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龙堂节气篇——立夏养生【立夏落雨,谷米如雨】!
立夏简介
立夏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表示孟夏时节的正式开始更是;太阳到达黄经45度时交立夏节气。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夏,四月节。立字解见春。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
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天的开始。人们习惯上都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
立夏养生
传统中医认为,人们在春夏之交要顺应天气的变化,重点关注心脏。心为阳脏,主阳气。心脏的阳气能推动血液循环,维持人的生命活动。
心脏的阳热之气不仅维持其本身的生理功能,而且对全身有温养作用,人体的水液代谢、汗液调节等,都与心阳的重要作用分不开。
立夏以后,天气转热,传统中医认为,“暑易伤气”,“暑易入心”。
因此,值此时节,人们要重视精神的调养,加强对心脏的保养,尤其是老年人要有意识地进行精神调养,保持神清气和、心情愉快的状态,切忌大悲大喜,以免伤心、伤身、伤神。
心通于夏气,是说心阳在夏季最为旺盛,功能最强。立夏节气常常衣单被薄,即使体健之人也要谨防外感,一旦患病不可轻易运用发汗之剂,以免汗多伤心。老年人更要注意避免气血瘀滞,以防心脏病的发作。故立夏之季,情宜开怀,安闲自乐,切忌暴喜伤心。清晨可食葱头少许,以畅通气血。具体到膳食调养中,我们应以低脂、低盐、多维、清淡为主。
立夏时节,虽说夏季到来了,但此时早晚仍比较凉,日夜温差仍较大,早晚要适当添衣。
另外进入立夏后,昼长夜短更明显,此时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虚的变化,睡眠方面也应相对「晚睡」、「早起」,以接受天地的清明之气,但仍应注意睡好「子午觉」,尤其要适当午睡,以保证饱满的精神状态以及充足的体力。并且睡觉时不要贪凉,避免在风口处睡觉,以防着凉受风而生病。
立夏养生还应重视的一点就是重视「静养」。
立夏后人们易感到烦躁不安,因此立夏养生要做到「戒怒戒躁」,切忌大喜大怒,要保持精神安静,情志开怀,心情舒畅,安闲自乐,笑口常开。还可多做偏静的文体活动,如绘画、书法、下棋、种花等。
立夏后,随着气温升高,人们容易出汗,「汗」为心之液,立夏时节要注意不可过度出汗,运动后要适当饮温水,补充体液。
立夏时节,时值乾卦,自然界的变化是阳气渐长、阴气渐弱,相对人体脏腑来说,是肝气渐弱,心气渐强,此时的饮食原则是增酸减苦,补肾助肝,调养胃气。
饮食宜清淡,以低脂、易消化、富含纤维素为主,多吃蔬果、粗粮。平时可多吃豆类、芝麻、洋葱、小米、玉米、山楂、枇杷、杨梅、香瓜、桃、木瓜、西红柿等;少吃咸菜等过咸的食物,注意饮食清洁,多进稀食是夏季饮食养生的重要方法。如早、晚进餐时食粥,午餐时喝汤,这样既能生津止渴、清凉解暑,又能补养身体。
随着天气转热,人们爱吃刚从冰箱中取出来的水果、饮料等。有些人,特别是肠胃功能较弱的儿童,在吃后半小时左右最易发生剧烈腹痛,严重的还会出现恶心、呕吐、头晕、腹泻和全身冷战等症状。
人的胃肠温度一般在36℃左右,而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食物只有2℃~8℃,肠胃受到强烈的低温刺激后,导致生理功能失调。
预防的简单方法是,从冰箱里取出来的食物不要急着吃,特别是老年人、儿童及有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的人及寒性体质者更应注意。最好吃经过热加工后的食品。人体的健康需要平时注意保养,不可任性使用。一旦损坏其组织,破坏其功能,缩短其寿命,而苦果恶果自尝之时,就会后悔莫及了。
春夏之交,温补阳气
“春天养生,夏天养长,秋天养收,冬天养藏。”《内经》早指出了养生与自然变化的紧密联系。只有适应了自然气候的变化,才能真正做到益寿延年。
春夏五招温补阳气
《黄帝内经》有云:秋冬养阴、春夏养阳。很多人可能都很奇怪,秋冬已经很冷了,你还让我养阴。春夏已经很热了,你为什么还让我养阳?
