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想这样自由自在,想玩什么就玩什么!

我网购东西,包装盒成了你的玩具。

你装了什么东西进去,让我和爸爸猜里面是什么?我们猜不到,你说“这是见证奇迹的时刻”,然后兴奋地拿出里面的东西给我们看。

后来,发展成快速记忆的游戏了,就是爸爸把想放入盒子里的东西摆在桌面上,等我们觉得自己记住了所有的东西之后,闭眼,爸爸拿走桌面上的一件东西,然后猜是什么东西被爸爸放进了盒子里。

包装盒大概就是所说的“活玩具”了,它是具有生命力的,同时也能带动你的创造力。

最近,你和爸爸还发明了闭眼指挥的游戏。爸爸让你去帮他拿盒奶,你说:“好的,我闭着眼睛,你指挥我去拿吧。”于是,你们的游戏开始了。

爸爸给你指令:往前走,继续;停,往左一步,继续往前走;停,往右一步,继续往前走;右转,睁眼,拿奶。

等拿到了奶之后,你要求爸爸依样指挥你,回到他的身边。等你睁眼,把奶递给爸爸的时候,爷俩竟然是兴奋不已。

这样的指令游戏,全凭耳朵获取信息,可以锻炼耳部获取信息的能力(比如听课),另外,也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完全的信任游戏(当然,可以分析更多)。这样的游戏,就是创造性的劳动吧。

昨天,你在楼下挖沙子堆城堡。我说,天气有点冷,要不回家吧?你说,等堆完这个城堡就回家。你试了两三次总算是成功了。等我们走的时候,楼下已经没有孩子在玩了。

上楼的时候,我说,最近你的小伙伴上课的上课,做作业的做作业,都没时间玩了。你是怎么想的?你答:“那我就自己玩呗。”我:“你有想学的东西吗,报个什么班学点什么之类?”你说:“没有,我就想这样自由自在,想玩什么就玩什么!”

有一种提法是这样的:想克服孩子学业负担过重的现象,就得使孩子有自由支配的时间!

这种说法,听起来似乎是荒谬的,但却是教育过程的逻辑。孩子的学习被各种功课作业塞得慢慢的,留给孩子思考与学习直接相关的东西的时间就越少,那么负担就会越重。

怎么讲?如果一个孩子只知道听讲、思考、记忆、回想、再现,以便能回答教授者提出的问题,那这样的劳动很快会使人精疲力竭。当一个孩子开始对知识产生冷淡的态度,只有学习,却没有了智力劳动和智力生活,那是可悲的。

比如阅读,如果孩子的阅读是出于背诵和记忆的要求的阅读,而非出于爱好、出于求知愿望的阅读,那这样的阅读就是徒劳的,甚至于会变成越来越重的负担。

我自己就有这方面深刻的体会,中文系毕业好多年后,我才解脱出来。慢慢让阅读成为一种享受,而非仅仅去获取了什么知识,不再全部涉猎,而是像寻觅知己一样,慢慢找寻和自己气质相合的一本书,在那里,得到快乐与美的体验,聆听老朋友的教诲,也让自己的心灵得到慰藉。

你还在学龄前,我真心的希望你这样的“自由地支配的时间”和这样趣味性、创造性地玩乐能多一些再多一些。这不关乎你纯粹的知识量的获得,但是直接关乎你智力生活的发展。

我总是觉得,一个人的智力生活是积极的、乐观的、向上的,充满激情和动力的,比真的在头脑中储存了多少的知识量来得更为重要。


EN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