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三字经》白话讲记 第20讲 眩晕第十五

《医学三字经》原文

作者:陈修园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 原文

  • 白话解

  • 处方汇总

01

原文

眩晕第十五

眩晕症 皆属肝

《内经》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肝风木 相火干

厥阴为风木之脏,厥阴风木为少阳相火所居。

风火动 两动抟

风与火皆属阳而主动,两动相抟,则为旋转。

头旋转 眼纷繁

此二句,写眩晕之象也。

虚痰火 各分观

仲景主痰饮。丹溪宗河间之说,谓无痰不眩,无火不晕。《内经》云∶精虚则眩。又云∶肾虚则头重高摇,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诸说不同如此。

究其指 总一般

究其殊途同归之旨,木动则生风,风生而火发,故河间以风火立论也。风生必挟木势而克土,土病则聚液而成痰,故仲景以痰饮立论、丹溪以痰火立论也。究之肾为肝母,肾主藏精,精虚则脑空,脑空则旋转而耳鸣。故《内经》以精虚及髓海不足立论也。言虚者言其病根,言实者言其病象,其实一以贯之也。

痰火亢 大黄安

寸脉滑,按之益坚者,为上实。丹溪用大黄一味,酒炒三遍为末,茶调下一二钱。

上虚甚 鹿茸餐

寸脉大,按之即散者,为上虚,宜鹿茸酒。鹿茸生于头,取其以类相从,且入督脉而通于脑。每用半两酒煎去滓,入麝香少许服。或用补中益气汤及术膏之类。此症如钩藤、天麻、菊花之类,俱可为使。

欲下取 求其端

端,头也,谓寻到源头也。欲荣其上,必灌其根,古人有上病下取法。

左归饮 正元丹

左归饮加肉苁蓉、川芎、细辛甚效,正元丹亦妙。

02

白话解

《医学三字经》第20讲


2018.03.14 阴 星期三 湖心亭公园

好!准备好没有?好!《药性歌括400味》。刚讲完不久,哈哈哈哈哈!我们还要回过来呀1,到时候这个《医学三字经》讲完以后还要回过来,所以我觉得今天明明要讲《医学三字经》。

你看回首都是《药性歌括400味》,不假思索的,因为意味这口诀我已经讲了,一百多遍了,一百多个早上。可见了,叫什么?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就说经典的美文,还有经典的口诀,你念多以后啊,像打功夫一样。功夫,你一打多以后了。那别人一出手啊,你的脑子不用想,你就可以把招架给他化解开。

所以有句话叫做:“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武练千遍,活灵活现。这个功夫啊,练了千百遍以后,手脚反应就非常灵敏。所以有些人说我老是记不牢,我说不是你记不牢,是你的遍数还不够。当时我为什么学医敢下苦功夫?狠下苦功。因为有个老校长跟我讲,他说世间没有聪明人,只有肯下功夫的常人。

所有聪明人都是肯下功夫常人变成。所以这个《四书五经》上面讲这句话太鼓舞人了。你们如果掌握这句话,可以让那个愚昧的人变得聪明,可以让柔弱的人变的强壮!可以让微小的人了,变得雄强。这句话《四书五经》上讲到,你们要记牢哦。

人亦能之,我百之,人十能之,我就千之,果能此道呢,果然能够这样的话呢,虽愚必明。虽柔必强。你虽然很柔弱,那是你最后会变得很雄强!你虽然很愚昧,最后会变得很明了。

所以“下苦功”三个字太重要了,下是千下,苦呢,要敢吃苦,功呢,要有练功意识。我们前面讲了,这三样具备呢,我告诉你,你从曾门出去,到我们普及学堂来过一遍都不一样。

好!《医学三字经》,今天要讲这个“眩晕”。第15了,很快啊。24节而已,我们每天基本可以讲一节。

眩晕症,皆属肝。基本上头晕目眩的症总中离不开治肝。

今天这个阿姨刚过来一看,她也是头晕目眩的。上次过来她说一吃药三个月没有发作。我问她什么时候头晕目眩最厉害?她说家里忙的时候,急的时候。

我们昨天讲了急伤什么?伤肝呀,肝苦急,肝它苦恼的就是着急。所以肝炎、肝病啊,你看那急性子的,难以急躁的,难医,缓性子的容易医,宽的容易医。所以我说宽缓是药!它医什么?医着急病。

