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灵书道】练过此帖的人,书法都不一般!

怀仁和尚在集王羲之书的时候,

应该已经想到了这块石头会不朽。

因为如果不是抱着这种信念,

集王圣教序绝对不会那样精彩。

他为皇帝集的这篇序,

他为玄奘立的这块碑,

在未来的一千年里,

成了书法史上一座不可磨灭的丰碑。

现在我们就来看看,

究竟有多少书家,

是练了《圣教序》

成长,壮大,乃至传世

......

小灶篇

这几位生得太早,

没有见过《怀仁集王字圣教序》,

但里面的集王羲之字,他们早就烂熟于心了。

甚至,

他们见过的王字,比怀仁吃的饭都多。

智永

智永,是王羲之的七世孙,他不仅继承了祖先的传家之宝《兰亭序》,更继承了王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笔法。

智永上承魏晋,下接唐宋,是书法史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他对王家的笔法的继承堪称忠实,因此,他所抄800本《真草千字文》,成了天下人探求二王笔法的敲门砖。

李世民

如果没有当年的李世民,也许就没有今天的王羲之。在李世民执掌大唐之前的几百年间,王羲之远不如他的幼子王献之受宠。

李世民作为千年一帝,以一己之力颠倒了乾坤,终于让老子骑在了儿子头上。作为王羲之的超级粉丝,李世民虽然霸业无敌,却一直自愿遭受王羲之的精神统治。平心而论,皇上的字是相当不错的,然而很不幸,他生在了他的大唐。

陆柬之

陆柬之先生没有看过《集王圣教序》,因为他生得早,没有机会看到。

不过看陆柬之的《文赋》,似乎总能看到集王圣教序的影子,这是因为,陆先生没少看王羲之的真迹。弄不好,他比怀仁看得还多。陆柬之仕途不错,但更重要的是,他是虞世南的外甥。

包房篇

这几位书家,

绝对是吃了《圣教序》的奶长大的,

而且是初乳。

拓片还是热乎的,

以他们的身份和地位,

享受着贵宾的待遇。

李邕

李邕是个天才,少年成名,一生狂傲。

然而他有狂傲的资本,在王羲之以后,常与书圣并列的也就他一个人了:“右军如龙,北海如象”。他学王,但是姿态陡然一变,高高耸起了肩膀。虽然动作单调了些,但那种狂傲的姿态,一般人还真学不来。

因为,“学我者俗,似我者死。”

颜真卿

世人尽学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

所以,有人故意不碰王右军,去找颜真卿讨饭吃。人家还说,世上行书只有两路,一路是王羲之,另外一路是颜鲁公。依我看,既然长了凡眼,就不要换什么凡骨了。无论是《争座位》,还是《祭侄稿》,固然有颜家面貌,但这颜家面貌,仍然是王家的面膜滋养的。

