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好文!!本应打长效胰岛素却打了26单位速效胰岛素,如何才能确保安全?许樟荣教授告诉您处理方法

对于一日多次注射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有时会遇到胰岛素注射错误的情况,比如应该注射长效胰岛素,却注射了短效/速效胰岛素,这种情况如何处理才能避免低血糖的发生呢?

临睡前错误注射了26单位速效胰岛素

周某某,女,85岁,确诊糖尿病近30年。既往有高血压、血脂异常、胆囊炎、胆结石、视网膜剥脱手术,行动不便。今年4月因为高血糖,空腹血糖17.97 mmol/L,开始胰岛素治疗。

目前优泌乐 12、4、12单位,三餐前注射,德谷胰岛素 26单位,睡前注射。

血糖控制较为满意。其先生薛老86岁,体健,耳聪目明,一直帮她注射胰岛素,监测血糖及看病取药。

9月23日22点许,86岁的薛老先生给85岁的老伴注射胰岛素,拿错注射笔,注射优泌乐26单位(原应该注射德谷胰岛素26单位),注射完毕,发现注射错了胰岛素制剂,即电话告诉我。

接到薛老的电话,我心里咯噔一下,很害怕,85岁的老人一旦夜里发生严重低血糖,后果不堪设想

我本人就接诊过因为低血糖导致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也见过低血糖致使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衰而死亡的病例。

我马上告诉薛老每隔2小时检测血糖,然后根据血糖结果少量多次进食,从而避免了低血糖,安全地度过了这个令我十分担心的夜晚。

2小时监测一次血糖,低于10mmol/L需进食

接到电话后,我叮嘱薛老立即给患者测血糖:

如果血糖低于10 mmol/L,即进食少许;如血糖高于10 mmol/L,可再观察,0点左右再测血糖。

  • 此时(22:10)测血糖为10.7 mmol/L,未进食。两小时后(24日0点许)测血糖为5.6 mmol/L,遵我嘱患者进食含糖的小馒头1个(约半两)。

  • 2点半再测血糖为8.5 mmol/L,再进食稀饭小半碗和巧克力少许。

  • 早晨7点血糖为13.1 mmol/L。全夜无任何低血糖感觉。

24日恢复原来的胰岛素治疗方案,早餐前注射优泌乐 16单位;午餐前(午餐进食非常少,有时不吃午饭)注射优泌乐4-5单位,;晚餐前注射优泌乐12单位;睡前注射德谷胰岛素 26单位。

该日血糖监测为:早餐前 13.1 mmol/L、午餐前 9.8 mmol/L、晚餐前 8.3 mmol/L,睡前 8.4 mmol/L。

26日早餐前血糖12 mmol/L,晚睡前的德谷胰岛素从26单位增加到30单位。次日(27日)空腹血糖为10.9 mmol/L。

详细了解速效胰岛素的作用特点

通常,血糖下降有个过程,即使用很大量的胰岛素,也不可能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如1-2小时)血糖由高血糖降到低血糖。

记得年轻时我读过一篇文章,采用静脉点滴胰岛素降低血糖的研究,该文提及1小时降低血糖最大幅度为4.23 mmol/L。

所以当我告诉薛老,如果22点测血糖大于10mmol/L,可以观察,2小时后再测血糖。2小时后即次日0点血糖为5.6 mmol/L,即嘱咐患者进食少许;2小时后再测血糖为8.5 mmol/L,再次进食少许。此时已经离开注射胰岛素时间有4个多小时。

优泌乐(赖脯胰岛素注射液)是速效胰岛素类似物,峰值时间为1-1.5小时,持续时间为4-5小时,所以我叮嘱老人4点多再给患者测一次血糖,结果老人睡着了,没有在这个时间点再测。

我只能早上电话询问,老人7点时再测血糖,血糖已经升高了。我也放心了。此后2-3天又做了胰岛素剂量微调,目前血糖控制良好。

对于胰岛素作用时间和降血糖幅度的了解,使我有信心能够通过电话指导,确保患者安全。

还有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这对老夫妇都是知识分子,执行医嘱非常认真,反馈血糖结果非常及时。医患同心和专业技能永远是确保治疗到位的关键。

远程医疗,真的可以帮到患者

到作为医生,我养成了一个习惯,即告诉我接诊的和建议用多次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如何联系我和我的助手(糖尿病教育护士),通常,这些患者有我的微信和电话号码。这次事件证明了我这样的做法是正确的。

通过远程医疗,如电话、微信、视频等方式,可以及时解决糖尿病患者的难处,保证他们治疗更安全,也节省了他们的时间和费用

否则,因为误用1次较大剂量的速效胰岛素,该患者夫妇俩需深夜到医院观察,这对于86岁的薛老和85岁的患者周老都极不方便,而一旦在家里发生严重低血糖,则后果不堪设想。

事后两位老人非常感谢,薛老专程到糖友诊所送来写满5页纸的感谢信,并要请我和护士长吃饭,支付我费用。

我收了感谢信,谢绝了吃饭,也不要他付费。我诚恳地告诉他,为患者服务是我们的责任,能解决两位老人的急难且整个过程处理得当,我甚觉快乐!请他以后有任何困难需要我们帮助,都可以随时联系我们,我们享受为患者服务的快乐!

最后老人拿出4瓶点心核桃肉,分别送我和护士长各两瓶,我们收下了。回家后,我的老伴、孙女和我都吃了核桃,都说好吃,我吃在口里,甜在心里。同时,琢磨如何回馈患者的心意,我决定购买几本常见病的科普书籍,快递给他们。

这就是我与老人的故事,这里有医患之间的温情,也有专业处治的体会,给我们的糖友分享。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