着急引起的上火口腔溃疡、心肌炎、肝炎、扁桃体发炎。一派心急火燎。所以有个成语叫心急什么?心急火燎啊,一急那个木火它就燎上来了,燎上来头晕目眩呢。所以我们只给他四逆散加点颈三药跟香附、郁金疏肝理气。两三剂三个月都不晕。

这个是眩晕症皆数肝,要疏肝理气,第一条。

肝风木,相火干。这个肝它是厥阴风木,如果配上胆的这个象火一旦干扰。为什么眩晕的人他有一个特点,他吃了煎炸烧烤它会加重。煎炸烧烤的那是什么?相当于干柴了,干柴碰上烈火怎么办?会烧得很旺。

所以你看,基本上脾气大的,他不单肝火旺,他还有胆火,胆火有什么特点?早上起来口干苦,仅仅口干,可能是肝火,但是口带苦了,那肯定是有胆火上来。

碰到这种眩晕怎么办?70多岁的林婆她眩晕了大半年,这个怎么检查都很难治,我问她你早上起来口干苦不?她说苦的要死。喝水呀,都不解这个苦。

我说你去做个胆部的照片,一出来看,胆部有息肉,胆囊炎。慢性的胆囊炎。我说太简单了,柴胆牡蛎汤。专治各类急慢性胆囊炎,肋胀、口苦,一剂见效。柴胡十克,记住五克是升阳,十克是疏肝,二、三十克是解表。

因为它要疏肝,我们不是治感冒,治感冒你可以十五、二十,疏肝解郁就十克。若补中益气用于升阳的就五克。柴胡10克,龙胆草10克,牡蛎20到30个,再加点葛根30克,郁金、香附就这五六味药,你们记住哦,肝胆火旺引起的眩晕一剂就停下来。她说曾医生吃了你的这个药,我半年口都不会干苦了,乐得要命!

所以我一回家,她就送了很多那些菜给我。包括山里的笋这些之类的,都是她自己亲手去采的。我说采笋辛苦啊。她说不!她说这个被病折腾才辛苦,采笋一点都不苦。

人只要没病没灾啊,我告诉你,穿越珠穆朗玛峰都不苦,爬尖山峰也不苦,只要没病没灾。所以这个象火起来以后就要用龙胆草或者黄芩都好,你就会口苦愈。

风火动,两动搏。这个风跟火,它们相互搏击啊,头旋转眼纷繁。你去看烧山火的时候啊,光火烧的不快,它加了风的时候啊,北风呼呼的一烧,那一下子整条山脉都上去了。叫火借风势,风助什么?火威啊,所以它们是相互的。这时风火重的时候头旋转眼纷繁。风它代表什么?代表这个它是动摇的。所以脾气,火呢,这些煎炸之物或者缺水。这时眩晕会加重。

虚痰火,各分观。前面我们谈到,为什么很多人容易晕车,你们知道吗?坐在车上,他是不是风动之象,包括船。身体在动在晃,加上呢,还有一个无火不做晕,无风不作眩。

他也要有火,火不一定是看得见的火,他可能是你干燥了体内水分不够了,火起来。所以你去看晕车的人基本上平时你去看他的水量很少,基本上每天吃不到一升水。甚至有的时候一天500毫升的都不到,水量减少,水少则火旺,阴虚则阳亢啊。

