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全国文学原创大赛入围作品-散文《书香快意杂墨痕》


书香快意杂墨痕

文/陈大新

检索一下读书人在书房里留下的“行为残渣”,也还是很有些意思的。有爱书籍的藏书人,往往能将书保存如新,但书只要翻读过,即如田地被耕耘过一般,是不能一样的。我查看朋友的书房,随手抽出书来翻,往往就有折起角来的书页,证明读到此处停歇过。

读书过目留痕最厉害的,怕要推金圣叹。他读书是点评式的,又是眉批,又是夹批,又是总评的,把这些批语集合起来,就成了一本书评。

徐特立先生主张 “不动笔墨不读书”,影响所及,毛泽东喜欢在书上画圆圈,密密的一个挨一个地圈,如老师的批改作业。

鲁迅的读书是夹纸条,他在《书苑折枝》里说“余颇懒,常卧阅杂书,或意有所会,虑其遗忘,亦慵于钞写,但偶尔夹一纸条以识之。”后来,他偶尔翻到以前的留条,成了数篇《书苑折枝》。

我年轻时读书无章法,如狗熊掰苞米,随掰随扔,后遇市博物馆丁伋先生,见他的读书是摘录精要于卡片,卡片分门别类,注明何书,作家为谁,第几页,检索起来也方便,便照搬过来,但这方法使读书偷懒不得,有时该记的没记,想着过后补上,但多数情况是忘记了。

先贤的读书如今已难识其风采,只知道孔子的读《易》曾经“韦编三绝”,而孟子读《尚书》则叹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我以为鲁迅主张的“随便翻翻”很可以提起读书的兴味,书一到手最先看的是“前言”,“后记”之类,对书页里的注释也很留意。

据说研究历史的学者有两路,一路是“伞兵式”的,从高处往下看,大视野,一路是“猎手式”的,在丛林中细细搜寻。大约读书也有此两路。大视野的读书一目十行,择其要者。“猎手式”的读书则角落旮旯,寻踪觅迹。读书往往都有自己的关注点,同一套书,不同的读者是见仁见智。我与一位书友差不多同时读竺可桢,我开篇读的是《物候学》,而他则读的是“日记”,他的读书对日记、书信一类有持续的关注,前些时出了一本《沈从文书信中的汪曾祺》。

撇开学者做学术的读书,还有考公、考研的读书不提,大多的读书,所求不过是心灵的愉悦,智性的提升,如真有感悟,是可以得鱼忘筌的。《金刚经》上说:“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捨,何况非法。”套用其说法,我们可以这样说,读书无非是获得愉悦和感悟,当我们得到了这些之后,是不必抱着书不放的,我们需要一个筏,或者说一条船过河,但当到了彼岸,还不肯下船,又怎么能上岸去体验快乐呢?佛的意思是说,你们即已得到了人生的真谛,我所说的法也可以不要了,何况别的什么法呢!我们得到了读书的快感,如化蝶而去,而书则是遗落下来的蛹壳。当我们飞向花丛去时,书静静地躺在那里,时间久了,也许会被尘封起来。然而,我们不会忘记,是书带给了我们欢愉,带给我们豁然开朗。虽然读过的书,我们也许很少再去看她了,但对于好书,我们总是深怀敬意与感恩的。

作者简介

陈大新,博名:雪后斋,1957年生,自幼患小儿麻痹症,双腿残疾,大学学历,1979年参加工作,中国电信临海分公司员工, 1987获全国首届残疾人自学成才奖;1991年被评为首届全国自强模范,先后在《人民文学》、《当代》、《散文》、《新民晚报》“夜光杯”副刊、《联谊报》“浙江潮”副刊等报刊杂志发表散文、随笔、诗歌作品计80余万字。有个人散文随笔集《坐对沧桑》、《因曲折而美丽的河流》、《静处的响声》出版,现为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残疾人作家联谊会会员。

主办单位:《芙蓉国文汇》  《品诗》

协办单位:《青年文艺周刊》

顾问:王楚文  王增弘  张和平 刘俊韬

主编:陈智鹏 (萧逸帆)

副主编:应永 凤凰座

编辑:安瑞刚  王建雄  胡水根  朱顚云 王尚知

QQ:1075812579

  投稿邮箱:xingshiyuekan@163.com

所有的稿件,我们都会认真审核,会择优在《品诗》公众号上发表,并入选《芙蓉国文汇 》第二卷一书。 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

投稿格式:以word文档,4号宋体的附件形式发送,邮件标题为《芙蓉国文汇》第二卷投稿+姓名+作品名。内附上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总行150以内,组诗100行以内。

散文2篇以内

微小说3000字以内

  支持媒体

中国互联网文学联盟官网、5星文学网、5星文学社、5星微博(作家自媒体平台)、5星文学网官方微博、5星文学网官方博客、5星文学网微信公众平台、5星诗词网、青年文学网、青年文学论坛、中国作家论坛、猎焦网、四川文化网、中国士兵网、探险号、星闻娱乐网、71大众网、普宁文化网、凤舞九天文学网, 秋月文学网,草根文学网,人人文学网,潇湘

文化网,智孚众筹工作室。

长按图中二维码,识别二维码关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