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会议——城市“一本万利”的长线投资

01

科学会议是现代科学发展的催化剂
1.科学会议——科学协作所催生的一种科学服务
科学会议本质上是为推动科学发展而产生的一种科学服务。其核心目的是为科学家提供思想交流平台。在以“人”为本的组织逻辑下,科学会议巧妙利用科学家之间的“强关系”与“弱关系”,让科学家的创造力和影响力转化为城市的创新力和知名度。
简而言之,城市举办科学会议,关键是抓住科学家。引入科研院所、建设“大科学装置”是“硬性”的科学投入;而以人为抓手的科学会议是一种“软性”提升——展现的是城市科学服务的软实力。较之“大科学装置”和“科学城”建设,“科学会议”的组织难度更低,投资额度更小,是让更多城市能够受益于“科学”的好方法。
2019年首届细胞科学北京学术会议
在怀柔科学城举办
图片来源:bjhr.gov.cn
一人能够包揽全部科学头衔的科学巨人时代已经过去,科学协作成为当今世界科学研究的必然。科学会议所提供的交流协作平台对科学家的研发创新越来越重要。
具体而言,科学巨人时代,艾萨克·牛顿(Isaac Newton)集物理学家、数家、天文学家、自然哲学家和炼金术士于一身,在力学、天文学、光学以及数学领域都有着重大的贡献。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作为19 世纪一位代表性的科学全才,不仅在电磁场领域有革命性发明,还对机器人、弹道学、理论物理学等领域皆有贡献。不过,如今庞大的科学体系让个人难以再掌握全部的知识。以电子电气工程为例,就有11个大类59个小类的划分。今日的科学体系已经成为前人们共同铸就的一台巨大机器,当代的每个科学家都成为机器上的一颗齿轮,唯有协作才能推动机器的前进。
要想做到科学协作,前提是寻找到可靠的伙伴;要想找到可靠的伙伴,科学会议正是最佳场合。就科学研究本身而言,协作就是让同一科研领域的研究者实现知识的共享与思想的碰撞,资源和时间的利用得以优化。要知道,科研“灵感”往往就是协作中迸发出的。随着科学的前沿的不断推进,科学研究的范围、规模、复杂性不断扩大。很多科学领域的研究已远远超出单一国家的承受能力。因此,国际之间的科学大协作就成为减少预算、降低风险和汇集各国科学专家的最合理方式。无论科学家之间还是国家之间,科学会议都是促成科学协作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平台之一。

2.最值得关注的两类科学会议——“神仙打架”型和“仙人指路”型
2004年,在一份对1000多名科学会议参与者的调查中发现,60%的人认为,他们出席的会议给他们带来了新的合作机会。66%的受访者表示在会议中学习了一些改变他们研究方向的新成果❶。对于科学家而言,尤其是那些在大学和研究实验室工作的科学家,参与科学会议已经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科学会议成为他们建立合作网络的关键途径,更是他们展现新成果、碰撞新思想的最佳平台,科学创新的火苗就是从这里燃起以成燎原之势。
科学会议到底如何催化和促进科学创新?这需要我们审视一下由美国社会学家马克·格兰诺维特(Mark Granovetter)提出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网络关系——“强关系”和“弱关系”科学会议对科学发展的促进作用正是得益于科学家之间的这两种不同类型的交流关系。
不同的关系模型下,科学会议对推动科学发展进程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神仙打架”型会议利用顶尖科学家之间的“强关系”促进科学事业的跨越式发展;“仙人指路”型会议则是运用“弱关系”促进科学“大咖”与“小白”实现跨学科交流。
以下我们就两种科学会议进行说明:
(1)“强关系”主导下的“神仙打架”型科学会议
人类学家罗宾·邓巴(Robin Dunbar)曾提出一个“150定律”,又称“邓巴数”,即每个人能够维持持久关系的熟人,数量通常只有150人左右。所谓熟人,不仅是指你认识这个人,还是指你记住了和他的交往历史,以及他和你认识的其他人之间的关系。这样的“熟人关系”就可以理解为“强关系”。当然,科学家之间的“强关系”还有着更深一层的内涵:科学家之间有着频繁的合作,并且这种合作也直接推动了科学成果的产出。

