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璎:影响乔布斯,奥巴马两度颁奖,21岁第一次听说姑姑林徽因
一个人的价值,究竟应该体现在何处?这个问题的答案,想必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不一样的标准。
尤其是对女人来说,想要在这个时代里奋斗出一席属于自己的位置,确实不那么容易。譬如林璎。
说起林璎的名字,大抵多数中国人不太熟悉,可若提及她的姑姑,那大部分人一定会恍然大悟,因为她的姑姑叫林徽因。
和姑姑一样,生性安静的林璎同样投身于建筑设计行业,是美国一位声名显赫的华裔建筑师,不只曾同乔布斯往来,而且接受过奥巴马的两次颁奖。
那如此厉害的一位林家姑娘,她的人生故事又是怎样的呢?
01,名门之后,父母影响
林璎出生在一九五九年的美国,自小长在海外,未曾接受过传统中国教育。她的祖父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大人物,叫林长民。
此人不同于满清遗老,一贯主张宪政制度,赞同西方先进思想,所以林家子孙皆受林长民影响,兼顾中西文化。
林璎的父亲唤林桓,是一位陶艺家,在俄亥俄美术学院任校长,母亲则在俄亥俄大学教授中英文文学,同时是一名浪漫诗人。
那个年代生活在外的中国人总是会经受各种异样眼光和不公平待遇,但因林璎父母偏爱寂静,一家人居住在远离尘世的山林,生活环境非常单纯。
所以林璎并未受到什么外界干扰,得以平静顺利地长大。后来的她再提及当初,眉目间总留有一份温柔。
她说很怀念童年,在一片真正静谧的山林中,连绵起伏的山坡是孩子的天堂,没有忧愁,只有可怖神秘的"巫师的后山"。
那仿佛是一段与世隔绝的时日,在孩子的世界里,除却学习,就剩下小兔子、小松鼠和花栗鼠等等可爱的小动物。
没有战争,没有民族仇恨,父母为林璎和她的哥哥所营造的平和童年,至今依然影响着他们的人生,让他们始终以天真的眼光看待自己的华裔身份,从未沾染别的什么情绪。
不过,说到自己的父母,林璎最想感谢的还是他们带给子女有关文化的最初人生启蒙。
因为皆从事艺术行业,所以林璎的家中永远充满文艺气息,从父亲设计的瓷盘瓷碗,到大件的桌椅屏风,浓郁的文化气息一直熏陶着林璎和她的哥哥,令他们深深爱上这一领域。
长大以后的林璎,投身入建筑设计事业,而她的哥哥则继承母亲衣钵,当了一名诗人。
林璎说,她的父母从不会要求她和哥哥必须完成什么,而是任由他们自己来抉择。
这种不同于中式传统教育的西方作风,让林璎学会了反思和自我觉醒,也促使她一直把自己的双亲视为榜样,模仿、学习着他们的习惯。
每当开始研究什么新项目时,总能彻底沉浸到属于这个地方的历史和文化中,从而令她的设计作品产生一种与众不同的效果。父母、家庭,给予林璎的影响,是她一生珍藏的宝贵财富。
02,初生牛犊,一战成名
中学时期的林璎学习成绩优异,极具数学和艺术天赋。毕业后,林璎报考耶鲁大学,成功入读该校建筑学院。
一九八零年秋天,林璎正和自己的同学们完成一项有关墓地建筑的作业,是用建筑的形态表达"死亡"主题,所以一整个学期,她一直深入不同的墓园,看不一样的墓碑设计。
其中让林璎印象最深的,当属一座刻着船只的墓碑,线条简练、形态优美,深深触动了她的心。
正巧此时,不知是哪位同学拿出了一份关于"越战纪念碑"的设计征稿海报,初出茅庐、渴望获得认可和机会的年轻学子们当即拍板决定,把此内容定为毕业设计,全班都要参与,林璎当然没有例外。
她跟随同学去到即将开工建造纪念碑的华盛顿,站在彼时荒芜的园区,在脑海里想象着自己利用小刀,将地面立体切开,修成两翼,一边指向林肯纪念碑,一边则指着华盛顿。
如果上面能按照顺序,依次刻下阵亡者的姓名,那就会更加完美。幸运的是,征集海报上确实注明必须要刻有五万余名阵亡者的名字。
因而林璎毫不犹豫在自己原先设想里,加上了黑色反光这一条件,并迅速完成设计,递交给相关机构。当她的设计稿在万千设计师中脱颖而出。
当她从老师的口中听到自己的名字,林璎告诉自己,这次考验必定是艰难的,可她却未曾料到,艰难的程度会这么高。
高到很久以后,她重提此事,还是会用一种无可奈何的语气说"那是一段充满了压力的日子,没有人能教会你该如何度过那段时光"。
林璎说,在获得"越战纪念碑"设计竞赛以前,她的世界从未有"种族"这个概念,可现实却令她痛苦。
无数美国人在她的设计得奖以后,开始抨击她、抵制她,甚至伤害她,他们用"丢脸的破墙"、"黑色的伤疤"等等恶劣词语来诋毁她的设计,质问"为什么一个纪念在亚洲战争牺牲战士的纪念碑是由一个亚洲人设计的,那岂不是非常讽刺?"
