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盖顶
有一年回家过春节,打扫卫生时在将要扔的垃圾中看到一件东西,我对家人说:“这可不能扔掉,它是一件老古董。”家人说:“这破玩意多少年已不用了,放在厢房里占地方,留着有什么用?”我说:“这是过去大锅蒸馒头时盖的草编锅盖——蒲盖顶。”随后我把它放置在厢房的高处,保存起来。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农村老家都是用农家灶台烧柴草做饭。灶台就是在外间屋的地上用砖头土坯砌起一个锅台,上面放一口大铁锅,下面用柴草烧火做饭。此灶台连着屋内的火炕,冬天还可以取暖。做饭时需盖锅盖,以保持锅内食物的温度,防止锅内食物因受热等因素引起液体飞溅,蒸气外冒。
锅盖一般为圆形,中间有提纽。我记得最早的锅盖称“席拍子”,又称“盖天”,是用高粱秸秆轧破去瓤取皮编织而成的。民以食为天,故称“盖天”。盖天有大有小,根据锅的大小选用。安新人卖的盖天多为芦苇所编,我们定州一带卖的多为高粱篾所编。还有一种锅盖叫盖帘板,也称高粱秆锅盖,是一种用秫莲子(高粱穗下面一段细长的秸秆)制作的传统炊具。这种制作方法叫“穿帘板”,也叫“缉篦帘”。穿帘板就是将秫莲子横竖两层用针线串起来后,用剪刀铰成圆形的片状,再沿着圆圈里约两厘米用针线缉一圈加固,一个盖帘板就做成了,可以放饺子、面条等,大一点的用来盖水缸、面缸、瓦罐等。
盖帘板锅盖只能使用一年左右。
我收藏的这个草编锅盖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农村蒸东西时用的,高30厘米,直径76厘米,顶端有一提纽。最初是用河边的蒲棒草、秫秸篾编成绳辫,再旋转缝合联结成草帽形的锅盖,俗称“蒲盖顶”。后来,虽然廉价的麦秸取代了蒲棒草,但人们仍称其为蒲盖顶。蒲盖顶主要用于蒸干粮,如馒头、花卷、年糕、饼子等,比较厚,保温性能好,不滴水珠,蒸出的馒头形状好看,还有特殊的麦香味,所以过年串亲戚时人们都喜欢用。记得每逢过年,母亲经常拿着蒲盖顶去邻居家蒸馒头,现在买的馒头怎么也吃不出过去那种麦香味了。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老家农村,盖天、蒲盖顶早已绝迹,取而代之的是木制、玻璃等新型材质的锅盖,偶尔在老宅子里还能看到秫秸锅盖,那都是老人们偶尔在使用。
锅盖的变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社会的进步、生产力的提高以及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