阳一亢上大脑就眩晕就呕吐了,所以你看那断时间洪涛觉得头晕目眩,连续了几天,又穿越又开山,又被请出去又坐车。这都是表面现象,实际上是饮水跟休息补不上,跟不上。

就说你饮的水远远不够消耗,说白了就是脑瓜子它也要水会运作,没有水运作它就罢工眩晕了。所以它虽然是水饮作怪,但是它脏腑还是缺水,疲劳以后它这些水分利用不好。

所以下面讲,虚痰火,各分观。究其旨,总一般。记住,眩晕症它分为虚、痰、火、风。但是根源都是一样的,无虚不作眩,无痰不作眩。无火不作眩,无风不作眩,这第四句是名言?可是究竟要治哪个呢?历代医家呢,都各有偏重。但是它道理是一样的。

它的病根肯定是虚,它的表象是痰、火跟风,所以眩晕症也是本虚标实的。无虚呢,无虚不作邪。虚它是眩晕的一个根源、根本。按我们现在讲的是抵抗力下降。

所以这个《黄帝内经》讲,一个人的上气不足了,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清,目为之眩,都是上气不足。

所以我们营盘村有一个老人80多岁,头老是眩晕。要过来这边刘屋桥看病,走都走不出来,我那天经过他们那边的时候,给他开补中益气汤。后来这个眩晕呢,他说吃了三剂药就停掉了。现在可以自己上街上买东西。他这种眩晕就是虚眩,因为我摸他的脉软软的,没有力。平时还容易低血糖。

所以你问这些虚性的眩晕,你补中益气汤啊,你还可以加点天麻、钩藤,一两剂下去就平住了,非常管用,这叫上气不足。我们用现代的说法就是脑供血不足,甚至三村的是一个老爷子,他早上一起来,刚要去拿口盅要去刷牙,扑通一下就掉在地上,家里儿女都没在这里。

等大概一小时左右他就自动醒来,醒来的时候,这手全部掉地上都是刮伤了,他过来很沮丧。

我说幸好你捡回一条命来。自己还能醒来,这叫一过性脑缺血。那脑一过性的缺血过后,像晚上你把灯一关,什么看不见。灯一打上去了,又全亮了。所以人体的气血就是灯油,就是灯电,所以我给他同样开了补中益气汤加天麻、钩藤、颈三药。

去年吃了七剂药到今年都没有再眩晕过。所以这个中药里头啊,它是保驾护航。

痰火亢,大黄安。可是有些人呢?他眩晕,他是痰火很重,什么叫痰火呢?

咳痰,胸中那些痰浊吐不干净,讲话呢,经常要清嗓子,晚上睡觉打呼噜,这种眩晕要治痰。

尤其是你要去问他大便怎么样?有些他是大便堵塞的,我们客家话叫,就说下腹部堵塞,心它就暴毙,头它就眩晕。它是一层层的,所以这时候你治他的头没有用,要治他的肠。肠道一旦把压力疏放以后,大脑就清了。所以一味大黄,你把它泡水。所以这种眩晕你摸他的脉象,它可以冲到这个寸上寸来。

什么叫寸上寸?你看腕横纹以上它还有脉,靠近腕横纹的,上面的话它还冲上来,寸上寸脉动,中风可余呀。这样的脉动,如果你是老年人,中风就很危险。离这个中风很近了,好像那压力一下冲到大脑。

所以切脉的时候,我们要切他尺下尺,如果尺下尺有脉的,我告诉你这样的人啊,不是九十岁就一百岁。尺下尺的双边的脉沉着有力的,代表寿命长。因为这样的人尺脉有力的,你去发现他呼吸很均匀,很深。他尺脉才有力,他呼吸浅的,他尺脉也动不了。

所以练功的人呢,你本来尺下尺脉象不明显,练一段时间我们龙抓手负重练的时候,你尺下尺的脉就出来了。丹田在鼓气呀,丹田鼓荡的时候,这个人生命抵抗力坚韧性跟正气感都出来了。