面对如此困境,林璎不服,她想要解释,告诉美国人,她的设计无关政治,只是以"人"为主体,接受痛苦、接受死亡现实,才能真正走出过去的阴影,才能超越它们,回归光明。
但没有人愿意平静下来聆听林璎的解释,局面越来越糟糕,直至设计主办方提出重新审阅一千四百二十一份参赛作品,才令那些反抗者们暂时停歇。
然而结果出乎所有人意料,林璎的作品仍旧是所有评委心中最符合大赛主题的那一份。
为了能让这份作品变成现实,林璎无奈接受主办方的意见,在纪念碑的附近增加了一组"三个战士"的铜雕塑和一面美国国旗。
一九八二年十月,纪念碑正式完工,林璎的身影没有出现在这个本该属于她的隆重典礼上,连带着她的名字,亦无人提起。
或许有人会为林璎感到悲伤,但对林璎本人来说,设计完成了,争论消散了,她也该回到自己原本的位置,继续完成学习。
如此宠辱不惊,如此淡泊名利,让人不禁回想起林璎的家世,回想起那位和林璎非常相似的女人。
03,两个时代,两个女人
正如前文所言,林璎的姑姑是林徽因,同样是一位才华横溢,在建筑设计领域具有天赋的女人。
可惜,林徽因出生在一个对女性怀有偏见的年代,未能如愿入读建筑学科,只得退而求其次选择美术,再利用课余时间自学建筑,以顽强姿态向世人递交一份属于独立女性的完美成绩。
生活里的林徽因,明朗大方,喜爱结交朋友,常常举办宴会,展现风姿。但林璎却和姑姑截然相反,她是一个安静的姑娘,容易害羞,不愿意同人多来往。
唯有真正获得她共鸣的人,才能走入她的世界,比如说乔布斯。那是一九八三年的某天,林璎结识乔布斯,两个同样天资出众的人一见如故,所以林璎答应了乔布斯的邀约,前往苹果公司参观。
由于紧张,乔布斯请了一位女员工陪同自己一起招待林璎。彼时的他们皆未想到,参观过程里林璎无心的一句话,竟然直接影响了乔布斯和苹果公司的后来。
故事起因于桌子上笨重的电脑,看到它的林璎,问乔布斯"为什么不能把电脑制作更薄一点儿,像平板一样方便携带?"
乔布斯稍怔,随即告诉林璎,那将会是他的目标。多年以后,苹果公司果然出产ipad,在世界电脑行业迅速占据一席位置,为乔布斯赢得大票荣誉和巨额金钱,而这一切的源头便是林璎。
然,此时的林璎同样功成名就,光芒万丈。
她是一九九九年百名最具影响力的亚裔之一,是二零零五年全美妇女名人堂的入选者之一,是美国"国家艺术勋章"和"总统自由勋章"的获得者,曾两次从美国总统奥巴马的手中接过荣誉奖章,是名副其实的"华裔之光"。
数十年前,林徽因以女子之身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设计,参与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数十年后,同是林家姑娘的林璎以华裔的身份完成美国越战纪念碑的设计,让自己的作品遍布美国,成为美国人心目中难以超越的杰出建筑设计师。
两个时代,两个林家女人,同样深爱建筑,同样成绩优异,谁又能说这不是一种传承,一种传奇呢?只是,令人深感可惜的是,林璎此生皆无缘得见自己的姑姑一面。
甚至因父母刻意抛却曾经的行为,让林璎直至二十一岁生日,才从父亲的口中第一次听到姑姑林徽因的名字,知道姑姑是一位建筑家,有过很多优秀的作品,为姑姑的故事深深吸引。
对林璎来说,没有见过姑姑林徽因是一种遗憾,但她却用自己的努力,用自己的成绩,向世人宣告,林璎和姑姑林徽因一样优秀出色,从未丢了林家人的脸面。
文/史海观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