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A】世界最大紫锂辉石,模拟巴黎圣母院之窗,极美的光学效应让人兴奋

宝石加工,是彩色宝石的一门艺术,是一个需要慧眼、天赋以及极大耐心的艺术,因此宝石在切磨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到不同宝石格子的特点,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获得一颗最美宝石的同时,也能够保证宝石的最大重量。

由于锂辉石具有较高的脆性,完全的解理,以及在不同方向上不可预测的性,因此,锂辉石成为了最具挑战的宝石之一,尤其是大尺寸的锂辉石原石,挑战的难度进一步的增加。对于这颗世界上最大的锂辉石,将其加工成为世界上最大刻面型锂辉石,无疑是一件极具挑战性的工作。

针对这颗重量为2950克的锂辉石,设计师的名字叫做VT,该宝石未经优化处理,产自阿富汗的库纳尔省,原石的一端存在一条肉眼可见且尺寸较宽的裂隙,另一端30%左右的位置存在大量的内含物,为了保证宝石的安全,采用锯线的方式将两端去除掉,经过20个小时的加工,仍然剩余1.5公斤左右相对干净的原石。由于宝石晶体的尺寸相对较大,因此,一些常规的宝石切磨附件已经不再适用这颗宝石,例如宝石夹、转换支架,甚至是宝石的切磨策略都需要与之相适应。

锂辉石晶体原石,重2950克,显示明显的多色性,是在宝石切磨过程中必须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在开始工作之前,首先是对其进行精心的设计,俗话说,“没有目的地的旅行是无法完成的”,对于宝石切磨这项工作亦是如此。对于这颗宝石来讲,艺术家VT抛弃了简单的设计,而是设计了一个具有914个刻面的琢型,一个真正具有挑战性的琢型。这个琢型名为“永恒的脆弱”,其灵感来源于巴黎圣母院标志性的彩色玻璃窗,这也是艺术家VT“世界遗产”计划中第五个宝石设计。

由于宝石的尺寸较大,因此VT不得不修改通常所采用的宝石切磨顺序——亭部→腰围→冠部→冠部→台面,取而代之的先切磨巨大的台面,开始这项杰作。这样的工作顺序本身就带有一定的挑战性,因此需要一个莫斯科朋友的专属仪器,在选择设备时还需要考虑到锂辉石的脆性和完全解理,因此在切磨时要避免使用粗盘对其加工,这就使得相关的工作非常耗时,尤其是将大的台面放在是工作顺序中的第一位时。

设计图,显示刻面的位置,这有助于在切磨这颗宝石之前估算成品的重量。

下一步就是对宝石进行粗磨,已获得宝石的基本轮廓,这就意味着必须要是用双手将这个重量为1.5公斤足有的宝石施加足够大的压力,以最终得到精确的形状,其中腰围的直径约85mm,台面的尺寸约65mm,最终得到的重量与设计图中所使用的公式及刻面接近。最终的重量应该在2500~3000克拉之间,作品完成之后将会取代目前已知的最大的刻面型锂辉石——一颗重量为1800克拉的绿色锂辉石,由John Sinkankas在1959年切磨,目前收藏于皇家安大略博物馆。很可惜并没有找到相应的图片,不过在相关的资料中找到了一颗由John Sinkankas曾经切磨的重量高达7000克拉的水晶。

重量为7000克拉的水晶,由John Sinlianlias在1963年完成

虽然剩余的预成型工作不能用传统的手工来完成,但是VT使用了自己的切磨机,并配合朋友以及前学生的Danial Hu提供的定制的宝石夹。由于VT的目标是创造出一件重量级的艺术品,因此必须要十分精切,切割成与巴黎圣母院彩色玻璃相匹配的图案,因此之前的步骤需要花费相当长的时间来完成。也许,整个过程中最复杂的部分就是创建16个主刻面以及16个从中心向腰棱延伸的刻面棱,每一个包含8个(主要)和5个(额外)平行面,同时互相连续。

