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早熟孩,骨骼提前闭合:
骨龄发育
女孩
骨龄与生长发育典型特征表
身高突增期:骨龄11~13岁
青春期:骨龄11岁后约第9个月出现月经初潮。(第一次来月经)停止长高期:骨龄17.3岁
男孩
身高突增期:骨龄13~15岁
青春期:骨龄13岁后约第9个月出现变声、腋毛、胡须、喉结突出等。停止长高期:骨龄18.4岁
一般中医是能够治疗性早熟的。中医认为性早熟多是由于肾阴不足,导致患儿肝阴不足所引起,中医对于性早熟的治疗主要是以滋阴为主,比如知柏地黄汤。
但如果患儿属于外周性性早熟,是由于性腺肿瘤或者是肾上腺疾病等因素引起的性早熟,这种情况通过中医通常情况下是不能够治愈的,临床上需要积极的治疗原发症。
对于性腺肿瘤所引起的性早熟,可以通过手术进行治疗,主要是由于肾上腺疾病所引起的早熟,需要治疗肾上腺疾病,所以性早熟是否可以采用中医疗法,需要根据患儿的具体病因来判断。
性早熟
是指女孩8岁以前、男孩9岁以前出现青春期特征(即第二性征)的内分泌疾病。性早熟在古代医学文献中论述较少,现代一般分为真性(中枢性)性早熟和假性(外周性)性早熟。真性性早熟无特殊原因可查明,为特发性真性性早熟。真性性早熟女孩发病率为男孩的4~5倍,且80%~90%的女性患儿为特发性性早熟,而男孩性早熟以中枢神经系统异常(如肿瘤)的发生率较高。现代研究认为,真性性早熟是由下丘脑一垂体一性腺轴提前发动,功能亢进所致,可导致生殖能力提前出现;假性性早熟是由于内源性或外源性激素的作用,导致第二性征提前出现,患儿并不具有生殖能力。本病多因疾病,或过食某些滋补品,或长期食用含生长激素合成饲料喂养的禽畜类食物,或误服某些药物,导致小儿体内阴阳失衡,阴虚火旺,或肝郁化火,而致“天癸”早至。临床应辨其虚实。虚者为肾阴不足,阴不制阳,相火偏旺;实者为肝郁化火,肝火上炎。
医案一:
钱某,女,2岁。
1997年3月20日初诊:患儿从1996年8月开始阴道分泌物增多。11月10日开始阴道出血,持续3天。4个月来,每月阴道按时出血,出血前3天开始分泌白色液体。患儿自1岁左右服食某种儿童营养品,有时服用数量很多。症见双乳增大,乳晕色深,乳核质硬,外阴色素沉着。腹部B超见3.0厘米×1.4厘米×1.0厘米子宫回声。头部CT无异常。痰多,面红,舌苔黄腻,指纹紫,口渴喜饮。
处方:龙胆10克,黄芩10克,柴胡10克,生地黄3克,车前草30克,泽泻10克,白芍30克,桂枝10克,木通10克,当归10克,陈皮10克,法半夏10克,豆蔻10克。
二诊:服2剂,面红、口渴、口苦减轻,痰无。上方去陈皮、法半夏,加炒麦芽30克。
续服5剂,当月阴道未出血。上方再服4剂,诸症悉平。
按语:此案属过食营养保健品而致肝阳过亢化火,疏泄失常。患儿痰多,口渴喜饮,面红,舌红苔黄腻,指纹紫,另外月经提前,双乳、子宫等提前发育等一派肝胆湿热熏蒸之象。治宜清泻肝火。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方中龙胆上清肝火,下泻湿热;伍黄芩、木通、车前草加强清热泻火之力;配当归、生地黄养阴和血,防止药物苦燥伤阴;柴胡配黄芩,理肝气又解肝胆之热;加桂枝、白芍调和营卫,使肝阳平,营卫和,疏泄有常,调和有度;加陈皮、法半夏以化痰散结;豆蔻、麦芽和胃以防苦寒伤胃,麦芽又可疏肝解郁。诸药合用,共奏清肝利胆、健脾化痰之功。(《四川中医·王静安治性早熟案》)。
医案二
孙某,女,10岁。
1993年10月13日初诊:患儿7岁时发现双侧乳房较同龄者明显增大,8岁月经初潮。曾在某儿童医院查B超:乳房明显增大,子宫卵巢体积明显增大,性激素水平明显升高。拟诊真性性早熟。就诊时手心内热,面色潮红,自诉双侧乳房胀痛,口干,睡眠易惊醒,大便不畅,时头晕,乏力,纳呆,脉细,苔薄质红。证属冲任失调,阴虚火旺,痰火凝结。治拟滋阴平肝降火,化痰理气和胃。
处方:北沙参15克,麦冬10克,生甘草3克,明天麻6克,枸杞子15克,钩藤15克,杭白芍15克,浙贝母10克,黄连3克,炒酸枣仁15克,僵蚕8克,丝瓜络10克,川石斛12克,炒谷芽10克,炒麦芽10克,生地黄10克,佛手6克,梅花10克,太子参15克。
