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记忆”征文 | 我和宣化街的故事 | 作者:栾世萍

凡发表于大河文学的作品,将自动同步发布于腾讯新闻、腾讯快报、凤凰新闻、网易新闻、360图书馆、一点资讯等六大媒体平台,被多渠道传播。阅读量较高的文章还将发布于人气火爆的今日头条、百家号、搜狐新闻、简书等大河文学融媒体矩阵平台。需转载原创文章的可申请授权(编辑微信:dahewenxue2017)。大河文学投稿邮箱:dahewenxue@126.com

常常对身边事,习以为常和熟视无睹的我,几天来,却每每被文友们热议的关于宣化街的回忆所感动着。人们常常提到的宣化街上的那些地名,如城隍庙、小十字、大十字、招待所、大礼堂、人民广场……从儿时起都留下我数不清的足迹。纵有说不完道不尽的情感,却不知从何开头。思来想去还是从印象最深的说起吧。
先说说城里的元宵节。儿时我就会说一句城里人家喻户晓的顺口溜:西街能,玩活龙,北街拙,玩老鳖,东街傲,踩高跷,南街强,揹背装。的确,我们南街的背装,从来都是济源人最爱看的传统节目。记得小时候,每年元宵节,我和小伙伴们总会跟着四个街的演出队伍,从东往西在宣化街来回地跑,表演不结束决不回家。特别是看到南街玩背装的过来了,更是欢呼雀跃,非挤到人群最里层蹦跳助威不可。什么叫背装?那就是用一根两米多长、下面带个铁箍的特制铁杆,把箍紧套在一个身强力壮的大人背上,外面穿上戏衣长衫,脸挂黑白髯须,扮成戏中老者。铁杆从后背串上去,顶端有一小小的坐凳,把事先挑选训练好的三至五岁、长得瘦小,面容姣好的男女儿童,放上坐凳梱牢。再用铁叉送上去,外面套上戏衣,扮成青白蛇或丫环小姐模样。戏服下面安两只假腿,脚穿绣花鞋,随着下面大人的脚步和鼓点,甩开双臂扭起来。远处看去,腾云驾雾,就像真人在空中行走。扮小猴子的男孩,必须聪明灵活,还得胆子大。站在上面,腰中被别着一根铁棍,外套一身猴衣。表演时,小猴子手抓铁棍两头,时不时翻个跟头,抓耳挠腮,口中哧哧发声。不知道明里的人,还把当做真猴的呢。
每每演到高潮,紧锣密鼓,下面的揹者串起花步精神亢奋,摇头晃脑,汗流浃背。上面的扮者个个灿如桃花,顾盼生辉。云袖飞舞,如织女穿梭,似流星划过。小猴子一个跟斗接着一个跟斗,好似进了花果山,活泼之极,无以言表。观众叫好声、掌声不断,久久不能平息。
白天的宣化街,四个街道的表演基本在前半天结束。到了夜里,宣化街东头的人民广场(即现在的永辉超市所在地)又有多台戏同时演出。那时的人民广场有一舞台,坐南向北,舞台上方有 “人民广场”四个繁体仿宋大字,庄严肃穆,非常显目。人民广场,平时多用于大型群众集会,和公审犯人大会等,也用于春节、元宵节的各类戏曲演出和灯迷会。那时候,常常几家剧团同时搭台演出,最叫好的就是百姓口中的“济源大众剧团“。我们小孩子热衷的不是看戏,总喜欢在各个戏台前窜来窜去,眼巴巴盯着的是吹糖人,吹玻璃咯嘣,撂圈,耍猴的摊子,直到广场撤台没人,才怏怏不乐回去。回去迟了,自然怕挨打挨骂,就编造一些假话说,竹英妈带我们去看戏了。啥戏?“红娘子”。或说,麦贤妈带我们去城隍庙看杨凤仙啦?唱啥?“西厢记”。其实,我们啥戏也没看,是着实疯了一晚上。
八十年代,人民广场变成了“源园”灯光球场。市政府在此安了体育器材,开设了老年门球活动场和儿童娱乐场。九十年代又在此建立永辉地下大超市。
宣化街东头的标志性建筑就是人民大礼堂,当时是用于县政府召开各级会议,选举议政的重要场所。后来也用于欢送新兵,学习毛著,忆苦思甜等较大的政治运动培训点。
