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刘备的特权让点给曹操,可以吗?

 只有刘备是主公

〇 刘备 方佳翮绘

三国领袖人物中,被尊称为“主公”的只有刘备。

我是在王子今《秦汉称谓研究》一书中看到这个结论的,后来又在邓军《三国志代词研究》中看到相同说法。

搜索《三国志》的结果也显示,使用该称谓的人有法正、诸葛亮和马超,还有被刘备杀掉的张裕,被诸葛亮杀掉的彭羕,以及一个不知姓名的。

使用方式有面称也有背称,但都仅用于刘备,使用者也都属于刘备集团。

其中,正文出现十三处,裴注一处。

此外就再也不见有别人被称为主公。

至于《后汉书》里,干脆没有这个词。

因此,被称为主公,可以说是刘备的特权。

问题是,这很重要吗?

当然!因为其他头面人物,也就被称为“明公”。

明公也屈指可数。在《三国志》及裴松之注中,包括光武帝刘秀和担任过司空和太尉的张温在内,被称为明公的只有十二人:

何进

大将军

董卓

司空、太尉、相国、太师

袁绍

车骑将军、大将军

曹操

大将军、司空、丞相

诸葛亮

丞相

司马懿

大将军、太尉、太傅

司马师

大将军

曹休

大司马

孙綝

大将军

看看,不是三公,便是位比三公,甚至上公。

例外只有一个:左将军袁术。

〇 袁术 影视素材来源于网络

实际上,严格地说,至少要位比三公才能称为公。

什么叫上公、三公、位比三公?

东汉上公原本只有太傅,后来董卓又自封相国和太师。

三公,是太尉、司徒和司空。

位比三公者四: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和卫将军。

有兴趣的,不妨查阅《后汉书·百官志一》。

同样,也只有他们才能在公前冠姓,称为某公。

比方说——

大将军何进称何公。

车骑将军袁绍称袁公。

司空曹操称曹公。

御史大夫郗虑称郗公。

郗公,天下宁有是邪?

——《三国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曹瞒传》

当然,民间受人尊敬者也有这样称呼的,但于官制则不可。

例外也有一个,刘备被称为刘公:

刘公雄才盖世,据有荆土,莫不归德。

——《三国志·刘巴传》裴松之注引《零陵先贤传》

这是赤壁之战后,诸葛亮对曹操特使刘巴所言,刘备被称为刘公也仅此一例。其余三位刘公,是太尉和太傅刘虞、太尉刘宠和开府的车骑大将军刘弘,全都高居公位。当然,刘备曾经代理大司马,但那是入蜀之后刘璋封的。

此刻的他,应该跟袁术一样只是左将军。

袁术不曾被称为袁公,刘备也不曾被称为明公。

然而明公都不是的,却成了主公。

那么,这件事挺大吗?

大得很。

 主公与明公

卜宪群先生提醒我:主公与明公还是有区别的。

当然,区别很大。

明是修饰语,意思是英明的或贤明的。

所以,州刺史被称为明使君。

郡守被称为明府君,或简称明府。

县令和县长则被称为明廷。

可见,明公就是英明或贤明的公。

主则不一样,有君王之义,比如:

 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

——《三国志·诸葛亮传》

这里说的主上,就是指汉献帝。

众所周知,东汉存在着二重君臣观念。大汉天子固然是君,州牧郡守也是,只不过前者是天下的,后者是地方的。地方官们可以自己任命佐属和吏员,也有州兵和郡兵。因此就连州郡的人民,也往往会视其为君。

州牧和刺史称为使君,就是中央出使地方之君嘛!

何况东汉距离东周,现在看来很久远,当时却不。人们也习惯性地将州郡看作诸侯的封国和大夫的采邑,以家国之臣自居。

这种观念应该相当普遍,而且很重要。

所以陈宫称东郡太守曹操为明府,缪钺先生的注就特别强调陈宫是东郡人,其中应或有深意。

另一个典型案例是韩嵩。

韩嵩是荆州牧刘表自辟的佐属,刘表让他去许都观察曹操的动向。

他马上提醒对方:

嵩到了京师,如果天子要任命一官半职,又不能推辞,可就成天子之臣,将军故吏了。

那又怎么样呢?韩嵩说:

