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0.第七十七章 下头的不服管?肯定是上头的吃太多了
人之饥也,以其上食税之多也,是以饥。百姓之不治也,以其上之有以为,是以不治。
各位亲爱的朋友,大家好,今天我们接着来讲《道德经》,今天讲到第七十七章了,这章老子讲的还是领导者跟员工的关系,我们来看看这章老子都讲什么了?
老子上来就讲说“人之饥也,以其上食税之多也”,“人之饥也”就是老百姓为什么会饿肚子?“人”是指百姓,为什么会饿肚子?“以其上食税之多也”。帛书甲本写的是“以其取食税之多也”,现在通行本是“以其上食税之多也”,两者没有本质的区别,含义都是因为你上边领导者收税收得太多了。“以其取食税之多也”,就是老百姓去谋生吃饭,要交很多税。通行本说“以其上食税之多”,这个就更明确了,指出“上”,他总是“人”怎么怎么样、“上”怎么怎么样、“民”怎么怎么样,所以老子《道德经》大家看到这再一看,还是给领导者写的,是告诉你怎么管理国家的,是这样的。
“以其上食税之多”,因为这样的语句在本章的后边还出现过,我觉得这个比较合理,老子应该写的是“以其上”,或者原本应该是“以其上取食税之多也”,也可能是这样的。但是原文到底什么样我们不知道了,因为现在有不同的版本,不同的写法,我们只要知道其中的道理是一样的就可以了。
为什么老百姓饿?是因为上边收税收太多了。老子当年是有针对地提出这种论述的,因为当年统治阶级特别贪图享受,管理无方,结果导致他们的钱不够花,于是就拼命地收税,所以当年的税是非常非常高的,比如说墨子讲当年在他们那个时代,这个税率达到了百工和百姓收入的三分之二,也就是说你挣钱挣100块钱,60块钱要交税,结果就导致了民不聊生,所以大家都天天干什么都要交税,生孩子也交税等等,所以当年的税收得很厉害。所以,老子发出了这样的感慨:民之饥也、人之饥也。这版本有的说是的“民之饥”,帛书甲乙本都写的是“人之饥也”,一个意思。
老百姓为什么饿?是因为你上边总是觉得自己钱不够花,总是要搜刮民脂民膏,所以收税收得特别多。你收税太多以后老百姓就没有活头了,所以他就会饿肚子,这样的事确实如此。中国历史上有一个特点,但凡在这个税轻的时候,你发现社会都富裕,老百姓拼命干活,国家、政府也富裕;但凡是收税收得特别多的年代,往往社会特别贫乏,国家基础特别薄弱。这种现象放到经济界,刚刚收税的时候,政府的钱会增加,可是收税一旦再增高,反而政府的钱会减少,描述这种现象的叫拉弗曲线。
拉弗是一个大学教授,是一个经济学家,美国南加州商学院的教授,他提出这么一个概念,这概念大家认为都很合理,就是说一开始你刚收税的时候,好像政府收入增加了,可是当你把税收高的时候,大家都觉得我干活大部分钱被收走了,所以就不愿意从事经济活动了,经济活动反而被抑制,大家没有干劲了,不愿意把资金投入到经济领域,这时候反而整个社会生产量下降,政府收的钱就很少。如果你把税放得很低,大家觉得我能赚更多钱,所以都愿意把钱投入到经济社会去,大家愿意拼命干活,结果政府每个人只收少少的一点儿钱,可是因为整个基数变得非常非常巨大,所以你收的这点钱已经比原来多出很多了,这个道理之前我在讲汉朝的时候讲过。
汉朝的时候很明显,在汉初年代都是休养生息,比如文景之治的时候,休养生息的时候,铁、盐都不交税,大家自由贸易,没什么限制,中国老百姓真让你挣起钱来那活力太足了,玩命挣钱,大家拼命地去工作,这时候政府只收少少的一点税,原来可能把他家里门板都拿走了,因为他家穷,什么都没有,就一门板都拿走了,这是他全部财产了,你政府拿一个门板有什么用?可是现在他家里边起高楼了,家里钱黄金堆满了,你就收少少的一点钱,政府的收入都高了。所以你看汉初的时候收税很低很低的,休养生息。可是即使这样,因为老百姓太有钱了,所以政府也变得非常有钱,所以在文景帝的时候,库房里边穿钱的串的那个线都烂了,钱都没地方花,就是钱特别特别多。
到了汉武帝时代,汉武帝去打仗,不断地东征西讨,要花钱,所以他就不断收税,不断收税的结果是民不聊生,当时盐、铁都收税,生男孩收税,生女孩也收税,过桥收税等等,所以老百姓就觉得没法动弹了,所以干脆我什么都不干了,我少挣点儿钱我吃个饱饭就行了,结果国家贫穷了。所以从汉武帝开始,汉朝一落千丈,走向了衰落。这个拉弗曲线讲得是非常合理的,这位拉弗教授曾经入主白宫,做过里根的总统顾问,这个曲线实际是非常合理的,我是非常认可的。这个曲线讲的就是老子讲的“人之饥也,以其上取食税之多也”,因为你上边收税收太多了,老百姓就会饿的,因为大家没有钱赚了,他们就尽量少干活,也会饿肚子的。
老子接着讲,“是以饥”,所以老百姓会饿。接着说,“百姓之不治也,以其上之有以为,是以不治”。这话是讲有的时候老百姓会变得特别难治,“不治”,有的版本干脆就说“民之难治者”,就是特别难治,不好治理,为什么不好治理呢?原因是“以其上之有以为”,有的版本,像王本和河本写的都是“以其上之有为”,这样也可以。实际帛书里边也有点儿不同,帛书乙本说“以其上之有以为”,帛书甲本没有这个“之”,是“以其上有以为也”,各个版本都不同,但是含义是一样的,什么意思?是因为你上边统治者太有为了,太有目的,“有以为”是有目的地去做什么,“有为”就是你太有作为了,这句话背后讲的是什么?