举世闻名的索尔维会议(Solvay Conferences)就是由科学家之间的这种“强关系”促成的。
20世纪初,以量子论为代表的物理学新发现不断涌出。但是,这些发现尚未有定论,整个物理学界仍处在“百家争鸣”的状态。对此,热力学第三定律的提出者——德国化学家瓦尔特·赫尔曼·能斯特(Walther Hermann Nernst)认为,有必要将大家组织起来进行一次思想的交流。正在他考虑如何组织的时候,有个人就“送上门来”,这个人就是当时腰缠万贯的比利时科学家兼化工实业大亨——欧内斯特·索尔维(Ernest Solvay)。他不仅仅是一个化工专家,更有着自己的理论物理梦。此时,索尔维老先生极度渴望自己的成果得到专业人士的认可。机缘巧合,能斯特和索尔维两人见面后,一拍即合,各取所需,组织了第一次索尔维会议。能斯特倚仗索尔维的经济支持,将欧洲乃至世界上的物理学大腕儿请来,探讨物理学新发现。索尔维则有了一个面对世界上“最聪明的脑袋”发表物理学见解的机会。
两人达成一致,并开始了分工行动:在科学界小有名气的能斯特,利用自己的专业学识与学界熟络的人际关系拟订会议日程、确定讨论主题、审查参会资格,以及发出了一封封邀请函,召集了一批当时物理学界的大腕儿;乐善好施的索尔维利用自己的社会声望与雄厚财力疏通上下关节、安排经费预算、调度活动资金❷。最终,会议邀请了18位科学家,其中,德国科学家7 位,包括普朗克、维恩等人,爱因斯坦则作为最年轻的正式代表参加了会议;法国科学家有5位;英国来了2位。
不难看出,本次会议的核心阵容来自德国。这主要是因为,会议的召集者能斯特本人就是德国人,有着更多的德国科学界的熟人。这只是此次会议中的“强关系”的一部分。不仅是能斯特认识大部分参会科学家,所有与会者几乎都彼此熟识。他们彼此之间或是有着深入交流,或是有着师承关系。例如,普朗克就是爱因斯坦的伯乐、知音、导师兼铁哥们儿。
索尔维会议的召开,直接将量子力学强势带到学术舞台中央。其实早在1900 年,为了解释黑体辐射的实验结果与经典理论的矛盾,马克斯·普朗克(Max Karl Ernst Ludwig Planck)就已经提出物体的能量状态并不是连续的,而是量子化的。但在20世纪的头十年里,物理学界明确接受量子论的人并不多。所幸的是,会议的组织者能斯特就是少数接受量子论中的一位。第一届索尔维会议于1911年秋天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办,能斯特为会议定下了“辐射与量子论”的主题。就此,当时物理学界最前沿的科学家们围绕量子论展开了连续五天“厮杀”。硝烟散去,“量子论”从此冲出德语科学界,掀起了一场席卷世界的物理学风暴。
索尔维会议定期3年举办一届。由于“一战”的影响,会议的举办一度被打断,不过在1921年再次恢复。1927年,以“电子与光子”为主题的第五届索尔维会议召开。此次会议成为世界级物理大师思想碰撞的平台,参加这次会议的29人中有17人后来获得诺贝尔奖。

1927年索尔维会议

图片来源:flickr@Colorized

这次会议更是引发了一场爱因斯坦和玻尔关于量子力学问题的世纪辩论。爱因斯坦明确反对以海森堡为代表的哥本哈根派提出的“不确定性原理”,并声称“上帝不会掷骰子”。
对此,玻尔回应道:“爱因斯坦,不要再告诉上帝应该怎么做❸!”关于物理定律的两种不同解释是他两人之间分歧的最大来源,这场深刻辩论对人类认知量子力学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正是在这一次的激辩之后,“不确定性原理”被广泛讨论,并得到科学界的认可,影响至今。