在君为君,不复为将军死也。

——《后汉书·刘表传》

由此可见,刘表与韩嵩,原本有君臣名分。

即便如此,韩嵩也只是称刘表为将军,不称主公。

也就是说,再怎么二重君臣,地方官也只能称君,不能称主。

曹操和诸葛亮,也都仅被称为明公。

其实称明公,有时不过出于礼貌或策略:

 天下动之至易,安之甚难,惟明公虑焉。

——《后汉书·杨彪传》

这是司徒杨彪在朝堂上,因为反对董卓迁都长安而说的话。

〇 影视素材来源于网络

董卓听完立马变了脸色,太尉黄琬和司空荀爽也赶紧出来打圆场。这称呼里面岂会有君臣之义?杨彪与董卓也根本不可能建立那种关系。

称为主公,就完全两样了。

不妨看看彭羕被诛案。

彭羕是《三国志》中称刘备为主公次数最多的,六次,是诸葛亮的两倍。原因也很简单,此人私访马超时对刘备嗤之以鼻,而且涉嫌策反,被马超举报下狱。

为了活命,彭羕只好给诸葛亮写信,在信中再三再四地对刘备表忠心,而且开宗明义就表明了立场:

 曹操暴虐,孙权无道,振威闇弱,其惟主公有霸王之器。

——《三国志·彭羕传》

这里说的振威就是刘璋,因为刘璋职任振威将军。看来彭羕为了吹捧刘备,把其他人都骂遍了,包括他的旧主刘璋。

当然,彭羕曾被刘璋判处徒刑,骂骂也可以。

但是后面的话,未免卑躬屈膝,低三下四:

分子之厚,谁复过此。

负我慈父,罪有百死。

——《三国志·彭羕传》

裴松之说,分子,就是分出对儿子的爱。

分享慈父之爱的,又岂能不“尽心于主公之业”?

如此这般倒也罢了。值得注意的是,彭羕信中,对诸葛亮的称呼是公,只有提到刘备才称主公,而且但凡提到刘备都称主公。

这说明什么呢?

公与主公,是不同的。

承认刘备是主公,是政治态度。

只有自己人,才有资格称刘备为主公。

而且,既是主公,又是慈父,岂非君父?

其实胡三省早就指出:

改明公称主公,尊事之为主也。

——《资治通鉴》建安十九年注

这就再清楚不过:主公,就是将“主上”的概念嫁接到公,替换那客客气气却其实不明不白的“明”,岂非根本性的改变?

称刘备为主公的,则实际上将他看作了君王。

那么,什么时候?谁发明的?

 主公一词的著作权人

最早称刘备为主公的,可能是法正:

 然今主公始创大业……

——《三国志·法正传》

此事发生在建安十九年。当时刘备初得益州,十分鄙视打算翻墙出来投降而未遂的蜀郡太守许靖。法正便劝道:

要说天底下浪得虚名却又华而不实的,许靖确实算一个。不过主公始创大业,有些事又不能够挨家挨户去解释。倘若不能礼遇名声在外的许靖,只怕天下之人认为主公不尊重人才,不如多加敬重,以为其他人的榜样。

刘备以为然,许靖后来也位极人臣。

法正提完这个建议,就被任命为蜀郡太守。大权在握之后,法正快意恩仇,一饭之恩也涌泉,睚眦之怨也必报,还擅自杀了诋毁中伤自己的几个人。

有人便对诸葛亮说:

将军不该跟主公说说吗?

〇 诸葛亮 方佳翮绘

诸葛亮却回答说:

想当年主公委屈于公安,北畏曹公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变生肘腋,可谓进退失据。幸亏有法正倾力相助,这才彻底翻身,不再受制于人,怎么能不让法正开心呢?

没错,如果不是法正出卖刘璋,刘备得不到益州。

这些实在话,也都记载在《三国志·法正传》。

之后,诸葛亮还两次使用了“主公”称谓。

一次是替蒋琬向刘备求情,属于面称。

另一次是为刘巴与张飞说和,背称刘备主公。

蒋琬事在《资治通鉴》中,系于法正任蜀郡太守之后;刘巴事见本传裴注所引,从注脚处上下文看,也理应在后,不会在前。

看来,称刘备为主公,法正先于诸葛亮。

至此,主公已出现六次。

彭羕案中则有七次,包括马超的一次。这个案子更晚,因为彭羕是由于对调任江阳心怀不满,才去见马超的,也在法正之后。

剩下的一次,是神神鬼鬼的张裕所说:

主公得益州,九年之后,寅卯之间当失之。

——《三国志·周群传》

咦!不是只有自己人,才能够称刘备为主公吗?

