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让猪快长的办法,却把保育害惨了

2006年秋天,在一个大型猪场的保育段,遇到了非常棘手的难题;连续几批保育猪,进舍不久就发生腹泻,伤亡率很高。

转入保育的猪看起来没问题,猪舍温度也不低,卫生也很不错,是掀开漏缝板冲洗消毒的,还采取了药物预防措施;按常理是不应该发生腹泻的,为什么这次反常了呢?当时我们对转群的要求是非常严的;28天断奶,在产房继续饲养一周,35日龄转保育,小猪都学会了吃料,而且转到保育时的饲料不变,不存在饲料方面的问题;为防止吃料多对转群的小猪有伤害,我们都是要求上午停料,下午转群,不存在饱腹的问题;不论产房和保育,都是根据成活率和体重计算奖金,体重大不但涉及是否合格,还可以多拿奖金。

连续几批猪出了问题后,一个意外的事情让我们发现了问题的原因,原来是员工让猪快长惹得祸。

在转群当天,中午要求清理料槽,不允许饲料槽里有料;但员工偷偷保留了一些,在中午没人注意的时候,将这些料加到了槽里;同时在加料的时候,还加了食盐;因为上午清槽后,小猪都饿了肚子,看见料后抢着吃,把大量的食盐吃进了肚子里;吃了盐就要喝水,下午不吃料,但会喝很多的水;喝了水,体重也就增加很快,他们可以多拿奖金了。

尽管造成了非常大的损失,但因为没有现场抓住,他们也不会承认;与其把精力用在如何处罚他们,还不如直接简单处理,将这些员工辞退了事。

从这件事上,我发现了我们的员工非常聪明,他们会想到很多自己想不到的办法。

记得还是在东北服务时,也是效益工资;为防止员工之间偷换猪,我们在每个猪舍给小猪打了耳缺做记号;但很快被员工找到了打耳缺的办法,最后逼得场里给小猪打耳刺。

还有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一个猪场的育肥员工发明了让猪圈保持干净的办法;他在每次把料倒进料槽后,用粗木棒狠狠捅几下,饲料变实后就不容易下料;猪吃不上料,粪便就少;他不但每天很轻松,还会经常受到场长的表扬。

这些看似不经意的事,如果不能及时发现,那对猪场的伤害是非常大的;所以,猪场管理,不仅要把猪管好,还要把人管好。

从上面的例子看出,猪场里的许多员工都非常聪明,但却没有用在正点上;如果猪场想法把这些人的聪明用在该用的地方,那不但猪场生产成绩能够上去,而且员工自身也得到了发挥的机会。

曾有一个猪场实行过好点子奖励政策,哪位员工有好的主意,可以向上级领导提出来;一旦被采纳,这名员工可以受到一定的物质奖励;别看这一个小小的政策,猪场许多难题却被轻松解决了。

我曾和一位场长交流时,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一个好点子赛过十头老黄牛;因为增加老黄牛,只能是数量的重复;而真正的好点子却能使工作数量和质量都得到提升,甚至是质的飞跃;我国养猪水平很低,原因是许多先进的养猪模式与我国养猪的现状有冲突;如何将先进的理念和现实结合起来,是需要许多聪明的养猪人去研究,而能完成这个任务的其实就在养猪人中间;发现他们,重用他们,让他们发挥正能量,不但自己猪场受益,我国养猪行业同样会快速发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