(2)“弱关系”主导下的“仙人指路”型科学会议
不同于“强关系”,那些在各种不同的场合结交的“新朋友”组成了人的“弱关系”。正如格兰诺维特指出的:“强关系是群体内的纽带,而弱关系则是群体间的纽带,所以弱关系才是异质性信息有效传递的桥梁,只有不相熟的人才能告诉你一些你不知道的事。”理论和实践表明,跨越不同圈层、不同领域的弱关系有着更为强大的信息传播能力,因此,“弱关系”是助推科学创新的另一种重要力量。
林道诺贝尔奖获得者大会(Lindau Nobel Laureate Meetings)(下文简称林道会议)就是巧妙利用人际“弱关系”的典型科学会议。1953年,林道会议确定了“教育、启发、联结”的使命——让大学生、博士生和博士后等研究人员加入林道会议的交流和对话中。从这一年开始,欧洲其他邻国学生都可以参与到和诺贝尔奖获得者的会议讨论中。当然,为了保证能与诺贝尔奖获得者进行良好交流,与会的青年科学家都必须通过严格的筛选:一是必须通过专业机构推荐;二是必须在国际专业杂志上发表过学术论文,以保证参与者对科学有过严肃思考;三是必须具备流利的英语表达能力以保证交流的顺畅。从此,林道会议变成科学大师指导年轻人的会议。

Lindau Nobel Laureate Meeting 2012

图片来源:Wikimedia Commons@Markus Pössel
可以说,林道会议就是一个跨越国家、时代和科学领域的交流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已经功成名就的“诺贝尔获奖者”与“未来的科学新秀”彼此接触交流,让知识能够传播得更远更广,并在不同圈层中迸发出新的生命力。
可以说,没有林道会议,也就没有当今世界如此繁荣的跨界科学交流。
林道会议实现了科学的传承。每年举办方邀请30~40名诺贝尔奖获得者来到德国南部巴伐利亚州的林道小镇开会,同时与来自世界各地的600名本科生、博士生和博士后研究人员会面。会议的目的就是促进不同时代、文化和学科的科学家之间的交流。青年学者们在这里接受到大师学术的点拨,他们中的任何一人都可能成为下一代的科学大师。
林道会议实现了跨界的创新。大会为诺贝尔奖获得者和青年学者搭建了一个巨大的共同交流网络。林道会议成为滋养跨界科学创新最肥沃的土壤。虽然会议仅持续一周的时间,但对于跨界创新的作用是非凡的。会上科学界的前浪与后浪们能够碰撞出思想的浪花,甚至搭建合作关系。会后主办方更通过“林道校友网络”这一信息共享的线上社区,将来自全球80多个国家的年轻科学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通过线上平台,年轻科学家可以围绕创新想法组织线下校友活动以实现跨界思想交流。“林道校友网络”也将定期更新高质量的科研职位信息并征集论文,让这里成为一个优质的跨界求职平台。

在林道会议的积极影响下,另一科学交流会议——海德堡获奖者论坛也在2013年诞生,其目的是促进阿贝尔奖、菲尔兹奖章和图灵奖获得者与年轻科学家在数学与计算机领域的深入交流和跨界创新。

02

科学会议,城市科学创新的新机遇

无论索尔维会议所利用的“强关系”,还是林道会议所利用的“弱关系”,本质都是通过科学家之间的人际互动,产生溢出效应,促进科学发展。

对于城市而言,科学会议不仅仅是一个持续数天的活动,实际上用好了科学家,科学会议更可以成为一个支点——将科学家之间互动的溢出效应发挥到极致,撬动城市的名气与创新力。

