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再夸齐白石雅俗共赏了

雅俗共赏,学界常用此语点赞齐白石,意思是说他的花鸟画具有大众化的审美价值。

我就好奇了,齐白石的雅俗共赏究竟有啥值得特别点赞的。

一、花鸟画主流

在花鸟画领域,史上究竟有谁不是雅俗共赏的呢?

史料表明,即便是皇帝,例如宋徽宗赵佶,也在制作大众审美的标准件(参图1、图2)。

图1.赵佶《桃鸠图》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图2.赵佶《红蓼白鹅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大众以形象逼真、敷色浓丽为审美偏好,赵佶对接得严丝合缝哈,时下叫作“接地气”。

另一位精于绘画的皇帝明宣宗朱瞻基喜欢画民俗意象、世俗场景,通俗得很呢(参图3、图4)。

图3.朱瞻基《三羊开泰》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图4.朱瞻基《花下狸奴》 辽宁省博物馆藏

还有满清乾隆帝,谁要说看不懂他的画,肯定是在装傻(参图5、图6)。

图5.爱新觉罗·弘历《仿赵孟頫汀草文鸳图》 中国嘉德2015年春拍

图6.爱新觉罗·弘历《秋花图》 北京保利2017年秋拍

这三个皇帝代表了宫廷花鸟画的传统,通过他们,可以看到,史上并不存在贵族与平民之间的审美对立,贵族所标榜的雅,平民所养成的俗,二者是息息相通、融合无间滴。

在宫廷花鸟画的传统里,要想出来个与大众审美相冲突的画家,简直不可能。

图7.吴炳(南宋)《出水芙蓉》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图8.边景昭(明)《双鹤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图9.余樨(清)《花鸟册》之一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以上三图均为著名宫廷画家所作,雅俗共赏一如以上三位皇帝。

那么,文人花鸟画呢?

看几位具有代表性的大家怎么画。

图10.钱选(元)《桃枝松鼠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

图11.沈周(明)《枇杷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图12.恽寿平(清)《花卉图册》之一 上海博物馆藏

这些正是大众喜闻乐见的哈。恽寿平讲求“以极似传神”,实在合乎大众口味,这就是恽氏花鸟风行于有清一代的原因了。沈周是位纯正的文人,他甚至画了不少民俗花鸟(如图13),堪称文人画中雅俗共赏的标杆之作。

图13.沈周(明)《荔柿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荔柿谐“利市”音,寓意大吉大利。

当然,文人们也的确弄出来一些比较不易欣赏到位的花鸟画,例如讲究笔墨意趣的梅兰竹菊松之类,像人所共知的扬州画派诸位画的那样。

图14.金农(清)《红绿梅花图》 上海博物馆藏

图15.郑燮(清)《兰竹图》 上海博物馆藏

但,不要忘了,他们的画在当时是颇受一般文人、商人及市民的普遍欢迎滴(郑板桥一年卖画所得不比他当官收入少),也就是说,雅人也赏,俗人也赏,具有雅俗通吃的产品力。笔墨意趣是有点微妙难解,然而,大众欣赏不到位并不意味着不欣赏哈。

整体上看,文人花鸟画与宫廷花鸟画一样,与大众审美绝无对立,亦为大众所喜欢,而梅兰竹菊松的人格象征意义,并不因笔墨意趣的费解而影响大众与之产生共鸣。

文人花鸟画里面,恐怕只有八大山人的与大众审美距离稍远(参图16),尽管他也画福禄图那样的民俗花鸟,但他的冷峻风格太夺人眼球了。八大是极其特殊的异类。

图16.朱耷(清)《莲房小鸟图》 上海博物馆藏

以上,从宫廷花鸟说到文人花鸟,总而言之,中国花鸟画的主流一直都是雅俗共赏的,这是悠久传统,学者不可不知。

二、大众化运动

清代中期的扬州画派,清末民初的海上画派,其大规模的创作活动聚合成了两次颇具冲击力的大众化运动(特别是在花鸟画领域),最显著的成绩就是张大了老百姓所喜爱的俗世题材,这类题材包括生活气息浓郁的寻常事物与祈福纳祥的民俗意象,在这方面用力甚多且影响巨大的莫过于李鱓和吴昌硕。