大礼堂的西邻靠后有个招待所。提起这两个地方,有一事至今让我刻骨铭心和有点好笑。我当时大概有六七岁吧,一段时间跟着大孩子摸着了钻地道逃票看电影的门路。我们常常从大礼堂门外的下水道钻进去,趁人不注意,撒欢了跑进电影场。室内昏黑,一般人发现不了。谁知道有一次,当我钻进下水道往前爬没多远,却发现出口被堵死,退又退不回去,因为屁股后还跟有几个孩子,一字儿摆开正往里钻呢。被憋在下水道里的我几乎窒息,挣扎着喊:快退!快退!里面堵死了!也记不得怎样七手八脚,好不容易退了出来,还好没有出事。大礼堂进不去,不知谁又发现了从招待所跳墙进去的好门路。可惜没过多久,这法子又行不通了,原因是有个大男孩咕咚跳下去,弄得声响太大,惊动了大礼堂的工作人员,随后招待所就增高了围墙,我们这些年幼个子矮的,只能望而却步了。
五十年代中期,济源的大众剧团家喻户晓,后来改为济源豫剧团。可乡亲们口中还常说大众剧团怎么怎么,而说济源豫剧团名字的却不多。记得小时候,我家周围邻居在一块闲聊时,挂在嘴边的顺口溜这样说:“杨凤仙幹干面,郭桃花炒鸡蛋,卟噜卟噜吃两碗。” 我当时也不知道啥意思,只是觉得押韵好听,一会便学会了。直到多年以后我才弄懂它的含义。因为杨凤仙、郭桃花这两位外地豫剧名角,早就活跃在宣化街西段的城隍庙戏台上,名闻远近,也是后来的济源大众剧团的台柱。那时城外的百姓,一听说什么时间有杨、郭二位的戏,常不顾路远农事忙,跋涉几十里前来观看。戏迷们常把“杨凤仙”、“郭桃花”挂在嘴上,甚至出现了有人看完戏,去买肉丸喝时,脱口而出:“给我舀一毛钱杨凤仙!”的大笑话。有些戏迷把原打算到西街大槐树下,买姚家的膏药,看看姚家的纸扎一事忘得一干二净。直到现在,时有老年人提起这些笑话,仍津津乐道。可见当时杨、郭二位名角在济源人心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东大楼,是大十字的地标性建筑,它的名字叫:济源百货大楼。二层,内设服装鞋帽,五金交化等柜台,是济源的第一家国营百货公司。也是五六十年代全济源最高最漂亮的建筑了。
东大楼的对面西北角,有一个公私合营后的国营饮食服务公司,包括澡塘,旅馆,理发店和饭店。饭店居南面路口处,现在的“济渎饭庄”就是原来的饭店扩建而成。
从东大楼往西,它的对面有一家照相馆,那是济源第一家国营照相馆。里面的照相师傅就是我们南街的段姓与朱姓二位掌柜。八十年代中期,在小十字路西的“国营中华照相馆”内仍有一个段家的女儿叫段小贤的在当照相师。到了改革开放后的九十年代,朱家的老三儿子,还在工区楼的南边开了个海鸥照相馆。不过已不是国营,而是个体户了。
那时候的相片全是黑白的,照相时,师傅先把客人姿势摆好,然后把头钻进蒙着黑布的相机支架里,口中大喊一声:都看我的手!好——好!于是右手一扬,只听咔嚓一声,就结束了照相。后来逐步还发展了布景,道具,搭色等照相程序。式样多了,照相的客人也多了,只是那时的彩色相片就是人工用画笔染成的,就像画水彩画一样。现在翻开看看真有些土气,觉得好笑。
从小十字往南就是西街了。现在的济水街道办事处之位置,就是我读五、六年级时的学校,那时名叫“城关一完小"。从一完小往北,经过五十米的窄土路,即进入宣化街。一路两侧有几家卖肉丸,卖羊杂菜的回民饭店。再往东走不远有个小小的阅览室,很多人不知道。记得我偶然发现了这个免费学习的好地方后,便乐此不疲常去那里读书看报,甚至偶发上学迟到现象。说实话,我从小养成的阅读习惯,大概就从那个小图书馆开始。在这个小阅览室的对面,八十年代建了济源第一家国营新华书店,几年后在宣化街西头,工区大楼的对面,又开设了第二家国营新华书店。这两家国营新华书店的出现,为济源的干部、市民、学生提供了充足的学习资源,也是我从年轻到老年不断光顾的地方。
