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来:中国文明的哲学根基
中国文明的哲学根基
陈来
中国文明的哲学基础主要体现为宇宙观。与西方近代以来的机械论的宇宙观相比,古典中国文明的哲学宇宙观是强调连续、动态、关联、关系、整体的观点,而不是重视静止、孤立、实体、主客二分的自我中心的哲学。从这种有机整体主义出发,宇宙的一切都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每一事物都是在与他者的关系中显现自己的存在和价值,故人与自然、人与人、文化与文化应当建立共生和谐的关系。中国哲学的这种宇宙观不仅对古代中国文明提供了思想支撑,也为中国文明的价值观提供了哲学基础。
所谓有机主义,是指这样的看法,事物各部分相互关联、协调,而具有不可分的统一性。由于中国的宇宙生成论主张宇宙是一个有机的过程,其各个部分都从属于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们都参与到这同一个过程的自我产生、发展和相互作用之中。这是中国文明对世界和事物关系的理解和解释。中国的宇宙论思维既强调连续性、动态性,又强调整体性、关联性。李约瑟(Needham)也强调,中国人把所有事物都看作有赖于整个世界有机体而存在的一部分,这是一种特有的思想方式,和机械论是不同的。在这样一种世界观里,宇宙各个组成部分相互依赖,自发而协调地合作,没有任何机械的强制;和谐是自发的世界秩序的基本原则,宇宙整体是一个没有外来主宰者的各种要素的有序和谐。欧洲学者也曾把中国人的这种思维方式称作关联性思维(correlative thinking),即把各种事物看成关联性的存在。事实上关联性有两种,一种是神话思维的原始的关联性。另一种是哲学思维的关联性,它是更高一级的关联性。在中国,神话思维原始的关联原则被保存在轴心时代以后思想的发展中成为其一部分;生命交感升华为伦理交感,宗教或神话的交感转变为哲学的感通,在更高的层次上持久地保留了交感互动的特性,在文明的后续发展中成为一种哲学的宇宙观。
中国思维重视存在的连续和自然的和谐,更多地通过中国哲学自身的概念来加以表达的。在中国哲学中,气论是一个基本的形态。气的哲学是中国古代存在论的主要形态。中国文明所理解的宇宙是动态的有机体,宇宙的实体是生命力——气,气是空间连续的物质力量,也是生命力量。由于气在宇宙构成的意义上是物质性的元素,宇宙论的气论代表了中国哲学从物质性的范畴解释世界构成的努力。在中国哲学中,“物”指个体的实物,“质”指具有固定形体的东西,有固定形体的“质”是由“气”构成的。未成形的“气”则是构成物体的材料。中国哲学中所说的“气”,是指最微细而且流动的存在物。西方哲学的原子论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由微小固体组成的,原子是一种最后的不可分割的物质微粒;中国哲学的气论则认为一切物体都是气的聚结与消散。气论与原子论的一个基本不同是,原子论必须假设在原子外另有虚空,虚空中没有原子而给原子提供了运动的可能。而气论反对有空无的虚空,认为任何虚空都充满了气。中国思想的气论与西方思想的原子论,成为一种有意义的对照。中国古代哲学中讲气,强调气的运动变化,肯定气的连续性存在,肯定气与虚空的统一,这些都表现出中国哲学的特点。把中国气论和西方原子论对照的一个明显结论,就是原子论表达的是物质的不连续的性质,而气论所反映的是物质的连续性的性质。应当说,注重气的连续性,从哲学上反映了中国文明对事物连续性的重视,这与中国文明被称之为“连续性文明”的特点也有密切的关系。由于气是连续的存在,而不是原子式的独立个体,因而中国哲学的主流世界观倾向是强调对于气的存在要从整体上来把握;不是强调还原到原子式的个体,而是注重整体的存在、系统的存在。因此中国哲学中常常有所谓“一气流行”(The flow and operation of undividedl material forces)的说法,“一气”既表示未分化,也表示整体性,而“流行“则表示气的存在总是处在一种流动的状态之中。“一气流行”即整个世界为一连续、整全、流动之实在。这种宇宙论在中国哲学史的发展上为儒家、道家等各派哲学所共有,也成为中国哲学宇宙观的基本立场。按照这种立场,存在的整体,即是人与世界的统一,人与宇宙的统一,近代哲学的二元分裂破坏了这种原始的统一性,在现代之后的时代,人类应当返回作为人与宇宙统一性的存在整体。同时,在中国文化中,个人不是原子,而是社会关系连续体中的关联性存在一方,这种理解得到了气论哲学的有力支持。
《易经》中把阴阳作为整个世界中的两种基本势力或事物之中对立的两个方面。最著名的古代阴阳论的论断见于《易经》之《系辞》所说的“一阴一阳之谓道”,指阴阳的对立分别与交互作用,是宇宙存在变化的普遍法则。阴阳二者作为宇宙最基本的构成性要素,不仅相互对立,而且相互作用,相互感应,阴阳二者的相互配合使万物得以生成,使变化成为可能。阴阳的对立互补是世界存在与变化的根源。用关联的语言来说,阴阳是最基本的关联要素。阴阳的相互联结、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由此构成的动态的整体变化,是中国人宇宙观的普遍意识,影响到中国文明的各个方面。宇宙是各种物体相互联系的总体,更简单地说,是包含阴阳互补互动的整体,阴阳彼此为对方提供存在条件,阴阳的相互结合构成了世界及其运动。欧洲学者葛瑞汉(A. C. Graham)也认识到:“正如人们早已知道的那样,中国人倾向于把对立双方看成互补的,而西方人则强调二者的冲突。”人类世界的一切问题都根源于如何处理各种对立面的关系,中国文明的古老的阴阳互补平衡的思维不仅是古代中国的基本思维方式,在现代仍然有其普遍的意义。
中国哲学的特点之一是注重关系,而不注重实体。实体思维倾向于把宇宙万物还原为某种原初状态,还原为某种最小实体单位,注重结果的既定实体状态,而不关注生成化育的过程;或者追求一个永无变化的实体,一个与其他事物没有关系的绝对实体。关系思维则把事物理解为动态的关系,而每一具体的存在都被规定为处在一种不可分离的关系之中,每一个存在都以与其发生关系的他者为根据。天道的生生之理以“感通”为其实现方式,《周易》说“天地感而万物化生”,“感而遂通”,感通是万物相互关系的状态,感通是万物的相互渗透、包容和肯定。因此,在社会伦理上,注重关系的立场必然不是自我中心的立场,而重视关系伦理。它主张在自我与其他对象结成的关系中,不是以自我为中心,而是以自我为出发点,通向对方,互相尊重对方。
关联思维即普遍联系的思维,其特点就是对一般人只看到分别、分立、无关的事物能看到其相互联系,特别是把天、地、人、万事万物看成关联的整体。而关联是互动、和谐的基础,互动、和谐是关联的本质要求。应当说,关注事物的相互依存、相互关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感通,关注整体与部分间的相互包含,早已成为中国思维的重要特性。而且注重关联性不仅是中国文明的思维方式,也反映了中国文明的价值取向,轴心时代以后中国文明的基本价值,如重视责任、重视义务、重视群体、重视和谐,可以说都是以此种宇宙观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今天,面对现代性的问题,我们提倡东西方思想的多元互补,提倡对交互伦理、关联社群、合作政治、共生和谐的追求,必须珍视多元文明的价值,扩大人类解决困境的选择。就这个意义上来说,重温中国文明的世界观应当是有益的。
(本文为作者2016年10月在希腊中欧文明论坛的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