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是如何处理技法的?看这七个“一”字能给你多少启发?

有人问我,王羲之书法的“造形、情感、笔法、章法”是如何处理的?

这个问题问的很大,但是基本上看得出来问这个问题的人还是懂的书法的两大块体系的。

所谓造型、笔法、章法,其实就是对应技法层面的三个要素:笔法、结构、章法,而所谓情感,就是对应书法中人的思想以及精神修养层面的东西。

既然是王羲之的书法问题,那么我们就从王羲之的兰亭序入手分析。

王羲之兰亭序中笔法运用是力求变化不雷同,对于同样的一个笔画可以做到笔笔风流自然,个性洒脱。

这在兰亭序中表现为21个之字,这个分析其实很早就有人进行了,我们就不详细谈论了,就兰亭序中为数不多的“一”这个字来分析。

通过这七个一字,我们就可以将王羲之书法中笔法、结构、章法以及情感方面的处理手段显示出来了。

首先这七个一字各具其态,各有其美,并且在笔法上,虽然有细微的差异,但是体现了王羲之超脱于一般人的能力。

第一个一字,左右两端均有小“钩”。

这两个小钩看起来是书写自然带出来的,实际上它很好地将一字前后两个字串联了起来,在气韵上这几个字得以贯通。两个小勾像磁铁的两极将这几个字紧紧的联系在一起。

而之所以要带钩,是因为这个一字前后两个字——盛和觞,笔画都非常多,而且比较繁重,假设这个时候写了一个软绵绵的一,就会让前后两个字更为突出,从而破坏前后气韵的一致性。

带上这个小勾,就能显得有力量,至少在这几个一字中,这个一最有分量。

这也能够解释下面这个一字变得突然很平缓的原因。因为下面这个一承接上面觞字和下面咏字,咏字分量没有那么重,不需要很强的承接,况且上面带有两个小勾的一已经是很有分量的了。

所以这个一就显得很平缓、舒展,在厚度以及长度上足够容纳上面三个字,就位下面这个咏字做了铺垫。

第三个一出现在“俯仰一世”这几个字中。

王羲之顺着尖锋往下写,将这一笔写的很尖锐,翘挺,但是又很厚重。

尖锐是因为这个字出于章法位置的最上方,按照道理不应该写的太过于重了,但是如果不写的重一点,后面这个世就很难真的写出力度来,贸然将一写的太细、世写的太粗就会显得不答腔,而且在章法上会让气韵失调,因此王羲之才有这个方式,将一笔处理成这个样子。

第四个一出现在书法作品中最下方,“一室之内”。

表面上看起来这个字和第三个一差不多,但是这个一写的更低调一点。

尤其是在作品中整体看的话,这个字几乎最没有存在感,好像王羲之故意要写的很随意一样。这是因为王羲之想要突出下面那个室字,你看这个室拉得很长,如果把一写的也很长,而且占有很大空间的话,就会让整个画面显得很空,好像气韵也消失殆尽了一般。

第五个一出现在“若合一契”这里面。这个一写的很有灵动感。整体上行笔非常稳健,好像一个围栏,又好像一个卫士,它在开拓什么呢?在为最后那个契字开辟地方。

这个契整体上比较宽而且扁,如果写的太过细弱,恐怕压不住下面这个略带拱形的契字,因此,我们看这个一写的很稳健,而且像拱桥一样略有弯曲,为的就是罩住下面那个契字的力量。

第六个和第七个一整体上都比较平淡。但是第六个一比较粗壮短小,第七个比较轻浮。

原因是第六个这个一是一死生这个一,因为在谈论死生大事,所以这个字格外有分量,而且不能写的太长,太长就粗壮无神,就要短小精悍才好。

第七个一字在意义上并没有那么明显的情感变化,再加上前后字的分量很轻,这个一就只能写的轻一些了。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王羲之这几个一字所具有各种各样不同的形态,不是王羲之随随便便就这样写的,即便是王羲之当时很轻率随意地写出了这些字,也是他长期训练自己,达到下意识处理的结果。

正如人们所说的那样,清风出袖,明月入怀。王羲之的书法风格是那样的自然洒脱,也正是由于他书法非同一般的处理能力。

我们在看待王羲之书法的“造形、情感、笔法、章法”这四个部分的时候,一定不要将其割裂开来,而是具体深入分析王羲之每一个字和每一个笔画细微的变化,然后捕捉这些变化,思考会这样出现的原因,就能理解王羲之是如何在写书法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