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大典》相关嵊县史料的考证

一、嵊县二十七都的出现

    《民国嵊县志》(卷二·建置志·都里)记载:“在城曰隅,在乡曰都,嵊旧领乡四十,梁析十三乡为新昌县。明成化八年,割会稽县二乡以附(今为德政、东土二乡)。实领乡二十九,为隅二(东隅、西隅),为都五十一(嵊旧缺二十七都,不知何谓。又有连数都为一都者,故次都至五十六,而实五十一),为图七十七。”2007版《嵊县志》(修订本)亦载:“县设五十六都,缺第二十七都,原因不详。”也就是说,现存历代嵊县志对于第二十七都的记载是缺失的。

学友魏旭兄在台湾成文出版社1983年影印的《永乐大典》残卷(卷七千九百六十三·《绍兴府》)嵊县图中意外发现嵊县存有二十七都,时位于二十八都东面。余复核1960年北京中华书局版《永乐大典》影印本,得高清图(圈中所绘即“二十七都”)。示于下:

    《永乐大典》绍兴府嵊县图

《永乐大典》是明永乐年间由明成祖朱棣先后命解缙、姚广孝等主持编纂的一部集中国古代典籍于大成的类书。初名《文献大成》,于永乐五年(1407年)定稿, 朱棣亲自作序并赐名《永乐大典》,并于永乐六年(1408年)才抄写完毕。全书总计22937卷,11095册,约3.7亿字,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永乐大典》正本已佚,嘉靖副本亦惨遭浩劫,大多在战火中消失,现存不到800卷。按《永乐大典》绍兴府之嵊县图,则嵊县曾设置有二十七都,至迟在明代永乐年间尚存。

嵊县明代地方志存世的有《成化嵊志》《弘治嵊志》《万历嵊县志》,其中成化志、弘治志均为残卷。检阅《成化嵊志》(卷之二·坊郭乡镇)提及:“旧无二十七都,不审并何都。”查《弘治嵊志》亦无二十七都记载。《万历嵊县志》存完本,志附《乡都图》,图上也未见二十七都的标注(见下图)。

《永乐大典》定稿于永乐五年(1407年),而《成化嵊志》修纂于成化十年(1474),前后相距约67年,成化志时已无二十七都记载。则可知,第二十七都消失于明永乐至成化年间,原因未详。按《成化嵊志》“不审并何都”所言,二十七都是被合并了,只是不知被并于哪些都。《永乐大典》嵊县图中环绕二十七都的是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八都,则永乐之后,随着都域划分的变动及某种原因,二十七都被撤,其区域被并入了周边的都里,以至于消失不见。综上所述,在嵊州历史上,曾存在过二十七都。《永乐大典》的记载填补了《嵊县志》建置史阙遗。

二、《永乐大典》嵊县图“太平”地名稽疑

 

阅《永乐大典》嵊县图,可以发现,嵊县图之东北方向标记有“太平”之地名,不知何谓,其位于禹溪、强口、嶀浦、三界一线以西。

南宋《嘉泰会稽志》记载,宋时嵊县有太平乡,在县南六十里,管里五:碧潭里、择贤里、怀仁里、建昌里、怀信里。《永乐大典》嵊县图上的“太平”位于县之东北,当与嵊县南之太平乡地名无涉,且元代已改乡、里为都、图。

宋时会稽县亦有太平乡,在县东南一百里,管里四:章汀里、全节里、太平里、蒿山里。此乡附近尚有德政乡,位于会稽县东南一百一十里,管里三:太钦里、赤石里、奉化里。二乡接近。《嘉泰会稽志》载宋韩膺胄、韩肖胄墓并在太平乡。韩氏谱载膺胄葬太平乡白木原馒头山(俗称韩家庵)、肖胄葬白木原凤凰山;膺胄第六子葬太平乡白木原、第七子葬太平乡陶村。《荣国夫人管氏墓志铭》记宋参知政事庄简公李光继室管氏葬会稽县太平乡官漾村。另据《会稽钟氏宗谱》(钟氏世家由):“会稽师山之有种氏,自九承事公始也。公讳僎,字世荣,行九承事公之称不可考,或宋时散官之职。旧谱云公之先有文珍者,在唐时为池州之铜陵人,厌五季之乱,徙居会稽。代传至公,在宋庆历中由会稽学前迁居太平乡舜帝庙下师山。”钟氏谱所言舜帝庙下师山,属会稽太平乡。此外,平水之陈家岙、徐家埠,亦属太平乡。