那现在为什么很多人他没正气感?你知道吗?看到老人都不敢扶了,没有正气感,这不能怪他,也不能怪社会,是这个人本身锻炼少了。

丹田之气不足,碰到事情他不敢去扛。所以练功很重要,练了以后你尺下尺有力呢,延年益寿,身轻体健。但是千万别练到这个寸上寸了,有些人为什么会走火入魔?练功练太快,太急了,结果那一练就练到寸上寸来了。

所以为什么说,我余师在武当山脚下十堰的时候,经常有武当山的道士下来,干什么?下来医病。

为什么呢?一练功不小心练到寸上寸,寸上寸呢,人那是虚浮得像墙头的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啊,痰火攻到上面去了,下面根底很浅。他们都想一、两年练成绝技,急呀,一急呢,下面马步他就虚了。一虚呢,那走路或者练功的时候脚崴了,或者跌倒了。

所以所有的那些练功会受伤,运动伤的都是着急。包括那些运动员,他想拿第一的念头特强的,很容易受伤。反而不如这些小心谨慎,从长计议的。所以我们为什么一切脉就知道这个人适不适合留,能留多久?你看他脉越深沉的,气越静。

而且你越没问题,脉很亢的呢,话多、着急、觉难睡。寸上寸这样的老人呢,很容易中风。所以一个脉里头有人生,有练功,所以以前知道吗?高明的医生啊。他是很会导引孩子的。

低俗凶恶训儿郎,高明礼仪教子弟。高明的人,他会懂得用礼仪跟功夫来教弟子,低俗呢,老是用骂,用粗略的方法。

以前如果碰到像小谦谦这样,刚来的时候很躁动,蹦跳蹦跳的,如果真的要教他怎么办?

一摸他的脉上容易寸上上寸就行了,以前父母他就会买一个银坠,给他箍在脚上让他走路,既漂亮其实又起到气沉丹田之效。

就像你的船呢,开的时候你要有那抛锚啊,你要有那个锚,你没有锚在坠,那种大风来了你就会被刮断。

以前呢,不是任何孩子都戴银坠,你不要胆怯的你还带,她就沉到江里去了。本来不急燥的,很却懦的,你再给他这个银坠子,那就麻烦了。

所以玉石不是人人可戴的,只有心浮气躁的,还有孩子蹦跳蹦跳的,你带点玉石下去,他就安静了。但是你如果不心浮气躁呢,就可以带一些木质的,一些佛珠之类的,他就轻,木它是浮的嘛。

不一定是一定要带沉香木,你要带普通的木,就比较胆怯的,心虚的,你要带那个木丢到水里能浮的。有些人丢在水里能浮的木不好,我告诉你,看你怎么用,你用不好了,晶莹的玉坠跟上好的沉香都会伤人。

你用的好了,就普通的那些产木啊,或者这些最普通的,最便宜的它都帮人,因为你需要它这浮之气。

有些人平时太压抑了,太消极,你太悲观,太郁闷了,你偏偏要带一些很轻飘的,让他快乐起来,像气球一样啊。但是平时太燥的要带一些重镇的,让他定一定。所以说一个切脉里头什么东西都在里面。

我碰到一个,吃了大补药以后痰声喽喽,头晕目眩,而且这个眼睛啊,眼底还要看上有那血丝。这是什么?

痰火亢啊,痰火亢怎么办?我说赶紧用大黄、薄荷、麻黄、甘草四味药。它既是牙痛四药也是吃一切补药上火以后啊,你觉得头晕目眩就快受不了了,这个一下去大便就通了。大便通了,晕眩之感觉就消失了。大黄、甘草、薄荷跟麻黄各五克左右。

所以为什么说我们凉茶堂一开起来,你们乐坏了。到时候我们牙痛药就包个一包跟一包放在那里,一包两块钱,那牙痛药来拿的人多得不得了。

我们自己熬,他们牙痛出来喝上一碗就舒服了。长久肾虚牙痛呢,加点骨碎补、白芷、地骨皮。老师这里讲的都是干货,包括刚才讲的,那都是流传百年以上的秘方。这些都是这些凤阳派或者流民教留下来。