图17.李鱓(清)《花果图册》之一 弗利尔美术馆藏

图18.李鱓(清)《花果图册》之一 弗利尔美术馆藏

图19.吴昌硕(清末民初)《田家风味》 上海朵云轩藏

图20.吴昌硕(清末民初)《象笋图》 保利保利2015年年秋拍

萝卜白菜与豆荚,葫芦南瓜与竹笋,笔墨所及,洋溢着对俗世生活的热爱,意趣盎然,俗中大雅。

图21.李鱓(清)《百事大吉》 安徽博物馆藏

柏树与雄鸡组合,谐音寓意“百事大吉”。题识说明是学沈周的。

图22.李鱓(清)《花鸟图册》之一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一鹭与芙蓉花组合,谐音寓意“一路荣华”。

图23.吴昌硕(清末民初)《富贵寿康》 北京保利2020年秋拍

牡丹象征富贵,灵石象征长寿。

图24.吴昌硕(清末民初)《延年益寿》 嘉德四季第56期拍卖会

菊花与灵石都是延年益寿的象征。

传统中土得掉渣的民俗意象在李鱓和吴昌硕笔下平添了文人画的笔墨意趣,堪为以俗寓意,以雅化俗,雅俗共赏的范例。

扬州画派与海上画派的大众化运动,令中国花鸟画雅俗共赏的性质更加显豁,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其基本价值取向是裹雅入俗,走向大众,而不是相反,这当然跟诸贤皆以卖画为生因而必须迎合大众市场直接相关。

三、别夸齐白石

齐白石的花鸟画的确是雅俗共赏滴,但,在一个雅俗共赏的花鸟画传统中,在前贤合力推进两次大众化运动以后,他老人家的雅俗共赏有什么值得特别夸赞的呢?

当人们点赞齐白石雅俗共赏的时候,自觉不自觉地就暗暗设置了一个背景——雅俗共赏在花鸟画中属于罕见,这,是不可以的,有违史实,近乎造假哈。

齐白石的雅俗共赏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画俗世题材,像李鱓、吴昌硕等一众大家做的那样。然而他所画的几乎都是前贤画过了的,你说他画果蔬很稀罕,画草虫很稀罕,画虾蟹很稀罕,画荔枝寓意“大利”很稀罕,画石榴寓意“多子”很稀罕,画猫蝶寓意“耄耋”很稀罕,那都是因为你没见过前贤所画哈,有点少见多怪了。

虽然齐白石在民俗花鸟上颇显其创意妙趣(如图25),但这并不意味着雅俗共赏就是他的特色。特色,必须是人无我有的嘛。

图25.齐白石《长年大贵》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长鲶鱼、大鳜鱼谐音寓意“长年大贵”。

齐白石雅俗共赏的另一个表现是他以俗寓意、以雅化俗的创意手法,人称“大俗大雅”,典型的例子就是用大写意笔墨画民俗花鸟了,然而,这手法主要是从吴昌硕那里学来的,绝非他老人家的新创。1920年代衰年变法期间,齐白石私淑吴昌硕曾下苦功,变法之后,画风焕新,已然将此创意手法用得十分娴熟。

图26.齐白石《桃实图》 湖南省博物馆藏

图27.吴昌硕(清末民初)《桃实图》 上海博物館藏

比较以上二图,发现以俗寓意、以雅化俗的创意手法是一样样滴,虽然齐白石的寿桃更大更艳更喜兴,但这绝不意味着吴昌硕的寿桃不够雅俗共赏因而可以让雅俗共赏变成了齐白石的个性。

所以嘛,就别夸齐白石雅俗共赏了,好不好?

夸齐白石的花鸟画雅俗共赏,就好比夸任何一个中国人生就了黄皮肤、黑眼睛,废话;也类似于借着夸某人长得帅去暗暗抹煞别人的帅得很,这样不好。

近七十年来,在为工农兵服务的文艺政策作用下,雅俗共赏明显被泛道德化了,这是人们特意点赞齐白石的原因之一,夸他雅俗共赏,就跟说他是个好人差不多哈哈。可是,齐白石的雅俗共赏真的与道德无关,真的与卖画有关,他若不用雅俗共赏去迎合市场就没有饭吃啊。

呵。

(本文著作权归头条号《中国画说》,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必究法律责任。)

(0)

相关推荐

  • 齐白石其作品对任伯年画风的吸收与借鉴

    生逢乱世的任伯年,名气不敌齐白石,却有着极高的艺术造诣 文藏发布时间: 19-07-1309:49北京华星成汇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任伯年留存于世的作品以花鸟画数量为巨,虽然如此,然而后世研究的却比较少,这 ...

