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问道士自己的寿命,道士说“比我多一日”,朱元璋:斩了
太祖胸中涌自豪,长虹弯月运文韬。襟怀草莽英雄气,欲与天公试比高。——《赞明太祖》。
说到朱元璋,想必当今无人不识。此人出身布衣,为明朝开国皇帝,年号“洪武”。他的人生可分为前后两部分,真的可以称为“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上”。
图1
而我今天就来说一下,他登基后所做的一件妙事。在封建社会,世人的头脑中都充斥着形形色色的鬼神思想(封建思想的一部分),绝大多数人将在那个思想未开化且缺乏科学技术的社会中很多无法用科学道理解释的事情,都将之臆想为“天罚”。
但在上下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之中,也肯定会有不信鬼神、不信天命的“反人类”,不过这些人多半也就是有能力、思想进步的人。
好比如明太祖朱元璋,敢于挑战封建迷信,不信鬼神之说。有一次,试问道士自己的寿命,道士说“比我多一日”,朱元璋便直接大怒:“斩了”。
朱元璋登基之路
朱元璋出生就是贫苦的农民,朱家世世代代都是以种田为生,家里世代饥寒交迫,甚至当年其父母去世的时候,仅找了几件破旧的衣物裹住直接下葬。
图2
随后迫不得已的他进入寺庙中做起了行童(也就是供寺院役使的小和尚)。不过没过多久,又在淮西一带流浪许久,正好赶上大批的农民起义,他认为自己可以应征入伍,这样可以讨口饭吃,不至于饿死。
不过让我说哈,还真的是人算不如天算,朱元璋的本领和军事才能很快在军队中被凸显出来,同军的战士对他敬佩不已,就连红巾军的统领郭子兴也对他有所赏识。随后的时间里,朱元璋的势力越来越大,也有了自己的嫡系部队。在郭子兴病逝后,就开始立自己为帅,以此对应天城发起攻击。
在这段时间中,朱元璋开始不断收纳各路知识分子为己用,并努力学习治国理天下之道,仿佛能隐隐的感觉到他已经有了几分皇帝的样子。
图3
随后的10余年里,朱元璋不断拉拢多方力量而获得支持,再加上自己也非常争气,先后打败了陈友谅和张士诚这两股势力,这也意味着称帝建朝的大势即将到来。
朱元璋于公元1368年正月定都南京称帝,国号定为大明,年号“洪武”。至此,明朝建立,洪武之治的帷幕也随即被拉开,人民们的生活开始稳定,愈发富足。
朱元璋与算命道士之事
朱元璋是一位草根皇帝,登基后勤勉奋进,接济百姓,对百姓生活深思同情。他一直都是历史上比较出色而又传奇的一位人物,像他这样一位从草根逆袭成皇帝的人,是不会相信鬼神之说、不会相信我命由天的。
图4
不过即便自己不信,但生活于那个思想迂腐的封建社会,登基称帝后仍需要面对许许零散的小事情,但 “反封建”就是他做出的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正因为这样,所以令他非常讨厌那些满嘴鬼神之道、谎话连篇的算命道士。
登基后,在朱元璋一次南巡期间,毕竟自己也是草根出身,他最初的想法只是亲自深入民心,更加了解当地百姓的问题和状况,从而改变现状、解决一些疑难杂症。
但结果不然,在他听说了当地有一个“算命极其灵验”的道士之后,朱元璋决定暂且放下手中的事情,亲自会会这位“胜似半仙”的道士的真面目。于是,便派人去请这位道士来到帐前,随即就问道:“先生如此灵验,不如算一下,我朱元璋的寿命有多少年”。
图5
不得不说,这句话让在场的任何人都没有想到,区区一介草民竟如此大胆,敢将自己的寿命与皇帝联系起来。但这句话一出,大臣们想到,道士真的是胆大包天,但又不能杀,于是众人一时间无法做出反应。
朱元璋敢于破除封建陋习
不过,此时面对的是朱元璋,与其他人最大的区别就是,他不相信鬼神之说、不相信玄学。他叫道士来的真正目的不是说想知道自己能活多久,而是要打破这种愚昧的封建思想,所以听完之后,心里也没有多想,便大手一挥,大声说道:“斩了”。
图6
但在场的所有人都慌了,没有想到朱元璋是真的决绝,竟不相信天命。众人纷纷劝阻朱元璋,让他三思,放道士一条生路,毕竟道士的话令人感到恐怖,现在杀了他,那等于也是拿皇帝的性命开玩笑。
但朱元璋从不相信玄学,强硬要求此人必斩。可所谓,胳膊拧不过大腿,道士最终被杀了。众人还是非常担心,时刻关心着朱元璋,而正相反的是,朱元璋压根没放在心里,根本不在乎。果然如此,过了一天,朱元璋原来无恙,自然而然地将这道士的江湖骗术揭开,也成功地破除了这一“封建思想”。
结语:
其实对于处在封建社会的古人来说,封建思想的存在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人们对科学概念的认识如此的渺小,甚至可以说基本上没有任何的认识,在最常见的刮风、下雨、打雷这种自然现象,但在他们眼中都是无法解释的,所以只能将这些现代社会看来非常正常的自然现象神圣化或妖魔化,将打雷和闪电等愚昧地认为是“天神降下的神罚”。
图7
这个故事能够真实体现出朱元璋的独特之处,他与历朝历代的皇帝、乃至整个封建社会的绝大多数人都有着比较大的不同之处。
那就是敢于打破陈规、不畏惧所谓的鬼神之说,只相信我命不由天、人定胜天的道理。正因为他出身于草根,从草根一路逆袭到开国皇帝,这些非凡的经历才使他有所具备这样“独特”的性格特点。
参考文献:
《朱氏世德碑》
《明史》
《明史纪事本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