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集】《平凡的世界》崇高感来自哪里
《平凡的世界》读到后半部分,心中不由得升起一种崇高感。即便是人已经到了中年,读此书时,仍然有一种沐浴在青春时光中昂扬向上的积极心态。所以该书出版之后,激励了一代代的年轻人,是有原因的。
这种崇高感来自哪里呢?合上书慢慢回味一下,觉得大概来自四个方面。
一是文字叙述的行云流水。整本书没有花哨的语言,就像是深沉厚重的黄土地,不需要涂脂抹粉,也不需要刻意的洋气装扮,土里土气的味道,反倒最能撩起人的乡思,也更容易让人沉浸在书中所描述的黄土高原上的世界。
至于小说的结构,路遥先生也下了一番苦心,但也还有明显的斧凿痕迹,有些地方也有些刻意的渲染。总的来说,乡土化的语言依托了一定雅化内核的支撑,无论是塑造人物,还是描绘环境,都能浑然一体。
在看书的时候,我不禁将普通话转化为豫西方言,也几乎是严丝合缝的,我也读出了豫西的农村世界。比如灶火圪硓、田家圪硓,用方言读才勾起了童年的记忆,这些都是渐渐被都市稀释并淹没的乡土词语啊。
二是对农村生活的深刻体验。我虽然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从小在泥窝窝里面打着滚长大,有劳动能力就下地干活,跟着父母和长辈学种地,看着别人种庄稼,但是和路遥一比,我仿佛还是浮在农村生活的水面上,没有看到水底丰富多彩的世界。
就营务庄稼而言,虽然豫西的说法不一样,但是种地的一招一式都是一样的。我看到的只是种庄稼人的辛苦,而路遥看到的是在这层劳动关系上形成的人与人的关系、人的思维方式、人从庄稼地里生长出来的真情。
当书中人物的感情有所波动,庄稼地就是他们展示的平台,当孙少安被批斗回来,也是躲在庄稼地里独自伤心,他爸爸孙玉厚老汉如果不是和他有着相同的思维方式,也不会一下子就在黑夜中找到他,坐在他身边,用庄稼人的沉默安慰着他。当孙玉厚看到患病的田福堂要强的独自耕种自己的田地,就放下所有的仇怨和隔阂,主动过来帮忙,这是真实的土地思维,也是最真实农民,如果没有真正懂得土地的意义,是写不出这样深沉的情节的。
三是对广大农民深沉的爱。整本书中虽然有高官,有商人,有包工头,有煤矿工人,但是归根结底都是出身农民,书中充斥的全是农民。当农民生活在土地上的时候,浑身都带着土地的风尘、质朴和单纯,一心想着把庄稼种好,让家人吃饱,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当农民里离开了土地,追求更高的生活,难免会迷茫,会蹉跎,会犯浑,会逼仄,但是他们并没有随波逐流,也一直在突破自己的围城。
书中唯一可恶的胡姓包工头,睡了建筑队上做饭的小女孩,而小女孩之所以十几岁就出来找活干,是因为家中生活的压力。这成了整本书中唯一让人压抑的一节。这一节也带着路遥先生对人心不古道德缺失趋势的隐忧。除此之外,书中几乎再也没有一个坏人了。
站在路遥先生批判对立面上的一些做派,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形势的变化,也都明白了自己的错误,朝着积极的方向努力。即便是作为主角之一的孙少安,有了钱之后也忍不住名利的诱惑,想要投资拍摄电视剧《三国演义》,他已经迈出了投资的脚步,还是被内心的善良拉了回来,投资建设了汇集全村孩子的学校和教育。食不果腹衣不蔽体一心醉心开大会的孙玉亭,也被路遥先生叫做我们的玉亭同志。流浪汉一样的王满银,最后也浪子回头,成全了一个家庭的幸福。这些一个个鲜活的人,就像是路遥先生的一个个孩子,他舍不得让他们在尘世受太多的苦。
四是作者心底的纯净无私。宏大叙事的初衷只是想要把完整的乡村呈现出来,展现一场具有历史意义的变革前后农民思绪的动荡,取舍的纠结,昂扬的激情,而最终展现了一个个高尚而充满魅力的人物:冲在抗洪一线的田晓霞为了救一个孩子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田润叶因为婚姻的责任而慢慢爱上了截肢的丈夫;为了救自己的工友而献出生命的河南矿工......
路遥先生也写爱情,写爱情不可避免要写到性。他并不躲闪,不扭扭捏捏,不哗众取宠,这和《白鹿原》《废都》完全不一样,剔除了吸引眼球的功利性,就可以把爱情写的纯净如水,能够润物无声,点燃青春的活力。写孙少平和田晓霞的爱情,是书中的重头戏,仅限于亲吻,恋爱的美好已经让人心摇神荡;写田润叶帮助截肢的丈夫过生活,只是一句话,已经彰显了这位女子的伟大;即便是彰显胡包工头的罪恶,也没有任何不妥的描写。
书中沉浸在爱情中的每个人,首先考虑的是别人,甚至是达到无私的地步。孙少安在与田润叶爱恋时的主动退出,孙少平拒绝金秀儿火热的表白,贺秀莲近乎飞蛾扑火的爱,田润生挣脱习俗偏见要娶寡妇......一桩桩的爱情都是建立在尊重对方、为对方考虑的前提之上,所以这才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乡土爱情。
心底无私的路遥先生,也有宏大的计划,那就是要写出一个时代的史诗。有这样的胸襟和气魄,有早晨从中午开始的燃烧自我成就著作的献身精神,舍此,也再没有人能够成为三秦作家的大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