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听过那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原因在这里……

曾仕强公众号与您相伴3080天▲戳上方蓝字关注

|全文共2800字,深度阅读需7分钟,受益终生|

现在社会,普遍倡导宣扬终身学习,我们也纷纷致力于打造“学习型人生”。

于是,从儿童教育到成人教育,各种培训班争先恐后,各类书籍在线课程空前繁多。

面对这么多可选择的东西,许多人不是更会学习了,反而更不会学习了。

不是走马观花,就是不求甚解,看似学了一大堆,其实真正学懂的根本不多。

学习二字,一个学,一个习,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一方面要学以致用,一方面要用以促学,学用相长,才是“学习型人生”的诠释。

其实,关于如何学习,古人早就为我们明确指出了步骤,那就是《中庸》所说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这句话,明确指出了从“学”到“习”的过程及步骤。

无论你学知识,还是做事情,只要能够切实完成这五个步骤,那才是真正的学有所获。

1

博学之

一个人为什么要博学?

现代人太急躁,总想听完课,学点东西,马上就可以应用。这是大错特错的,也是做学问的大忌讳。

孔子一再告诉我们,学的目的,四个字而已:学则不固。

学来学去,只是为了让自己不固执而已。

所以,以后听到一个意见的时候,我们要把它放在脑袋里,当作一个参考。

尽管当时我们并不知道它到底是好是坏,也没有能力分辨它的对与错,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该用,什么时候不能用。

但是我们把它听进去,放在脑海里面,时不时掂量思考一番,不要偏执地认为是对的或是错的,等到时机到了,自然可以应用。

一个人要博学,当然是正确的,但是博学不是东学一点,西学一点,而是要很广泛地像扫描器一样,扫了一遍又一遍。

但是我们要知道,不管扫几遍,都会有疏漏。所以做人要谦虚,有些话,你没有听过,你不能否定它,你也没有资格去否定它。但是你也不能断然相信它,否则就害死自己了。

想想看,为什么那些懂得越多的人越谦虚,就是因为他知道宇宙奥秘浩瀚无穷,穷一生之力都学不完。

只有那些一知半解的人,才会想当然地认为能凭一己之力解答人类的最终问题。

同时,看到“学则不固”,我们还要想到另一句与它相反相成的话,叫作学以穷理。

一方面是通过学习让自己不固执,另一方面,自己还要有执著于学的态度,追寻真理。

一个人要很广博地去学习,并勇于追求真理,才能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2

审问之

为什么要在“问”前面加上一个“审”?

现在很多从国外回来的人都要求小孩要勇敢地举手,勇敢地发问,那就糟糕了。

古圣先贤早就告诉我们,问问题要很谨慎:自己要先想一想,不要不想就问,老师还没有讲完就问,那根本就是开玩笑。

老师讲完了,自己仔细想想,想不通,问问同学,不要直接就去问老师。

中国人经常会先问左右的人,再问远一点的人,最后大家都不懂,才去请教老师。

现在很多教师用西方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大胆踊跃提问,结果是老师一个小时的课堂时间根本讲不了什么。

因为老师一开口,就有学生提问,老师只能停下来,回答他。再开讲不一会儿,又有人问问题。

这样岔到最后,什么都教不了。应该把这个叫作玩游戏,就是西方人所说的 game。

正确做法是,每个老师上课都有个中心议题,就是这节课要讲什么,只有等老师讲完了,学生才能发问,否则就是干扰其他人学习,对自己也没有什么好处。

审问之就是告诉我们,要学会向别人求教,只要问对人、问对事,通常会对自己的知识有很大的帮助。

在求教于他人之前,自己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

因为被请教的人,通常会依据向他请教者的态度和诚意,做出不一样的解答。

我们当然不能问道于盲,徒增自己的困扰。却也不应该盲目请教,反而使别人看不起,甚至于不愿意解答我们的问题。

3

慎思之

为什么要谨慎地思虑?

