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深度解析最常见的2种网络骂战逻辑,也许你用不着,但是不得不防

凡事都有解

导语:因为隔了根网线,顶着虚拟的IP,很多人把生活中的不如意发泄在社交平台上的陌生人身上,网络骂战处处可见,大部分人都可能被莫名其妙的骚扰过。不理键盘侠,自己走开又感觉憋得慌,骂回去又浪费时间,其实键盘侠的逻辑大部分都存在问题,今天我们就针对他们最常说的2点来分析一下......

我们经常看到一些人评价一些层次远远比他们高的人,比如评判一些球星的打法、水平,或者评判一些音乐创作者的音乐。

这个时候就会有人出来讽刺这些人,“你要真有本事你去打,你写首歌出来让我们看看。”就是所谓的you can you up。但是这个时候,对方也会回怼:我评价冰箱难道还要会制冷吗?

这就是最常见的键盘侠的两种逻辑,这到底是不是流氓逻辑呢?哪一种又是对的呢?

01

坚持这两种观点的人都有问题

评价一件事情的正确与否,是一个人最正常的基本功能。但是在评价一个球星技术好不好,歌手唱歌好不好听这些事情的时候,下面的观众总能分成两派,不可能和和气气的都支持一种理论,所以他们在一起就会发生奇妙的化学反应:互相开喷。

为什么?

第一、这两种人他们内心都非常自大,以自我为中心,容不得别人说半点不同的意见。

第二、这两种人他们的情绪化都特别严重,一言不合就开怼,完全不顾事实道理和真相是什么,只想发泄情绪。

第三、这两种人他们其实不会辩证地去看待问题,他们思维结构是单线程的,简单直白一点就是我们说的脑子不怎么好使。

所以遇到这种人,其实我们最好绕道走。

这样一个脑子不好使,脾气又暴躁的,内心又自私的人,我们跟他较什么劲?他们就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不论最后输赢,一定是我们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更宝贵,更不值得。

02

“你行你上”里面的逻辑漏洞

正常情况下,我们去评论一个球星的篮球技术水平,歌手的音乐造诣都是很正常的事,去评论、探讨等是我们的言论自由,不要去打压,关键是可以互相尊重对方不同的观点。

可能我们的水平不如他高,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看问题的角度,互相探讨也是一种学习的过程,从别人那里了解到新的看问题的方式,提供一些新的视角(为了体现自己优越感处去打压的人除外)。

“你行你上”这句话的问题在于使用了错误的评判标准。人们判断某事做的好不好,应该使用的标准是社会化评价标准。也就是说,人们评价一个球星踢球好不好,应该是跟同一队的其他人或者一个级别的人比较。但是“你行你上啊”这句话将评判标准换为与讲话人相比较了。这样的评判标准是与人们通常的比较好坏的标准相不同的。

如果要用一句话反驳“你行你上”,那就是:我不行我没上,他不行他上了。

将军打了败仗,士兵不能指出错误和问题吗?虽然士兵知道自己做不到带领所有人胜利,所以他没有能力当将军。既然身在将军之位,就应当肩负将军的职责。

03

“我评价冰箱还要会制冷吗”里面的强盗逻辑

评价冰箱跟制冷这两者没有矛盾。你要去评价冰箱,你不是要会制冷,但是你要懂得制冷的物理原理,

“你看这个冰箱太烂了,一点都不好用,中间都不够冰”,实际上有的冰箱中间是恒温箱区,保持绝对零度,是对食物的保鲜有特别要求的隔温区,这是要高技术才能做到的创新,但是这些人不明白这点道理,就做出了错误的评价。

我们能评价冰箱是因为我们是冰箱的购买者体验者,当然不需要会制冷,但是如果要评论制冷如何,就要具备这样的知识,不然还去评价冰箱就只会让自己丢人现眼。

所以一定要去反驳这些人你就告诉他:评价冰箱不一定要会制冷,但你一定要懂得制冷的原理。不然你根本都不知道冰箱是什么构造、什么原理,你去评价不就是在胡说一通吗?

04

如何有理有据的反驳?

我们最好的策略就是不理这些人,没有必要和他们争辩,因为就算你把道理摆在他脸上,戳破了他们的所有逻辑漏洞,这些人也会无耻的开始人身攻击。

真正的辩论是有理有据,互相探讨,并且不上脸不来情绪。我们经常说的真理越辩越明,指的就是这种状况。

如果一定要有理有据的反驳他们,需要做到以下3点:

1. 澄清各自的角色

2. 指出对方在逃避

3. 锁定对方的责任

如果只谈这件事做得好,做不好,就掉进了对方的陷阱中。正确的做法是锁定对方的真正责任,比如一个球星踢得很差,他就是占据了机会,浪费了可能性。

其实有时候两个人为了一句话争得面红耳赤,都想证明自己是正确的,自己懂得多,其实恰恰暴露了自己的无知和粗俗,我们的每一句话就都代表了自己的思想。

如果你说话一不小心被人抓到漏洞,也是暴露了你自身的局限性,让别人知道了你是哪类人,有什么缺陷,甚至容易被人煽动你的情绪,最后让你掉入坑里,所以我们应该谨言慎行,不要为了一时的口舌之利,暴露了自身的短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