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程式习作思维辅导图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在学生写作实践当中,如何实现语文综合素养这个重要环节的有效提升?流程式思维导图实践了学生习作思维可视化,实现学生习作过程有梯可攀。习作能力提升的过程,成为学生爬上习作登天之梯的过程。这就是语文实践与语文实践能力的合一,也是学生真正语文素养的提升。
在实践中学会写作
“写作教学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指导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以“取材、构思、起草、加工”为流程的思维导图,培养了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依托流程,发展思维,落实习作思考,可检可依,犹如登梯。
尤其是原本教师无法干预的学生习作思维过程,在流程式思维导图的可视化辅助下,教师能够以此为利剑,渗透习作思维的过程,做切实有效的习作思维引导。
尤其当学生数量到达45—50人时,教师对每一个学生的习作思维干预,是无法实现一对一的有效引导的。但在流程式思维导图的作用下,教师可以通过流程式思维导图,参与每一个学生的习作思维过程,避免一对多的尴尬,实现一对一的有效干预,真正参与到学生习作实践。
流程式思维导图例
如何抓住各个习作思维环节,完成习作《令你感动的事》?可以是教师的下水文,但是下水文的弊端非常显而易见,会造成千篇一律的习作。如果是教师对每个学生自己的想法做单独辅导,教师面对的是整个班级,想辅导恐怕没有可能一一辅导。利用教师的“流程式习作思维辅导图”,可以让每个孩子建立自己的构思,完成自己的取材,有自己独特的立意,起草具有自己内心感悟的特色表达。虽然不是100%有用,但是可以起到激发不同思维,发挥独特联想想象,以及与自身生活经验有关的习作。
未必是最好,但是每个学生在教师的“流程式习作思维辅导图”辅助下,可以将自己的内心文学世界建立在属于自己的天空下。
教师有什么样的引导,学生习作思维就有怎样的走向。学生的习作,不应仅仅停留追求辞藻的华丽,引导关注生活中的小事,以小事和小感悟作为习作思维的表达点,应成为第三学段学生习作的关注。重视习作兴趣和思维习惯,鼓励表达真情实感,鼓励有创意的表达,鼓励运用语言文字,去实现自我表达,实现内心的情感传递。
课题实践例“习作篇”
召集国内外小学语文界草根研究者;
汇聚小学语文课中运用思维导图的观点、策略、成果;
优化小学语文教与学的方式;践行简约、快乐的“语用”课堂。
——小语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