好,痰火旺的,一定要请出大黄一味药来平息它。怎么知道他痰火旺?脉诀上讲:寸口脉滑、数、按之坚韧有力,痰火亢。

为什么说有些人我一摸他寸口脉,滑大有利的,我说你这个平时痰多,滑主痰嘛。果然,痰多打呼噜或者身体头脑容易胀,容易热。

上虚甚,鹿茸参。如果上面头虚呢,要用鹿茸。什么叫上虚呢?你摸上去寸脉瘪的没有力的,这样的人记忆力减退,容易老年痴呆。头一痛起来了,几年了都很难好的。

她上面头缺一股气,为什么用鹿茸?鹿长出来毛茸茸的那一点点角,很贵重。这个到大病的时候可以用。因为动用到一点点那个鹿啊,它也不会死亡。这个鹿呢,它是产在哪里?高原高巅之上,而且还必须到它的角上。

如果不是督脉的精华所聚呀,他上不了那么高。你看鹿它一奔跑后,鹿茸鹿角,它就有血丝一上了变得通补,气血一灌上去就是长那个角。所以为什么说有些体弱的人啊,先天体弱平时不想爱走的,一点点鹿茸,喝下去再去运动锻炼,把它炼化以后,这个孩子他就变得积极了,变得雄壮。所以你光吃药不行,你必须要配合锻炼。

所以长跑运动员或者短跑的,要飞一般的速度,像狼都追不上的鹿的速度。鹿的速度比狼的速度更快,它还更轻盈。为什么民间那么流传这个鹿茸酒?但是你有了这个宝酒,你不懂得喝,你身体会出心脏病。会喝出血压高来,会喝上火。

喝的秘诀就是一个要少喝,第二个呢,要辩证,第三个呢,喝了以后要去运动要去练。光吃不练了,假把戏。你光吃的这个汤药,又不去运动锻炼,你吃的这些药不能为你所用。

好像你光去跟别人借钱,但是你又不把这些借的钱拿来去经营,拿去做生意,来去勤俭节约,来去应酬。那你坐吃山空钱一没,你还欠别人钱,身体更差。所以一点点补酒稍微借助一下力量以后要去锻炼。你看我给你们喝的还是酒渣,你都必须给我出汗一小时,才能享受到这一碗酒渣。

上虚甚,鹿茸餐。它就是用这个鹿茸。我们余老师治疗最顽固的头眩晕疼痛,老好不了,情绪波动厉害它就厉害。余老师用逍遥散加鹿茸或者鹿角胶都好,鹿角胶便宜一点。特别是妇人头痛屡治乏效的,逍遥散加鹿茸或鹿角胶,不要用多,一点点就行。这个顽固的头痛就会好。

因为为什么呢?鹿茸或鹿角胶也起到引药上头顶的作用,逍遥散就盘旋于胸腹,一下子把逍遥散整个汤方都带上头顶来逍遥,让你的头很逍遥。

欲下取,求其端。你想要像下面,眩晕是由于这个下面气不足了,这个东西必须要找到它的根源。

左归饮,正元丹。左归饮跟正元丹都是固本培元,都是治疗下面虚的眩晕。有种眩晕它伴随腰酸,夜尿很多,肾气丸、左归饮一下去,夜尿少了头就不眩了,这叫无虚不作眩。

你知道以前人他怎么做鹿茸酒吗?以前做鹿茸酒,这是有秘密的,一般我都不讲。但是这个,如果我不讲出来,很多人都是用鹿茸酒。它会浪费掉,包括喝补酒它会浪费掉。

鹿茸酒是治疗各类体虚眩晕的良酒,或者虚劳体伤的。因为伤到最后都是阳伤。天地间啊,最阳的动物,鹿了。跑的最快在高巅顶上,最轻盈。用鹿茸煎以后,你用那个酒啊,煎以后去渣加入少许的一点点麝香。

为什么麝香被视为是宝贝?通上彻下无处不道,你吃下去的任何一个心脑血管,哪个地方堵塞的通通都开开来。它有这个奇效,但是现在呢,鹿茸也难得了,麝香也禁用了怎么办呢?