1.打造磁极,快速塑造科学家对城市的高向往度

读到这里,你或许会疑问,一个仅仅持续数天的活动怎么能对城市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科学会议的本质就是一次科学家的聚集,一场科学会议活动或许不能让城市“永久”成为科学聚集地,却能让城市“短暂”地聚集大量科学家。以一场会议快速塑造出科学家对举办地城市的高向往度,绝对是一笔“合算”的投资。想想看,一次高量级的科学会议就能让一座城市在科学圈中“名声鹊起”,给科学家以深刻的印象。相比给户口、给资金甚至建大学等方式,“科学会议”可以让城市更迅速地进入科学家的视野。所以说,科学会议是一种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提升城市在科学圈中知名度的方法,是一种让城市吸引科学家关注的捷径。

索尔维会议所在布鲁塞尔和林道会议的举办小城林道,都已经成为科学家们“精神源点”。创新思想在这里迸发并传播到全世界。伴随着科学思想的传播,城市之名也扬名四海。城市的科学光环吸引着无数的科学爱好者到此朝圣。

布鲁塞尔

图片来源:1/6图片工作室

布鲁塞尔为例,每年伴随索尔维会议,这里还举办“索尔维公开演讲”,由此将城市打造成为一个科学磁极。由布鲁塞尔自由大学、索尔维集团在2005年推出的“索尔维公开演讲”,本质上是“索尔维会议”的一场衍生会议。“索尔维公开演讲”的核心就是,邀请在布鲁塞尔参加索尔维会议的参会者,顺便再多参加一次演讲活动。“索尔维公开演讲”中的辩论环节和茶歇环节成为公众近距离与科学家互动的良机。这样一次触碰顶尖科学思想的宝贵机会,吸引了无数的科学粉丝前往布鲁塞尔参与公开演讲。活动推出至今,已经成为比利时最为知名、最受欢迎的科学宣传活动,让862人的演讲厅每年都座无虚席❹。

林道会议则因为能够提供与诺贝尔奖获得者面对面沟通交流的机会,让无数年轻科学家向往不已,可谓“吸粉”无数。例如,2019年度的林道会议就吸引了1.5 万余名申请者❺。小城林道作为诺贝尔奖获得者大会的永久会址,不仅成为青年学者心中的科学朝圣地,还是一个能为自身科学事业注入巨大动力的科学目的地。

不仅是对年轻科学家,林道还通过设置“林道科学之路”,完成其重要的“教育使命”。科学之路由20个知识标识牌组成,通过打卡岛上的标识牌,任何人都可以清晰地了解到诺贝尔奖成果的发现过程❻。此外,为了将会议讨论内容及时有效地传播出去,主办方与《自然》杂志合作,发表增刊《自然展望》,公开出版林道会议专题内容,并通过制作具有教育性和娱乐性《自然》教育视频展现“林道”价值——分享知识和想法,寻求灵感和动力,寻找同伴和朋友。正是在新知识的传播过程中,小城林道的城市知名度被打响,让越来越多的科学人才对城市心生向往感。

2.构建磁场,聚集大量科学人才共筑科学共同体

借助科学会议形成的科学家之间人际关系“黏性”,科学会议不仅是城市吸引科学人才的磁极,还成为塑造科学共同体的“磁场”。虽然科学会议仅仅是让科学家在城市中短暂停留,但通过授课、研讨等多种途径和方法,科学家的智慧便留给了城市中的学者与学生。一场会议下来,城市的科学功力能得到巨大提升。

不仅如此,科学家们通过各类“强关系”“弱关系”甚至能搭建起一个相互关联的科学网络。由此,城市能够链接的科学家也因此增多。能够链接的科学资源越多,城市就越有实力将短期的科学会议转化为持续性的科学活动,从而打造成科学创新原点。因此,科学会议不仅是促进科学发展的科学服务业,还是促进城市科学发展的高溢价投资。索尔维会议与林道会议对城市科学发展的影响也真实印证了这一点。