《嘉泰会稽志》云:“太平山,在(会稽)县东南七十八里。晋谢敷隐居太平山中十余年,以母老还南山若耶山中。太平山有三,一在会稽,一在余姚,一在上虞。上虞之太平山,一名伞山。惟余姚之山最著。谢敷所隐属会稽或上虞未详。今系于此,从旧经也。”《万历会稽县志》云:“舜哥山,在县东南四十里,铜牛山西。一名笔架山。俗传大舜游憩于此,故名。”“太平山,在县东南七十八里,舜哥山东南。晋谢敷隐居于此。”参二志,太平山大致方位基本可定在舜哥山(今作舜家山)之东南。

又《会稽日铸宋氏宗谱》(日铸宋氏始祖志)载:“日铸,在会稽东南五十里。其地佳山水,乃欧冶子铸剑之所也。”《绍兴县志资料(第一辑)》(氏族上·日铸宋氏)载:“又日铸岭之南二十里许,有山曰太平,晋谢敷棲隐处也。宋氏有名琳、号息耕者,家于是山之麓,遂以太平名其里。见此谱所载《太平里形胜记》。”按上所述,日铸在会稽东南约五十里,日铸岭南再二十里,即太平山。宋氏息耕公徙家于太平山麓,今绍兴柯桥区平水镇尚存太平里地名。宋时已设太平乡,下辖太平里,则《绍兴县志资料》称宋氏名其里曰太平,当属附会。但可说明一点,太平山即在此太平里附近。宋时会稽太平乡在县东南一百里,太平山在会稽东南七十八里,则太平山在太平乡范围内,乡之命名亦可能与太平山有关。

会稽县之太平山距嵊县较近,方位在三界以西。《永乐大典》嵊县图上其他几处地名“三界、嶀浦、强口、禹溪”均见于地志,此标记之“太平”地名,也应当有一定的认知度,或即《嘉泰会稽志》所云谢敷棲隐之会稽太平山。姑且附考于此。

三、参修《永乐大典》的嵊县人王復皋

在《永乐大典》这部旷世巨制修编期间,有一位明代嵊县人曾参与其中,此人便是王復皋。邑志《乡贤传》登其名:“王復皋,字原吉。永乐间贡入胄监,与修《永乐大典》。越七年,书成,授工部营缮司主事,改虞衡司。居官廉介,以能名。卒于德州官舍。”内容稍显简略。余阅民国丙寅年重修敦伦堂《剡北枣树湾王氏宗谱》,得明崇祯八年兵部尚书喻安性所撰《復皋公传》,所述生平略详。另有像赞、行传各一。收录于下:

《復皋公传》:贡生王公復皋,字原古,行廷四,宋大理评事瑾公之九世孙也。性明敏嗜学,通经史百家言,尤长于经济。永乐间,以明经入国子监,时修胜朝大典,公亦与焉。七年,书成,议叙授工部营缮司,旋改虞衡司。居官廉洁,一介不苟取。人有因事馈以赤侧者,公峻拒之,不稍留。若遇同乡之失意滞京辈,公慨然解囊周之,绝无德色。故其处己也,常以“杨氏四知”自凛;其与人也,不亚子敬之“指囷”云。晚居德州,卒于官舍。启其囊,无余十金。同寅赙之以榇归。论曰:清哉明经!一字足概其生平矣。当夫工部营缮、虞衡继迁之时,帑藏日发,经费孔殷,使或如鼠食太仓,何难富埒陶朱。乃布被宦游,清风满袖,虽客死他乡,名登邑志,岂不荣哉!(时明崇祯八年二日之吉,兵部尚书喻安性拜撰)

《祖像赞》:“公之为人,拔萃出尘,文章允已报国,经济亦足裕民。仕途著廉能之誉,艺林重学问之纯。奈何修文见召于异地,徒令读《志》者追羡其松柏之心、竹箭之筠。”

《行传》:“曾八公次子,讳復皋,字原古,行廷四。永乐间贡入胄监,与修大典,书成授工部营缮司主事,改虞衡司。知山东德州。配顾氏,合葬庵湾。生七子:朱忠、朱良、朱信、朱义、朱盛;出继廷七公为子:朱安、朱津。”

