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雪清竹:诗心夜半明如月,皎皎梦中照城阙
手
素手凝霜皓腕长,琉璃世界是诗乡。
心如一朵莲花放,四散清风湛冽香。
仙流
湘江秋水多明月,越浦清风尽客愁。
不觉江南应十载,烟雨萧竹共仙流。
指月
一指青天了了知,如何将指作真机。
不能顿悟观明月,顺其觅来也适宜。
指月之说在《六祖坛经》中有这样的记载:无尽藏尼对六祖惠能说:“我研读《涅槃经》多年,劫仍有许多不解之处,希望能得到指教。”惠能对她说:“我不识字,请你把经读给我听,这样我或许可以帮你解决一些问题。”无尽藏尼笑道:“你连字都不识,怎谈得上解释经典呢?”惠能对她说:“真理是与文字无关的,真理好象天上的明月,而文字只是指月的手指,手指可以指出明月的所在,但手指并不就是明月,看月也不一定必须透过手指,不是这样吗?”于是无尽藏尼就把经读给了惠能听,惠能一句一句地给她解释,没有一点不合经文的原义。文字所记载的佛法经文都只是指月的手指,只有佛性才是明月之所在。
照水
绿尘香减九重门,化作流风淡漠痕。
才觉秋水明似镜,飘然照见古诗魂。
别
沙上月明风袖白,遥峰云逐老僧归。
无心一似轻飞鹭,山草山花示妙机。
遣悲怀(1999年)
城内春雨柳色新,城外酒肆倾囊金。
醉后癫狂鞭名马,泪尽江上断弦琴。
竹篱扉边开木槿,绕屋清溪生水芹。
苍苍绿草人已去,黄菊满院醉哦吟。
遣悲怀(修改后)
宫里春归柳似云,城边酒肆已深醺。
癫狂失绪鞭名马,寂寞离怀赋逸文。
夙愿何妨成遗恨,拙情无计献微芹。
苍苍绿草人长去,白露西风渺渺闻。
城内柳:此意象取自于陆游“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因为柳已在宫墙之内,不可再见。
献芹:《列子·杨朱》:“ 宋国 有田夫……谓其妻曰:'负日之暄,人莫知者,以献吾君,将有重赏。’里之富告之曰:'昔人有美戎菽、甘枲茎芹萍子者,对乡豪称之。乡豪取而尝之,蜇於口,惨於腹,众哂而怨之,其人大慙。’”后遂以“献芹”谦言自己赠品菲薄或建议浅陋。
良夜
天涯寂寞度春华,细语更阑属万家。
捧卷古人殊未远,挥毫风景自然嘉。
松庭月冷为招鹤,竹院花喧若剪霞。
如此良辰堪讽咏,知音应访啜清茶。
绝句 (1999)
诗心夜半明如月,皎皎梦中照城阙。
思君字字杜鹃血,枉使君愁空相虐。
自感
孤棹南来又北回,劫灰几变数低徊。
激风怒折千寻柱,迷雾惊垂百步雷。
纵有雄才浑已忘,每多肝胆度崔嵬。
珠遗沧海经年久,月夜无人独异瑰。
五德诗
万物本是道所生,百姓日用惜不知。
浩德犹如南溟水,人似游鱼不可离。
夫子孤言重仁义,庄子力批非真机。
今人不识德为重,衰谢荣辱难为思。
义薄云天金气灿,白光灼灼入魄时。
智通北海水浩渺,紫光离离入肾宜。
仁者无敌木森郁,绿光莹莹肝胆随。
礼敬天下火腾烈,赤光赫赫入心滋。
信诚无疑土深厚,黄光耀耀入脾奇。
五色烂漫盈霄宇,得之却赖有修持。
有德之人皆已去,空余我辈啼寒饥。
寒饥之者居体内,非恒名众主人悲。
我食五谷彼餐气,饲以五德千年芝。
诵经感此五德沛,足踏虚空神飞驰。
红尘考场不迷惑,安期王乔共论诗。
“同于德者,道亦得之;同于失者,道亦失之。”同气相求,宇宙之中的道光德能虽然无所不在,水波一样浩浩漫溢,滋养着人类,却需要人类本身具有道德的特性,才能够同频共振而接受它进入身心之中。只有当我们自身的德性修持具备的时候,道即用德能的五德之气饲之于我们。
仁德修持好的人,可以获得阳木之气;
礼德修持好的人,可以获得阳火之气;
信德修持好的人,可以获得阳土之气;
义德修持好的人,可以获得阳金之气;
智德修持好的人,可以获得阳水之气。
五德全部都修持到淳厚无杂的人,也就与道同体复归于道。
德具有品格性和能量性两个方面的属性,我们一直以来只知道德指的是品格性,却不知道德还具有能量性。这是几千年来文化的悲哀。其实德的能量才是这个世界最权威的物质,它充满宇宙,在我们身边也有它稀薄的存在。每个人出生的时间里,已经清晰地记载了携带而来的五种能量的多少,所以运用易经便可以推算出一生的流程。人生的剧本早已写好,那是过去生生世世我们所作所为造就的五种德能量的多寡所写成的。要想修改命运,唯一的方法就是改变自己的德性德行。用积攒的厚德能量消除人生中有可能发生的厄运,疾病,痛苦,不论过去我们做过什么,现在和将来我们会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命运就会向着良好的方向前进。
牛顿当年曾经惊叹,太阳系和整个宇宙都有条不紊,各就其位,究竟它的推动力来自于哪里?他认为有一只“上帝之手“。其实在中国传统道德根文化中,就可以找到这一只”上帝之手“,就是名为”众父“的德一。正是因为每一个星球都恪守着本身的众父”德一“,与其他众父”一“能量的度数信,所以整个宇宙的秩序才会井然有序。极少数星球偏离了,失去了”一“,就会造成最终的脱轨,与其他星球相撞或者在宇宙当中化为流星,消失殆尽。
银河系的中心有一个形名为”众父“的”一“。这条垂直的能量轴,虽然是无形而质象的,但是已经被物理学捕捉和认识到了;地球的南北极之间,也有一个能量轴,同样是质象而非物相的”一“;在我们人类每一个细胞核两条螺旋的中间,也有这样一条质象而非物相的能量轴,老子早已经发现,并在《德道经》第六十五章《从道》中说:”吾何以知眾父之祭?以此“ 。
黄帝有形名学,早已失传。《黄帝四经》中《经法》:”形名已立,声号已建,则无所逃迹匿正矣。“
——参考于熊春锦先生《中华传统节气修身文化要略》
作者简介
作者苍雪清竹, 原名杨敏。大连人,女,现居台州玉环。喜诗词,嗜书画。一弹流水一弹月,一袖飞云一袖风。平生痴于诗词散文书画小说与道学,所学甚杂,惜而不精,愿与四方同仁共修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