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现代主义,动荡时期的美国艺术
★旅游地点:上海博物馆第二展厅
在拿到介绍的小册子时,我对于“走进现代主义”展馆其实并没有什么兴趣。毕竟对于西方的油画,我是两眼一抹黑,完全看不出什么道道来。只是既然在第二展厅特展,经过的时候看到有不少的参观者,怎么也要去看看的。
然后就忽然明白了,为什么大家都要看真迹,果然看画册与原画,那是完全不同的感觉。尽管不懂这些西方美术,可是那些画面上的张力和表现力,却是可以引起参观者共鸣的。
这次的展品选自芝加哥艺术博物馆和泰拉美国艺术基金会的重要收藏,应该算是美国那个时期最著名艺术家们的一批经典作品了。在1865年到1945年八十年的时间里,美国完成了从一个农业社会向一个工业化国家的转变,经历了南北战争和两次世界大战,这个时期的美国艺术似乎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出现了不少佳作。
巧的是某艺术院校组织的活动就是参观博物馆,中间讲述的大概是学校的老师,所以很兴致勃勃地跟着她们的身边,蹭了一回讲解。
“南北战争之后”展区。
南北战争解放了美国的黑人,妇女们开始扮演新的角色,“南北战争之后”这个展区的画作,女性、孩子、黑人这些曾经处在社会边缘的人物,也能成为画作的主角。
《守望》由温斯洛·霍默完成于南北战争最后一年,画面上的主角是一个身穿工作服安静凝望远方的男孩。南北战争中有很多孩子就这样默默守望着远方,期待参军的父亲回家。只是有很多人,可能已经盼不到父亲了,他们永远长眠在战场上。
《红白蓝之家》出自女画家莉莉·马丁·斯宾塞之手,画面上的男人身穿联邦制服,但一旁的拐杖表明了他是位伤残的军人。女人身穿白裙,被一群孩子围拥着。或许这就是战争时代一个美国平凡的家庭。
《蓝色与金色的夜曲(南安普顿的水面)》是詹姆斯·麦克尼尔·惠斯勒创作的布面油画,这位画家是美国镀金时代最激进的外籍艺术家之一,注重形式上的美感,它的夜曲系列,彰显了其作品与传统叙事性绘画的区别。整个画面更重视色彩的和谐则不是现实的细节,具象显得很模样,天空和水之间几乎没有分界,只是以一抹颜色略深地蓝色阴影来暗示地平线。色调是宁静的蓝,有点暗,整个画面都显得深沉而静谧。
他的木板油画《红色音符:午睡》构图很简单,红色音符是沙发被子等背景,而午睡的女人是惠斯勒的模特和伴侣莫德·富兰克林,画中流露出的随意感反映出画家与模特亲密的关系。惠斯革开创了将女性作为装饰性元素的绘画题材,他追求的是通过色彩和形式的结合所造就的和谐美感。
“世界主义”展区。
19世纪后半叶,越来越多的美国艺术家远赴海外,去伦敦、巴黎、威尼斯等传统欧洲艺术中心学习深造,这些著名的美国艺术们的作品,带着浓厚的“世界主义”色彩,在题材、风格和技巧的选择上,以不同方式吸收了大量艺术流派,特别是印象派的元素,并深刻地影响了之后美国本土艺术家们的创作。
《在卡尔卡特作画的丹尼斯·米勒·班克》是美国19世纪初最受欢迎的画家之一约翰·辛格·萨金物的布面油画,他在巴黎旅居12年,定期在官方沙龙展出自己的作品,其后在伦敦定居,出生在海外,但他一直是美国公民。这幅画描绘了卡尔物特磨坊的景色,这是一个乡村,画家前的画家正在揣摩眼前的景色,仿佛是露天写生的一种触觉记录。
柴尔德·哈萨姆的《芝加哥世界哥伦比亚博览会园艺大厦》看起来像是一幅即兴的写生作品,他接受委托以1893年世界博览会为主题创作了一系列的作品。但是有意思的是,画家本来并没有在博览会期间造访过这幢大厦。所以,这幅画不是写生,而是凭想像构建出来的。
“都市生活”展区。
布鲁克林大桥和高架列车、地铁等的建成,给了画家们不竭的灵感,剧院和马戏团灯火辉煌的舞台、餐厅内的聚餐 谈笑、中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之间的差异等都成为画家们的题材。
艾弗雷特·希思《舞台》是一幅布面油画,这位多才多艺的画家,兼职插画师、戏剧家、电影面景设计师和艺术总监于一身,画面上是两个女演员应和着大提琴手、站在座席上方的指挥以及前景中熙熙攘攘的观众,画作的尺雨虽然不大,但是一引动模糊的细节,似乎提示了画家是在现场完成这幅作品的。
《出航的船》是阿瑟·德夫的锡板油画,这位喜欢四处漂泊的美国画家,在船屋上一呆就是几年,所以对海上生活十分了解。这幅画是画家在锡板上勾勒出起伏的线条,施上薄薄的颜料,用一些形状“象征”了一般漂浮在水面上的船只。画面的颜色感不强烈,只有蓝、米、棕三种颜色,线条也很简单,却很自然地表现出了画面的动感。这位画家因为喜欢从自然中提取最本质的线条和平面,被认为是第一个追求“非具象艺术”的美国艺术家。