二诊:服14剂后,诉口干减,睡眠较前好转,胃纳渐增。守前方去生甘草,改炙甘草3克,改枸杞子20克,僵蚕10克,加生牡蛎12克,炙鳖甲15克,炙龟甲15克。
三诊:续服40剂后,主诉症状明显改善。复查B超显示:乳房、子宫、卵巢明显缩小,性激素水平明显下降。月经未至。
续服3日后,诸症皆消。B超:性激素水平恢复正常。随访3年未复发。
按语:
性早熟当责之冲、任,但其源于肝、肾。因为冲谓血海,任主胞胎,冲任二脉皆属于肾。肾为先天之本,主元阴元阳。若肾阴亏虚,精血不足,阴不制阳,相火妄动,则冲任失调,“天癸”早至而为病。又冲任与肝肾经脉相错。肾主闭藏,肝肾同源,相互协调。小儿乃纯阳之体,肝常有余,肾常不足。且女子以肝为先天,肝经循阴部,抵少腹,布两胁,故肾阴不足,水不涵木则肝失疏泄,郁而化火。肝火旺盛,灼津为液,炼液为痰,在上结于乳,则乳核增大,胀痛;阴血不足,引动相火,血海浮动,则经血早至。总之,肾的阴阳失衡为本;肝火旺盛,痰热凝聚,血海浮动为标。故本案采用滋肾阴,平肝阳,配合清热、化痰、散郁之法治愈本病。(《儿科名医证治精华》)。
医案三
王某,女,5岁。
2000年12月25日初诊:患儿于2000年7月24日阴道流血,量不多,3天后流血止。血色鲜红,无紫暗血块,无腹痛。自此以后,每月都有周期性阴道流血,3~5天不等。初潮时,患儿精神紧张,烦躁,恐惧。血净后,有少量阴道分泌物。其母称,经常见患儿将某物夹于双腿之间外阴部上下摩擦,或两腿交叉、手按阴部进行摩擦,出现面潮红、屏气、神呆等症。患儿易烦易怒,大便干结,数日一行,有时如“羊粪”。由于父母溺爱,除经常食用高蛋白、高热量饮食外,常以保健品饮料相伴。多次延中西医治疗,至此次诊治时,已历时7个月,正值阴道流血后的第4天。查体见患儿体丰,两乳房较正常女童突起,大阴唇丰满,未见有阴毛出现,面赤,情绪不稳定,舌质鲜红无苔,脉弦数。头颅CT检查未发现任何异常。诊断为女童性早熟症。证属阴虚火旺。
处方:龙胆6克(酒炒),生地黄15克,玄参15克,炒栀子6克,牡丹皮6克,女贞子10克,墨旱莲10克,泽泻10克,木通3克,车前子10克(包煎),盐知母6克,盐黄柏6克,酒大黄6克(泡水,另服),甘草6克。6剂。每日1剂,水煎2次,分4次服。
2001年1月2日二诊:患儿服上药后,情绪较前明显稳定,会阴摩擦、便秘好转,舌质仍偏红,脉微弦。
处方:生地黄15克,玄参15克,天冬10克,麦冬10克,炒栀子6克,牡丹皮6克,夏枯草10克(后入),盐知母6克,盐黄柏6克,白茅根15克,竹叶6克,甘草6克。继服6剂,服法同前。
至2001年1月28日三诊:月经未再来潮,其他症状也随之消失。
随访2个月,未再发现阴道流血现象。
按语:
女童性早熟的确切定义目前尚有争论,一般以女孩8岁以前出现乳房发育和阴毛生长,或10岁前发生月经初潮者,称之为女童性早熟。性早熟的出现,是由于各种原因过早地解除了对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抑制,从而较早地启动了下丘脑一垂体一性腺轴的发育,或部分激素的异常分泌使性器官出现发育或成熟的表现。中医学对于性早熟早有认识,以为其属“幼女经早”症,多因肝肾相火所致。人身有君、相二火,“君火以旺,相火以位”,二火互相配合,以温养脏腑,推动各种功能活动。一般认为命门、肝胆、三焦内有相火,而相火的根源主要发自命门。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肾者主水”,命门之火依附于肾水。热盛伤阴,肾水受损,命门之火无所依附,则相火妄动。且肾开窍于二阴,前阴与冲、任二脉相连,相火妄动则表现出性功能亢进,月经期前来潮。本例患儿年仅5岁,月经早已在半年前来潮,追溯病因,可能与营养过剩、滥用激素及常服保健饮料有关。用龙胆泻肝汤、知柏地黄丸、二至丸(女贞子+暴露莲)3方加减化裁,两易处方,共服12剂,诸症消失。(《儿科名医证治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