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心慌,先养肝!看懂了中医五行,就懂了中医养生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养生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有人跟我讲,文老师,中医理论玄玄乎乎,蒙人或许可以,真能起什么作用吗?

我说,如果中医的古老理论,若真是蒙人而已,它不会绵延流传了几千年,早就被人民抛弃了。

现在,我给你说一个真实的病例。

话说有一个39岁的男性患者。这个患者最近半年多以来,一直反复发作胸闷、心悸、心慌,严重的时候坐立不安,浑身乏力,不想吃饭。他说他总感觉自己大限将至了。到了医院检查,发现是室性早搏。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治,效果不是很明显,于是求治中医。

医家怎么看啊?中医看整体。刻诊发现,患者舌红,苔薄黄,大便干,脉弦。最初发病,是在和妻子争吵之后。近半年来,夫妻感情不和,偏偏儿子学习成绩不理想。所以总体来看,属于肝郁化火、肝火扰心导致的心悸、心慌。

于是遣方:柴胡24克,白芍24克,枳实15克、山栀24克,郁金15克,黄连12克,苦参20克,秦皮15克,白头翁20克,公英30克,茵陈15克,柏子仁20克,苏梗12克,共6剂。这个方义,我就不做过多解释了,总体一条,就是疏肝郁、清肝火、安心神。

最后的结果是,共四诊,守方做简单加减变化,患者早搏基本消失。

这个方子,我不建议你记下来。因为它针对的是个别患者,有他的特殊情况,不见得适合所有人。但是这里蕴含的思想,是值得挖掘和重视的。这就是,肝郁化火,肝火扰心,真的可以严重影响我们的心脏功能。

这个理论从哪来?从中医五行理论中来。中医讲,木生火。肝属木,心属火,所以肝是母脏,心是子脏。肝郁化火,影响到心,这就是所谓“母病及子”。因此这类人容易发作心脏病。怎么办?除了清肝火(山栀、茵陈、白头翁之属),还得泄心火。你看方子,是不是有黄连啊?黄连可以帮着我们泄心火啊。这就是“实则泻其子”,你肝里的实火,通过泄心火的方法来改善。这就好比你再能耐的人,只要孩子不争气,你就会泄气一半。

所以你看,这就是利用中医五行理论中的简单内容,来解读疾病。你说它没有价值吗?有的。你按照这个思路来应对,的确有效。

中医是用来忽悠人的吗?不是。对不对?

其实,这个五行理论,把世界分为金木水火土五种形态物质,加以理解,不是中医自己独创的。它本身是中国古老哲学的一部分。中医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中国古老哲学的思想,于是将其借过来,用于解读疾病、指导治疗。事实证明,它是有价值的,有它的科学性。

总而言之吧,我希望有早搏、心慌、心悸问题的读者朋友,能牢记此文的要义,在生活中少生气,凡事多想开,注重调摄自己的肝气。这对于缓解病症很有好处。

全文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