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朱元璋对文官集团血腥清洗这件事?

开国皇帝清洗开国功臣似乎是常态,然而却并非总是如此。比如东汉的光武帝、宋朝的赵匡胤就没有对功臣“下手”。

说起对功臣下手,最过者非朱元璋莫属。明初四大案就出自朱元璋的手笔:

(1)蓝玉案:开国功臣蓝玉因目中无人,被朱元璋以谋反罪将其诛了三族。很多与蓝玉有关的人都被株连,人数高达1.5万;

(2)胡惟庸案:先是擅权枉法,后来是谋反,株连者高达3万人。朱元璋就是趁此机会取缔了施行千年之久的宰相制度;

(3)空印案:因空白盖印公务文件而引发的案件,株连数百人;

(4)郭桓案:因贪污粮钱而引发的反贪案,死于狱中者数万人。

明初四大案杀人之多,称其“变态”一点也不为过。

那么问题来了,朱元璋的这种“变态”行为该如何理解呢?

一、目的

朱元璋为什么要这么做?

朱元璋原名朱重八,出身是贫民中的贫民,饥荒中没有被饿死已是万幸。作为一个吃过各种苦的贫民,他深知中国底层百姓的疾苦,并深深的认为贫民的这些疾苦是由官吏造成的。

抱有这种想法的朱元璋,一旦从贫民升级为皇帝,当然希望可以肃清官场,让政治清明。所以他认为的贪污、欺上瞒下、目无法纪、谋反等,一旦被发现“苗头”,则被清洗就是必然的了。(明初四大案是否为冤案,在此不做讨论)

二、原因

肃清官场,让政治清明,其出发点肯定是好的。

以贪污为例,,

据记载,明朝官员的俸禄是历朝历代最低的:

(1)朱元璋不承认任何官场潜规则:如办案所需经费、高级官员巡视产生的接待费等等,朱元璋认为这些是不存在的;

(2)朱元璋亲自为官员计算了每月生活所需的开支,并按开支发放俸禄。

其实呢,明朝的行政体系,除了官,还有吏。而吏是不在正式的官员编制里的,也就不会有俸禄。但当官的要让行政体系运转起来,必须依靠吏,所以只能自己掏腰包,给这些所谓的吏发工资。

这种情况下,不贪污,明朝官员如果自己不去种地,非饿死不可。

于是官员们为了维持生计,不得不寻找各种灰色收入,贪污就是这么产生的。

但朱元璋认为,贪污是官员素质问题,所以才有了对文官集团的N次清洗。然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就是杀光所有的帝国官员也于事无补:新上任的官员还是需要寻找各种灰色收入以维持生计!

生计问题没有解决就谈素质,是很可笑的事。

说到底,贪污首先是制度问题吗,其次才是素质问题。应该先从制度上为“政治清明”提供基础保障,再要求官员的素质。

这个问题,可能是贫民出身的朱元璋一直到驾崩都无法明白的。

三、结论

出发点是好的,做法不可取,这就是结论。

刚毕业时混生产线的,当时作为“工程师”的我经常帮生产线的作业员做实际具体的事情。我的一位老板说:你帮他们,应该从更高的一个层面去帮,而不是帮他们做具体的事。

这个“更高的层面”,其实就是制度。


相关文章:朱元璋:今天你发文了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