量子力学创始人之一的德国物理学家维尔纳·海森堡对索尔维会议如此评价:“索尔维会议代表了精心策划和组织良好的会议可以为科学进步作出贡献的一个例子❼。”索尔维会议的历史光辉似乎盖住了这个科学会议对当今科学世界的积极影响。实际上,索尔维会议至今都仍然进行着,持续地邀请世界最顶尖的物理与化学家讨论着最前沿的物理与化学问题。也正是索尔维会议,为布鲁塞尔营造了极其活跃的科研磁场。

索尔维会议的主办机构是国际索尔维研究所,由国际物理科学委员会、国际化学科学委员会、地方科学委员会组成,不同的科学委员会各司其职。其中,国际物理、化学科学委员分别由十位杰出的物理学家或化学家组成,全面负责索尔维会议的主题确定和人员邀约;科学委员会每年都会确定一个40~60位受邀者名单,这些被邀请者都是会议相关主题的领先专家;此外,每次会议主题都将围绕五个重要的基础研究问题展开,例如,2014年举行索尔维物理会议就以“天体物理学和宇宙学”为主题,讨论了中子星、黑洞、宇宙黎明、暗物质和微波背五大问题。可以说,每隔一年,布鲁塞尔都会发生一次基础科学的顶尖讨论❽。

国际索尔维研究所的地方科学委员会,成员全部来自布鲁塞尔自由大学、鲁汶大学、布鲁塞尔大学等本地大学。也正是他们,通过组织面向地区的研讨会、工作坊等活动,将他们所接触到的顶尖科学思想转化成了本地的科研实力。以研讨会为例,地方委员会每年都会在布鲁塞尔组织四到五个主题性的高级研讨会。每个研讨会都将持续三到五天,重点关注物理和化学领域的突破性发展。许多比利时及邻国的科学家都会参会。地方科学委员会的任务就是为研讨会、工作坊邀请到世界知名学者,为布鲁塞尔营造出极其活跃的科学研讨氛围。可见,有效的会议组织,就能将一次世界级的科学会议转化为日常的科研网络,提升城市科研实力。

科学会议构建的“磁场”,其作用不仅仅是助力城市科研力的提升,更是为城市培育新生代科学家积累优良的科学资源,塑造优质的科研环境,从而为城市链接一个生生不息的科学共同体。

例如,如今的索尔维会议,继续强化“强关系”作用,让名师能够带出高徒。除了将世界知名的物理学家和化学家邀请到布鲁塞尔开会之外,会议主办方绞尽脑汁,想尽办法希望将这些科学大神的知识影响力发挥到最大,建立起大师与新生代学者之间的“师徒关系”。从2006年开始,索尔维国际研究所通过设立国际物理、化学科学委员会轮值主席的方式,尽量延长这些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科学家在布鲁塞尔的停留时间。这些被邀请担任轮值主席的科学家将在布鲁塞尔停留一到两个月的时间,与当地科学家合作,组成“大师班”,向来自比利时全国各地的博士生、博士后乃至一些教师讲授其研究成果。

不仅如此,在索尔维会议的影响之下,布鲁塞尔自由大学、阿姆斯特丹大学、瑞士国家竞争力研究中心物理数学研究网络,以及以巴黎高等师范学校为代表的多个巴黎研究机构,共同成立了“阿姆斯特丹—布鲁塞尔—日内瓦—巴黎博士学校”。学校的授课内容核心围绕“量子场论、弦和引力”展开,其目的就是为一年级的博士生提供理论物理学方面的高级课程,以帮助他们弥补日常研究与最新理论和发现之间的差距。每年的9月底和10月初,学校都会组织学生到科研机构所在的城市参加为期三周的游学讲座。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接触到数个拥有不同研究和教学文化的机构,接受来自不同顶尖教授的知识。正是以这样的途径,青年学者们打破了自己的社交圈层,既可以接触到不同教授的最新研究成果,更可以结识来自邻近研究所和国家的同学。“同学关系”让他们彼此极有可能成为对方博士学位期间乃至终身研究事业的同伴和同事。