现在我们总讲“思考”,这也是我很不赞成的。

“考”,没有“心”,要慎重地思虑,用“虑”不用“考”,因为思虑要用心。

现在的人读书做问题,很少用心,大部分人是不用心的。

什么叫生产力?外国的解释对我们是没有用的,中国人的生产力,就是我愿意。

我愿意,生产力就高;我不愿意,生产力就低。这里的愿意不愿意就是用心不用心。

所以,我经常告诉很多人:努力是没有用的。

一个人很努力,努力地打小报告,努力地制造问题,努力地浪费资源,这也是努力,这种努力当然是没有用的。

当我们听到“努力没有用”,我们一定要想到另外一句话:用心才要紧!

用心才有资格马马虎虎,但是中国人只要不用心,那就是马虎!

只有用心慎重的思虑,才能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

遇到互有矛盾或冲突之处,必须进一步探究其原因,或是请教高明,然后再次用心思虑和领悟。

《论语·为政篇》明确指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只知道学习而不能用心思虑,就会经常迷惘,而无法明白其中的道理。

单凭空想,却不能实际体验,那是十分危险的事情。

4

明辨之

有些人经常说出一些似是而非的话,乍听之下颇有道理,但深思熟虑之后,便会发现其不堪一击而流弊百出。

要知道,任何一个人所讲的,只能一部分的道理,绝对没有办法把所有道理都讲完

因为时间不许可,而且就算能讲完,听的人不一定听得懂。所以,要辨别一个人讲得对不对,是相当难的。

因此,我们就要从实践里面去体悟去明辨,先做做看,在做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也就是知行合一。

现在很多人推崇那种“问题刚刚问出来,就有答案”的人,要知道,那种人就是太轻浮了,所以才会立即反应。

这种就叫作速食文化,这不是中华文化。中华文化要求深思熟虑。

学生听完课以后,不要急着对老师发出疑问。如果一个学生总对老师产生疑问,那就不要跟这个老师学习,去选一个自己认为好的老师去学不是更好吗?

今天有很多学生,存心想考倒老师,这样做又能有什么好处呢?对自己、对老师都没有好处。

所以,中国人讲求敬,敬就是要尊重,要有恭敬之心。

看得起自己的人,才会看得起别人,凡是看不起别人的人,基本上都看不起自己,这样就很清楚了。

我们好好地在实践当中检验学问,然后找到治本而非仅仅治标的方法。

什么叫治本?就是考虑得长远一些,使事情没有后遗症。

只考虑眼前,急功近利,解决了一个小问题,却带来了更多的大问题,这是现代人经常犯的毛病。

这样的解决方式,就算你知道一大堆道理,又有什么用呢,还不如不解决!

5

笃行之

经过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等过程之后,若是能再进一步,于日常生活中躬亲实践,付诸实行,严格考验自己所学的道理,才算真正懂了。

"笃行"是为学的最后阶段,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

“知”的用意,是把原先不知道的,变成知道的。

“行”则是把已经知道的付诸实践,并且养成习惯,使其自然而然,合理地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并不断因时因地而调整,不断完善,以期做得更好。

孔子说:儒有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

知识的积累是无止境的,,有了学问还要切实付诸行动,丝毫不能懈怠! 

荀子也说过这样一句话: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君子广泛涉猎,并且经常把学到的东西拿来检查反省自己的言行,遇到事情就可以不糊涂,行为也就没有过失了。

为什么你听过那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因为你只是听过而已,从来没有把道理付诸实践,变成自己的人生经验。

我们今天很多事情都是自己不懂,却怪别人,而且往往越是一知半解的人声音越大,进而带偏更多的人。

孔子一再要求我们的,凡事要反求诸己。

做错了事情,先问问自己到底哪里做错了,就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而且我们只能要求自己,管不了别人。

每个人从自我做起,积极做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5个步骤,把知识、道理变成活学活用的智慧。

如此,才能真正实现学习型不断精进的人生,而不仅仅是流于表面。

本文内容:曾教授著述汇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