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藏介绍】广东省造贰仙铜币

中国钱币博物馆藏有民国七年广东省造贰仙铜币1枚。该币重10.2g,直径32.7、厚1.7mm。正面上缘纪年“中华民国七年”,下缘纪地“广东省造”,中间珠圈内纪值“贰仙铜币”;背面上缘镌刻英文省名“KWANG TUNG PROVINCE”,下缘镌刻英文币值“TWO CENTS”,中间珠圈内镌刻阿拉伯数字“2”。

广东省是我国最早开始生产铜元的省份,清朝末期相继生产了广东省造光绪元宝及大清铜币系列铜元。辛亥革命后,民国军政府接收了清末的广州造币厂,更名为中华民国军政府广东造币厂,并着手生产各种带有民国纪年的货币。民国元年(1912)至民国七年(1918),广东造币厂生产的铜元以壹仙铜币为主,并于民国七年生产了少量的贰仙铜币,各年份铜元生产数量见下表。

民国元年(1912)造币厂开始生产民国纪年系列铜元,按照军政府要求所有清朝龙纹铜币旧模一律销毁,改用民国新模,上列中华民国年号,下列广东省造字样,中间镌刻 “壹仙铜币”,于民国元年1月行用。民国三年(1914)2月,北洋政府公布国币条例并裁撤各地造币厂,广东造币厂得以保留。民国五年(1916),广东造币厂除自铸铜元外还为广西搭铸铜元。民国七年(1918),龚政出任厂长,他认为该厂停铸银元已久,专铸壹仙铜币亏损甚巨,于当年五月二十三日开铸贰仙铜币,每枚重量二钱八分,成色铜六铅四①。

广东省铸造的铜元,除在本省流通外,流出省外的数量很多。由于铸造的贰仙铜元,体积较大,携带不便,同时含铜量低,成色不佳,百姓并不乐意使用,很多时候被低折当做壹仙铜元使用。

广东造币厂民国元年至七年铸铜币统计表(单位:枚)

时间

当二十

当十

民国元年

15,276,000

民国三年

14,750,000

民国四年

6,350,000

民国五年

18,388,000

民国六年

42,980,000

民国七年一月

23,087,000

民国七年二月

1,520,000

民国七年三月

3,600,000

民国七年四月

3,460,000

民国七年五月

182,000

4,312,000

民国七年六月

1,420,000

注释:①徐思道:《广东铜元的铸造与流通》,《广东文史资料第69辑—近代广东金融》。

(本文作者:孟祥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