按《剡北枣树湾王氏宗谱》所载,枣树湾王氏系琅琊王氏后裔,兴江左,迁会稽,数传而之新昌长潭,继分左纡,自左纡迁于嵊县灵芝乡之枣树湾。王復皋为宋大理评事王瑾九世孙。復皋之父王岑,行曾八,宗谱列王岑为迁枣树湾第一世。关于枣树湾地名由来,王氏谱载:“琅琊王氏,自右军侨寓剡东金庭观,厥后迁南明,迁长潭、左纡,不一其地。明代洪武初,朝奉郎曾八公(王岑)游剡北灵芝乡,由清风而下三里许,见有山峡水湾,风土淳朴,乃自左纡(属新昌)而徙宅焉。比数稔,手植之枣,绕屋垂垂可爱,因名枣树湾。”

王岑生于元至正壬辰(1352)三月廿六日戌时,卒永乐辛卯(1411)八月初一日。復皋母袁氏,生于至正乙未(1355)十月廿一日,卒永乐三年(1405)十月廿三日。王岑有五子,復皋为次子。宗谱未载王復皋生年,据其父母生卒年推考,王復皋概生于明洪武初。王復皋晚知德州,并卒于官舍,检《德州志》失载,卒年无考。

明成祖对于永乐二年(1404)首次成书的大典并不满意,认为“所纂尚多未备”。永乐三年(1405)再召人重修,动用全国文士计有两千余人参与其事,其中大部分人不见于史书记载。永乐五年(1407年)始定稿,并赐名《永乐大典》,清抄至永乐六年(1408)冬才正式成书。嵊志记载王復皋为永乐五年贡生,此时《永乐大典》已经进入尾声,其参修的时间不会太长,主要从事的可能只是后期的誊录工作。

*本文作者:朱刚       浙江省嵊州市政协文史专员

---刊于《人文嵊州》2020年第三期

(0)

相关推荐

  • 论《永乐大典》之复原

    论《永乐大典》之复原

  • 知乎上看到的。  《永乐大典》是世界有史...

    知乎上看到的. <永乐大典>是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有着万书之书之称.却被人称为抄书工程,却不知正因为一字不改,才使许多古代文献才得以保存. 反观乾隆编纂<四库全书>全国 ...

  • 《永乐大典》的编修与佛典

    在十五世纪初,明永乐二年(1404年)成祖(朱棣)命翰林院学士兼右春坊大学士解缙等一百四十七人纂辑<文献大成>,次年即成,由于时间仓卒,当时就有人指出"所纂尚多未备"的 ...

  • []美国国会图书馆藏《永乐大典》31册。...

    []美国国会图书馆藏<永乐大典>31册. 含卷6831-6832(王字).10934-10935(楚字).10949-10950(抚字).10998-10999.11000-11001(府 ...

  • 《永乐大典》手抄卷(选取部分)

    《永乐大典》手抄卷(选取部分)

  • 如果《永乐大典》被找到,会发生什么事情?

    我是梦话春秋,我来回答. <永乐大典>是中国最著名的一部古代典籍,其规模远远超过前代编纂所有类书.<不列颠百科全书>在"百科全书"条目中,称其为" ...

  • 历经600年,《永乐大典》不知所踪,它到底去了哪里?

    中国是个文化非常发达的国家,灿烂悠久的文化照耀着整个历史的天空,其中各类书籍正是文化的结晶,更是古人智慧的凝结. 文化的传承离不开书籍的整理和编修,从汉代的刘向开始,中国的大王朝都非常重视书籍的汇编工 ...

  • 《永乐大典》和《四库全书》比较

    610年前的今天,1408年12月14日,永乐大典正式编纂完成.该书为我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规模宏大的类书.采录曲集七.八千种,经.史.子.集.释.道.戏曲.平话.医卜.工技.农艺等各类著作无所不录,搜 ...

  • 《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是中国最大的一部类书,编撰于明永乐年间,全书22,937卷,11,095册,约3.7亿字.<永乐大典>屡遭浩劫,正本不知去向,副本今存不到800卷,约为原书的4%. ...

  • 暗影血路!永乐大典(上)。…

    题记:本文是故事兔子在交流群内为大家讲述<大明帝国>系列故事中的节选内容,由交流群的热心群友辛苦整理,未经故事兔子本人审阅. 大家,日安.今天晚上呢,咱们继续<大明帝国之永乐雄风&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