中医养生认为,人是自然的产物,人的生命活动一定遵循自然的规律,如此才能保证身体健康、百病不侵。这个道理很好理解,就跟治洪水一样。大禹的父亲治洪水用堵,结果洪水冲破了堤坝,大禹用疏,洪水就治理好了。人也是如此,顺着自然规律,就是养生,逆反自然,就是自寻死路。
那么,春夏是怎么样的自然规律?春天,天气渐暖,万物复苏,万象更新,生物都开始焕发光彩。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阳气开始生发,阴气开始渐收。是一个阳长阴消的过程。而夏天,是万物生长最旺盛的时候,阳气也是最旺盛的时候。也就是说,这两个时段,自然要求所有的生物是把阳气舒发出来,不能憋着,我们人同样如此。
1、饮食调养升阳气
因为春天阴消阳长,养生可多吃一些温补阳气的食物,以及春天的时令蔬菜,有助于提升阳气。
选择温补食物要同时兼顾既能补阳又不会伤阴的原则。平时可多食用热性较平和的桂圆、大枣、红糖、小米、山药、茯苓、莲子、薏仁等。饮食上则不要吃过多寒凉的食物。
同时,如果在初春天气乍暖还寒时,饮食上不宜大补,应以助阳养气为主,可多吃些韭菜、生姜等。
2、做好“内外”保暖很重要
应重点做好双脚和腿部保暖,裤子和袜子不可过早减少,并常用热水烫脚,睡觉时下半身盖厚一点。
有人问,春天夏天这么热了,还保护什么?
这个保护,是我们人自身造成的。因为天热了,人就喜欢贪凉。春天的表现是脱得太快,其实“春捂”就是告诉你春天要稍微多穿点,捂点汗出来才能养阳。而夏天,吹着冷气,吃着冷饮,把身体里面搞得很寒。所以,为了保护我们的阳气,这个时候就要养阳了。
那么怎么做呢?春天就是穿多点,多做户外运动。夏天,就是不能老吹空调,冷饮要少吃,每天要让自己出点汗。
3、睡眠好:养生先养肝
很多人逢万物之春,却莫名出现情绪不好,不易开心,常爱流泪,眼睛胀痛,指甲无光等症状,这是肝功能失调在作祟。中医养生理论认为“春与肝相应”,春季养生应以保养肝脏为主。肝功能正常了,人体的气血就会通畅顺达,否则产生气血淤滞,百病丛生。
首先要注意睡眠,保证晚上11时前休息,而凌晨1时到3时是肝血最旺之时,尤其是肝病患者更要注意休息,保证六至七小时睡眠。另外,也可以每天中午坚持睡15-20分钟。
4、心情好:亲近自然展身心
自我调控和驾驭情绪也有利于肝气舒发,保持愉快的心情对养肝多有裨益。“上班对着没有生命力的电脑,下班对着没有生命力的电视,这不利于调养身心”,坚持锻炼能舒筋活络,有益肝脏。可散步、打太极,站桩,打坐,做洗髓经等。
提醒:运动时间宜选择每天阳气增长最快的时候,即早晨的5点~7点为宜。运动量以微微出汗即可,这样既能养护阳气,又不会因出汗过多而造成阳气流失。
5、补救法:按摩拍打
夏季为了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可以每天手指尖(气端)对手指尖拍打300下,手指缝(八邪)对手指缝打300下,这样可以预防脑梗等心脑血管疾病的产生。
调养秘笈
起居调养:春夏户外养阳
★补充缺失的阳气。脾胃阳虚的人身体阳气不够,缺阳气就要养阳。“春夏养阳”,这个季节最适合养阳、补充缺失的阳气。
★养阳以出外锻炼为主。因为不受温补,药补不行就利用自然界来补,因此趁“春夏养阳”的好时机,多出外锻炼,可以长阳气。
★早上锻炼最好。可以散步,刚开始每日锻炼半小时,运动就能让脾阳气上升。
最后,希望我们的分享能够帮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