为什么你上边管理者太“有以为”了,为什么你太“有为”了?到底为什么?是因为你为了自己,我的利益不够,我站的这个位置上,我为什么收入这么少?我的地位还不够啊?于是开始“有以为”,要捞取了,所以为自己捞取,利用自己的地位为自己捞取就是“有以为”。老百姓为什么难治?因为你上边为自己捞取太多,你不断地想办法为自己捞取,利用这地位,这老百姓一看,你这又收一笔税,又来给我捞点儿钱,又搞一搞我,那怎么办?他就想办法了,把东西藏起来,我想办法抗税,想办法跟你斗,所以这叫百姓难治。这样事的根源是你领导为自己收税太多了。
在古代的时候,举个例子,王阳明,王阳明刚刚悟道以后,刚被启用的时候曾经当过县令,去当县令的时候这个县特别难以治理,为什么?前边的县令都说要崩溃了,我都不想活了,他说让我选这个县当县令和地狱,去哪?我宁可去地狱我也不愿意在这当县令了,这地方老百姓太狡猾了,老百姓好打官司,天天打官司,他说我每天这个桌上打官司的案卷上千份,堆积如山,老百姓就像讼棍一样,没事儿就打官司,有的时候愿意进监狱,你抓我吧,你抓我到监狱我有饭吃,你说你抓不抓他?你没法管他,你说我管你,我要抓你。抓吧,随便抓,抓完了我有饭吃!所以这老百姓都打官司,当地特别难以治理,是个出了名的一个乱的县。
王阳明来了以后就调研,为什么这个地方这么乱?打什么官司?他就问这些老百姓,一问才知道,因为王阳明认为,这种事的根源基本上来源于上边,结果一问老百姓果然如此,人们都以为这地方老百姓刁蛮,实际上一问是因为收税收太多了,这地方税为什么收得多?是因为皇上派来一个收税官,这个收税官来了以后为了显示政绩,不管三七二十一,把税一下增加了好几倍,税增加好几倍那可不是小事,增加三倍那就是大事了,而且很多东西是这地方不出产的东西,老百姓都没见过这种东西也收税,大家说这跟我们有什么关系?不管,反正收税。
所以老百姓家里被收的什么都没有了,家徒四壁,你说家徒四壁我把门板给你拆走,让你家里边根本就没法生活,老百姓怎么样?你让我没法生活,我就打官司闹呗,我不怕闹,我闹完了你给我抓进监狱里,监狱里还管饭吃,这不好事嘛!所以老百姓都不怕进监狱,王阳明这一看,根源不在老百姓那,所以立刻就写信,王阳明是很高明的人,写信我故意让皇上派来这个收税官还能看到,我还不是给你写的,写什么?我来到这一调查,为什么这以前挺好,为什么现在老百姓闹?原来多了一个收税官,自打他来了以后,这税翻了几倍,老百姓民不聊生,如何如何,把你的负面给你写出来,我要接着调查,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我会向皇上去上告的。
这收税官一看,这王阳明要捅我,他找到了矛盾的焦点了,于是吓坏了,赶快跟下边说,现在就不收税了,我们税先不收了,先对付对付过去,等王阳明走了以后再说,真的就把税一下给减到特别低的程度了,万民欢呼,从此老百姓不闹了。然后王阳明反过来再办书院教化百姓,给大家讲课,老百姓就乐于去干活去了。这事就这么扭转过来的,所以像王阳明悟道以后第一次出山,做的第一件事是当县令,立刻把一个特别难以治理的县一下就给治理好了。为什么?因为他找到了问题的根结,他悟道悟的就是老子《道德经》的这个“道”,这种“道”他明白了,致良知,你做领导心中要为老百姓去想,心里要有良知,其他的欲望全部放掉,这是王阳明理论的核心——致良知。把心中的一切欲望都清空,就致良知,为老百姓做事,发出善念,因为他发出善念,体察到百姓的痛苦,他才能找到这个问题的症结,他才能正确地解决这个问题。所以,老子讲的这些是真正的领导者法则,我们如果能领悟一下,对我们的管理工作会非常的有好处的。
各位亲爱的朋友,今天我们就讲到这,明天这个时间我们接着来讲《道德经》,感恩大家的收听,我们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