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根:从无所为到有所为,3D打印承载未来制造想像

陈根

知名科技作家为你解读科技与生活的方方面面。昨天 09:35

文/陈根

很难想像,作为近些年才被广泛认识的3D打印,早在1983年就已经诞生。

2012年,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刊文,将3D打印技术视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重大标志之一,这引起了全球的广泛关注。然而,眼看着就可以造天造地、颠覆产业无所不能的3D打印在风靡一时之后,再一次遵循了令人无可奈何的技术成熟度曲线。近年来,3D打印一次次热炒,也一次次考验着人们的耐心

事实上,世界上到处都是前途无量、却从未真正推广的技术。那些成功普及的技术,往往得益于外部事件。无疑,对于3D打印来说,新冠疫情正是那个外部事件。

事实也确实如此,根据国内B2C跨境电商平台全球速卖通的数据显示,疫情以来该平台上3D打印机的销售额和去年相比已经翻了一番,尽管今年3D打印机的海外仓备货大幅增加,但疫情之下这些备货已被抢空。其中,4月份中国3D打印设备产量同比大幅增长344.7%

3D打印何以如此?随着技术的逐步成熟,3D打印又是否春天将至?从小众走向大众,3D打印还有什么未经之路?

3D打印有所为

3D打印,顾名思义,三维打印。相较于常见的二维平面打印,3D打印有所同,也有所不同。

不论是二维平面打印还是三维立体打印,本质上都是一种打印技术。不同的是,平面打印最后以平面形状的方式将文件内容打印出来。除了传递信息,平面打印并不具备实际的功能。相比于平面打印的文件,3D打印却可以直接实现功能。

3D打印需将想要打印的物品的三维形状信息写入到3D打印机可以解读的文件,再等3D 打印机解读文件后,以材料逐层堆积的方式打印出立体形状。可以说,三维的形状是功能的基础,打印出了形状,也就打印出了功能

此外,与“减材制造”相对,3D打印又称为“增材制造”。对于现阶段的制造业来说,目前通常所使用的材料加工技术多为“减材制造”技术,即对原材料进行去除、切削、组装等加工,使原材料具备特定的形状并可执行特定的功能。而“增材制造”则直接将原材料逐层堆积成特定的形状,以实现特定的功能。

增材制造工作过程主要包括三维设计和逐层打印两个过程先通过计算机建模软件建模,再将建成的三维模型分区成为逐层的截面,指导打印机逐层进行打印。相比于传统的减材制造方式,增材制造无疑具备很多优势

一是缩短生产制造的时间,提高效率。用传统方法制造出一个模型通常需要数天,这根据模型的尺寸以及复杂程度而定,而用三维打印的技术则可以将时间缩短为数小时。因此,相比减材制造而言,增材制造尤其适合制造形状复杂的零部件。当然,这也受其打印机的性能以及模型的尺寸和复杂程度的影响。

二是提高原材料的利用效率与传统的金属制造技术相比,增材制造机制造金属时只产生较少的副产品。随着打印材料的进步,“净成形”制造可能成为更环保的加工方式。

三是完成复杂结构的实现以提升产品性能传统减材制造方式在复杂外形和内部腹腔结构的加工上具有局限性,而增材制造可以通过进行复杂结构的制造来提升产品性能,在航空航天、模具加工等领域具备减材制造方式无可比拟的优势。

比如,一台 3D 打印机可以打印出许多形状,它可以像工匠一样每次都做出不同的零件。对于传统的机床生产线来说,要加工不同形状的零件,需要对产线进行复杂的调整。因此,增材制造尤其适合定制化的、非批量生产的物品

事实上,一开始,3D打印主要是在模具制造、工业设计等领域被用于制造模型,后逐渐用于某些产品或零部件的直接生产制造,包括在航空航天、工程施工、医疗、教育、地理信息系统、汽车等垂直领域都有所应用。

2015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基于3D打印技术,打印出航空火箭发动机的头部。这使得零件大量减少,焊缝也随之减少,降低了火箭发动机出现故障概率的同时,使得迭代周期缩短、成本降低。

在迪拜,政府选择用3D打印来建造政府大楼。3D打印建筑主要作业由机器完成,一体成型,建筑速度快,工人的作用多为操作和检验3D打印机的工作情况,因此对人力的需求比传统建筑行业少。

2019年,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宣布该学校实验室3D打印出了一颗“心脏”,这不仅是一个外观打印的心脏,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利用患者自己的细胞和生物材料3D打印出的三维血管化的工程心脏,也就是具有血管组织的三维人造心脏。

