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风物】兴化茅山:仙山古庙唐井,滋润百姓生活
在泰州众多地方志书记载中,曾经有一座长数十里、高四十多米的小山,横亘在美丽的里下河水乡——它就是兴化茅山。作为扬州蜀岗的余脉,它不仅是一座天然之山,山上还曾有一座由汉代道观改建而成的寺庙,庙内有一口开凿于唐代开元年间的古井。因山成名的茅山古镇,地处兴化、东台、姜堰三地交汇之处。很多人都知道茅山号子和茅山会船,却不知道这里还有着历史更为悠久的“一山、一庙、一古井”。就让我们来看看吧~~
旧时的茅山宽五六里,长数十里,高四十多米,亦名茅山埂,首起海陵尾。茅山的得名,与一段美丽传说有关。早在汉代,咸阳有一户茅氏三兄弟:茅盈、茅固、茅衷。为修道,兄弟三人遍访各地名山。当行至黄海之滨的这座小山时,他们看中此地的上好风水,便留山隐居,修道养性,采药炼丹,济世救人,小山故名“三茅山”,简称茅山。其时,江南句容一带,瘟疫流行,闻江北茅山有三茅真人道法高超,医术高明,能治百病,便来人求治,三茅真人欣然前往,居句曲山华阳洞。经真人救治,病愈者数百人。三茅真君仙逝后,人们感恩戴德,在句曲山巅和兴化茅山分别建起道观,塑像供祀。此后,句曲山改称南茅山,江北三茅山改称北茅山,简称茅山。
自三茅真君仙逝后,兴化茅山上的道观,存在了大约一千年的光景。尤其在唐代,唐玄宗举道教为大唐国教时,兴化茅山道观得以大举修葺,当地道教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北宋景德初年,一位名叫德净的禅师行至茅山,爱其环境幽静,遂挂锡于此,是为茅山佛寺开山祖师。他见道观破落不堪,旋改道观为寺宇,经过三年努力,终将佛寺建好。不久,他上书朝廷,请求皇帝赐予寺名。宋真宗便以自己的景德年号命名,曰“景德禅寺”,可见当时皇家对该寺庙的恩宠程度非同一般。 景德禅寺从公元1007年建寺至今,一直保留于原址,迄今已有一千多年,其间屡废屡建,饱经沧桑。寺院兴盛时规模宏大,曾有“五进十厢”的庞大建筑群,号称江淮四大名刹之一。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德琚禅师重建殿宇。永乐五年(1407年),四川仙训禅师奉旨云游天下,途经茅山,喜其地幽僻古雅,因而挂锡,后人又称为“茅山公”。他据情上疏,礼部论议并答覆:奉敕改为景德至化禅寺,并谕令禅师担任茅山住持。由此,景德禅寺更为名声远扬。景德禅寺于清代乾隆六年(1741年)、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历经两次大修。期间,在僧人碧潭的主持下建起天王殿,并重修东西厢楼和藏经楼。相传,乾隆帝南巡时曾驻跸古寺藏经楼并赋诗云:“日暮穹苍凤急还,月明溪水见青山。琼楼玉宇神仙境,陆上蓬莱待朕攀。”誉茅山古寺为陆上“蓬莱”,虽有溢美,并非过誉。抗日战争时期,为防止敌伪进攻,景德禅寺除山门殿和大雄宝殿外,大都被拆毁。建国初,景德禅寺被改作粮库之用。1965年,山门头殿被拆除。1968年,历经一千多年的大雄宝殿被拆毁。 2008年,寺庙重建工程启动,现已在宋代寺庙原址上建成山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地藏殿五座大殿,后期还将陆续恢复三茅殿、读书堂和五贤祠等建筑。
千百年来,景德禅寺内有一口井的位置从未移动过,一直位于原山丘朝南的山坡处,即在现在大雄宝殿遗址前,天王殿后偏右一点。该古井系唐代开元年间扩修道观时所凿,距今约1300年。道观内的井栏一般是八个角,而佛教寺庙的井栏多为圆形。茅山古寺内的这口唐井井栏有八个角,所以应为道教宫观用井,其始建时间应在道观改为寺庙之前。史载,该井栏为宋代修浚时所加,外侧呈八角形,内侧圆形,井壁为砖砌。井壁为上小下广的葫芦形,深约7米,水色透明,甘洌清凉,虽大旱不竭。2010年,修建天王殿挖基础之前,由于唐井距离天王殿的地基仅有1米多远,许多人都担心施工会破坏古井水源。但令人费解的是,当工人在井外1米多处挖到低于井下的水位时,却没有见到水,又继续向下挖了一米多深,还是一点水也没有。“紧靠唐井的地方全都没有水,唯独就井里有水。”到底这水从何而来?至今还是个未解之谜。这口唐井无疑成为茅山镇悠久历史的最早见证。据传,宋代的范仲淹、滕子京、胡瑗、周孟阳、富弼以及诗人韩驹都曾饮过这井里的水。 此井历经千年而不塞,殊为罕见。当地人把这口唐井当作“神井”,亦视为茅山福泽的源头。
禅钟声声,井水甘冽,茅山脚下历经千年沧桑的唐井,见证着古寺悠久的历史,滋润着水乡百姓的生活。
关注水乡茅山,
传播家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