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抬头望天,便能学会五运六气
昨天
以下文章来源于天文爱好者杂志 ,作者肖军
天文爱好者杂志 .《天文爱好者》杂志社官方微信平台
五运六气的
天学基础
年首与岁首
图1 立杆测影图:古人立杆为表,用土圭做尺,测量夏至时日影的长度。图片出自《钦定书经图说卷一》。
现在我们中国人过新年应该有两个,一个是元旦,公历的1月1日,还有一个是春节,农历的大年初一,称为年首。
实际上应该还有一个,就是立春,干支纪年的岁首。也就是用天干地支标记年月日的一部阳历,每一年都有一个生肖,12年转一圈。就像2018年是戊戌年, 这一年出生的人都属狗。
算命用的八字,就是这部历法中年、月、日、时上的天干与地支。所以我们在12生肖中的属相,是从立春开始的,干支纪年也是从此开始新的一年的。
但是现在我们大多数人对这部历法都已经很生疏了,在中医里作为理论框架的运气学说确是采用的这部历法,在《黄帝内经》多有论述。
这部历法采用的周期是阳历的二十四节气,以立春作为岁首,年月日时都用天干地支标注,60年一轮回,俗称六十甲子。
其中用金木水火土标注每一年,5年一运,五行巡行一周;同时又以风热湿火燥寒六气标注每一年,6年一气,六年巡行一周,合称为五运六气。
六气又与三阴三阳相对应,在中医学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就是以三阴三阳的框架来论述人体疾病的。
从《黄帝内经》中可以认识到古人是从天文与气候的周期变化来研究人体的内在变化的,所以五运六气理论是天人相应理论在中医中的具体应用,但是这套理论的天学背景却在历史的长河中慢慢淡出了,也许是专业的划分,也许是其他的原因。
随着近年来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关注,五运六气理论也被更多的人研究探讨,但是它的天学基础却众说纷纭,概念不清。
笔者是在研究了秦汉的晷仪之后,重新翻阅《黄帝内经》时发现,三阴三阳的定义来自天文的立杆测影,文中言:“移光定位”。
原来中医学的基本概念是源自天文的,古人的天人合一的学说是有着科学的实测基础的,不只是想象及简单的经验。
六十甲子与木星和土星
图2 苏州石刻星图上可以看到的中国古代星象,中间的内圆为恒显圈,中间为赤道和黄道,外圈是恒隐圈,其上可以看到十二次的排序。马骁昆根据原图装饰设计。
让我们先从这部历法的整体入手,寻找它与天文现象相关的基本框架,然后再看三阴三阳的天学来源。
大家知道历法是量度时间的科学,年月日的安排是历法的基本要素,实际上就是对时间周期的研究与安排。
从汉代天文历法的演变中,可以了解到干支纪年源于岁星纪年。岁星纪年是用木星的恒星周期来纪年,汉代帛书《五星占》在对木星的观测中发现,木星在恒星背景上运行一周所用的时间正好是12年,所以古人就把木星巡行的恒星背景划分为十二次,一年走一次,以此来纪年,故称木星为岁星。
但是不久,随着观测精度的提高,古人发现木星的恒星周期不是整数12,而是11.92,如果长时间用木星纪年就会发生超次。
于是就假想了一颗与木星运行方向相反的太岁,12年巡行一周。这就为不与天象直接相关的干支纪年埋下了伏笔,当岁星纪年因超次而不用的时候,太岁纪年也就失去了实际的天象对应,成为从岁星纪年到干支纪年的一种过度,最终在汉代的《历术甲子篇》中开始了干支纪年。
从这一过程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六十甲子的60年周期是与木星近12年的恒星周期有关的,但为什么要乘5呢?这还与土星的恒星周期有关,帛书《五星占》在对土星的观测中发现,土星在恒星背景上运行一周所用的时间是30年,5年填2次,30年填十二次一圈,所以土星又被称为填星。
12与30的最小公倍数是60,所以六十甲子是与木星和土星的恒星周期有关的,从中可以看到古人是想建立一部时间周期更长的一部历法。
俗语“不要在太岁头上动土”也许就是这部历法的一句反话,其构建用的就是土星在十二次上的运行,土星填次,星象上看不就是在太岁上动土嘛。
冬至和夏至时太阳的升落方位
与晷仪刻划线
图3 用晷仪测量冬至和夏至时太阳的出没方位:通过位于中心的立表望向1线是冬至时太阳的落入方位,望向69线是冬至时太阳的升出方位;通过位于中心的立表望向19线是夏至时太阳的落入方位,望向51线是夏至时太阳的升出方位。图中晷仪为现存于北京古观象台的复制品。
2009年我对西汉晷仪作了一点研究,后以《对晷仪的再认识》发表在《中国科技史杂志》2010年第4期。
晷仪看上去非常简单,但对它的功能作用却有许多不同的说法,有人以为它是赤道式日晷,也有认为它是测定方向的仪器。
晷仪上的大圆按百刻平均划分,但却只刻划了69条线,空出了一个扇面,没有刻线。
因为赤道式日晷的刻划线是等分的,所以大部分人以为晷仪就是最早的赤道式日晷。
但又为什么不刻划一个整圆呢?有人就去研究了刻线与漏刻的对应关系,也就是从测量时间的角度来研究它。对于晷仪的研究,北京天文馆的李鉴澄先生写过一篇总结性的论文《晷仪——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天文仪器》,对晷仪的出土、命名及其用途,做了深入和综合性的探讨。论文还根据古代文献,否定了晷仪是赤道式日晷的观点,认为:“晷仪是秦汉时期人们用以测定方向的仪器。”为了区别于日晷,改称之为“晷仪”。
文中提出“以前大家都在问为什么晷仪面上要刻画69条线呢?结果未能找到令人满意的答案。
现在转换一个问题:第1线为什么从58度处开始刻画起呢?如果根据西方汉学家马伯乐(Henri Maspero,1883~1945)的看法:'晷仪在汉代主要用以测量日出、日没时的地平经度,也就是太阳出没的方位。’
那么我们可以根据晷仪的出土地点的地理纬度,以公元前100年的黄赤交角23°42′42″计算一下当地冬至和夏至时太阳的出没方位角。”
结果发现第1线与第69线几乎正与内蒙古托克托城公元前100年冬至和夏至时太阳的出没方位相对应。
由此断定晷仪应该是秦汉时期古人用来测量太阳升落位置变化,同时也能测定方位的天文仪器。如《考工记·匠人》篇中所言:“识日出之景,与日入之景,昼参诸日中之景,夜考之极星,以正朝夕。” 由此我发现在做古代天文研究时,有时现代人往往容易把古人想得太复杂了,原本简单的事情给搞复杂了。
何为“天之道六六节”
图4 七衡六间图:上面七个黄色的同心圆表示太阳的运行 轨道,下面蓝色的圆表示位于地中的可视范围,古人用此图 解释一年中不同节气时太阳升落方位的变化。马骁昆绘制。
古人道法自然,取法于自然。五:金木水火土,六:风热湿火燥寒。从方位上看,五是东西南北中,那么六呢?