与此同时,林道会议也继续发挥“弱关系”的作用,利用科学大佬短暂的聚集,让他们为科研新生代进行事半功倍的点拨。对于城市而言,其中的科学效益,是建设几所大学也不能替代的。为了让每一批科研新生代都能够深刻认知并理解诺贝尔奖得主的科研成果和精神,会议方为科研“大咖”和“新生代”搭建了形式多样的交流途径,以实现高效的思想交流。当然,正式的活动场合是必不可少的。由“大咖”主导的讲座、小型研讨会、小组辩论,让“新生代”有机会聆听诺贝尔奖得主的研究成果,听取他们在具有争议性的议题上的思辨。在以“新生代”为主导的大师班中,年轻科学家有机会向诺贝尔奖得主展现自身的研究成果,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反馈,以促进自身研究的进一步深化。而在公开交流会中,则让青年科学家之间有了相互沟通交流、公开讨论的机会。

除了这些科学会议所必备的环节,林道会议真正的亮点在于为“大咖”和“新生代”提供了种类繁多、丰富多彩的非正式交流的机会,例如科学早餐会、科学漫步、获奖者午餐会、生活讲座等。正是这种非正式交流的休闲放松的气氛,塑造了林道会议对诺贝尔奖得主的吸引力。在2013年就已经参加过16次林道会议的德国生物化学家哈特穆特·米歇尔(Hartmut Michel)表示:“到林道来和这些年轻热情的学生交流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更难得的是,可与其他同为诺奖得主的老朋友聚会,讨论共同关心的问题。这种休闲的氛围与常规的科学会议不同,这非常显著地增加了它的吸引力❾。”

创造这些非正式交流机会也正是实践了林道会议“教育、启发、联结”的交流使命。来自德国于利希研究中心的博士后巴格达萨里安就有着这方面的深切感受。在参加第66届大会的首日,她就迎来了与两位诺贝尔奖得主阿瑟·麦克唐纳(Arthur B. McDonald)和梶田隆章(Takaaki Kajita)讨论中微子振荡的机会,并得到了他们对自己工作的肯定。英国蛋白质生物物理学家卡塔齐娜·蒂奇(Katarzyna Tych)也获得了与以色列诺贝尔奖得主阿达·约纳特(Ada Yonath)共进晚餐的机会。她感慨道:“这种交流真的是激动人心,我们轻松坦诚地交流了几个小时。这些大科学家站在各自研究的尖端,和我们解释深奥的科学问题,仿佛这样和我们交流是很寻常的事情❿。”

正是在林道会议这样的非正式场合,营造出了优质创新环境,让科研新生代能够与领域内的成功人士进行面对面高效交流。诺贝尔奖得主为他们提供了正面且实质的研究建议,引导他们的研究生涯。青年学者之间更是建立链接,成为彼此潜在的科学伙伴。

林道会议的价值远不止林道城市自身的科学发展。对于德国而言,它还是培育和吸引新生代科学家的新途径。在第70届林道会议中,德国就有67家学术机构具有推荐科研新秀的资格⓫,这也就意味着德国能够推荐更多的青年学者接受诺贝尔奖得主的教诲和点拨。来自全球的优秀青年学者在林道会议之后往往会顺便访问一些德国的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通过参观访问和交流,不少研究机构会对其中特别优秀的青年学者敞开大门,提供赴德研究的机会。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林道会议以另外一种方式在为德国吸引全世界的优秀人才。

03

科学会议对城市可谓“花小钱、办大事”