而今年5月我国首飞成功的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上,搭载着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船上还搭载了一台“3D打印机”。这是我国首次太空3D打印实验,也是国际上第一次在太空中开展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3D打印实验

显然,随着技术的逐步成熟,3D打印也不断展现着其商业价值,但在从小众走向大众前,3D打印仍然面对一些悬而未决的困境。

3D打印的未经之路

当3D打印逐渐地走进人们的生产生活中时,人们也在一步步在把万物皆可打印推向现实,巨大发展前景和广阔应用空间令行业期待。但是同时,作为一项快速发展的技术,要想发挥3D打印的积极影响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一方面,对于标准产品的加工,3D 打印的规模效益不如传统的加工方式。相比传统的加工方式来说,3D 打印制造过程中的固定成本更少,这导致在规模化生产标准产品时,3D打印制造的边际成本下降不如传统的加工方式。

比如,使用传统的注塑方式加工一个橡胶零部件,所使用的模具属于固定成本。由于产品是标准化的,批量加工该零部件时,就使得每个零部件分摊的该项固定成本变小。因此,利用该模具加工的零件趋向于无限多,则每个零部件均摊的成本趋近于0;而如果利用3D打印加工该零部件,不需要用到任何模具,因此即使用该技术批量加工完全相同的零部件,也不存在均摊的固定成本降低的情况。

另一方面,对于3D打印来说,当前可用的原材料种类仍然有限。从当前的情况来看,3D打印技术能加工的材料种类不如传统加工方式多,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由于对于性质不同的原材料,往往使用的设备原理有所不同,因此可以使用的原材料种类的开发,受限于对应的设备研发进展。

二是由于 3D 打印的原材料往往需要特定的形态,例如金属 3D 打印常使用金属粉末作为原材料,且对金属粉末的均匀度、含氧量、颗粒大小等都有所要求。相对于型材来说,粉末的加工难度更高,且相应的产业链尚不如传统材料那样广泛而庞大。

而对于利用ABS 塑料、光敏树脂等非金属进行的打印来说,目前市场上已经有比较多的原材料供应商,原材料的成本已经不是制约该技术发展的瓶颈。但对于金属、高端聚合物材料来说,由于供应产能的限制,价格仍然比较昂贵。

此外,3D打印的零部件力学性能以及金属 3D 打印在加工精度、表面粗糙度、加工效率等方面仍有空间精进。同时,成品是否坚固耐用用户认知度是否提升知识产权是否面临更多的侵权风险都是3D打印在发展过程中必经却未经之路

3D打印承载未来制造想像

从3D打印的商业应用和市场化来看,经过 30 多年的发展,3D 打印行业已经形成一条比较完成的产业链。包括上游的制造 3D 打印设备所需的零部件、打印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类原材料、设计和逆向工程所需要的软硬件;中游的3D打印设备及服务,下游的航空航天、汽车、医疗、教育等下游应用领域。

事实上,无论在全球范围内还是我国市场内,3D打印的行业规模都呈现快速增长趋势。据咨询机构Wohlers Associates统计,2013年全球 3D打印行业总产值为30.3 亿美元,2018年达到了96.8 亿美元,5 年间的复合增速达26.1%。该机构同时预测从2019年-2024年间,全球3D打印行业仍将保持着年均 24%左右的复合增速

相比全球平均水平,我国3D 行业的市场规模增速更高,2013年国内3D打印产业规模仅 3.2亿美元,2018年规模达23.6亿美元,5年的复合增速达49.1%。预计2023年,我国3D打印行业总收入将超过 100亿美元。

显然, 3D 打印已逐渐从导入期步入成长期,而疫情无疑加速了这一进程。3D打印的不受空间的制约,能够缩短供应链流程,生产效率更高,并且制造门槛也更低,这就为摆脱供应链提供了可行方案。于是,受海外医疗防护物资紧缺影响,利用3D打印设备制作出的口罩、医用面罩、护目镜等一时间成了救场奇兵

其中,国内消费级3D打印机制造商创想三维,既是这一波3D打印风潮中的获益者,同时也是国内3D打印行业的主要参与力量。创想三维3月出货量达5万多台,4月初接到订单近16万台,4月销售额2.2亿元。此外,闪铸、爱用科技、光华伟业、潮阔电子等出口型3D企业也反馈了更多积极消息。

事实上,许多技术创新站在取得突破的门槛上,但其中却少有几项技术有望逆转生产率增长的下降。但3D打印不同——它从设计上就是一种有助于提高生产率的工具。如果将3D打印和机器人结合起来,它的影响将会更大。机器人在3D空间中非常灵活,而3D打印机可以构建复杂的东西。将这两者结合起来,没有理由不能从零开始构建任何结构