所以,世上行书只有两路,一路是王羲之,另外一路也是王羲之。

孙过庭

在唐代的书法界,孙过庭只是个无名小卒。幸亏他写了《书谱》,才有后来大名鼎鼎的资本。

在王氏子孙以外,孙过庭被认为是最得王羲之笔法的人。今人叩击二王门庭,常常从孙过庭这里抄近路。

怀素

怀素以狂草著称。据说他写到兴头上,“忽然绝叫三五声,满壁纵横千万字”,幸好没有视频传下来,否则也会吓到人的。

不过,怀素早年人醉书狂,到晚年却恬淡从容,于是有了这篇大异其趣的小草千字文。

在恬淡平和间,最能看出基本功,虽然没有记载怀素怎样学过二王,但我相信,他那著名的“笔冢”,定是为晋人而埋的。

食堂篇

下面这几位,

距离《集王圣教序》年代较远,

但是大宋朝的精良拓片,

还是足够让他们饱餐一顿了。

米芾

米芾集的古字,多半都是二王。

写下蜀素帖的时候,米老正值壮年,虽然有了姿态,但底子仍是王羲之的。现在看来,《圣教序》不仅是米元章的第一口奶,没准后来还是马步,绑腿,沙袋。

黄庭坚

没有直接的证据证明黄庭坚学过王羲之,但黄庭坚对王羲之的信任之笃定,甚至带有迷信色彩。

黄的大字行楷为人称道,其最得力于京口断崖上的《瘗鹤铭》。而他之所以下了很大力气学习《瘗鹤铭》,是因为他固执地以为,《瘗鹤铭》是王羲之的手笔。

赵孟頫

如果没有赵孟頫,书法史会发展成什么样,真的很难说。

不过,这个时候,必须出现赵孟頫,他是历史的选择。历史总会惊人的相似,在经历了唐法,宋意之后,江山虽落入元人之手,但赵孟頫发起的复古运动,收拾了文化的旧山河。

他希望全面继承王羲之的衣钵,但终究隔得太远,晋人很难够到了。可即便如此,赵孟頫也已不朽。

杨维桢

杨维桢是个奇才,他为人宽厚,又性格狷直。这样一位忠厚长者,却喜欢神怪故事,自己一动笔,则不是《聊斋》,就是《花千骨》。

因此在书法上,他深刻致力于二王,却写出了自家的奇特面目。好比买了一款经典的奔驰车,却换轮毂,装尾翼,搞成了玛莎拉蒂的样子。

乞法篇

明代以后,高手们必追晋唐,

但大多只是孤军奋战,

没有一个像赵孟頫那样的摇旗者,

虽然从王羲之那里还能要到饭吃,

但其营养,滋味,和他们的前辈相比,

都寡淡多了。

董其昌

董其昌17岁乡试,奔着第一而去,得了第二而回,深以为耻。他觉得,是他的字拉了分。

于是发愤习书,写了三年,便小看了明初诸家,从此只写晋唐。楷书得益颜真卿,行书在李邕身上下过苦功,随后便跟着王羲之混。

不过,先天的缺陷使他很难做到临帖逼肖,索性干脆着眼大局,不拘小节,这样一来,反而得了晋人神韵。

王铎

王铎13岁开始学《集王圣教序》,这口奶吃得很纯正,他自己说,临王居然能做到如灯取影,不差分毫,可见形象思维能力很强。

不过,缺点是模仿惯了,总在不经意间带着古人的痕迹,尽管极力挣脱,还是挣不掉。挣不掉又着急,结果一撕扯,变形严重,像是面瘫患者的脸,知道是他,可是扭曲得太厉害了。

八大山人

八大山人的书法近年很火,想和传统书法保持点距离的书家,都想在八大身上踅摸点零件。

乍看上去,八大的字和王羲之离得很远,完全不是一路。但是抛开提按、顿挫等一些个性分明的点画,用结构一对照就会发现,八大也还是从王门里溜达出来的。

王文治

王文治学董,得到了董的神髓。也就是,不拘细处,以风韵取胜。往上追晋唐,学《集王圣教序》,也不是仅学其形,而是把大概轮郭得到之后,以自己的学养和理解去丰富。

仅从这篇作品上看,他不仅学到了圣教的毛皮,还从李邕那里拽来了骨头。

沈尹默

好了,不说了。

快去练《圣教序》吧。

(0)

相关推荐

  • 临帖要首学王羲之

    每个人的审美偏好.学书经历会有很大的不同,但临帖从王羲之开始,回到王羲之.再出发.再回到王羲之以至无穷,这样的一个临帖的路径.方法,是多数学书人都要走的 历史上的书法家,通过临学王羲之字帖,得之大益的 ...

  • UC头条:这块价值不可估量的丰碑, 影响了历代的大书法家, 你学过吗?

    假如要找一本在书法历史上影响极大的碑帖,我想怀仁和尚奉命集王羲之字的<圣教序>一定是可以上选的. 怀仁和尚用极致的工匠精神和超群的书法技艺,为后人留下了一块价值不可估量的丰碑. 下面,就跟 ...

  • 学习王羲之,解析集王圣教序

    学习王羲之,解析集王圣教序

  • 《集王圣教序》临写示范18—者以其有像,初临王羲之真的不能过快

    《集王圣教序》临写示范18—者以其有像,初临王羲之真的不能过快

  • 练过此帖的人, 书法都不一般!

    怀仁和尚在集王羲之书的时候, 应该已经想到了这块石头会不朽. 因为如果不是抱着这种信念, 集王圣教序绝对不会那样精彩. 点击加载图片 他为皇帝集的这篇序, 他为玄奘立的这块碑, 在未来的一千年里, 成 ...

  • 练过此帖的人,都不是一般人

    我猜,怀仁和尚在集王羲之书的时候, 已经想到了这块石头会不朽. 因为如果不是抱着这种信念, 集王圣教序绝对不会那样精彩. 他为皇帝集的这篇序, 他为玄奘立的这块碑, 在未来的一千年里, 成了书法史上一 ...

  • 集王羲之圣教序:练过此帖的人,都不是一般人

    求泉斋书法2020-10-31 23:26:37 非常好的一篇帖子,所以特地转过来与大家分享.原载"篆刻第一网"公众号,2017年6月3日,作者不详. 我猜,怀仁和尚在集王羲之书的 ...

  • 练过此帖的人,书法都不一般!

    怀仁和尚在集王羲之书的时候, 应该已经想到了这块石头会不朽. 因为如果不是抱着这种信念, 集王圣教序绝对不会那样精彩. 他为皇帝集的这篇序, 他为玄奘立的这块碑, 在未来的一千年里, 成了书法史上一座 ...

  • 【龙灵书道】《兰亭》写不好?很多人基本笔法就搞错了!

    冯摹<兰亭序>技法解析,用笔特点是最重要的篇幅. 冯摹<兰亭序>局部 #1 用笔多露锋 用笔的藏露,古人很早就注意到了,比如东汉蔡邕<九势>云:"藏锋,点 ...

  • 【龙灵书道】米芾亲自示范:刻帖应该如何临?

    颜真卿<湖州帖>,书法通篇节奏较为平和柔媚,颜真卿行书不同于他的真书,其行书能放任随意,不拘绳墨,轻松空灵,富有情韵. 打开QQ浏览器,查看高清大图 打开QQ浏览器,查看高清大图 打开QQ ...

  • 【龙灵书道】书法金句100条,值得收藏!

    西晋 陆机 <平复帖> 1.古之善书者多寿,心定故也.人能定其心,何事不可为. 2.书法亦就佛法,始于戒律,精于定慧,证于心源,妙于了悟,至于极也,亦非口手可传焉. 3.内典<金经& ...

  • 【龙灵书道】如何写好小篆?

    小篆,是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前222年),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政策,由丞相李斯负责,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创制了统一文字的汉字书写形式. 小篆的特点 1.长方形, ...

  • 为什么太极拳练成功者代不数人?——谈谈无...

    --谈谈无极功. 太极拳练成功者说万里挑一都说多了,古人讲代不数人!为什么呢? 因为现在的人,包括一些专业的太极拳家在内,都是上手就学太极,把太极的前提丢了,这就是无极.实在都是空中楼阁,无本之木,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