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压轴戏”和“压台戏”说开来
(这个视频的制作者是音乐欣赏的高人。有详细的文字赏析。)
至少是在这个三十五年的时间里,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压轴戏是这首被誉为奥地利第二国歌的圆舞曲——《蓝色多瑙河圆舞曲》。
压轴戏。这个“轴”字,读第四声,不能读为第二声的。“压轴”,原本是中国戏曲界梨园行里的语汇,不是一台戏中最后的一个节目,而是倒数第二个。那是最重要的一个节目。
若干年,高中语文的试题里曾经多次考过学生这个问题:一是读音,第四声;一是语义的理解,不是最后一个节目,而是倒数第二个。
可是,央视在直播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时候,赵老师总是用那富有磁性的声音提醒人们,“压轴戏”《拉德茨基进行曲》即将奏响。其实,那是“压台戏”,而不是“压轴”的。
再从“压轴”和“压台”说开来。
卡洛斯·克莱伯
在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上,压轴曲目是《蓝色多瑙河圆舞曲》。这个压轴曲目,有一个小插曲。
1989年,德国指挥家卡洛斯·克莱伯( Carlos Kleiber)执棒那年一场维也纳新年音乐会。《蓝色多瑙河圆舞曲》的前奏乐音刚刚响起,观众席上竟然“反常”地响起了掌声——要知道,这可不是咱中国人的“看戏”,随你怎么喝彩、叫好的。西方音乐会的礼仪是,只有在一曲结束的时候才可以鼓掌。可是,克莱伯竟然也“反常”了一回,他优雅地转过身来,向着现场的观众,更是向着全球的乐迷们说了一句:“让我们迎来一个美好、欢乐与和平的新的一年”。自此,与压台曲目《拉德茨基进行曲》指挥家会转身来指挥观众鼓掌一样,克莱伯的“发挥”,也在维也纳的新年音乐会中上被当作惯例保留了下来了。如今,无论是在哪个地方的新年音乐会,《拉德茨基进行曲》演奏的时候,指挥一定是转身向着观众的,《蓝色多瑙河圆舞曲》之前一定会有一个新年祝福的。
再来说说这首曲目本身。
我们知道,在整个19世纪,圆舞曲是欧美音乐中占主导地位的舞曲,它几乎压倒了其他一切舞曲体裁。尽管,在历年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上,波尔卡演奏频率是超过了圆舞曲的。
如今,大家熟知的这首《蓝色多瑙河圆舞曲》是一首器乐曲。可是,最初,小施特劳斯创作此曲时,是一首合唱歌曲。
1866年,任维也纳宫廷舞会指挥的小约翰·施特劳斯应维也纳男声合唱协会的指挥赫尔贝克之约,根据卡尔·贝克的诗作《蓝色多瑙河》的意境写成了充满维也纳乡土情调的圆舞曲《蓝色多瑙河》。
这时的小约翰·施特劳斯虽已创作出数百首圆舞曲作品,却还没有创作过声乐作品。
1867年,这部作品在维也纳首演。
当时的维也纳正在普鲁士的围攻之下,奥地利的人们处于悲观、失望之中。这部作品也遭到不幸,首演失败。
一年之后,1868年2月,小约翰·施特劳斯住在维也纳郊区离多瑙河不远的布勒泰街五十四号时,将这部合唱曲改为管弦乐曲,其中增添了许多新的内容,并命名为《蓝色多瑙河圆舞曲》。这部乐曲同年在巴黎公演时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仅仅几个月之后,这部作品就在美国公演。很快,这首圆舞曲传遍了世界各大城市,后来竟成为小施特劳斯最重要的代表作品之一。直至今日,这首乐曲仍然深受世界人民喜爱。在每年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上,这首曲子成了保留曲目。
咱们语文老师不是喜欢让学生划分段落吗?
这首圆舞曲其实也是可以划分一下段落的。
整个曲子是由序奏、五个小圆舞曲和结尾的再现部分组成。
序奏,是小提琴缓缓奏出的。这三十多年,肯定是在这序奏刚刚出来时,观众席上就响起掌声。指挥家会故作惊讶地转身,致新年祝福。然后,才正式进入全曲的演奏。
中间的五个小圆舞曲,层次是很分明的,也很有歌唱性的。
结尾部分的再现,强调了前面的五个小圆舞曲。
我在网上找到的这个视频(开头的那个视频),解释得太专业太详细了。如果您有兴趣,不妨多看几遍,注意看字幕的讲解。我是从中受益不浅的。
好吧。再来欣赏一段舞蹈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