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存高远、恒久不变的傅恒志院士
“自古学者两事,道德、文章。对知识分子来说,既要业务上精益求精,又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操,既应是业务上的专家,又应该做无产阶级的革命战士。”——傅恒志院士
本期粉体人,我们来了解著名的材料及冶金学专家傅恒志院士。从傅院士的名字中,我们仿佛已经看到他身上散发出的魅力——恒即恒久不变;志则代表方向。志存高远、恒久不变,这或许就是父母对于傅院士的期盼!
格物致知 求索创新
1958年,傅院士作为当时全国铸造学科唯一的留苏研究生到苏联列宁格勒工学院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他就曾提出熔炼特殊材料的高温合金技术,这一设想受到了苏联铸造界最有声望的聂亨齐教授的大加赞赏。”在导师的支持下,傅院士先后设计了60余种合金方案,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测试,每一种性能测试都在800℃的高温做持续数千小时的实验,还要通过少则数十数百小时,多则一千多小时的机械性能试验。由于时间限制,他每天从早到晚都泡在实验室里,有许多次为了赶出试件,经常通宵达旦。
功夫不负有心人,时过两年,傅院士成功研制出了新型高温合金系列,该类合金不含铝钛,不需真空冶炼,但却能达到与当时世界上含铝钛合金相当的较好力学性能和优异的铸造性能,因而被运用到了苏联航空发动机的叶片上,填补了国际高温合金领域的空白,获得苏联科学技术发明专利。学成归国之后,傅院士一直致力于材料学方面的研究工作。
1988年,他创建国内唯一的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眼疾在身 责任于心
傅院士患有眼疾,医生再三叮嘱他不要用眼过度,要注意休息,但他却说:“不能停下来啊,还有这么多工作需要去做,现在正值国家的大好发展时机,我更当有所作为,不学习就落后了啊!”
据傅院士的学生苏海军回忆,他把自己的博士毕业论文交给傅院士,并建议其要注意用眼,但令苏海军没想到的是,刚过了两个星期,傅院士就打电话说第一稿改完了。更令他没想到的是,拿到手里的论文手稿从头到尾一字一句密密麻麻做满了标记,大到布局、结构、数据的可靠性验证、理论的分析、机理的解释,小到语句的逻辑顺序、遣词造句、标点符号以及参考文献的核实和编排,无一不做了详细的注解。
设立奖学金 淡泊名利
人们常说,一个人越是缺少什么,往往就越在意什么。对于一个常年把心思放在教学上的人来说,对于物质的苛求与享受看得却十分平淡。生活中的傅院士衣着朴素,家里的沙发、书房的桌椅以及用了多年的手提包始终没有换,虽然有些地方已经磨烂。
傅院士是一个博学、严谨、有责任心的人,一生的志趣都放在了国家建设和教学两件事情上,其实,教学和国家建设可以放在一起来说,因为只有将很多的知识传授学生,让其能够顺利完成学业,成才,国家的发展建设才更有保障。为了激励研究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傅院士还倡导并出资建立了“崇德奖学金”,首次捐助人民币10万元,以后每年提供人民币5万元投入基金中,在学院形成了“比、赶、帮、超”的良好氛围。
人物链接
傅院士,1929年8月出生,著名材料及冶金学专家,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俄罗斯宇航科学院外籍院士。多次获国家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2013年荣获我国铸造界最高荣誉--中国铸造终身成就奖。60多年来,傅院士院士始终以国家需要为自己奋斗的目标,孜孜不倦地工作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一线。
荣誉称号
①中国工程院院士
②俄罗斯宇航科学院外籍院士
③国际高校科学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