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传承 | 70图欣赏油滴建盏古今名品
宋代建窑油滴,乃玄妙珍器。其油滴斑点随机而生,或圆润欲滴,可大可小、疏密不一,大有道法自然之派。
今日笔者与盏友略赏传世建盏与当代建盏的异同。
成书于十六世纪前期日本室町幕府时代的中国美术史著作《君台观左右帐记》(1511年)记载,油滴是第二重宝,五千匹绢。
几年前纽约佳士得上拍的一只宋代油滴盏最终以约7800万RBM成交,创下建盏拍卖纪录第一(该纪录尚未被打破),位列宋瓷拍卖前五。该只油滴盏可谓传世油滴中的上品。
放眼全球,无论是传世整器、还是出土标本,油滴建盏的数量很少。可见,宋代建窑油滴盏的珍贵程度。
传世整器建窑油滴珍品的品相,已成为宋时黑瓷技术巅峰的印记。
1、被日本奉为“国宝”南宋建窑油滴盏 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藏
▲器形:束口 尺寸:12.2×7.5×4.2(cm)
该盏被定为日本国宝的建窑油滴盏,器型为比例优雅的经典束口,周正无形变;修足利落,口沿扣有金边。
2、被日本列为重要文化遗产 南宋建窑油滴盏 日本美秀美术馆藏
器形:束口尺寸:12.4×7.1×3.9(cm)
该盏的油滴斑色彩丰富,囊括赤黄红绿青蓝紫,已达到虹彩境界,为已知传世品中罕有。
3、被日本列为重要文化财 南宋建窑油滴盏 日本九州国立博物馆藏
该油滴盏油滴斑纹渐变层次自然、细腻,盏内口沿处的油滴釉色为金黄色,愈近盏心转银蓝色。
盏内外油滴斑清晰、圆润、均衡密布;整体釉色出众,以舒服的美感呈现在世人眼前。
标准的束口器形,虽然盏底处有明显的粘底和砂眼,却丝毫不影响其在世人眼中的地位。
建盏高温厚釉的烧制工艺,导致釉水容易流动粘底,要做到无暇几乎是不可能的。该只传世油滴盏如此釉色品相,这种程度的粘底,依然不减收藏价值与代表意义。
4、被日本列为重要文化财,南宋建窑油滴盏 日本静嘉堂文库藏
5、南宋建窑油滴盏 美国弗利尔艺廊藏
自20世纪70年代恢复建窑建盏烧制技艺实践工作以来,断代800多年的建盏烧制技术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我国涌现了一批建窑建盏烧制技艺传承人。
每一位致力于建窑建盏烧制技艺传承的手艺人在复原技艺的道路上也形成了自身独特的风格。他们的建窑油滴作品与古既有共性,又具时代独特性、创新性。
1、李达 束口鹧鸪斑盏(上善若水)
器形:束口 口径:11.7×6.0(cm)
该作品是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李达(1955~)老师代表作品之一,多层次立体结晶的油滴斑是李达老师建窑油滴风格的独特典范,至今无人能效仿。
“达盏”(盏界对李达老师盏的习称)油滴斑圆润厚重、金属镜面感强。
油滴斑直径较大、清晰可辨,银、蓝相映,密布盏内、立体式结晶斑给人以深邃、玄妙宇宙之感。
能够烧制出这样有厚度、灵净的银蓝油滴十分不易。目前,电窑能够烧制出这样的油滴建盏已经是极品了。
写到这里,必须着重解释下,「电窑、气窑、柴窑」。
这三种窑炉是当前建盏烧制所使用的窑炉。三者各有利弊、不能单一评判哪个好。唯一能够比较的是在所有胎釉品质相同的情况下,柴烧的盏更贵。
▼芦花坪建盏龙窑,周边堆满了松木,柴烧建盏所需耗费的木材燃料成本巨大、且木材属于我国森林资源,如果一味只追求用柴烧来攻克建窑建盏技艺,那么,这条路估计费时、费力、费财,且未必有见效
柴窑古法烧制固然有其优势,但气窑、和电窑一样具有优势,在能耗节约方面大大受益,对于建窑建盏技艺的恢复可以说大有裨益。
但气窑、电窑烧制的技术含量依旧高,并不是插个电摁个开关就能一劳永逸,窑炉的还原气氛需要人工精准控制,否则就烧不出精彩的斑纹,主攻电窑的师傅,需要准时盯着窑炉,且还原温度和还原手法都是看家本领。
▼李达老师作品,不仅胎骨似铁,其油滴作品能做到单个斑纹就具有丰富层次,细节放大后更是精彩
李达老师作品《油滴建盏》选为国务院紫光阁收藏陈设品;作品《油滴建盏》《油滴盏》被故宫博物院永久收藏。
▼“达盏”油滴盏细节耐人寻味,辨识度非常高
彩金色的油滴斑对称流畅,自然光下耀彩频现,如麟似甲,层次鲜明,质感厚重。
▼下图款油滴结晶更为特别,粉金色油滴
▼下图款彩金油滴结晶,大撇口器型,宽高比接近4,此类盏坯在窑炉内极易塌陷变形,美品难求,油滴斑层次鲜明
2、孙建兴 早期束口油滴盏
器形:束口
口径:13×6.4(cm)
这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孙建兴(1952~)老师早期作品,器型为仿宋经典束口,盏形周正;
