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杏树下的村小

【往期回读】

丁庆梅老师您好    野炊

我帮老师建房    家有小姐

一株月月红,两个女孩

最严的师,最才的叔

竹墩苦哇鸟的传说

老杏树下的村小

江都  徐德培

作者徐德培:男,1947年生,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1966年高中毕业于江都县中学,1972年参加教育工作,1980年毕业于扬州教育学院,2008年退休。原江都中学工会主席、江都实验初中党支部书记。曾获得“全国优秀教师”荣誉。

小满过后,麦子黄了,原先躲在绿叶中的杏子急急忙忙地紧跟着变黄了,我情不自禁地又想起了我家屋后的老杏树,想起老杏树下面的村小……

小时候,嫁到本村的大姑奶奶年老时常常自豪地跟我唠叨:“我还是小姑娘的时候,看到麦田里一棵杏树苗,带回来栽在屋后,浇水时还弄湿了绣花鞋。几年时间就窜得屋檐高,又开花,又挂果。想不到现在小脸盆那么粗了,你看你看……”每每说到此,她总是摇摇头,咂咂早已没有了牙齿的嘴,好像以这种方式感叹岁月的流逝。

老杏树下面的村小,是我的叔祖父徐成唐先生创办的,就在我家老屋的后面,大概几丈远吧,我睡在床上也能听到琅琅书声,学生玩的皮球常常滚到我家的灶台边。那是我的母校,是我的两个孩子的母校,是我们村唯一的一所学校。她有近半个世纪的历史,有过鼎盛的辉煌时期,有一张我家祖孙三代人洒满汗水的讲台。

我记事的时候,老杏树下的村小在家乡已是远近闻名的一所正规公办小学,校名随村名而定,叫做江都县塘村小学,周围几里之外的扬曹村、大陈村、王家村都有学生赶来上学。那时,我常到学校去看大孩子们读书、唱歌、上操、跑步,十分羡慕他们的学生生活。

1954年秋,我离开私塾,进了这所学校读一年级。不久,我们每人捐献一枚铜钱为学校铸造铜钟。崭新的铜钟拿回学校,就挂在办公室屋檐下,从此,上下课有了统一的信号。那时乡村没有钟表计时,悠扬的钟声让村民们有了比较固定的作息时间。

老杏树就在高级班(五六年级合班)教室北门外,每年麦黄季节,杏子熟了,又大又黄,引得孩子们舌下生津馋涎欲滴。在那不知苹果为何物的年代,这棵树上的杏子成了一批又一批孩子刻苦训练爬树本领的真正动力。每年收获杏子之日,就是孩子们欣喜若狂之时。当盛满杏子的竹篮提进教室时,孩子们便欢呼起来。分发杏子的时候,作为校长的叔祖父亲自闭起眼睛去摸着拿,以示公平。孩子们挨着顺序,一个个小心翼翼地双手捧着分得的杏子,就象捧着刚颁发的勋章那样慎重和激动。

1958年,塘村小学更名为同和小学,与人民公社的同和大队同名。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作为老三届的回乡知青,到同和小学当了一名代课教师,接着又转为民办教师。开始,我担任小学一年级班主任,教语文、数学、政治、图画、体育,并兼教戴帽子初中二年级的英语,每周共25节课。当时农村没有幼儿园等学前教育,最基本的行为习惯都要在一年级养成。许多孩子不会拿铅笔,写字要老师手把手地一笔一划去教,替孩子们削铅笔是老师的繁重任务之一。很多孩子不知道上课发言要举手,不知道要等到下课时间才能随便走动。还有部分孩子不会独立上厕所,甚至坐在位置上小便。经过一学期的调教,一年级的孩子终于象小学生的样子了,课堂也象个课堂了。

在我到同和小学任教的第二个年头,我的父亲也调到了同和小学,教高年级数学兼管教务。

恢复高考制度后,我离开了同和小学。

又过了一些年,那棵老杏树枯死了,村小被撤并了,我们读过书的教室拆除了,操场变成了菜地……然而从这里走出去的一批批学子却难以忘怀这人生远航的起点。

2013年5月,正是杏黄时节,从老杏树下的村小走出去的一批长期在外地工作的学生,相约回乡聚会。少小离家老大回,几十年过去,当年的同窗玩伴,都已满头霜雪。闲聊少年趣事时,大家不约而同地回忆起当年教室后的老杏树。谈到放学后潜回校园爬上杏树偷摘杏子的往事,老人们竟忍不住像孩子似的开怀大笑。

(0)

相关推荐

  • 【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杏祭/郭建荣

    时下正是杏子黄熟时节,看着满树橙黄的杏子,在绿树的衬托下显得更加鲜艳剔透,忍不住流口水的记忆,又静静的漫步在脑海里. 小时候最喜欢这个季节,因为杏子熟了,它是冬去春来,山里孩子迎来的第一种水果,孩子们 ...