《黄帝内经》中对于天地人的周期认为,地是五,天是六,女是七,男是八。最不容易解的就是六,所谓“天之道六六节。”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素问·六微旨大论中言:
“岐伯稽首再拜对曰:明乎哉问,天之道也!此因天之序,盛衰之时也。
帝曰:愿闻天道六六之节盛衰何也?
岐伯曰:上下有位,左右有纪。故少阳之右,阳明治之;阳明之右,太阳治之;太阳之右,厥阴治之;厥阴之右,少阴治之;少阴之右,太阴治之;太阴之右,少阳治之。此所谓气之标,盖南面而待之也。故曰:因天之序,盛衰之时,移光定位,正立而待之,此之谓也。”
其中以“天道六六之节”来表述此为“因天之序,盛衰之时也。”
而何谓“六六之节”呢?注释多 以“素问·六节藏象论”中的“天以六六为节,地以九九制会;天有十日,日六竟而周甲,甲六复而终岁,三百六十日法也。”来解释,六个六十日为一年。但严格说来尚余五又四分之一天。
笔者以为若以“七衡六间”中的十二个中气来解释更为直接,从冬至起,大寒,雨水,春分,谷雨,小满,为第一个六;然后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为第二个六。此六六往返正为“因天之序,盛衰之时也。”
所以盖天说的“七衡六间”是一幅有关时间的图像,不同于西方的空间几何模型,七衡是12个中气时的日道,也就是在地面上的中点看到的,太阳周年视运行的轨迹,也就是易经复卦中“七日来复”的现象依据。
文中“移光定位”讲的是立杆测影,没想到三阴三阳也是从“立杆测影”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
用晷仪来看,“南面而待之”不是面南,而是站在晷仪的南面,少阳,阳明,太阳标定了太阳升起的三个点;厥阴,少阴,太阴标定了太阳落下的三个点。
也就是外、中、内三衡所标定的冬至、春秋分和夏至太阳升落的方位,故言“移光定位”。
在这里找到了三阴三阳概念的原始含义,以此而观“五运行大论”“六微旨大论”中的三阴三阳的上下、左右分位都是相合的。
天人系统的建立
图5 三阴三阳与春秋分、冬夏至太阳升落方位的对应关系:少阳、阳明和太阳对应冬至、春秋分和夏至太阳的升出方位;太阴、少阴和厥阴对应冬至、春秋分和夏至太阳的落入方位。
故此我们可以看到,古人通过立杆测影建立了七衡六间的日道模型,同时也发现了太阳三阴三阳的变化规律,此即所谓“天道六六之节”。
所以古人在立杆测影的过程中,发现了太阳的运行变化规律,并依此规律建立了盖天说的天地模型。
然后进一步将天之六六之节与地之五行推演到人的五脏六腑之中,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中医理论体系。
从此可见,中医之三阴三阳的理论是来自于天的,天之三阴三阳为太阳的变化规律;
而地之五行:金木水火土为事物之间的相互关联。外在的寒暑燥湿风火六气与内在的五行生克相关联,是一套天地人变化相连的天人系统。
从上可以看出五运六气理论的天学基础,太阳的周年视运动,在地面上的观测,可定出二分二至时升落方位,古人以此构建了三阴三阳: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太阴湿土、少阳相火、阳明燥金、太阳寒水。
每年有一司天,有一在泉,六年一循环。
一年中六气也巡行一周。中医用此可以预测每年的气候和疾病的变化。
五运六气所用的干支纪年历法源自岁星纪年,与木星、土星有关,而现在我们知道太阳的活动周期约11.1年,接近12年,其活动周期的形成,有些天文学家认为是受到大行星的影响。
若是如此,地球上的气候变化就和木星的运行周期相关,这也许就是五运六气理论可以继续获得发展的现代科学依据。
所以古人云,不学五运六气,检遍方书何济?
六经的名称=六气名+脏腑名
其结果必然像撇开了月亮的引力研究潮汐一样,“不知其要,流散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