要邀请世界顶尖的科学家参与科学会议,或许大家都会误认为这是一件极费钱、费力的工作,但实际上,科学会议是“只要巧花心思,就能少花钱”的一件事。

1.“谁荣耀,谁出力”——巧用科学家的社会使命感

邀请科学家参与科学会议,以“花钱请人”的思路,无论钱多钱少,想请到他们参会都会变成一件难事。其实,世界顶尖的科学家往往都极具科学共享精神。通过拉近顶尖科学家与新生代科研力量的距离——让科学家有机会向自己的科学“粉丝”分享新知,成为科普明星,满足他们作为领先学者的使命感和荣誉感,才是吸引科学家参与科学会议的核心逻辑。

实际上,在20世纪90年代,林道会议在组织和财政上遇到了困难,一度显得暮气沉沉。德国前总统赫尔佐克为重振林道会议精神,建立了一个由50位诺贝尔奖得主参加的创办人大会,以期诺贝尔奖得主们能够深度参与大会。实际上,对于这些诺贝尔奖得主而言,林道会议也是一件他们愿意积极主动参与的公益事业,因为这里能够收获来自同僚和青年学者的信任。他们为了这份信任和使命,更是无偿地对大会鼎力相助。现在加入创办人大会的成员已经超过350位⓬,他们都愿意无偿投入自己一周的宝贵时间帮助来自世界各地的杰出青年科学家。

2.“谁受益,谁出钱”——找准科学会议中的第三方机构

主办方为科学会议寻找第三方机构的资金支持,不能等同于简简单单找一个普通的商业冠名,而应当是让科学会议的直接受益者参与到科学会议的组织中。就像索尔维会议,从科学会议对科学发展的催化作用,再到其对城市发展的提升作用,真正的资金支持者是像索尔维这样的科技企业们,因为他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科学会议所带来的效益。科技企业家们无一不想成为科学进程的推动者并从中获益。明白了这个道理,就明确了科学会议应该寻找什么样的“出资方”。

以林道会议为例,其会议经费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来自学术合作机构,另一部分则来自林道诺贝尔奖获得者会议理事会(以下简称理事会)、林道诺贝尔奖获得者会议基金会(以下简称基金会)共同筹集的会议费用。

就学术合作机构而言,林道会议与全球200多家最著名的科学和研究机构合作,以确定最合格的参与者。年轻科学家必须通过这些学术机构推荐才有资格参加大会。因此,学术机构需要向主办方支付一部分参会费用。而理事会、基金会所筹集的费用则主要来自政府部门、企业、慈善团体以及个人,具体包括克劳斯·茨奇拉基金会、玛氏食品、阿斯利康制药、拜耳公司、生态科学基金会、微软、博世、劳力士、SAP等⓭。这些科技企业的发展受益于科学的进步,因而更具有支持科学的动力。

总之,一方面,科学会议本身的公益属性为会议的举办降低难度;另一方面,科学会议对未来带来的巨大产业价值,可以吸引一大批“金主”对科学会议的关注和支持。所以说,找到窍门,科学会议当然就没有想象中那么花钱又费力了。

04

科学会议,中国的城市中谁最有潜力?

目前我国还并未形成如索尔维会议和林道会议这类能够吸引全球学者的世界级的科学大会。科学会议这项服务在我国还属于弱项。随着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国内城市在发展科学,尤其是建设科学中心城市的过程中,要有在科学会议方面“补短板”的意识。因此,要保障中国科研与世界科技研究的同步性。为此,在国内,有三类城市更应该走在发展科学会议的前列。

1.已经成为会议之都的国际大城们

在中国,一线城市也是国际会议举办最为密集的地方。根据ICCA(国际大会与会议协会)最新公布的国内城市举办国际会议的数据:2019年北京、上海继续领跑国内国际会议城市排行榜——北京以91场国际会议高居榜首,上海以87场位居第二;同时,这两个城市和第三名杭州也拉开了明显差距,杭州举办的国际会议甚至不到上海的一半,为38场⓮。

资料来源:ICCA(国际大会与会议协会)

