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文明】《管理世界》|| 钟粤俊、陆铭、奚锡灿:集聚与服务业发展——基于人口空间分布的视角
图:人际罕至。
摄影:刘洋
发表信息
《管理世界》2020年第11期
摘要
服务业发展关系到内需增长和人民福利,中国服务业发展不足是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重要体现之一。基于中国服务业占比偏低约10个百分点的事实,本文研究人口密度对服务业发展的影响。研究显示,人口密度显著促进了服务业发展,特别是影响了居民的服务业消费。同时,本文发现人口流动障碍抑制了人口密度对服务业发展的促进作用。结合中国的人口空间分布,我们的反事实测算表明,城市人口密度下降和劳动力流动障碍导致中国城市服务业在GDP和就业中的占比偏低3~5个百分点。本文的政策含义是,将人口导向人口密度较低的农村和小城市,以及城市面积快速扩张不利于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帮助移民融入所在城市,更有利于实现平衡发展。
关键词
人口密度 人口空间分布 服务业 结构转型
一、本文研究背景与意义
人类经济发展史最为显著的事实之一,是经济资源遵循从农业向制造业转移、并最终向服务业转移的规律。中国也不例外,在改革开放40多年的伟大历程中,中国服务业规模不断增长,对宏观经济增长和就业贡献越来越重要。然而,与发达国家历史上同等发展水平时期相比,近十年来中国服务业在宏观经济中的比重严重偏低,无论是就业占比还是附加值占比都要相差十个百分点以上。中国服务业在经济中的占比受到抑制,进而带来消费需求不足和人民福利受损,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重要体现。
近年来,中国城市人口密度呈现出明显下降的趋势,这与一系列引导人口空间布局的政策有关。第一,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人口流动障碍,尤其是农村户籍外来移民在城市劳动力市场以及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领域受到差别待遇,增加了劳动力流动成本。第二,严格控制高人口密度的大型城市的人口流入。例如,2014年国务院出台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从2014年开始严格控制500万人口以上城市的规模。同时,一些大城市还出现疏散市中心人口的政策。第三,土地供应在空间上的错配,也导致城市的平均人口密度快速下降。特别是2003年以后,人口流出的中西部地区的土地供应在全国份额大幅增加,但是人口流入的东部地区尤其是大城市,土地供应占全国的份额却下降了。这些政策都导致了人口空间分布的变化,人口被引导到人口密度更低的农村、小城市和大城市的边缘地区。
随着中国生产力水平和人均收入进一步提高,服务业在宏观经济的地位更加重要,宏观经济结构将更加向服务品和不可贸易品倾斜,但在现有的城市化政策引导之下,中国人口空间分布却导致城市人口密度出现下降趋势。中国服务业发展偏低,可能与人口向高人口密度城市(尤其是大城市)转移的制度障碍有关,本文主要研究人口密度对服务业发展的影响。由于大多数服务业具有不可贸易性,需要面对面进行生产和消费,人口密度对其发展的作用尤其重要。其中,规模效应、收入效应和歧视效应是人口密度改变当地发展不同部门和产业比较优势的主要作用机制,相比于制造业和农业部门,服务业发展更依赖于高人口密度。
二、主要内容
本文使用的数据来自2001~2017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1~2013年《中国国土资源统计年鉴》、《Maddison Project Database》、《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国乡镇企业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等宏观地区层面数据;以及2008年《全国经济普查》数据、1999~2013年工业企业数据、201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等微观企业和家庭个体数据。