  • 这才是齐白石的代表作(一)

    齐白石一生作画七十余年三万多幅,哪些算是他的代表作,这是个问题.你若就这个问题去问所谓专家,他们会给你一个令人更加茫然的答案,这样做是专家的专长:你千万不要百度啊,百度的功能是打广告,这种专业问题它是 ...

  • 一幅好字画会给你家带来好风水

    一面墙会因 一幅好看的挂画而发光, 一个家会因 一系列好看的挂画而惊艳! 中国人的家里都喜欢挂一些画.中国画多取吉祥题材,既彰显家庭的文化氛围,又可以起到非常好的装饰效果,因此成为家庭装饰字画的首选. ...

  • 历代名家画枇杷,你喜欢哪家

    (明)沈周<卧游图册>-枇杷,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五月江南碧苍苍,蚕老枇杷黄".初夏时节,我国江南一带那熟透的枇杷果实缀满枝头,黄似橘,亮如金,圆润清香,惹人眼目. 枇 ...

  • 欲知齐白石,请看牡丹花

    如标题所说,要了解齐白石,就看他的牡丹吧. 一.古贤遗意 图1.齐白石<折枝牡丹> 中国美术馆藏 此图作于1910年代,那时齐白石还没有进行让他博得大名的"衰年变法". ...

  • 齐白石与八大山人相比,差在哪里?

    很多人觉得齐白石不如八大山人,可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我今说之,学者识之. 一.八大有啥了不起 中国花鸟画到了八大的时代,已然形成了意涵不同的三大类. 一是自然生趣类.写自然界的生机天趣(参图1). 图1 ...

  • 齐白石大错特错

    "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齐白石这段话流传极广,广大白石粉奉之为不刊之论,有人甚至说这是对中国画最高审美境界的精辟阐述.然而,在我看来,齐白石这话实在是大错 ...

  • 再夸一遍晒太阳花絮超神

    我终于明白普通人的极限是爱,但温周的极限是彼此.这比爱深重多了,这太让人颤栗了. 我其实总觉得阿絮像只氢气球,轻伶伶一直向上飞,无拘无束但也无依无恃.自由是自由的,可飞到足够高的时候,或许轻轻&quo ...

  • 不要再夸孩子聪明了,应该表扬他的努力

    Your Child Deserves the Best Home Education 文|饭已成粥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对孩子的批评和表扬,对于孩子心理和人格的建设都十分重要. 表扬可以增强孩子 ...

  • 中国绘画的妙意 再品齐白石“此中有真味”

    齐白石作画,妙就在"似与不似之间".他衰年变法后绘画风格逐渐褪去徐渭.朱耷.昊昌硕等人的风格和笔法,形成独特的大写意墨彩风格,开红花墨叶一派.这种艺术风格的转变在齐白石的题识中亦可 ...

  • 每天学点心理学之137:别再夸孩子聪明了,如何走出教育的误区!/角色失调

                   角色失调 个体都会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和环境中,周围的社会关系和他人都会根据人们的职位.人格.家庭背景等,不断地提出一定的角色期待,而每个人都会通过角色采择塑造自我形象,并 ...

  • 拜托,不要再夸孩子聪明了!

    这是月方客厅的第462篇原创文章! 文丨月方 2020/11/10 月方客厅的厅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月方客厅. 生活中,我们应该避免夸一个孩子"聪明",如果孩子总被夸聪明,为了保 ...

  • ​【大荔方言快板】秦金平:再夸我们石槽村

    夸夸我们石槽村 文/秦金平 洛河以南渭河北,中间有个石槽村. 石槽人民有福气,祖祖辈辈驻福地. 地处沙苑北边沿,半沙半楼也奈旱. 自古皇家牧马地,水草丰满树林密. 如今欣逢好盛世,大美石槽重振鼓. 特 ...

  • 闭嘴,别再夸“别人家的孩子”牛逼!

    今天开始看周樊<当你开始爱自己,世界就会来爱你>. 文中关于愧疚感的部分,跟我之前看过的<与内心的小孩对话><不要永远伤在童年>观念一致.非正常家庭的父母,喜欢指责 ...

  • 中国绘画的妙意,再品齐白石“此中有真味”

    欢迎投稿留言交流 齐白石曾刊刻一枚小章,曰"此中有真味". 近日,"此中真味--齐白石艺术里的中国哲思"于北京画院美术馆正式对公众开放.此次展览曾于去年在希腊雅 ...

  • 苏轼新婚之夜写了一首诗,全篇把妻子夸上了天,如今再读仍然肉麻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这首脍炙人口的名作是苏轼于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所作,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