显然,基于这种国际会议的平台和城市知名度,北京、上海在科学会议举办方面的优势也极其突出。同时,这两座城市也是最应该强化发展国际性科学会议举办的城市。这是因为两个城市也分别拥有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这两个顶级科学研究中心。换言之,依托城市已有的国际会展优势,积极承办世界级、重量级的“科学会议”,对于京沪两座科学大城的高水准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

尤其是北京怀柔科学城,比邻雁栖湖国际会都。雁栖湖国际会都中的会议中心曾成功举办过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第22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2017年“一带一路”国际峰会、2019年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圆桌峰会等。可以说,北京怀柔科学城在聚集世界科学家、召开科学会议方面,有得天独厚的“顶级配置”可以借助。

怀柔科学城
图片来源:1/6图片工作室

所以,对于有国际会议举办优势的国际大城们,需要将自身在会展方面的优势进一步深入“科学会议”的领域。无论对于城市还是城市内的科学城建设,都是非常重要的。

2.中西部正在崛起的科学城们

正如本书开篇文章所写到的,目前国家的意志正在推动科学的机遇一路从东向西延伸。例如,合肥、西安、重庆、成都还有兰州,越来越多的中西部城市开始迎来科学发展机遇。但是上述城市在国际会议的举办方面,还不能与北京、上海两个国际大城相比。同样是在2019年公布的国内国际会议城市排行榜中,成都以33 场国际会议排名第4,西安以30场排名第5,其他城市均未进入排名前10。

尤其是合肥,作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之一,已经跻身为我国科研实力最强的城市之一。现在的合肥,拥有各类高等院校60所,研发机构1316家;两院院士108位,院士工作站47家,博士后工作站111家⓯。合肥也是我国“大科学装置”最聚集的城市之一。这里已经聚集了重要的“大科学装置”——同步辐射装置(NSRL)、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SHMFF)等。应该说,这些大装置对于各国顶级科学家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因此,这里不仅应该成为国际顶级科学家之间的交流地,还应该像林道会议举办地一样,成为“科学新生代”与“科学大师”之间的交流地。

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
图片来源:合肥科学岛EAST团队

为此,中西部正在崛起的科学城市们,需要重视“科学会议”的举办。从另一个角度看,成功地举办“科学会议”将非常有助于打响中西部城市在科学圈子中的知名度。这对于城市进一步吸引科学人才、推动科学城的发展是非常有效的方式。

3.那些科技创新企业云集的城市们

除了上述两类城市,还有一类城市,通过科技产业创造了财富奇迹。在这样的城市中,一个个通过科技缔造出的商业传奇,让人们相信科学能够创造财富;同时,这样的城市比其他任何城市都渴望实现从“创新原点”向“科学原点”的转变,进而让城市发展得更好、财富积累得更多。深圳就是这样的城市。深圳的创新来自商业与科技的高效融合,催生出一大批科学企业家。深圳商业与科学共促发展的内在逻辑,也正和索维尔会议与林道会议中商人“投资”科学的发端逻辑契合。

在深圳,企业的高效益已经成为科学事业的财富支撑。例如,腾讯的马化腾,就与北京大学教授饶毅,携手杨振宁、毛淑德、何华武等科学家创立了腾讯基金会,以10亿元人民币的启动资金资助“科学探索奖”。2019年的“科学探索奖”,50名获奖人将在未来5年获得由腾讯基金会资助的300万元人民币奖金⓰。

既然已经有了奖,就更应当抓住时机,学习索尔维会议与林道会议“会奖”融合的思路,利用颁奖的机会,发展科学会议,深度利用获奖者们的科学实力和广泛的科学圈人际关系,为深圳的青年学者们创造一个接触顶尖科学家的平台。对于深圳,以及所有希望从科技延伸到科学,以长远眼光谋划未来财富的城市而言,科学会议都是不可或缺的。

综上所述,较之“科学仪器”和“实验动物”等科学服务业,科学会议的适用性更为广泛。科学会议是一种以软性手法大幅提升城市科学硬实力的智慧投资。举办科学会议,可谓城市发展中一条“一本万利”的创“富”之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