也许到这时,这个称谓已流行于蜀。就连预言蜀亡的张裕,也会跟着人云亦云。但要说他为刘备发明了这个词,则于理不通。

何况诸葛亮都在法正之后,还有谁能在前?

那么,这个词的发明人,可以认定为法正吗?

暂时不能,除非能够确定此前完全没人被称为主公。

这就要再问:有吗?

有,而且不是别人,正是曹操。

 曹操也曾称主公

这个情况,是刘朋帮我发现的。

刘朋是《易中天中华史》特约审校,古文功底很好,搜索能力也极强。为了弄清“主公”一词的使用先后,我请他在编年体的《资治通鉴》中查询。结果发现,它最早出现在建安三年:

霸受主公生全之恩,不敢违命。

这句话是臧霸说的。当时曹操刚刚灭了吕布,便让随军的刘备给臧霸带话,要他把两个叛将的人头送来。臧霸不肯干这种事,又必须尊重曹操,便先对刘备这样说。

因此这里说的主公,就是曹操。

〇 曹操 方佳翮绘

然而《三国志·臧霸传》的原文却是:

霸受公生全之恩,不敢违命。

啊!说的是公,不是主公。

公与主公,虽只有一字之差,却事关重大。

如果建安三年便有这种称呼,那就不是刘备的专属。

因此,尽管孤证不立,也不能放过。

毕竟,严谨如司马光,不该有误用。

首先想到的,是或许版本有问题。

然而刘朋告诉我,宋本《通鉴》即如此,还发来了图。

〇 《四部丛刊》影宋本

版本没有问题,就只有以下可能:

其一

司马光他们看到了《三国志》之外的其他文献。

如果没有,就只能说《通鉴》无依据。

可惜这无从查找,或者说只能等待发现新的出土文物。

刘朋却还告诉我,南宋萧常《续后汉书·张辽载记》的原文是:

霸受曹公生全之恩,不敢违命。

呵呵!旁证没找到,反证倒有了。

其二

古文献在摘录转写过程中,增减字词极其普遍。

这完全有可能。

但偏偏就在这里加一个字,总归怪异。

更何况以司马光等治学之严谨,不会不知道《三国志》中主公的用法。如果是执笔人不小心产生笔误,恐怕就只能责怪校对不严了。

其三

或许宋人认为“主公”一词可以放宽应用范围。

当然是一说。但同样,为什么不多放宽几处?

这些可能性,是多位历史学家指教的。收到我的短信时,阎步克先生正要出差,匆忙间作了回复,还建议以《通鉴》胡注释之。

再看胡注,就看出问题了。胡三省说:

主公之称,始于东都。

东都就是洛阳。

始于东都,既可以理解为始于东汉,也可理解为始于京师。

不过后者几乎没有可能,除非有人称董卓为主公。

事实上这个称谓再次出现于正史,是在《晋书》中,且仅有两次,用于指称前凉政权的建立者张轨,以及他的重孙——世祖桓王张重华。

其中奥妙,诚不妨细品。

看来,始于东都应该理解为始于东汉,也只有刘备这样的“天下枭雄”才会得到这称呼。

称呼袁隗或何进无异于天方夜谭,称呼曹操同样也有问题。毕竟,曹操在天子脚下,众目睽睽,身边和周围未必都是贴心人。不像益州,天高皇帝远,法正又是个肆无忌惮的。

这一点,胡三省很可能注意到了。

所以他的注文,标注在法正称刘备为主公的建安十九年,而非更前面的建安三年。只不过,之所以如此不合情理,究竟是胡三省心里存疑,还是他使用的《通鉴》版本在建安三年根本就没有“主公”二字,恐怕也不好说。

同样,除了刘备,东汉还有没有人被称为主公,也难断定。

如果没有,胡三省为什么不说主公之称始于益州?

如果有,又是谁?

难道是孙权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