一个同样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就是确保比例的正确,同时切磨18行尺寸和形状不同的刻面,并且每一行之间并不依赖于另外一行,最终,最后一行刻面与腰围相对应,此时已经预成型完成。要在不破坏整体设计团队前提下改变最后即可刻面的宽度是不可能的,这就意味着亭部必须在腰围开始的地方就要精确的完成。换言之,18行所有的刻面必须与图形的比例精确无比。再看一下设计图,足以表明腰围并不是像传统刻面型宝石那样简单的将冠部与亭部分开,而是一个基本的设计元素。

由于宝石的刻面较多,因此在切磨中存在大量的错误隐患,在判断或计算上稍有差池就会酿成无法挽回的灾难,例如,如果其中一排的刻面仅仅宽了一点,就没有足够的设计空间,并且亭部需要全部重新切磨。再比如,如果某些面过窄,腰围同样要重新切磨,最终就会导致宝石的尺寸变小,同样意味着宝石的台面需要重新打磨。幸运的是,最终的成品,刻面位置完整的与腰围精确地对应在一起,宝石的最终直径为83.7mm,与最初的计算误差仅有1mm左右。

相比之下,接下来的步骤就是对亭部刻面进行预抛光与抛光,但是,正如前面所提到的,尺寸的便宜就意味着在预抛光的过程中垂直压力必须均匀的施加在这颗宝石上,因此需要修改小尺寸宝石常用的工作技术。如果施加的压力偏左或者偏右、偏前或偏后,刻面会变大,导致整颗设计发生破坏。为了克服这个困难,宝石的自重提供了足够大的压力,因此压力总是均匀分布的。

尚未抛光完成,但此时已经开始显现出最终成品能够显示的复杂的光学效果。

经过两个月的工作,亭部已经抛光完毕,接下来就是旋转宝石到一个新的宝石夹中抛光冠部。与传统的宝石切磨程序不同,不能直接加热宝石,否则会导致宝石沿着双晶面或者解理面破裂,而这个方向刚好是夹住宝石的方向,因此,如何均匀的加热这颗宝石,宝石的尺寸再次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VT使用了一项技术——使用蜡与强力胶结合,此方法是由密歇根州已故的Jeff Ford在2006年分享给VT的。蜡固定在热的宝石夹上,加热后会变软。冷的宝石随即固定其上,首先是亭部,与蜡相接处,在其表面上形成一个印模。一滴强力胶足够安全的将宝石固定在相应的位置上。然后,再把蜡加热一下,就可以将其移除掉了。

重量为3051克拉的“永恒脆弱”,含914个刻面,是目前已知最大的紫锂辉石成品

经过三个月的努力工作,最终抛光的所有步骤已经全部完成,当宝石从宝石夹上移除的一瞬间,足以令人激动,能够看到它光芒灿烂成品简直令人兴奋。最终的成品重量为3051克拉,非常接近计算的最大重量3000克拉。

这颗宝石最后的旅程就是提交到GIA曼谷实验室进行检测并出具相应的报告。宝石学家非常兴奋的研究了这颗巨大的锂辉石,虽然宝石的尺寸高达83.75–83.79 × 65.00 mm,以至于限制了检测仪器的使用,但仍然难免兴奋之心。由于尺寸的影响,拉曼光谱测试成为了最终确定的检测手段。结合放大镜以及显微镜的观察,宝石具有明显的异向性,并在二色镜在能够观察到较强的多色性,而相同的紫色与绿色在图中也能够非常清晰的显现。

折射率的测定显示折射率为1.660-1.676,双折射率为0.016,结合二色镜下观察到三色性,表明该宝石为二轴晶宝石。内含物,如生长管,透明的晶体、负晶、指纹状包裹体,以及保留在腰棱的天然证据,都证明这颗宝石为天然的。结合长波下弱-中等的橙色荧光,数据与锂辉石、紫锂辉石种相符合。

由于这颗宝石由VT切割并提交,并附上了一张照片来证明这一事实,因此,GIA报告(报告日期为2020年5月27日)也证明了该宝石由VT切割。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