  • 杏子

    杏子,在唐宋诗词里,还是很出名的.依稀还记得有"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红杏枝头春意闹"等诗 ...

  • 老杏树 /姜林齐(小燕原创)

    老杏树姜林齐老杏树开花了!谁都以为它今年不会开花.也不会结果了,然而它像往年一样,依然迎着春风开放.刚开始猩红点点,后来粉白粉白.一看见这些杏花,便想起父亲.小时候家里穷,每年开学,父亲都要四处为我们 ...

  • 少年时代

    撬开光阴的门楣,走进无拘无束.轻舞飞扬的时光隧道,重拾少年时代那些零零碎碎的记忆,依然在脑海闪烁着,翩跹着. 然而,当我提笔要讲述自己伤痛事情时,远不如象讲述快乐和得意事情时,那样得轻松自如.我虽然极 ...

  • 恍如......

    恍如...... 我也不知道恍如什么,只是有一种恍如感. 我能记得爷爷的事,只有一件.他拄着一根木杖,我从大门口走出来的时候,他已经站在那里了.那里是一道坡的高处.那坡的下面,是我大伯的家,爷爷住在大 ...

  • 焦淑梅/老家的杏园你最美(散文)

    立足河南面向全球的原创文学作品发布平台 用文字温暖世界 老家的杏园你最美 焦淑梅 我的老家在晋北广灵县一个偏僻的小村,村南有一片杏园,面积数十亩.杏园,有令我终生难忘的记忆. 老家的冬天寒地冻.村子苍 ...

  • 【陕西西安 李生辉】原创//老城根下 那颗长过围墙的杏树

       2019第80期        总第694期    老城根下 那颗长过围墙的杏树 一道青砖围成的院子 隔过被脚印磨砺的青石甬道 与对面的城墙对峙 大门紧锁   墙高过人几个头顶 此刻院落用它固有 ...

  • 七旬奶奶老梨树下《 赞什川》

    五一佳节,借着兰州鼓子老艺人陆孝兰孙子娶媳妇,皋兰县什川镇四位平均年龄已是古稀之年的老奶奶魏周莲.刘永兰.贾淑萍.王锡梅,站在老梨树下,拉开嗓子唱起了兰州鼓子小曲<赞什川>.湿润的土地上, ...

  • 碧水群山、波光楼影!高明老香山下的宁静古村!

    单车道的山路串联起连片的树林,溪流声.鸟鸣声萦绕耳旁.在高明更合镇老香山脚下,坐落着这样一个村子,绿树成荫,屋舍俨然.如果从山上往下看,目之所及,尽是一幅和谐自然的田园村居图. 绿水青山间的世外桃源 ...

  • 马老教导下的习医心得

    毕业之后,进了温州中医院,后有幸跟随马老学习,我觉的这将是我习医生涯中最难得的机会和毕生最宝贵的财富.马老的学术成就以及孜孜不倦的学习态度深深的影响了我.其实马老不单单在妇科方面的疗效突出,在内科杂病 ...

  • 家乡的那棵老杏树 || 作者 杨进荣

    家乡的那棵老杏树 作者    |    杨进荣 春风已逝,清明又过,想起家乡的山,想念家乡的河,想起老堡子山下北面的山窝窝,想念山窝窝里那一院土窑洞,更想念父亲栽下的那棵老杏树. 那个山窝窝在刘家寨子 ...

  • 图说丨宁夏平原百万亩稻田 助力袁老禾下乘凉梦

    24 05-2021 宁夏引黄灌区是中国北方的一个古老稻区.宁夏平原灌区种稻始于6世纪后半叶,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北周移江东之民于宁夏,带来水稻栽培技术.史籍中有明确记载的,是唐代贺兰山下营田中, ...

  • “老”字下面的“竖弯钩”横段究竟是写长还是写短?

    “老”字下面的“竖弯钩”横段究竟是写长还是写短?

  • 【闽西客家自驾行】老榕树下,听一曲“云水谣”

    "云水谣古镇",原名长教,位于漳州南靖境内.                  2005年底,由几位台胞的生活阅历为原型创作的电影文学剧本<寻找>改编的影视剧<云 ...

  • 『尘世走笔』芦北生 丨老槐树下的岁月

    9 月 13 日 周五 老槐树下的岁月 作者:芦北生 时光荏苒,我离开童年居住的小院已有几十年了.而今又值中秋,虽离家未远,看着月亮竟也升起一抹淡淡的乡愁,怀念起儿时在我家小院里挥霍掉的那段无忧无虑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