就说你吃任何补药的时候,你都要到田园习劳,习劳到什么?汗孔大出。那些补药就会送到周身,不然只经过大肠就排泄走,甚至还会堵在那里。所以为什么说有人他一吃补药,他就堵在那里还上火,没有充足的运动跟水分,这点很重要。

而且运动人说,我也有去了。我告诉你,你去运动绝对没有赤脚,赤脚的话,你不管吃什么补药,去运动赤脚半小时以后,他都不会上火。它会为你身体所用,不然呢,它就恐怕会补出痰湿来。

(0)

相关推荐

  • 鹿茸适合哪些人吃?怎么吃?这次给你讲讲明白!

    鹿是我国传统的名贵药用动物,在现存文献中,汉代文献就有"鹿身百宝"的说法,是灵丹妙药的象征.<本草纲目>记载鹿茸.鹿角.鹿角胶.鹿角霜.鹿血.鹿脑.鹿尾.鹿肾.鹿筋.鹿 ...

  • 《医学三字经》白话讲记 第24讲疝气第十九

    作者:陈修园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原文 白话解 处方汇总 01 - 原文 疝气第十九 疝任病 归厥阴 经云∶任脉为病,外结七疝,女子带下瘕聚.丹溪专治厥阴者,以肝主筋,又主痛也 ...

  • 《医学三字经》白话讲记 第25讲痰饮第二十

    <医学三字经>原文 作者:陈修园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原文 白话解 处方汇总 01 - 原文 痰饮第二十 痰饮源 水气作 水气上逆,得阳煎熬则稠而成痰,得阴凝聚则稀 ...

  • 《医学三字经》白话讲记 第29讲小儿第二十四(终)

    <医学三字经>原文 作者:陈修园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原文 白话解 处方汇总 01 - 原文 小儿第二十四 小儿病 多伤寒 喻嘉言曰∶方书谓小儿八岁以前无伤寒,此胡 ...

  • 《医学三字经》白话讲记 第1讲

    作者:陈修园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01 - 原文 医学源流第一 医之始 本岐黄 黄,黄帝也:岐,岐伯也.君臣问答,以明经络.脏腑.运气.治疗之原,所以为医之祖.虽<神农本 ...

  • 《医学三字经》白话讲记 第2讲

    作者:陈修园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01 - 原文 越汉季 有南阳  张机,字仲景,居南阳,官长沙,东汉人也.着<伤寒杂病论><金匮玉函经>. 六经辨 圣 ...

  • 《医学三字经》白话讲记 第3讲

    作者:陈修园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01 - 原文 李唐后 有千金 唐·孙思邈,华原人,隐居太白山.着<千金方><千金翼方>各三十卷.宋仁宗命高保衡.林亿 ...

  • 《医学三字经》白话讲记 第4讲

    <医学三字经>原文 作者:陈修园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01 - 原文 若河间 专主火 金·刘完素,字守真,河间人.事迹俱详<金史·方技传>.主火之说,始 ...

  • 《医学三字经》白话讲记 第5讲

    <医学三字经>原文 作者:陈修园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01 - 原文 若子和 主攻破 张子和(戴人)书中,所主多大黄.芒硝.牵牛.芫花.大戟.甘遂之类,意在驱邪.邪 ...

  • 《医学三字经》白话讲记 第7讲

    <医学三字经>原文 作者:陈修园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01 - 原文 人百病 首中风  <内经>云∶风为百病之长也.昔医云∶中脏多滞九窍,有唇缓.失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