过去四十年里,我国制造业经历了由复苏向崛起的快速发展,总量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转型加快,综合头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在制造业飞速发展至工业4.0 智能制造的今天,智能制造最大的挑战,也从数量过渡到了质量。大规模定制、开放式创新与智能化工厂,这些变化也将是3D打印智能制造最直接的体现。

3D打印技术承载了人们对未来制造模式的无限想象,是数字时代人类技术积累到一定阶段所孕育出来的新技术,3D打印技术赋予了人类对未来的巨大想象。在未来,传统制造的物理限制和空间限制将不再那么重要,设计、生产将更加扁平化、更加开放。

(0)

相关推荐

  • 日本5轴工业级3D打印机!增材减材一起来

    先采用普通FDM进行3D打印 完成后进行切削/打磨 将3D打印这种增材制造工艺与当前成熟的减裁制造技术(比如切削.研磨)相结合已经成为了全球性的潮流.在这方面,日本是绝对的全球领先者之一.在2015年 ...

  • 混合式硅胶3D打印技术:成品强度可达注射成型的90%

    南极熊2017年2月15日讯,知名德国3D打印机制造商RepRap最近又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惊喜,因为他们开发出了一台全新的硅胶3D打印机.而且,这台机器与其它同类型机器(如德国Wacker的ACEO I ...

  • 奔驰将采用3D打印技术制造卡车备用零部件

    不久之前,著名汽车品牌奔驰刚刚宣布将采用3D打印技术来制作2018款S级轿车的内饰.现在,该品牌的卡车也将跟随这个潮流拥抱3D打印技术了,因为奔驰的母公司戴勒姆集团刚刚宣布,将从2016年9月开始用3 ...

  • 陈根: “无肉不欢”?当心结直肠癌

    文|陈根 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2020年全球癌症数据显示,世界范围内,直结肠癌成为仅次于肺癌的第三大常见癌症.全世界有超过193万人被新确诊为直结肠癌,占全球新确诊癌症人数 ...

  • 陈根:无工业,不强国

    文/陈根 疫情打破了过去直线型的.平滑的.可预测的社会,给全球带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于我国来说,今年也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以及"十四五&q ...

  • 陈根:将增强现实融入人机交互,智能世界的未来延展

    文/陈根 尽管就目前来说,计算机鼠标.图形用户界面.桌面隐喻和触摸屏在人们与数字设备的物理交互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飞跃,但改变世界的人机界面(HMI)技术的依然有待突破.现在,增强现实的发展则有望成为人 ...

  • 陈根:实时图像投影伤口,改变手术的未来

    文/陈根 自从X射线被发现以来,影像技术已经彻底改变了手术和医学.这些技术使诊断和治疗更加安全和有效,使今天人们能够生活在一个可以实时观看人体内部高度详细.彩色.3D移动图像的世界里. 比如,靛青绿( ...

  • 陈根:量子AI,走向数字科技系统的未来

    文/陈根 当前,人工智能和量子计算早已经是各自领域炙手可热的研究话题. 伴随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技术作为引领这一轮科技革命以及这一轮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俨然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

  • 陈根:高速增长3D打印,赋予制造新可能

    陈根 知名科技作家为你解读科技与生活的方方面面.08-24 10:51 文/陈根 从3D打印的商业应用和市场化来看,经过30多年的发展,3D打印行业已经形成一条比较完成的产业链.包括上游的制造3D打印 ...

  • 陈根:改写基因逆转早衰,可以看见的未来

    文/陈根 2020年,美国再生医学联盟(Alliance for Regenerative Medicine, ARM)曾报告,再生医学领域(包括基因疗法,利用基因工程改造的细胞疗法,细胞疗法,和组织 ...

  • 陈根:无线高宽带脑机接口,使用无压力

    文/陈根 脑机接口(BCI)作为一种不依赖于外周神经和肌肉正常传出路径的通讯控制系统可以采集并分析大脑生物电信号,并在计算机等电子设备与大脑之间构建交流与控制的直接路径. 随着技术的发展与市场需求的逐 ...

  • 陈根:老想看手机,是无意识的思维结果

    文/陈根 当今社会,科技的发展持续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电视.电脑大大丰富了人们的生活:电话.手机.互联网几乎取代了原来的书信.电报,人们的通讯时间大大缩短:信息技术使民族.国家界限模糊.人类走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