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夜,苏轼写下一句千古名句抒怀,然而如今每个人读了都会想歪
引言
中国人讲求含蓄内敛,强调修身、克己。而这种民族性格的养成,不仅与地理环境有关,更与传统的文化背景有关。
所谓的含蓄内敛,即表达上的委婉,说话时的会留有三分,而即便在情感的表述上也是常常会选择克制、隐忍。
这种含蓄内敛的性格表现在具体的方面上,古代诗歌便颇有代表性。一如要表达思乡,我们古代的文人墨客会如杜甫在《月夜忆舍弟》中那般说:“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亦会如李觏在《乡思》中所说:“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而在这种大量的铺陈、渲染意境之后, 思乡之情由是跃然纸上。
然而在思乡之情上尚且如此含蓄内敛,至于男女之事的表达上这种含蓄内敛的性格则就更甚了。为表达爱意,李清照写“绛绡缕薄冰肌莹,雪腻酥香。笑语檀郎:今夜纱厨枕簟凉”,言下之意懂得都懂。但她却就是不肯明言,只以对丈夫的一句“今天晚上竹席凉爽”作罢,倒也是有趣的很。
不过也正是因为这种含蓄内敛的性格以及表述方式,自然也就难免会引发一些“误解”,甚至一些误解还极为深刻,会延传千年。北宋大文豪苏轼,便是这样的一位“受害者”。
“受害者”苏轼的诗
在一个春日的夜晚,这位生平坎坷的诗人,面对美丽的月色、春日所拥有的盎然生机,他欣然提笔写下了一首诗歌。其中的首句更是人尽皆知,成为了千古名句。
可是,就在这句本意纯洁、意在告诫人们要珍惜光阴的名句的传播之中,这句话却逐渐被异化成了男女之事的用语,就这样“歪了”。这首诗名唤《春宵》。
春宵
苏轼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作为一个屡遭贬谪,新党、旧党都不喜欢,却又有着远大抱负的人,20岁便进士及第的苏轼,一生之中的烦闷可想而知。但是,就是这样苏轼有的还是洒脱、不改其志。
一首《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便很有代表性,即便是大雨磅礴,淋湿了全身,这位有的却还是“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的豪气、不屈。而这首《春宵》,苏轼所要表达的也恰有此意。
在诗的前两句之中,苏轼描写了春天的夜晚以及散发着缕缕清香的春花,月光折射而下。苏轼心中感慨:这夜景是多么清丽幽美啊!可是,这些景致却也终究是容易逝去,于是就有了春宵一刻值千金的感慨。
而也正是藉由此,他要告诉我们的是要珍惜光阴,珍惜年华。而在诗的下两句之中,苏轼则描写了正沉浸于良宵美景、歌舞笙箫的达官贵人们,正是透过这种意境的描写苏轼展现给我们的是对这种达官贵人们生活的不满,对光阴的珍视。
其立意之高远,亦是表现的淋漓尽致。然而,就是这样一首立意高远的诗歌,这样一句意在让人珍惜时光的名句,却在传播之中因为诗中有“春宵”一词,更因为我们含蓄内敛的民族性格以及某些影视剧中不负责任的传播,成为了不足为外人道的男女之事的代名词。
倘使苏轼老人家尚活在人世,不知道会不会被气的吐血。当然,在我们的民族文化之中,兼收并蓄、与时俱进也是重要的一部分,我们对春宵一刻值千金成为男女之事的代称的“批驳”也并非是谈性色变、固步自封,只是对于诗人的本来立意与现今的意义差距之大的感慨而已。
小结
《易经》上说:刚正位而应,与时行也。其实就“春宵一刻值千金”之释义的变化而言,也颇有指引之意。
从告诫人们珍惜光阴再到有了今天的男女之事的意思,这其中是与时俱进,是顺应了“时行”。而作为今人,也自然要与时俱进,方不至于落入窠臼。
但是作为今人,对于千余年前的北宋文豪苏轼,我们则更要致以敬意。一个20岁便进士及第,有着远大抱负的青年,一生之中却尽是在被排斥、被贬谪的路上,新党王安石不喜欢他,旧党一样也不喜欢他,但是纵使如此,苏轼有的是什么?是“老夫聊发少年狂”,是“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达人自达酒何功?世间是非忧乐本来空”。
不读苏轼,你不知道原来即便是挫折遍布的人生,也可以一样活得如此洒脱,随性。至于我们的人生,为什么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