《牛头骨与白玫瑰》是乔治亚·欧姬芙的作品,用极近的特写刻画它的正面,把头骨置于画布中央,在骨旁国了一系列扁平的物体,细节的刻画上几乎不遗余力。
《伊利诺伊州枢纽站》是乔治·约斯莫维奇的作品,通过对一堆平面几何形状的复杂排列,表现了铁路的概念,但是火车的形象并没有直接出现在画中,而是通过左上角白色块面,来暗示火车头喷出的蒸汽。高高几休化的形状,显示了画家“纯粹主义”的风格。但如果没有人讲解的话,我完全看不出这幅画所能达到的艺术成就。甚至……根本看不出火车表现在哪里,惭愧。
爱德华·霍普的《夜游者》画的是餐厅中的所有人都避免眼神交流相隔而坐,表现出的是一种美国式的孤独与深沉,餐厅外很空旷,完全没有城市街道上通常会出现的景物如行人、汽车等等。
“自画像”展区。
不知道美国的画家什么那么热衷于给自己画像,仿佛是一种宣言,也仿佛是为了彰显自己的绘画技巧。
“新的探索”展区。
美国被卷入二战,此时的美国画坛上出现了两种风格,一种根植于现实主义,一种则几乎定义了抽像表现主义。
杰克逊·波洛克的《无题》是亚麻布面油画,这位抽象表现主义大师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不同的道路上进行了艺术探索,不思寻找个人视觉语言的过程。《无题》在形式、水平构图和比例方面借鉴了壁画,明暗对比夸张。
《青春期》是美国著名现代主义画家米尔顿·艾弗里的作品,画中的模特是他十几岁的女儿马尔希坐在拉着帘子的窗前看书的样子,生涩而优雅。风景和室内的场景简化为一系列边界模糊的柔和平面化的色块组合,通过对场景的抽象描绘、对色彩关系的关注,以及虚与实的张力,来凸显少女在青春期特有的不确定状态。
“美国景象”展区。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美国对现代艺术的探索经历了一次分歧,一些人认为应该继续推动抽像艺术,而另一些人认为它过于“欧洲化”,以现实主义风格来表现更为本土的主题,这一期很多艺术家用写实的风格描绘了普通美国人的日常生活和娱乐活动以及生活百态。
罗马勒·比尔顿《礼拜之后》描绘了一群非裔教会成员聚焦在一座刷成白色的木质教堂前,这是美国南部乡村常见的景观。
“激进派的探索”展区。
20世纪,欧洲先锋艺术家们开始大举挑战传统学院派艺术,野兽派、立体主体、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等各种艺术流派轮番登场,大洋彼岸的美国艺术家们很快接受了抽象艺术。
查尔斯·德姆斯《生意》描绘的可能是画家的家乡宾夕法尼亚洲的一间公司,画面中强调了画面的二维特质,建筑正立面几乎完全平面画,严格划分了块面,只有附近建筑物投下的阴影给人在视觉上有一点深度。在大楼的窗户上叠加了一个日历,数字从2至9,大概是对20世纪枯燥沉闷的日常工作一种嘲讽的表达吧。
马斯登·哈特利《画作第50号》,这位美国现代派艺术的先驱者曾寓居柏林,这期间他创作了一系列的油画作品,将美国印第安文化的视觉符号与一战时期军队的旗帜与制服图像相结合,这幅画是对战争体验的个人化的表达。
“东方元素”展区。
一些艺术家在向西方学习的时候,另一些艺术家则注意到了东方,中国的瓷器、日本的浮世绘以及纺织品、屏风等物品进入美国艺术家的居所和工作室,在他们的画作中融入了和服、屏风和瓷瓶等东方元素。
《夏日》是美国著名女画家玛莉·卡萨特的布面油画作品,夏日是一个系列作品,以女性和孩子为主题,采用了鲜明的色彩、丰富的肌理、没有地平线的构图,这些深受日本木版画的影响。
“现代西部”展区。
西进运行激发了与印第安人争夺土地的战争,美国西部野性而独特的自然风貌燃起了美国艺术家描绘国土的热情,另一方面拓荒者的传奇故事和印第安人的异质文化及两股力量之间的激烈冲突,又为画家提供了绝佳的艺术素材。
《先锋军(军事牺牲)》描绘的就是在峡谷中哨兵与骑兵短兵相接的一个场景。
在出口处是一幅尺寸并不大的画 ,却聚集了很多参观者啧啧称奇。《我们的旗帜在空中》是费雷德里克·埃德温·丘奇的作品,这幅画的背景是南北战争的钟声敲响,萨姆特堡上曾经飘扬的美国国旗在战争结束时被扯得稀碎,但还是被保存起来送到纽约,成为激励北方联邦军继续团结抗战的标志。画中是黎明破晓时刻,空中漂浮的朝霞中透出旗帜的形象,寄托着画家对联邦事业即将到来的希望。
走出展馆时,我还回头看了一眼正打算散开的艺术院校的师生们,心里充满了感激,这还是我对油画第一次长时间地观赏呢!
自驾游:上海博物馆
1月仲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