从汤帝庙往西不远就到了西关。即现在汤帝大楼后面八仙街的地方。七十年代的西关,聚集着售粮油的大小门市部,当时的县粮食局就扎在西关的旯旮小巷里。那时候,吃商品粮的居民,企业职工家属常拿着购粮本和面布袋,到西关粮店购粮油。八十年代中期,县粮食局搬至宣化西街路北的棉麻公司大院。随着粮票的退出,我和我的工友们也很少光顾新搬的粮食局,因为从那时起,已不再供应商品粮了。
我自己的家——南街,就在东大楼的南边。城墙里边叫做南街,城墙之外叫做南关。现在家喻户晓的南街集贸市场就在城外的南关。
原先,济源的公安局、法院、检察院、武装部都设在离东大楼不远处的南街路西。可以说,南街集中了济源所有的公检法,是济源的半个政府。
以前的县委、县政府设在大礼堂的后面,八十年代,武装部,检察院、因为工作的关系,也陆续搬至宣化东街。(即现在的建业步行街那片)武装部稍微靠后,它的前面是邮电局,每天骑着绿色自行车,穿越在大街小巷的邮递员,都从这里出发。
自从想写宣化街,我就常常独自感慨,宣化街啊,宣化街,你记录了我的成长和经历,承载了济源人几辈子的情怀,也担负了无数次政治运动的重任和考验。
忘不了,三年自然灾害时,我曾同父亲在宣化街和工人俱乐部后的长途汽车站,卖小片荒上挖下的蒸红薯,用于给我缴学费的辛酸;忘不了,考高中的那年夏天,我冒着蚊子的叮咬,在东大楼前昏黄的路灯下复习功课的身影;忘不了,在科学的春天,我们电大生,多次被教育局安排于宣化街某楼上听课的专注和幸福;当然也忘不了刚参加工作时,我所在的济源钢铁厂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在宣化街各路段演出的激动场面。甚至追溯到七六年毛泽东主席逝世前的十年,各机关、厂矿、农村数以万计的游行集会队伍,在宣化街整装前行的场景。那个红旗招展,锣鼓震天,口号声声,首尾相接的盛况至今仍回旋在我的脑际。
宣化街,你就是一位苍桑的百岁老人,经历了太多太多。
不过,现在的宣化街早已今非昔比。再不是六十年前那条狭窄的土路,也早已不见了平板车、毛驴车和一街两行参差不齐、低矮的板搭门商铺;也不见了那些沿街卖纸烟糖果、卖针线打洋袜、修鞋补锅的色色小贩……代之而起的是气势恢宏的商业大厦,鳞次栉比的商业门店,琳埌满目的百货商品……
眼前的宣化街,早已扩展为东至愚公雕像,西至天坛中路,总长度也由原来的八百米增至为目前的二千六百米的、人群熙攘的商业大街。那宽阔平整的柏油马路上,有络绎不绝的电动车,私家汽车和沿街方便行人的黄绿共享单车。浅绿色的公交六路车,每十分钟经过一次宣化街,给沿路上班、上学、逛街的人们带来无数的方便和享受。
九十年代后,随着市委市政府的迁移,那些座落于宣化街上,包括公检法在内的各级行政部门也都陆续迁移到市政新区。宣化街便成为主要的商业贸易、饮食服务、休闲娱乐的老城区中心地带。近几年,先后建成的信尧电器城,大中华广场和永辉、建业、槐仙等商场以及大张、大润发和丹尼斯总店等大型超市的入驻,更增添了宣化街的经济繁荣,据说,每年都为济水街道创造出千万利润。
宣化街,决不是几十年前的一条街、两座楼那种单调和平凡了。它是百年历史的回放,它是现代化城市的一隅。它的绵长历史,就像沿街两侧的老法国梧桐树,树杆粗壮有力,虬枝盘绕,数年繁茂。老叶落了,朝气的新叶又长起来,连绵不断,经久不息。
宣化街东边最具资格的老百货大楼,近年也被装修粉饰一新。它像一位身经百年的长寿老者,身披着阔叶梧桐的金黄色披风,和蔼的站在路口,给所有的后来人讲述着宣化街的故事。

作者简介: 栾世萍,河南济源南街人,文学爱好者。

审核:赵公文 | 责编:王芳  |  编辑:陈丽 |  图片:网络
本文内容系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大河文学"(ID:daheliterature);首席法律顾问:河南北法律师事务所杨胜利律师;编辑微信:dahewenxue2020
(0)

相关推荐