该油滴盏釉面玻化好,盏内外油滴斑点呈纯银色至金色卵状、圆润无暇,呈现出强的金属镜面感,十分耐看。
其品相在当代油滴作品中已是佼佼者。
修足利落,底有孙建兴老师专属刻印,为孙建兴大师油滴作品中上乘之作,极具收藏价值。
此外,孙建兴大师的油滴作品《仿宋建窑油滴天目茶碗》《油滴天目龙虎茶具》被国家博物馆收藏;《油滴天目茶碗》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
▼下文款油滴束口盏造型古朴,器型饱满,盏内外分布错落有致的银蓝油滴。
▼下文款为金砖赠礼《众心捧月》油滴盏,细小、圆润的银油滴均匀密布于盏内,灿若繁星。
▼藏于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基地的《众心捧月》油滴盏
▼下图油滴盏,“建”字底款,油滴圆、润、晶体金属感强,均匀密布于盏内外。
3、陈大鹏 束口黑鹧鸪盏
陈大鹏老师四十年来致力于将鹧鸪斑的特色发挥到巅峰,在不断调配实验中,独创黑鹧鸪系列。
底色以罕见的黑鹧鸪为主,釉面上的鹧鸪斑纹边界清晰,层层叠立,质感古拙。
这类黑鹧鸪对还原气氛要求严苛,形成范围极窄,微毫还原之差,便很容易产生色偏,斑纹会马上全部隐入黑色底釉中,成为纯粹的乌金釉,可谓稍纵即逝。
4、孙莉 束口油滴茶盏
器形:束口
口径:13.0×6.0(cm)
孙莉是建盏界为数不多的女匠人,她所烧制的建盏,独具婉约、细腻之风。此盏B型束口,盏形周正;
油滴斑细腻、圆润,密布盏内外;似散非散,点滴成线。
此盏的油滴呈现方式,大有藏于日本德川美术馆的南宋建窑油滴盏(星建盏) 之风。近看油滴点点,远观层层叠叠,清晰可辨。
孙莉作品浅圈足,圈足底部可见褐色铁胎胎骨,盏底底部印有底款「孙莉」字。
5、卓立旗 黑釉银蓝油滴盏
器形:束口
口径:12.7×7.1(cm)
该作品是传统民间大师卓立旗(1949~)代表作品之一,器型相较于宋代经典束口盏略大,胎骨厚重;
银蓝色油滴斑形态佳,圆润、有光泽、边界清晰,分布均匀、有序;镜面效果佳,层次感明显。
卓立旗作品的盏色绀黑,黑得纯净、无杂质,斑纹尤以银斑和银蓝斑的油滴盏(鹧鸪斑盏)广受建盏爱好者喜爱,颇具收藏价值。
6、裴春元 仿古油滴盏
器形:束口
口径:12.0×7.0(cm)
此盏是裴春元最大限度按造型比例1:1还原藏于日本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的南宋建窑油滴盏,造型古韵十足。
此盏器型为比例优雅的经典束口,周正无形变,口沿扣有金边;无论是盏内侧还是外侧油滴分布灵动,斑纹肥润饱满,釉色鲜艳。
7、吕竹兴 仿古气烧油滴盏
器形:束口
口径:12.6×7.0(cm)
吕竹兴(1962~)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是建盏界有名的仿古手艺人,更为特别的是吕竹兴擅长用气烧。
经过多年对于老盏残片的研究,得以还原宋代建盏油滴的韵味,终成一器。
此盏器型周正、无变形。金褐色系油滴斑独树一帜,犹如夜空萤火。
建盏油滴的欣赏并不是一味地看形、论色。油滴形成极容易多次受杂色干扰,纯一色的银油滴、金褐色系油滴都有价值。
8、吴立勇 柴烧仿宋油滴盏
吴立勇(1968~)为南平市建窑建盏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自2011年开始,他专注于使用传统技艺(柴烧)进行馒头窑烧制,作品多次在国内专业陶瓷展赛中获奖,并被建盏收藏家与爱好者收藏。
该柴烧油滴盏品相上佳,银蓝色的油滴润泽、密布于盏内外,镜面感强。
▲由上可看出该柴烧油滴盏的油滴斑形态神得宋盏精髓
9、黄美金、黄文勇 黄氏束口油滴盏·绝代风华
黄氏束口油滴盏系列,是黄美金、黄文勇父子二人的合作盏,器型为黄氏创新器形,黄文勇亲自画图、比对,寻找最佳的盏型比例;
黄氏束口的器形修改了足足五版,在口径缩小的同时,对盏的长宽比做出微调,传统审美与现代功能兼具,是宜品茶且足具分量的建盏。
此外,圈足处也作出创新,圈足略微调高、并设有一束圈,除彰显个性之余,也增加庄严凝练之感。
该盏的釉色配方是父子俩反复试验(类比宋代油滴标本)、寻找到合适的胎釉配比;该油滴盏的油滴斑银润、圆硕、透着古朴、玉的质感。
▼黄氏束口油滴与宋代建窑油滴标本
写在最后:
建窑油滴盏代表黑釉瓷的技艺巅峰,风格变化万千,形成范围狭窄,技艺难度高,大小,形态,色彩,质感,与器型配合,能产生无限魅力,因篇幅所限,暂时介绍以上作品,以后有机会再介绍更多惊艳之作,代表之作。
交流、咨询
微信id:2970846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