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觉义先生-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类著名传承人


华觉义先生(1901-1983),峄城陶官乡孙楼村人,艺名“华憨子”“华大嘴”。祖父华蒋富(艺名“八戒”)、父亲华继方(1867年生)均为拉魂腔早期有影响的艺人。华觉义自幼随父跑坡,天生聪明伶利,又加上后天勤学苦练,很快就学会了表演拉魂腔的多种行当和多部剧目。父亲去世后,华觉义带领华家班常年活动在安徽涡阳、蒙城 、宿县、任桥以及江苏徐州、铜山、河南永城等地。华觉义还能根据一些传统的篇子编写剧本,例如《雷宝童投亲》就是根据古代白话小说《金镯玉杯记》改编的。

今天读《鲁南区域文化》一书,看到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类著名传承人有我们华氏好几位家人,就分享学习,“柳琴戏”的起源流布。

柳琴戏早期称“肘鼓子”,也称“小戏”,后因其唱腔独具魅力而被人称为“拉魂腔”,此外又有“拉后腔”“拉花腔”等别称,后因以主奏柳叶琴为据,正式定名为“柳琴戏”。

鲁南滕县北部祝城苏家在乾隆末年,文秀才利用自己精通音律的条件,重操儿时唱门子旧技,排遣烦闷,同时他把家中招募的佃客组织起来演唱他自己撰写的剧本《郭大姐算卦》《张梅英赶考》《捆被套》《王二姐思夫》《马古驴换妻》《钥匙记》等。他要求严格,亲自教唱,佃客下地干活,也要唱着曲子。苏家每年都要种植七八十亩的荞麦、地瓜,专门招待来苏楼演唱的艺人。于是,很多名伶艺人纷纷来到这里集结,从年头唱到年尾,尤其是春节前后,从腊月十五到正月二十,一般都有五六十名艺人在苏楼及其邻近乡村通宵演唱。当时来苏楼门下投师学艺搭班演唱的艺人有:滕县东关外大路口武大武二周姑子,峄县西部陶官附近的李村四句腔艺人八戒,滕县南部高庄唱花鼓的艺人高二,滕县西部磨庄唱花鼓的艺人安德友等。这样一来,花鼓、四句腔、周姑子等在此互相交融,产生了锣鼓铳子。稍后,又借鉴了柳子戏中的[山坡羊]、[耍孩儿]等曲牌,吸收了四句腔的帮腔,拉尾音翻高八度,保留了锣鼓铳子的打击乐,使四句腔、锣鼓铳子糅为一体。再加上柳叶琴伴奏,最后形成了最早的拉后腔。

后来,苏家班解体,艺人各奔东西。高二、八戒(艺名)到滕县、峄县一带,自组戏班,一边演出,一边收徒传艺,使当地的四句腔、锣鼓铳子先后转化为拉后腔;安德友到滕县使当地的花鼓艺人纷纷改唱拉后腔;高尚玉、徐四、王三货郎到了滕县东部、峄县东部和南部以及台儿庄运河两岸,使当地的花鼓、周姑子纷纷改为拉后腔。咸丰初年,拉后腔有滕县、峄县扎根、开花、结果,然后又由他们师徒向上方传播。苏有刚第三代徒孙卜端品(1888年生)经常带领卜家班去邹县、泰安、济宁、胶东等地演出,安德徒弟孔庆响、张继泉、李德顺组班向济宁、嘉祥、曹州等地巡回演出,安德徒孙张增法、闫宗法长期活动在徐州附近的丰县、萧县、沛县、砀山、永城等地。魏宪章、王兆兴、赵宪彪、赵崇喜长期活动在苏鲁豫接壤地区。

苏有刚第四代徒孙华继云(1863年生)、华继方(1867年生)经常到涡阳、蒙城唱戏讨饭,后定居涡阳,并收徒传艺,组班演出。台儿庄严四的徒弟周茂银1910年前与儿子周玉山在涡阳、蒙城一带演唱,后来落户于此。周茂银徒弟孙景汉、孙景业、孙学良、乔得连与周玉山长期活动在涡阳、蒙城农村,而且还到新沂、邳县、宿县、上下双沟、泗阳、灵璧、海州等地演出。新中国成立前夕,滕县、峄县的拦后腔班社在苏北、安徽活动的就有十五个之多。(文章内容选自《鲁南区域文化》一书,谢谢作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