浙江越剧二团分别改编上演该剧。在越剧的百年历史中,各种版本的《九斤姑娘》在越剧舞台,上长演不衰。我认为这次浙江越剧团重新创作排演草根越剧《九斤姑娘》,是擅演现代题材的越剧男女合演剧团,在开创自己的特色、拓展自己路子方面的一件探索性强、意义深远的事。
在草根越剧《九斤姑娘》的音乐创作中,本人的指导思想和创作思路是:寻根溯源,挖掘传统,激活老腔,提升品位,把根留住。
为了深入透彻地了解越剧的声腔历史,我查阅了现存的大量文字资料和音响资料,发现在越剧的孕育时期,艺人们就创立了颇具艺术特色的[四工合调]、[哀哀调]、[呤哦南调]和[呤哦北调],这些曲调原始纯朴,真切自然,极具艺术感染力。
早期演出剧目手抄本
[四工合调]
清代咸丰元年(1851)前后,浙江嵊县(古称剡县)甘霖镇马塘村农民金其炳,首先演唱了根据当地山歌、小调、宣卷改编的“落地唱书”的第一个曲调一[四工合调]。该曲调纯朴简约,旋律高昂明快,节奏轻松愉悦,结构短小精练,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在演唱方式上分主唱和帮腔两部分,由于在帮腔中带有“四工上合尺”的衬字,后称[四工合调]。该曲一经演唱,便成为当时风靡一时的“时尚小调”,当地农民纷纷效仿,在很长时间内,该曲成为“落地唱书”的主要唱调。前后经历三十八年( 1851-1889)。清代同治二年(1863),剡南中高村唱书艺人张国森根据嵊县民间农妇“哭调”改编演唱了。

著名男班艺人:前排左起:金荣水、赵海潮、魏梅朵、裘金旺、马阿顺后排左起:张子帆、白玉梅、马潮水、高兴荣、谢志云

[哀哀调]
“落地唱书”的第二个曲调[哀哀调]。该调深沉哀怨、优美舒展,节奏缓慢平和,听起来生动感人、清新脱俗,当时就红极一时,又称[点红调]。但由于创始人在传承问题上采用了“教子教媳不教女”的封闭策略,极大地限制了[哀哀调]的传播,使其失去了持续的艺术生命。此曲只流传了二十六年( 1863- 1889) 。
[呤哦调]
[呤哦调]诞生于清代光绪十五年( 1889) 前后,由嵊县甘霖镇马塘村唱书艺人金芝堂等吸收了[湖州三跳]创编而成。该曲调以粗犷泼辣、豪爽高亢为.主,因帮腔衬字为“啊哦呤哦依呤哦”而称[呤哦调]。[呤哦调]是“落地唱书”时期流行时间最长、艺术形式最为完整的一种唱书曲调,一直盛唱不衰。1902年后,[ 呤哦调]又派生为[呤哦南调]和[呤哦北调]。

视频:浙江小百花越剧院

浙越舞台剧《九斤姑娘》呤哦调
[呤哦南调]为南派艺人(嵊县剡溪以南的艺人)所创立,曲调吸收当地山歌,同时也较多地保留了[四工合调]、[哀哀调]的因素,气质上多以粗犷有力、活泼明快为主,有较浓郁的牧歌风味。[ 呤哦南调]的产生,其影响一直延续到后来的几十年,为以后创立的[弦下调]提供了素材和方法,还为新中国成立后实验越剧男女合演的唱腔,提供了大量健康、质朴、高亢的旋律音调。
[呤哦北调]由北派艺人(嵊县剡溪以北的艺人)所创立。乐曲旋律基本沿用[湖州三跳]的音调,故比较平稳抒情,在感情表现气质上也比较朴实稳健。[呤哦北调]被认为是[呤哦调]的正统,它与后来产生的越剧[四工腔]和[尺调腔]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越剧早期曲调[四工合调]、[哀哀调]、[呤哦南调]、[呤哦北调]都是越剧草创时期重大派生的曲调品种,都是越剧的开启之源、孕育之母,各有艺术特色、各具表现功能。
浙江越剧团《九斤姑娘》
它体现着越剧历史的文脉,也是先辈艺人为我们留下的最珍贵的艺术财富。可惜的是,这些曲调有的已在越剧舞台上消失多年,基本失传;有的慢慢地被人们所淡忘,正在失传。作为一个越剧音乐工作者,我觉得应该把根留住。
通过上述的寻根溯源,我认识到先辈艺人所具有的超人才智和非凡创造力,同时我也认识到这种原始母体文化的精神所在。在拯救传统文化的同时,更要拯救先辈的精神。作为一一个男女合演的国有越剧团,我们必须承担起对越剧传统的传承责任,不能让历史的文脉在我们手中断裂;否则,就对不起我们的祖辈。因此,我们更应该把根留住。
2000年12月在余杭县陈家园村,著名作曲家陈国良为村民演唱男班老调《珍珠塔》。(演唱部分在视频59秒处)
我认为草根越剧《九斤姑娘》是传承越剧传统演唱艺术的最佳载体,它具备传承越剧草根音乐的最佳功能,因为《九斤姑娘》是一出非常具有越剧早期风格的剧目,它有充分的理由来容纳越剧的草根音乐。由此,我便将稳健朴实的[呤哦北调]安排在活泼聪明的九斤姑娘的唱腔中,又将高亢豪爽的[呤哦南调]安排在正直老实的张箍桶的唱腔中,把简约古板的[四工合调]融化在刁钻势利的石二佬唱腔上,再把哀怨平缓的[哀哀调]融化在世俗无奈的老族长的唱腔上。这样,既可突现每个人物的音乐形象,又能激活越剧的传统老腔。再通过作曲技法上的创作技巧,如运用板式拓展、调式转换、节奏对比、速度变化、近缘吸纳、横向借鉴等重要手段,将传统老腔提升到一个新的台阶,让传统老腔重新散发出能被现代人所接受的艺术光芒。

此文发表于《文化艺术研究》2010年

首场:9月11日周六下午2点
杭州大剧院可变剧场 
长按识别二维码购票
惠民价:30元
本期主题

草根越剧的独特魅力

主持和嘉宾

演出主持:浙江之声知名主播  王斌

分享嘉宾:陈国良 (国家一级作曲,越剧《九斤姑娘》作曲)

演出内容

宁波海韵艺术团越剧《九斤姑娘》经典折子戏

第一场《猜谜》
角色:九斤姑娘、石二佬、六街坊

第二场《十只桶》
角色:九斤姑娘、张箍桶、六街坊

第三场《桥头约会》
角色:九斤姑娘、石宝宝

第四场《相骂》
角色:奇怪刁、石二佬、张箍桶、三快、四快、街坊等
第五场《我格祖父会起早》

角色:九斤姑娘、奇怪刁

实际演出曲目和循序以现场为准,演出总时长90分钟,其中主讲嘉宾分享点评环节约30分钟

温馨提醒:根据疫情防控的要求,请务必按照杭州大剧院的防疫检查要求入场。如处于风险地区的观众将无法入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