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江和武陵山,对湖南东部意味着什么?

大家都知道,湘江是湖南省的最大河流,全长940多公里,由南向北最终汇入长江南岸的洞庭湖。那么你知道湖南省的第二大河流是哪条河吗?湖南向有四大水系之称,即湘江、沅江、资江、澧水,沅江是湖南省的第二大河流。有意思的是,这四条湖南大河最终均注入洞庭湖,因此都是长江的支流。

沅江是湖南第二大河流,不过沅江约有一半的河段不属于湖南省,而是发源于贵州省。咱们打开一张贵州地图,找到位于省会贵阳东南的黔南州首府都匀。

在都匀(主城区,下同)以北不远处,有一条小河在苗岭山脉的斗篷山下悄无声息地向南流淌,并流过都匀。从源头到都匀的这一段称为剑江,出了都匀后,剑江划一个“U”型,然后呈西南——东北方向流淌。

不过,这条河自都匀以下不再称为剑江,而是称为马尾河或龙头河,经黔东南州首府凯里继续向东北流淌。约有20公里左右,汇入了由西向东流淌的重安江,自此之后,这条河称为清水江。清水江大致由西向东注册,过剑河、锦屏等县,在天柱县进入湖南省怀化市的会同县境。

清水江在会同县并没有太长的河流,就进入了洪江市境。清水河在贵州省境内流淌了约450多公里,而沅江的总长度则有好几种说法,其中比较主流的说法是1033公里。

按这个说法,贵州省境内的清水江长度占了全河长度的约43%。但即使进入了湖南,这条河依然称为清水河,直至流到洪江市区的西南,汇入了舞水之后,才开始称沅江。

沅江出洪江市区后还是由西向东走向,二十多公里后来了一个大转弯,由南向北流去。自怀化市溆浦县进入常德市境内,流经常德主城区后,汇入洞庭湖,结束了这一路的奔流不息。

不过,古人对沅江的认和现在大不相同,有好几种说法。一、沅江出自四川省遵义府(今属贵州省);二、沅江出自贵州镇远府(今贵州省黔东南州黄平县至三穗县一带)。而对于沅江汇入洞庭湖,古人则认为沅江从西南——东北方向至今益阳市的沅江市附近入湖。

沅江市现在不属于常德(明朝时的沅江县隶属于常德府),但其得名却与沅江有关。从现在的地图上看,古人所说的这条“沅江”,其实是资水。当然,也有一些古人则认为沅江的入湖口是在常德府的龙阳县(今汉寿县),这才是真正的沅江入湖路线,也就是现在所说的沅江。

由于地理上的原因,沅江的贵州段地势较高,但进入湖南怀化后,则夹在两山之间,形成了一条狭长的谷地。沅江的西北是武陵山,东南是雪峰山,皆呈东北——西南走向。

是不是觉得“武陵”这个名字很熟悉?熟悉三国的自然对武陵是非常熟悉的。大名鼎鼎的武陵郡,就是现在的沅江入洞庭湖处——常德(主城区),郡治临沅县。

东汉时的武陵郡面积非常大,整个湘西地区皆属武陵郡,还包括贵州省东部地区,基本上涵盖了沅江流域。汉末的荆州南部有四郡,也就是刘备于赤壁之战后攻下的武陵、长沙、零陵、桂阳。

受经济发展的影响,沅江流域的武陵郡农业似乎比另三郡要差一点。诸葛亮在收四郡后,专门监督征收长沙、桂阳、零陵三郡的赋税,不包括武陵。三郡的地势相对平缓一些,但武陵郡地势高险,易守难攻。

在没有入蜀前,刘备的地盘只有荆州的长江沿线一带与南四郡。南三郡其实是刘备所控制之荆州的粮仓,一旦断粮,北荆州是保不住了。而要保住南三郡,沅江流域的武陵郡的作用不容轻视。一旦武陵失守,南三郡则门户洞开。

这是有历史教训的。战国时,秦惠王就盯上了楚国的黔中地,也就是湘西的沅江——武陵山一带。无他,这里地势太重要,打通了沅江——武陵山,而农业相对发达的湖南东部地区则直接暴露于秦军的兵锋之下。

对楚国来说更严重的,楚都郢的东南方向同样无险可守,秦军随时可以进攻江陵。秦昭王让张仪把楚怀王骗到了秦国扣押,要的就是黔中等地。秦军控制黔中之地后,向东可进湖南平原,向北可进入江汉平原,向南可进入两广、南海。

汉献帝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东吴孙权与已入蜀的刘备签订了中分荆州的协议。长沙、桂阳、江夏归吴,蜀汉则控制武陵、零陵、南郡。孙权对这个协议其实是不太满意的,关键点就是在沅江流域之武陵郡在刘备手上,又形成了秦国在战略上压制楚国的局面。一旦让蜀军突破沅江——武陵山,长沙等郡无险可守。

当蜀汉强大到威胁到东吴存在时,孙权毫不犹豫与曹操联手,偷袭荆州杀关羽,从而解决了沅江——武陵山之于荆州东南部的战略威胁。东吴控制这里后,基本上断绝了蜀军从这一线偷袭荆州南部的可能,南荆州无恙,则北荆州安如泰山。长江中游的北荆州安如泰山,则长江下游的江东无忧矣。

自三国之后,沅江——武陵山都是守卫湖南东部的重要战略屏障,五代末期的楚国名将王逵说:武陵(时称朗州)凭(长)江、(洞庭)湖之险,带甲数万人,岂能拱手让人!王逵和周行逢等人就是以阮江——武陵山为基地,向东收复了被南唐攻占的楚国大部,基本上恢复了楚国。由上所述,可见沅江——武陵山之于湖南的重要性。

文:姜狼  图:卫大将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