基于中国服务业占比偏低的事实,本文从宏观和微观层面,研究人口密度对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回答了如下3个问题:第一,人口密度如何影响服务业发展,其作用机制是什么?第二,人口流动障碍是否会改变人口密度影响服务业发展的作用方式?第三,根据估计系数,改变既有的政策扭曲,整体的服务业发展会有多大的变化?具体来看,第一,我们构建线性回归模型,进行人口密度对服务业发展等OLS回归,稳健性检验包括剔除其他影响因素、补充微观企业证据等,进一步地,我们还检验了家庭消费等作用机制。第二,考虑到本研究中,可能存在人口密度度量误差和遗漏变量等内生性问题,我们选取较为外生的土地供应增长率作为工具变量,采用2SLS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内生性问题。第三,构建人口流动障碍和人口密度的交互项,检验人口流动障碍是否会改变人口密度影响服务业发展的作用方式。第四,基于前面的估计系数进行反事实分析,检验改变人口和土地空间分布的扭曲政策对服务业发展有多大的影响。
三、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的伟大历程,是服务业规模不断增长、在宏观经济中占比越来越大、对经济增长和就业贡献越来越重要的过程。然而,在服务业发展取得进步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近年来,中国的结构性调整所面临的问题均与服务业受到抑制相关,进而带来消费需求不足、人民福利受损等。基于中国服务业占比偏低的事实,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研究人口密度对服务业发展的影响。我们发现,人口密度显著促进服务业发展,且劳动力流动障碍削弱了人口密度对服务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对应于本研究的制度背景,我们可以得到促进服务业发展的3个政策含义:第一,减少用行政干预手段将人口引导到低人口密度地区;第二,积极响应户籍制度改革,帮助移民融入所在城市,尤其是高人口密度的大城市;第三,适当减缓城市建设用地总量供应,尤其是低人口密度的中小城市和人口流出地,人口负增长地区甚至应该减少城市建设用地。
本文对于经济政策的制定还具有一般的启示意义。经济发展是一个多目标的过程,经济政策的制定既需要基于科学的依据,也需要考虑不同目标之间的关系,避免顾此失彼。长期以来,中国的政策制定不够重视空间因素对于经济结构的影响。本文说明,人口向城市(特别是高人口密度的大城市)集聚和服务业占比逐步提高是有关联的两个现象,体现了人口密度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如果主观认为人口集聚的趋势是不好的,从而试图用行政干预手段来改变这个趋势,结果可能导致经济不平衡和不充分的发展。
四、边际贡献与未来拓展
本文将空间因素引入结构转型的分析框架,以中国独特的劳动力流动障碍和疏散大城市人口等政策为背景,从人口空间分布的视角解释服务业受抑制的现象,对中国经济中长期存在的服务业占比偏低这一重要现象提出了富有政策含义的解释,并为经济学界研究经济结构转型提供了新视角。
在本文的基础上,未来我们将采用基于空间一般均衡的定量分析方法,进一步评估相关政策对结构转型、区域发展差异和社会福利等重要指标的影响。
五、写作、投稿、修改的过程和心得体会
一篇高质量的论文需要不断打磨和锤炼,需要作者与同行不断讨论完善,学术期刊的匿名审稿制度为同行间的学术交流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感谢《管理世界》编辑部老师非常专业、高效的工作,审稿的每一环节,系统上都及时更新,这样高效、专业的编辑队伍定能使刊物质量不断提升、达到国际一流学术期刊的水平。
感谢两位匿名审稿专家认真、细致的审阅以及富有建设性的意见。通过编辑部传递的修改意见,我们深切感受到《管理世界》匿名审稿人的认真、专业和敬业。他们凭借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对现实问题的良好把握,为我们的文章提出了中肯到位的审稿意见。根据审稿人给出的修改意见,我们进一步厘清了研究思路、完善了机制检验等,帮助我们逐项攻克文中潜在的问题,对于提升文章质量、增强我们对所研究问题的认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
钟粤俊(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陆铭(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奚锡灿(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上海国际金融与经济研究院)
公号出品:良友文化
一门深入浅出的课,
系统让你学会
经济学思维
经济学原理课
B 站
扫码获取
理解国家、区域和城市发展
《大国大城》
让你一门课学懂
中国经济
通过思考改变生活
中国经济72讲系列课程
喜马拉雅频道
收听
空间政治经济学的视角
《空间的力量》
陆铭的城市发展63问
蜻蜓F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